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火鍋底料 可以用兩種方式準備火鍋底料。一是根據自己的喜好提前熬製高湯再加上姜、蔥、香葉、枸杞、陳皮、桂圓等提味的配料,高湯可以是雞架湯、骨頭湯、魚湯等,不吃辣喜歡素食的朋友不妨自己調製鍋底。
二是直接從超市買現成的底料,在大型超市看到,關於火鍋的底料有二三十種之多,口味多元,無論是成都火鍋、重慶火鍋,還是北方的涮鍋,魚肉的、鴨肉的敬絕、海鮮的、麻辣的、香辣的,應有盡有,**2元到6元,經濟實惠,簡單方便,但一般都很辣,不適合兒童孕婦等食用。
火鍋調料 目前市場火鍋調料的種類不是很多,比較常見的是草原興發的麻辣調料和上海川崎的麻辣友碼調料。建議可以自己做調料變變花樣,如買點芝麻醬、辣椒醬、韭菜、腐乳,然後,加入自己準備的新鮮的香蔥、香菜等,味道絕對地道!如果喜歡蒜蓉的話就更容易了,切好蒜末,加入香油,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亮告姿準備一兩個鵪鶉蛋,或者只用雞蛋清加入調料裡,增加食物的新鮮口感。
2樓:匿名使用者
冬天,很多人都喜食香辣口味的火鍋,而製作底料自是少不了辣椒和花椒。
吃過麻辣燙的人會對海椒濃烈的辣香味過口不忘,若買不到海椒可用燈籠椒代替,花椒應選上等花椒,四川的貢椒呈玫瑰色,椒香濃郁,椒粒整淨。
除了辣椒和花椒這兩位主角之外,還有幾樣香料是要加的:大料(八角)、茴香、香草、香葉、丁香、孜然、草果。孜然可根據個人口味新增。
炒制底料之前,要準備一大鍋高湯,雞湯、鴨湯、肉湯都可以,也可以直接將鮮魚放入火鍋中作為底湯。
準備工作完成就可以炒制底料了。先將炒鍋燒至三成熱,倒入色拉油,放入辣椒、花椒、大料(八角)、茴香、香草、香葉、丁香、孜然、草果、蔥、姜、蒜,待辣椒開始變色時加入少量料酒,緊接攔明著放適量郫縣豆瓣醬,大火翻炒幾下就可以了。將炒好的底料倒入火鍋,加入高湯、鹽和雞精。
等湯沸起來即可。
答案補充。麻辣吃了要吃上清湯火鍋。
家裡做清湯鍋底最省事的辦法(一分鐘搞定):
清水中加入:蔥、薑片、小栆、枸杞、白糖、精鹽、雞粉(骨頭湯或雞湯更好)。
3樓:匿名使用者
自己在家裡做麻辣火鍋很簡叢頃單的,買一襪櫻袋三五牌或者三九牌四川火鍋調料,如果你喜歡吃辣的就切一半,怕辣就切四分之一,鍋裡放油燒熱,把預先準備的薑片,幹辣椒(喜歡辣的多放幾個,是用來增加辣味),蒜爆香,再加入火鍋調料一起炒,等火鍋調料化了,發出香味就倒入雞湯或者清水,根據自己的口味加鹽和味精,等湯沸騰,就可以燙菜吃了。切記,火鍋調料很容易炒胡,在炒生薑蒜的時候一定要把火關告鄭叢小,用小火炒火鍋調料,希望對你有用。
麻辣火鍋的配料怎樣搭配最好吃?
4樓:燕燕知識百科
第一種:香油+蒜泥+香菜+蔥花+蠔油。這在重慶被稱為油碟,是麻辣火鍋的標準配備。
把從麻辣鍋底裡撈出來的食材,放到油碟裡面蘸滿芝麻香油,再配上蒜泥獨有的香味,吃下去滿口留香。蠔油獨有的鹹鮮味搭配上鍋底本身的麻辣味,香菜和蔥花使香味更上一層樓。能接受蔥、蒜、香菜味道的朋友可以試一試這個蘸料配方。
第二種:芝麻醬+腐乳汁+辣椒油+香菜+白芝麻。這種配方我把它成為「濃香芝麻蘸料」,芝麻醬用來給食物提香是最合適不過的了,再加點辣椒油和腐乳汁,給香味裡還增加了鹹味和辣味,讓蘸料的味道層次更加豐富。
這種蘸料配方用來搭配海鮮食材是最合適的了。
第三種:小公尺椒+海鮮醬油+少許陳醋+蔥花+香菜。這種蘸料配方最精髓的部分就在於小公尺椒,小公尺椒的辣味是一種清新的辣味,單純的辣味裡還帶有一絲清香,不會辣得你舌頭髮麻,吃什麼東西都沒有味道,小公尺椒配上鹹香的海鮮醬油,這種鹹辣為主的蘸料和清湯火鍋簡直是絕配!
