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行為時的當場記錄叫什麼

2025-02-16 23:30:13 字數 4423 閱讀 7076

1樓:馬邊綠茶

叫「筆錄」,是法律行業中的專業術語,就是將證人、當事人的詳細身份和話語記錄的文字。筆錄的格式一般分為五個部分:

一、標題,一般標題為「詢問筆錄」。

二、詢問簡況。逐項記載詢問時間、地點,詢問人、記錄人的姓名及其工作單位,被詢問人的姓名、性別、年齡、家庭住址、工作單位。如詢問時另有在場人,也應作出記載。

三、詢問內容。採用問答式,如實記錄被詢問人所提供的證言。

四、核對筆錄記載。詢問結束後,記錄人應將筆錄讓被詢問人過目或向其宣讀,如有出入應允許更正,在確認無誤後,由被詢問人在筆錄上寫上「以上記錄已經我看過(或已向我宣讀),沒有出入」字樣。

五、被詢問人、詢問人、記錄人依次簽名。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三十七條規定:行政機關在調查或者進行檢查時,執法人員不得少於兩人,並應當向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出示證件。

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應當如實詢問,並協助調查或者檢查,不得阻撓。詢問或者檢查應當製作筆錄。

2樓:亮金金的晶

a解析] 由題幹「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應當依照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進行」,這是對「行政機關」的行為作出的規定,並且要求依法進行,顯然是合法行政的要求。所以,正確答案是a。

行政處罰主體應當對哪些執法過程進行記錄

3樓:法妞問答**諮詢

行政執法主體及其行政執法人員應當通過文字、**、錄音、錄影及其他有效方式,對行政執法活動全過程進行記錄。

各級行政執法機關要根據行政執法行為的不同類別、階段、環節,採用相應音像記錄形式,充分發者高揮首乎尺音像記錄直觀有力的證據作用、規範執法的監督作用、依法履職的保障作用。

嚴格記錄歸檔。

要完善執法案卷管理制度,加強對執法臺賬和法律文書的製作、使用、管理,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檔案管理規定歸檔儲存執法全過程記錄資料,確保所有行政執法行為有據可查。對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私隱的記錄資料,歸頃襲檔時要嚴格執行國家有關規定。

積極探索成本低、效果好、易儲存、防刪改的資訊化記錄儲存方式,通過技術手段對同一執法物件的文字記錄、音像記錄進行集中儲存。建立健全基於網際網絡、電子認證、電子簽章的行政執法全過程資料化記錄工作機制,形成業務流程清晰、資料鏈條完整、資料安全有保障的數位化記錄資訊歸檔管理制度。

以上內容參考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辦公廳關於全面推行。

行政執法機關要通過什麼什麼等記錄形式

4樓:宋聰聰

行政執法機關要通過文字、音像等記錄形式,對行政執法的啟動、調查取證、稽核決定、送達執行等全部過程進行記錄,並全面系統歸檔儲存。

法律依據

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

第二條: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是行政執法活動合法有效的重要保證,行政執法機關要通過文字、音像等記錄形式,對行政執法的啟動、調查取證、稽核決定、送達執行等全部過程進行記錄,並全面系統歸檔儲存,做到執法過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

第三條: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工作由執行行政執法職責的執法人員負責記錄。記錄人員必須取得執法證,具備行政執法資格攜遊。

第四條:行政執法過程中,所有涉及行政管理相對人或者對行政處罰、行政強制措施有影響的行政執法活動納入記錄範圍,具體包括各項調查取證、文書送達等各環節。

第五條:自行政執法工作開始至行政執法工作結束為乙個記錄時限,各執法機構、執法人員應按照本制度開展記錄工作。

第六條: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以紙質執法文書記錄為主,以執法記錄儀、錄音筆、攝像機等電子裝置記錄為輔。

第七條:以紙質文書為記錄載體的,按照統一的行政執法文書格式製作執法文書,規範行政執法的重要環節和關鍵環節。

第八條:記錄人員應全面、客觀、及時全程記錄執法活動,鬥塌並完整填寫記錄執法活動的執法文書。記錄完畢後,應由全體現場執法人員簽名,並交由行政管理相對人簽名確認,有見證人的,應邀請見證人予以見證。

第九條:根據行政執法的不同類別、階段、環節,採用相應音像形式記錄執法過程,對文字記錄能夠全面有效記錄執法行為的,可以不進行音像記錄,對現場檢查、隨機抽取、調查取證、證據保全、聽證、行政前置、留置送達等容易引發爭議的行政執法過程以及涉及直接人身自由、生命健康、重大財產辯銷銷權的現場執法活動和執法場所根據實際進行音像記錄。

第十條:以執法記錄儀、錄音筆、攝像機等電子裝置為記錄載體的,記錄人員在記錄中應以行政管理相對人知曉的方式進行記錄,必須應予以告知,禁止秘密、掩藏記錄裝置。

行政現場檢查記錄就可直接行政處罰嗎

5樓:

摘要。行政現場檢查記錄並不是直接的行政處罰,它只是行政機關進行現場檢查時所作的記錄,只有在這些記錄的基礎上,如果發現行政法規、規章或者決定的規定被違反了,行政機關才能依法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在行政處罰程式中,行政現場檢查記錄通常作為重要的證據之一。

