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的關於董卓兩個的典故,還有馬超的
1樓:良平亂武
三國志通俗演義》:「董卓遷都漢帝憂,生靈滾滾喪荒丘。狗銜骸骨筋猶動,烏啄骷髏血尚流。郿塢追魂憑李肅,宮門取命有溫侯。奸雄已死戈矛下,直到如今罵未休。」
霸業成時為帝王,不成且擾缺作富家郎。誰知天意無私曲,郿塢方成已滅亡。」
董卓戲貂蟬——死在花下。
中王允離間計,與緩散辯呂布爭貂蟬,後被呂布所殺。
董卓進京——來者不善。
董卓接到何進所傳聖旨,進京護駕,後董卓把少帝奉迎至皇宮後,挾天子以令諸侯,開始干預整個東漢**政權。
形象:好色,貪權,殘暴。
馬超。馬超歸順劉備後傲氣不減,見了劉備仍是直呼其名,劉備不免氣惱。有一次,關羽、張飛皆在劉備掘型身後,馬超仍不知趣,直呼劉備大名。
關羽、張飛大怒,欲拿馬超開罪,馬超嚇出一身冷汗,從此再也不敢造次。
形象:魯莽高傲,不懂禮節。
2樓:檢念雁
袁紹:狂妄自大 不聽良言 多疑。
馬超:有勇無橋態謀 忠義。
董卓:狂妄自返消檔大 殘暴無道。
孫策:有勇有謀 不聽良言。
甘寧:有勇有謀 有義氣 不計前嫌。
太史慈:有勇無謀 有信有義。
司馬懿:計謀過人 奸詐狡猾 善於隱忍。
望漏亂。
3樓:
許褚裸衣鬥馬超。
馬超與曹操交戰時 曾殺的曹操「割須斷袍」
4樓:畫地_為域
董卓形象:好色,貪權,殘暴,馬超形象:魯莽高傲,不懂禮節。
《三國演義》群雄抗董卓概括
5樓:教育小百科是我
《三國演義》群雄抗董卓概括:一幫不法分子借討伐董卓名義聚集人馬,渾水摸魚想撈點好處,沒有主動出擊的,都是按兵不動,持觀望態度,收漁人之利。
中平六年(189年),掌政的董卓廢少帝劉辯,擁立其弟陳留王劉協為帝,實行恐怖統治。關東各地方群雄見此,以討董為名起兵,推舉袁紹為盟主。
雖然曹操出兵,及後到的孫堅奪戰,但其他軍隊只駐軍不加援助,而董卓又放棄洛陽,挾天子遷都長安,關東軍起了內訌,聯軍決裂,形成群雄割據的局面。
6樓:百川東聚
董卓據都為霸,百姓水深火熱,曹操發繳討賊,各路諸侯齊聚,舉袁紹為盟主,汜水關,溫酒斬華雄,虎牢關,三英戰呂布,王允獻連環計,呂布殺董卓。
7樓:九地六藝
董卓廢少帝立新帝,曹操發檄文號叢集雄向董卓宣戰,袁紹為盟主統領諸路諸侯,劉備勢力表現突出,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董卓退居長安,被王允用連環計所殺,而在此期間,除孫堅曹。
操外其他人都想渾水摸魚而毫無建樹。
8樓:網友
其實就是一幫不法分子借討伐董卓名義聚集人馬,渾水摸魚想撈點好處,沒有主動出擊的,都是按兵不動,持觀望態度,收漁人之利。
9樓:1234親吻
亂七八糟250的3600cn喂喂喂喂喂帶著。
10樓:黑魔王
群雄並起,槍打出頭鳥。
三國演義中與馬超有關的事例。
11樓:特務強
和張飛大戰葭萌關 在潼關迫使曹操割須棄袍。
12樓:我艹不是包
首先便是在潼關殺的曹操割須棄袍 這可以說是馬超的成名之戰 期間與曹操手下大將專虎痴許褚大戰更是焦屬點 再者就是諸葛亮安居平五路的時候 因羌人奉馬超為「神威天將軍」 所以在攻蜀時遇見馬超守關不戰自退 別的沒有什麼突出的了。
13樓:秋葉至飄零
超(bai176-222),字孟起,扶風茂陵du(今陝西興zhi平)人。東漢dao
末年群雄之一,專漢伏波將軍馬援的屬後人,起初在其父馬騰帳下為將,先後參與破蘇氏塢、與韓遂相攻擊、破郭援等戰役。馬騰進京,馬超統率其部眾割據於三輔。
14樓:我叫老泡
額,馬超五殺天下無敵。。。
三國演義裡的董卓算的上梟雄嗎,三國演義中董卓算不算挾天子以令諸侯
不要看 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 裡面有很多東西都是杜撰的。三國時期的董卓快速成功是有道理的,引 三國志 英雄記曰 卓 董卓 數討羌 胡,前後百餘戰 六年,以卓為幷州牧,又敕以吏兵屬皇甫嵩。當時還有一個歷史事件是十常侍與外戚大將軍何進相爭,最後何進失敗,董卓又讓呂布殺了掌管金吾衛的丁原。最後洛陽所有的兵都...
關於三國演義,有關三國演義的成語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這一尺度,人高約一丈左右,故有 丈夫 之稱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秦時,一尺約23.1cm 漢時,一尺大約21.35 23.75cm 三國,一尺合今24.2cm 南朝,一尺約25.8cm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唐代,一尺合今30...
三國演義中的錯誤,關於《三國演義》的問題加答案
用錯誤一詞不妥,演義 本來就是不真實的,我可以說幾個主要的不真的地方 1.關羽明確的戰功只有斬顏良 水淹七軍,其餘包括溫酒斬華雄 過五關斬六將 單刀會都是假的。2.諸葛亮是相才,不是將才,其絕大多數神機妙算 裝神弄鬼都是假的。3.張飛是帥哥,文藝青年,擅長書法繪畫,但脾氣暴躁,愛打部下是真的。4.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