第四種:辣椒油+香油+花生碎+蒜泥+香菜。這種蘸料當你全部搭配好,攪拌均勻的時候,你就會聞到一股濃濃的香味,這個配方里每一種配料,單獨拿出來都是非常香的,全部混合到一塊,配上適量的辣椒油,每吃一口,都有一股濃烈的香味往鼻子上衝。
這種蘸料搭配所有肉類都很合適。
第五種:辣椒粉+辣椒油+小公尺椒+花椒粉+蔥花+香菜。這種蘸料就是突出乙個字——辣!
把所有辣味的配料全部調製在一塊,再加上一些花椒粉增加一點麻味,喜歡吃辣的朋友一定要嘗試一下這種蘸料,保證符合你的口味,這種蘸料比較適合各種牛羊肉。
第六種:蠔油+香油+小公尺椒+蔥花+蒜泥+白芝麻。這種蘸料比較萬金油,任何鍋底、任何食材都可以搭配,鹹味、辣味、香味都比較適中,味道也是非常不錯的,適合所有的吃貨朋友。
請問火鍋底料可以用來做麻辣燙嗎?
5樓:大漢火鍋
麻辣燙的製作方法如下:
配料:(根據自己的愛好,原料的種類、多少可增可減)
葷菜:兔腰 50克 毛肚 50克 鱔魚 50克 豬環喉 50克 午餐肉 50克 鴨腸 30克。
素菜:藕片 80克 萵筍 80克 冬瓜 50克 香菌 50克 豆腐乾 50克 白菜 80克 花菜 50克 青菜頭 80克。
調料:牛油 250克 菜油 100克 郫縣豆辦 150克 永川豆豉 50克 冰糖 10克 花椒 5克 胡椒 2克 幹辣椒 30克 醪糟汁 20克 紹酒 20克 姜公尺 10克 精鹽 100克 草果 10克 桂皮 10克 排草 10克 白菌 10克 辣椒麵 250克 鮮湯 1500克。
製作程式:
1、制滷水。炒鍋置旺火上,下菜油燒到6成熟後,下郫縣豆辦(先朵細)煵酥,速放入姜公尺、花椒炒香後立即下鮮湯。再放入舂茸的豆豉、研細的冰糖、牛油、醪糟汁、料酒、精鹽、胡椒粉、幹辣椒、草果等佐料。
熬開後打去泡沫即成滷水。
2、制主料。將勞菜洗淨、兔腰、鱔魚、鴨腸切成2釐公尺長寬的方塊;毛肚、豬環喉切成4釐公尺左右見方。午餐肉切成4釐公尺左右見方的薄片;素菜切成3釐公尺左右的薄片。
用洗淨的竹籤,將餚穿成約三四十克一串。
3、燙制。滷水鍋置旺火上,使之保持小沸,將各類菜用串好的竹籤燙制,根據不同菜餚的火候燙製成熟。
4、蘸食。燙製成熟的菜餚放在裝有辣椒麵和炒鹽的盤內,根據自己的口味需要蘸辣椒和鹽後食用。或蘸或不蘸,或多或少由自己決定。
6樓:小筱筱人
可以,都是乙個味道的。
主要自己還可以加點配料,什麼大蔥段,還有香菜小蔥什麼的調味。
7樓:0312求知
我覺得可以的,在家都是這樣吃的。
8樓:匿名使用者
可以給你個天涯上面的方子。
1、熱鍋下菜油,待菜油燒熟後再下底料(底料首選推薦四川大紅袍火鍋底料)
油鍋內下白糖開小火慢炒,待白糖融化起泡時(注意融化了的糖開始浮到油上面來時即可,此時糖泡呈金黃色,若轉為暗紅色或黑色就炒糊了)立即下姜、蔥、蒜及大料煸炒。
3、開大火,將骨頭湯到入,加鹽(以湯料的鹹度投放,略比平常的燒菜味重點即可)和雞精,湯開後投入過油的幹辣椒和花椒轉小火慢熬10分鐘後即可按自己的喜好燙食菜品了。
按此比例可多炒些底料,每次味道不足時,往湯內加料即可(喜麻辣者還可在燙料中直接投入些未過油的幹辣椒段和新花椒粒)
9樓:網友