如果經過現場檢查發現有違反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行為,行政機關有權依照法律程式對違法行為予以處罰。但是,在行政處罰前,行政機關還需要進行聽證等程式,聽取當事人的申辯意見,並將其合理的考慮在內,然後再做出行政處罰決定。因此,行政現場檢查記錄只是行政處罰的一部分,不能作為直接的行政處罰依據,必須結合其他證據和程式進行判斷和決定。

行政現場檢查記錄並不是直接的行政處罰,它耐敬只是行政機關進行現場檢查時所作的記錄,只有在這些記錄的基礎上,如果發現行政法規、規章或者決定的規定被違反了,行政機關才能依法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在行政處罰程式中,行政現場檢查記錄通常作為重要的證據之一。如果經過現場檢查發現有違反法律、法規和規章昌早慎的行為,行政機關有權依照法律程式對違法行為予以處罰。

但是,在行政處罰前睜中,行政機關還需要進行聽證等程式,聽取當事人的申辯意見,並將其合理的考慮在內,然後再做出行政處罰決定。因此,行政現場檢查記錄只是行政處罰的一部分,不能作為直接的行政處罰依據,必須結合其他證據和程式進行判斷和決定。

現場檢查記錄簽了字,可以否定嗎。

行政現場檢族陵查記錄並不是直接的行政處罰,其作渣穗兆用是為了記錄相關情況和證據,為後續的行政處如租罰提供依據。如果記錄中發現了違規行為,相關部門可以根據現場檢查記錄進行行政處罰。當然,被檢查方可以對檢查記錄或檢查結果提出異議,例如在限定時間內向相關部門提出申訴、提供證據等方式來否定檢查結果。

在這個過程中,建議被檢查方保留相應的證據和憑證,以便為自己辯護。

行政現場檢查記錄就可直接行政處罰嗎

6樓:

摘要。親<>

很高興為您解答:在行政現場檢查時,檢查人員發現有違法行為,可以將其記錄在檢查記錄中。這些記錄可以作為行政處罰的依據之一,但並不意味著記錄本身就能直接導致行政處罰。

行政現場檢查記錄就可直接行政處罰嗎。

親<>很高興為您解答:在行政現場檢查時,檢查悔高旦人員發現碧擾有違法行為,可以將其記錄在檢查記念清錄中。這些記錄可以作為行政處罰的依據之一,但並不意味著記錄本身就能直接導致行政處罰。

行政處罰需要依據相關法律法規,依法依規進行慶燃程式,經過相應的聽證程式後蔽做,方可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因此,行政現場檢查記錄只是行政處罰的一部分內容,不具備直巨集差衡接行政處罰的效力。

行政執法人員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應遵守的程式

7樓:王煥坤

一)出示執法證件,表明執法人員身份;

二)告知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事實、理由和根據;

三)聽取當事人的陳述和申辯;

四)填寫預定格式、編有號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

五)將行政處罰決定書當場交付當事人。

一、在我國行政處罰當場處罰金額是怎樣的。

根據《行政處罰法》的規定,二十元以下的罰款,可以當地處罰並收取。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五十元以下的罰款,可以當場收取。所以,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五十元以下的罰款可當場收取,其他違法行為,二十元以下的罰款可以當場收取。

二、行政處罰當場執行的條件是什麼。

我國《行政處罰法》第三十三條喊枯規定:違法事實確鑿並有法定依據,對公民處以五十元以下、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處以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的搏握行政處罰的,可以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當事人應當依照本法第鄭銀洞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第四十八條的規定履行行政處罰決定。

行政處罰法》第三十四條規定:執法人員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應當向當事人出示執法身份證件,填寫預定格式、編有號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當場交付當事人。

當場做出行政處罰決定的是

8樓:301中

行政處罰法。

第三十三條違法事實確鑿並有法定依據,對公民處以五十元以下、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處以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的行政處罰的,可以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當事人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第四十八條的規定履行行政處罰決定。

9樓:河南中律法律服務

1、可以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程式,即行政處罰中的簡易程式。

2、簡易程式條件是:違法事實確鑿並有法定依據,對公民處五十元以下、對法人或其他組織處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警告的行政處罰。

行政機關的級別分屬關係,我國的行政機關級別怎樣劃分 哪些屬於隸屬關係,哪些屬於平級關係,哪些是非隸屬關係?

中國行政級別採用行政五級劃分為 國家級 省部級 司廳局級 縣處級 鄉鎮科級,各級分為正副職。部委的等級即平常大家所說的 國 部 省 司 廳 處 縣 科 五級。除國家級以外,其他 就是我們經常提到的地方 行政劃分。行政級別中是沒有股級的,股級是介於副科級和科員之間的,是一種習慣的稱呼。省部級 如省長,...

行政行為就是行政主體作出的行為 對嗎?為什麼

是的,行政行為,作出的能夠產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為。行政行為的概念包括以下幾層含義 1 行政行為是行政主體所為的行為。2 行政行為是行使行政職權,進行行政管理的行為。3 行政行為是行政主體實施的能夠產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為。行政行為的特徵是 1 行政行為是執行法律的行為,任何行政行為均須有法律根據,具有...

下列行為中,屬於行政行為的有

一 先來分析一下,到底何為行政行為。行政行為的定義一直是我國學界爭議的焦點,但有些東西卻是有共識的。看一下應鬆年教授主編的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 關於行政行為的法律特徵 1.主體是行政機關,以及得到法律 法規或規章授權的非行政機關組織體。2.行政行為必須是行政主體行使行政職權的行為。3.行政行為必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