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堵樂戎
文徵明小楷姓名章約1釐公尺行穗見方左右合適,文徵明《落花詩冊》是小楷基鄭書法代表作品,小楷字通常約1釐公尺見方左右,一般小於的屬於小楷,如搏帶頌靈飛經,道德經,洛神十三行,樂毅論等,有的如陰符經則小5-6mm,文徵明的小楷也大多如此。
2樓:五從丹脫蕤
文徵明小楷姓名章的大小通常取決於個人喜好和用途。一般來說,姓含渣名章的大小應該適中,大約在1釐公尺見方左右。如果用於正式的檔案或合同,建議使用較大的旦備姓名章,以談遲悄確保字跡清晰可辨。
如果只是用於日常書信或個人紀念品,則可以使用較小的姓名章。
需要注意的是,姓名章的大小應該符合規範,不能過於隨意。同時,為了確保姓名章的清晰度和可讀性,應該選擇合適的印泥和紙張,並在印章時仔細操作。
3樓:網友
私人毀培印章的尺寸大概在之間。
印章用作印於檔案上表示鑑定或簽署的文具,纖掘唯一般印章都會先沾上顏料再印上,不沾顏料、印上平面後會呈現凹凸的稱為鋼印,有些是印於蠟或火漆上、信封上的蠟印。製作材質有 金屬、木頭、石頭、玉石等。
所能看到的最早的印章大多是戰國古璽。印文筆畫細如毫髮,都出於鑄造。白文古璽大多加邊欄,或在散含中間加一豎界格,文字有鑄有鑿。
官璽的印文內容有「司馬」、「司徒」等名稱外,還有各種不規則的形狀,內容還刻有吉語和動物圖案。
4樓:帳號已登出
一般是1x1cm比較合適。運宴如果小楷旁晌銀的字徑小謹簡於1cm,那麼印章也要小於1cm,比較好。
文徵明小楷代表作是什麼?
5樓:一蓮愛教育
文徵明小楷代表作是:《琴賦》《草堂十志》《千字文》。
文徵明書法,篆、隸、楷、行、草各有造詣。尤擅長行書和小楷,溫潤秀勁,法度謹嚴而意態生動。小楷具晉唐書法的風致,也有自己的一定風貌,筆劃婉轉,節奏緩和。
與他的繪畫風格諧和,有「明朝第一」之稱。欣賞文徵明三大小楷代表作《琴賦》《草堂十志》《千字文》。
他的小楷《盤谷敘》:
整體上給人一種開闊的感覺,讓人一下忘記所有的煩惱,猶如身處大自然中那種開闊之感,讓人陶醉,讓人忘乎所以,用筆獨到,行筆穩健,始終透著一股忘我的境界。
字型舒朗開闊,落落大方,沒有一絲拘束之感,點畫上不僅是規整,更多的是老辣,舒展飄逸,比大王的《黃庭經》還要妍美,筆筆有法,字字嚴謹,還有一絲的行書筆意,讓人一上眼就喜歡。
文徵明小楷現存多少字?