看你在哪個省市,要適合當地口味,麻辣燙底料輔料**,15847443747
10樓:匿名使用者
完全可以,用火鍋底料做麻辣燙甚至更有味。直接買一塊火鍋底料加清水煮開就可以把菜放進去煮了,超級方便,可以試試飯巢的火鍋底料,不像其他的火鍋底料還需要炒料很麻煩,它這個直接加清水煮開就可以了,味道超級足,而且能吃出來不是那種加了辣椒精的麻辣。
怎麼調出麻辣的火鍋料來
11樓:岑志文全素
1、準備一些香料,諸如干辣椒、花椒、香葉、八角、桂皮。等等,還有一包就是火鍋底料(這是小胖送給我們的哈,我家裡也有一包,謝謝小胖)。
2、鍋多放油,把所有的香料放進去,再加兩匙豆瓣醬,小火慢慢翻炒。
3、炒出香味後,將火鍋底料放入,繼續翻炒,直至底料化開,與香料完全融合在一起。
4、炒好的鍋底料換到火鍋專用鍋上去,加水大火煮開後再小火慢慢煮,讓它煮出味道。
在家吃火鍋,麻辣鍋底需要什麼材料
12樓:塞寧禰雨
火鍋湯:簡單的做法就是用買來的現成湯料,再經油鍋裡哪麼一炒,放入蔥,姜,基本上就ok了,一點也不會比火鍋店裡的遜色多少!
火鍋粘料:味碟也隨意製作,或麻辣,或鹹鮮,或酸甜,用麻醬,腐乳,雞精,韭菜花,根據個人口味調配就可。
至於涮什麼:一切隨著喜好走!有什麼燙什麼,可葷可素;羊肉,肥牛,海鮮,百葉,海帶、豆皮,凍豆腐、香菇、平茹,生菜,香腸,粉條,粉絲、土豆片、雞鴨雜碎等均可,只要你有胃口,什麼都可以涮喲!
吃火鍋時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以新鮮優質的食物為原料:只有這樣才能保持火鍋的鮮味,同時也是飲食的保證;
食物加工要精細,以保證鮮味,與食用的方便;
火鍋用料要葷素搭配適當,以防口味單調,對腸胃不利;
多使用鮮湯做火鍋用湯;
用火的時間要恰當,一般以旺火為主;
蘸食的調味品要多要濃,以使食物更加鮮美。
麻辣火鍋魚的家常做法大全怎麼做好吃
麻辣火鍋魚的做法步驟 把蔥 芹菜 黃豆芽摘洗淨。提前用溫水把油豆皮和黃花泡發好,然後瀝乾水分把油豆皮切成寬條。把火腿腸切成斜片。這是閨女親點的,我平時都是第二頓吃時才加火腿腸 把一塊姜 一頭蒜 大半碗幹辣椒切好,再加入一大勺郫縣豆瓣 一小塊火鍋底料 小半勺白糖 半把花椒粒 一勺胡椒麵備好。用刀背拍魚...
我想吃芝士蛋糕,怎么弄,我想吃芝士蛋糕,怎麼弄
製作材料 cream cheese150克 butter 100g 牛奶150g 抹茶粉6g 玉米粉20g 低粉15g 蛋黃40g 約2個 細砂糖35g 蛋白120 約3個 細砂糖70g 製作方法 1.將材料a隔水加熱融化,攪拌均勻 2.材料b過篩後拌入芝士糊,再加入蛋黃和35克細砂糖 3.蛋白加糖...
火鍋低料怎麼弄?要辣的,不辣的火鍋底料怎麼做?
炒制基礎底料 原料 幹辣椒節2000克 郫縣豆瓣400克 生薑200克 獨蒜500克 花椒400克 八角60克 三柰20克 小茴50克 桂皮30克 草果20克 香葉10克 公丁香5克 蓽撥10克 化豬油500克 生菜油5500克 製法 1 幹辣椒節入沸水鍋中氽一水後,撈出瀝水,放入攪拌器內絞茸 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