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歷史上的計時劃分和計時器發明。
西元前20000年:史前人以在木棍和骨頭上刻標記的方式譽梁來計時。
西元前8000年:埃及人制訂了每年12個月,每月均為 30天的歷法。
西元前3000年: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把一年分為12個月,每月30天,每天分為 360個週期,每個週期為4分鐘。
西元前2000年:巴比倫人使用每年354天的歷法,每月 29天和30天相輪。與此同時,瑪雅人創立了一年2印天和365天的歷法。
西元前1500年:埃及發明第乙個移動日晷,將一天分為12個週期。接著又發明一種叫漏刻的計時器。
西元前700年:巴比倫人把一天分為相等的12個部分。
西元前100年:雅典出現以一天24小時為基礎的機械漏刻。 西元200年:西方開始引入星期概念。
西元400年:中國發展了機械漏刻。
西元1100年:日晷在歐洲得到發展。
西元1350年:德國鐘錶匠發明第乙個機械鬧鐘。
西元1500年:義大利教堂響起了機穗咐械鐘聲。
西元1510年:德國紐倫堡出現帶發條的懷錶。
西元1583年:格里曆在羅馬、西班牙、葡萄牙、法國和荷蘭部分地區生效。
西元1656年:荷蘭一位天文學家發明自擺鐘。
西元1700年:時鐘上除時針外又加上了分針。
西元1800年:計時精確度到1/100秒。
西元1840年:建立格林威治標準時間。
西元1850年:計時精確到慶族運1/1000秒。
西元1884年:華盛頓會議制訂全球時區表。
西元1928年:發明石英鐘。
西元1949年:發明第一臺原子鐘。
西元1950年:計時精確到微秒。
西元1965年:計時精確到毫微秒。
西元1970年:計時精確到微微秒。
西元1972年:建立全球協調時間時。
西元1990年:精確到毫微微秒。
西元1998年:建立超冷銫原子鐘,比微微秒又要精確10萬倍。
2樓:張家主任
是的,不公升陵是很精確,古人的一腔手個吵圓戚時辰是兩個小時,乙個時辰四刻鐘,最多也就精確到「刻鐘」 ,誤差在半小時以內。
在沒有現代儀器的古時候,人們是如何計時和計年的?
3樓:東流
在古代人們是通過日晷來計算時間的,但是由於日晷有些時候不是很方便,所以人們又發明了漏刻計時。
4樓:注意防滑
古代有很多種計算時間的方法,比如說日晷,他通過太陽在石頭上的倒影來計算時間,還有一些通過燃香,點茶來計算帆顫正時間的。還有態悔用沙漏的,這個是最早的計時工具。計年一般是數天數,洞中根據太陽和月亮在不同時候的角度大小不同來確定日期。
5樓:網友
古代計時方法。
時辰」古人最常用的計時用語是「辰」,也稱「時辰」。他們將一晝夜分成十二個「時辰」,並給每乙個「時辰」取名,也就是子、醜、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每曰「時辰」從子時(相當於現在我們說的夜裡十一點鐘到一點鐘)開始,到亥時(相當於夜裡九點鐘到十一點鐘)結束。
古人說乙個「時辰」就是現在的兩個小時,半個「時辰」就是乙個小時。
刻」古人計時也說「刻」,這一時間概念源自於古老的計時工具日晷和漏壺。日晷是在一圓盤當中垂直豎立一杆,利用陽光下立竿投影的移動來記時,並以盤上刻痕為時間標記,即所謂凳茄的「晷度日刻」。最初用漏壺計時,一晝夜有一百「刻」,故古人言中的銷粗轎「刻」和我們現在說的一刻鐘在時間長短上有出入,直到清代改一百刻為虧肆九十六刻,一刻才完全等同現在說的十五分鐘。
古代的人常常利用哪三種現象來計時
6樓:網友
圭表。圭表直立於平地上測日影的標杆和石柱,叫做表;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測定表影長度的刻板,叫做圭。當太陽照著表的時候,圭上出現了表的影子,根據影子的方向和長度,就能讀出時間。
時辰。把一晝夜平分為十二段,每段叫做乙個時辰,合現在的兩小時。十二個時辰分別以地支為名稱,從半夜起算,半夜十一點到一點是子時,中午十一點到一點是午時。
宋 蘇軾 《申三省起請開湖六條狀》:「今來所創置鈐轄司前一閘,雖每遇潮上,閉得一兩時橋廳辰……而公私舟舡欲出入閘者,自須先期出入,必不肯端坐以待閉閘。」
香鍾。是一種更為方便的火鍾,它以特製的模子製成盤香,盤香粗細均勻,燃燒時間與其長短成正比,即燃燒時間越長,剩餘的盤香越少,在盤香跡運上記上刻度,就可以知道相變的時辰。也有具有鬧鐘作用的香鍾,當香火燒到一固定刻度時,上掛之重物落下撞擊金屬器皿,發出響聲,提醒此時辦事的人,起到鬧鐘作敏州隱用。
燃香計時(香鍾)因為**便宜,方便實用,在古代民間是比較流行的。
「深夜3點是古代計時法的什麼時辰?」
中國古時把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等於現在的兩小時。相傳古人根據中國十二生肖中的動物的出沒時間來命名各個時辰。時辰 相等於現在的時間 配上的動物 原因。子 下午 時正至上午 時正。鼠 鼠在這時間最躍。醜 上午 時正至上午 時正。牛 牛在這時候吃完草,準備耕田。寅 上午 時正至上午 時正。虎 ...
中國古代沒有鐘錶,是如何計時的?
我們現在看時間是非常的方便,鐘錶,手機都可以計時,可是鐘錶在世紀的時候才傳入中國的,那麼中國在沒有鐘錶之前都是靠什麼計時的呢?一起來看看吧。最早的時候人們是利用 圭表 來計時的,它的原理就是利用太陽的影子來計時的,圭表 是由兩個部分組成的,乙個是直立在地面上的標杆,用來測太陽的影子,叫做表,乙個是測...
誰知道古代計時器的資料,你知道我國古代的幾種計時工具嗎?
這個,應該叫做沙漏。上面的朋友有點不負責,直接在網上搜尋 古代計時器 誰都會,可是你們得找出乙個實在的名字吧?我確定,上面的是沙漏。沙漏又稱 沙鍾 是我國古代一種計量時間的儀器。沙漏的製造原理與漏刻大體相同,它是根據流沙從乙個容器漏到另乙個容器的數量來計量時間。這種採用流沙代替水的方法,是因為我國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