6樓:殘燭老翁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歲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為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南直隸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蘇州)人。
明代畫家、書法家、文學家、鑑藏家。文徵明曾學文於吳蘆備乎寬,學書法於李應禎,學畫於沈周,生平九次參加鄉試均不中。嘉靖二年(1523年),以歲貢生參加吏部考試,被授予翰林院待詔之職。
嘉靖五年(1526年),文徵明辭官歸鄉,專事創作。
文徵明在書法方面取得的成就在當時幾乎是無與倫比的。他行、草、隸、篆各體皆工。但在他的各體書中,最為人看重、藝術成就最高的是小楷。
時有「小楷名動海內」之譽。他的小楷清勁秀雅,「深得智永筆法」。在他的小楷作品中《高士傳》《題趙魏公二帖》為早期作品,趙孟頫的影子比較多,體態略扁,起筆比較尖細。
中期的小楷作品就帶有歐陽詢的影子了,如《右參政吳公墓誌銘》等,勁健中帶有板滯氣息。
歸去來辭》是文徵明82歲時所書的小楷,字僅稍大於粟,舒展自如,大有疏能走馬、密不通風之勢,且筆筆到家,挺勁遒逸,表現出高超的書法技藝。這也是師歐的小楷之作,屬於文徵明小楷書中的一種風貌。《離騷經》是文徵明83歲所做,已進入化境,毫無懈怠之筆。
前後赤壁賦》陪悉則是文徵明楷書的另一種風貌,更多地取法滾漏王羲之楷書筆意,是較常見的書法作品風格。這類作品,楷書端正方整、秀雅和勁、一絲不苟。
文徵明小楷特點
7樓:金色盛典歷史
文徵明小楷是小楷發展的乙個高峰,主要特點有兩個方面:
1.筆畫圓勁豐潤。
s」型筆畫:文氏小楷筆畫的精緻是公認的,每一筆畫都是一波三折,都有輕微的「s」型。入筆雖然是露鋒,但是入鋒前是有連貫的動作,並結合結構向背關係的。
圓勁:文的圓勁精巧和勁健的特點就非常的突出,文氏則相對外拓法多些,同時用筆上有虛有實,弧線甩的更圓。
筆尖彈性與書寫性:小楷用筆全在筆尖,文氏小楷的精巧漂亮很大程度上要充分運用筆尖的彈性,用這個彈性用這個彈性保持用中鋒,用這個彈性輕快的甩出漂亮的弧線——這個特別突出的表現在折法上。筆畫間的銜接要靠空中的動作來銜接。
文氏小楷的字勢很合理,這個和他的行書有相通的地方。
行筆與發力:文氏本人說過自己的書法完全是苦練的結果,他的小楷基本體現了一絲不苟,筆筆送到,區域性發力,通過發力才能讓筆畫更健,更圓。
2.結構穩健,善於留白。
穩健合理:文氏小楷的結體穩健。把他的小楷字帖影印放大到中楷,當作中楷來臨習也是非常合適的。
向背分明:也是乙個突出的特點。例如有兩個口形的字 如 昌 冒 宮 等字,通常是乙個外延,乙個內拓,上面收,下面就放。
鬆緊和留白:文的小楷留白就巧妙的多,也許這個也是文徵明晚年說的開始能領悟2王小楷計白當黑的妙處。
文徵明是怎樣死的,文徵明是怎樣死的
九十多歲,無災無病,自然死亡,詳細見下 文徵明 1470 1559年 即文徵明,初名壁,字徵明,後更字徵仲,號衡山 停雲,別號衡山居士,人稱文衡山,齋名停雲館。長洲 今蘇州 人。官至翰林待詔,私諡貞獻先生。吳門畫派 創始人之一。是明代中期最著名的畫家,大書法家。與唐伯虎 祝枝山 徐禎卿並稱 江南四大...
《文徵明習字》的譯文,《文徵明習字》的譯文
文徵明貼寫 千字文 每天以寫十本作為標準,書法就迅速進步起來。他平生對於寫字,從來也不馬虎草率。有時給人回信,稍微有一點不滿意,一定三番五次地改寫它,不怕麻煩。因此他的書法越到老年,越發精緻美好。詞語解釋 1 臨 臨貼,照著字畫摹仿。2 日 每天。3 以 把。4 率 標準。5 書 寫字,書法。6 遂...
文徵明和趙孟釷櫸墓殘允鞘裁矗文徵明和趙孟頫書法的共性是什麼?
文徵明是明代書法家 畫家 文學家。書法擅長行書和小楷,溫潤秀勁,法度謹嚴而意態生動。雖無雄渾的氣勢,卻具晉唐書法的風致。趙孟頫是元代書法家 畫家,楷書四大家之一。諸體兼擅,尤以楷 行書著稱於世。文徵明與趙孟頫字形結體都較方整,行書用筆結體均取自二王。文徵明,原名壁,字徵明。四十二歲起以字行,更字徵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