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高傒,姜姓,高氏,名傒,字仲,諡敬,齊國上卿,天子二守。齊文公之子公子高的孫子,曾是正卿,為百姓所愛戴,與公子小白友善。西元前686年,公孫無知等殺齊襄公自立,不久高傒宴請連稱和管至父,調開連管之棚哪後,齊國大夫雍廩入宮殺公孫無知,高傒迎立公子小白回來繼位,是為齊桓公。
顫和腔其後高傒又與管仲糾合諸侯結盟有功。桓公命傒以王父字為氏,,以功賜盧邑(今山東長清縣),世為上卿,成為高氏的始祖。
元和姓纂》所載:「高氏,齊太公之後,至文公子高,高之孫高傒,食採於盧,今盧縣也,因姓盧氏……」
新唐書 卷七茄衫十一表第十一》: 高氏出自姜姓,齊太公六世孫文公赤,生公子高,孫傒,為齊上卿,與管仲合諸侯有功,桓公命傒以王父字為氏,食採於盧,諡曰敬仲,世為上卿。
秦置盧縣(治今山東長清縣孝裡鎮廣裡村),屬濟北郡。西漢文帝2年(前178年)為濟北國治,武帝時國除,盧縣屬泰山郡。東漢永元二年(90年)復為濟北國治。北齊天保七年(556)廢。
周襄王15年,(齊孝公6年,西元前637年),高傒逝世,諡號敬仲,葬於齊都城北十三公里的淄河西岸,由於高傒的一生對齊國以及整個周朝都產生重要的影響,特別是在他的幫助下,不光立了兩個齊國國君,還幫助魯國立過國君,所以整個社會對他的評價都非常高,他幫助齊國率先成為春秋霸主國,讓齊國國民享受高等國民待遇,深受百姓愛戴,據說,他的墓就是當年老百姓自發的用衣服兜土堆起來的,可見他在百姓心中的威望。高傒墓是1977年12月23日山東省革命委員會公佈的山東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臨淄墓群中的重要墓葬之一。
2樓:常青藤
在現在的山東長清縣。
古代高是什麼意思?
3樓:內蒙古恆學教育
「高」字的最初意思是乙個隆起的土堆或平臺上修的房子,成為「高」字。可檢視金文或甲骨文的「高」字。
高」的解釋:[gāo]由下到上距離大的,與「低」相對:~峰。
空。~踞。~原。
聳。~山流水(喻知己、知音或樂曲高妙)。~屋建瓴(形容居高臨下的形勢)。
瞻遠矚。在一般標準或平均程度之上:~質量。~消費。~價。~檔。~手。~能物理。
聲音響亮:引吭~歌。敬辭,稱別人的事物:
見。~就。~論。
壽。~堂。~徒。
熱烈、盛大:~昂。興~采烈。
顯貴,道德水平高:崇~。清~。
風亮節。~尚。~雅。
潔。宗族中最在上之稱:~祖。姓。
4樓:網友
高(gāo),始見於商代甲骨文。
本義為上下距離大,引申指上下的距離,又引申指山陵、高處,由此義又可指在一般標準或平均程度之上的。
初為象形字,商代文字不從口者當為初形。《說文》:「高,崇也,象臺觀高之形。」商代文字下端加「口」字者,成為此字定型的基礎。
西周、春秋文字與商代的相似。戰國文字出現簡省寫法,秦統一文字系參考戰國字形略作省改而成。商代甲骨文多用「高」為遠義,故「高祖」即遠祖。
高在古代是什麼意思
5樓:網友
高為指事字。甲骨文字形,象樓臺重疊之形。
由下到上距離大的,與「低」相對:如:~峰。
空。~踞。~原。
聳。~山流水(喻知己、知音或樂曲高妙)。~屋建瓴(形容居高臨下的形勢)。
瞻遠矚。山~水遠。
聲音響亮:引吭~歌。
長(對年齡很大的人的稱呼,一般是70歲以上):高壽,高齡。
方言中指多的意思。如喝高了。
5.甘美 [be sweet and refreshing]:高粱之變,足生大丁,受如持虛。——素問·生氣通天論》
空泛,不切實際。孔公諸清談高論,噓枯吹生,並無軍旅之才,執銳之幹。——南朝宋·范曄《後漢書·鄭太傳》
6樓:努力為明天
高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樓臺重疊之形。漢字部首之一。從「高」的字多與高大或建築有關。本義:離地面遠;從下向上距離大) 同本義 高,崇也,像臺觀高之形。
荷澤在什麼地方,古代的荷澤叫什麼?
荷澤在山東省西南部。棗並 菏澤,山東省轄地級市,中國牡丹之都,古稱曹州,位於山東省西南部,魯蘇豫皖四省交界地帶。菏澤市轄牡丹區 定陶區 曹縣 成武 單縣 鉅野 鄆城 鄄城 東明區縣 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個高新技術開發區,個鄉 鎮 街道辦事處 鄉個,鎮個,個街道辦事處 個村 社群 該市面積平方公里,...
古代的幽州是現在的什麼地方,幽州是現在的什麼地方
古時的幽州是現在的河北 北京和天津北部。幽州發展歷史 東北曰幽州,古九州及漢十三刺史部之一 隋唐時北方的軍事重鎮 交通中心和商業都會。據 周禮 職方 載,東北曰幽州 其範圍大致包括今河北北部及遼寧一帶。周武王平殷,封召公於幽州故地,號燕。戰國時,燕與其他六國併為七雄。燕昭王時秦開破東胡後,置漁陽 上...
古代所說的「河內」是現在什麼地方
河內 1 古地區名。春秋戰國時期,以黃河以北為河內,黃河以南為河外。河內凶,則移其民於河東。孟子 2 郡名,楚漢之際置。郡治在今河南沁陽市。轄境相當於今河南省,京漢鐵路以西地區。3 縣名,公元596年隋朝將野王縣改為河內縣。1913年改名沁陽。4 村名,位於定興縣的一個村,四周環水,故名河內,歷史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