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休閒娛樂小達人小吳
這是由於他沒有危害國家,而且也沒有叛亂,非常的忠誠。所以才能夠善得善終。
常遇春之子常茂 歷史上對他的評價為什麼這麼高?
2樓:網友
評書《明英烈》中對常茂評價頗高,其功績甚至超過了他的父親。
常茂,明代開國名將常遇春長子(次子常公升、三子常森),明朝政治人物。據《明宋文憲公濂奉敕撰開平王神道碑並序》中說道:妻定遠藍氏,封開平王夫人。
子男三人,曰茂、曰公升、曰森,皆朱元璋所賜名。他是明朝開國頭一員猛將,打仗足智多謀,人稱無敵大將。
其蔭父功,繼承鄭國公爵位。朱元璋命其跟從大將軍馮勝征討納哈出。因為常茂與馮勝為子婿關係,在軍營常茂多不受約束。
當時納哈出投降,在酒宴時,因得知納哈出欲逃跑,常茂上前捉捕,砍傷納哈出,導致納哈出部潰散。
馮勝因此上奏常茂激變,兩人在南京城互相推委。朱元璋收馮勝兵權,並安置常茂到龍州,四年後去世。儘管歷史上的常茂功績遠不如其父常遇春,但評書《明英烈》中對常茂評價頗高,其功績甚至超過了他的父親。
書中描述:「常茂,自稱茂太爺,常遇春之子。使禹王槊(就是唐末五代十國時期太保李存孝的那種兵器——編者按),明朝開國頭一員猛將,打仗足智多謀,人稱無敵大將雌雄眼,縱橫天下,少有對手,即使碰到幾個勢均力敵的,肚子裡也會冒壞水,跟隨朱元璋征戰多年,立下赫赫戰功,完成統一後,封孝義永安王。
3樓:網友
你是不是聽老單的明英烈呢。雌雄眼常茂,歷史上據史書記載:茂以遇春功,封鄭國公,食祿二千石,予世券,驕稚不習事。洪武二十年命從大將軍馮勝徵納哈出於金山。
勝,茂婦翁也。茂多不奉勝約束,勝數誚責之。茂應之慢,勝益怒,未有以發也。
會納哈出請降,詣右副將軍藍玉營,酒次,與玉相失,納哈出取酒澆地,顧其下咄咄語。茂方在坐,麾下趙指揮者,解蒙古語,密告茂:「納哈出將遁矣。
茂因出不意,直前搏之。納哈出大驚,起欲就馬。茂拔刀,砍其臂傷。
納哈出所部聞之,有驚潰者。勝故怒茂,增飾其狀,奏茂激變,遂械繫至京。茂亦言勝諸不法事。
帝收勝總兵印,而安置茂於龍州,二十四年卒。初,龍州土官趙貼堅死,從子宗壽當襲。貼堅妻黃以愛女予茂為小妻,擅州事。
茂既死,黃與宗壽爭州印,相告訐。或構蜚語,謂茂實不死,宗壽知狀。帝怒,責令獻茂自贖,命楊文、韓觀出師討龍州。
已而知茂果死,宗壽亦輸款,乃罷兵。
4樓:深海落雪
明朝的歷史上,往往是虎父必是犬子!看清楚了,是虎父必是犬子,像同時代的李文忠兒子李景隆,就是個十足的飯桶。但常遇春和徐達的兒子是例外。
父親作為一代名將,自己的確是遺傳了祖上的基因,不僅如此,本人都比較的努力,為國家作出了很多的貢獻,沒有辱沒父輩的名譽!
5樓:網友
常遇春死的早,常茂繼承了父親的爵位。但是卻沒有繼承了父親的軍事天分。多次跟著他的舅舅藍玉遠征蒙古,但基本上是碌碌無為。
6樓:匿名使用者
老子有本事,兒子也沾光。不過常茂的軍事才能也是很卓越的,雖然比不上常遇春,虎父無犬子。
武則天殺了很多唐朝開國功臣,為什麼唯獨放過程咬金
因為武則天690年稱帝,程咬金665年就去世啦,不存在利益衝突 武則天為鞏固皇位,殺盡唐朝功臣,卻為何唯獨放過程咬金?武則天為權力殺盡開國功臣,但為何唯獨不敢碰老將程咬金?為了坐上皇位的武則天,不擇手段趕盡殺絕,為什麼放過了程咬金?武則天為皇位殺盡開國功臣,為什麼唯獨不敢動程咬金 一是程咬金是開國名...
西漢開國功臣彭越為什麼被處以醢刑,他做了什麼
鄙人認為,彭越之所以被施以醢刑,原因在於劉邦作為全國的主政者必須將可能會出現的潛在分離主義威脅提前消除,同時 的封建統治者的職業要求,也決定了醢刑的施行。具體表現如下 1 為獲勝利,封侯拜將 七年除秦滅項,劉邦得到了最後的勝利,戰後如何資源再分配是作為最高統治者,必須考慮的事關國家穩固的政治問題。而...
歷史上的開國功臣都沒有好下場嗎,為什麼中國歷朝歷代的開國元勳都沒有好下場?
這確實是個奇怪的魔咒,就從秦始皇稱帝開始算吧,老將王翦因為深知皇帝為人,於是從一開始就裝糊塗演戲,攻打楚國時又要錢又要地,待成功後就立刻退掉了所有要求的封賞,隱退山林。可李斯卻貪得無厭,最後落了個腰斬菜市的下場。到了漢朝,三傑中蕭何不算帶兵的人而且是劉邦必不可少的管家,所以沒事。張良在開國後就學王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