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能力修長城,為什麼不把城牆修到100公尺高?不是更安全嗎?

2025-04-23 03:51:22 字數 2234 閱讀 6450

1樓:林運金光

長城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世界上都是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古代防禦建築,遍佈疆域之廣,堪稱世界之最,在1987年長城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長城從春秋戰國時期到清朝,延續不斷的修了兩千多年,其中在秦朝和明朝時期,都對長城進行大修。

在這中間和往後的朝代雖然都修築,修築力度上都沒有秦朝的秦始皇時期和明朝永樂皇帝朱棣時期的大,因此也是這兩個時期的長城較為著名。

那麼歷朝歷代都在長城上花心思進行修築,為什麼不把當時的重要城池的城牆修到50公尺到100公尺呢?

最初修建長城是為了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鐵騎,長城不僅僅是一道道的關隘,而是有著一套完整的防禦體系的建築,由各個軍事指揮系統層層指揮,節節控制。

長城遍佈的疆域遍佈的疆域也是十分廣,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阻隔多面的敵人,為長城內的軍隊贏得準備時間,從而可以有效的殲滅敵人。

而城牆是由牆體和輔助其他軍事裝置和軍事設施構成的軍事防線,在戰爭時,起到防禦和封閉內外的作用。

說起城牆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中期,那時候由於城市較少,得以存在於各個城市。隨著後來城市增加的越來越多,使得歷朝歷代都在修建,一直到清朝末期,才結束脩建,城牆可謂是歷史悠久。

但是由於後來的拆城行動,許多城牆都被拆除,現存規模和長度最大的是南京明城牆,鏈雀臘儲存最為完整的有西安城牆,平遙城牆等。

另外在城市的歲槐攻防戰中,城牆的高深,只是乙個方面,真正要考慮的是士氣和補給還有需要一定的財力。

即便後勤補給沒有了,還可以用錢在城中買糧,給予士兵能量,士氣和財力還有補給全沒有的情況下,城牆修的再高也沒用。

而且修建城牆這樣的活,一般都是費時的工程,因為城鎮較多,距離較遠和當時的技術有限。

使得修建的進度快則幾個月,慢則幾年,不光如此,還要耗大量的人力和財力還有大量的材料。

而這些材料即便是在財力充裕的下,也不可能一下子就能採購到,況且把城牆加的太高,沒什麼必要。

因為並不是所有敵人都會讓士兵拿著雲梯,爬上棚滑城牆,去進攻或是佔領城池。

敵人只要在城池的四周,將這座城池牢牢圍住,圍困城內的人多天,等糧草耗盡後,自然就攻下了。

所以城牆無論是在考慮其成本還是人工技術和必要性上,都沒有必要修到50公尺到100公尺那樣高。

2樓:呦呵是狐狸呀

古代城牆沒辦法修那麼高猜隱,受那時候世敬工藝限制到那個高度已經極限了,所以古代他們更喜歡那種易守穗返廳難攻的地方,相當於天然城牆。

3樓:深耕教育陳老師

因為100公尺太高了。對於古代的技術,還無法達到如此之高,何況修那麼高也沒用。

4樓:孤獨的yu呀

古代的工匠技藝達老辯不到這麼高,只能修到數公尺侍族缺高,並且他們就是依靠著山脈的高處修建,所以沒必要修那麼穗運高,確實更安全。

5樓:柳葉眉梢心兒俏

因為如果修到100公尺高的話,那麼就需要更多的成本,當時的秦國已經動用了全國大咐燃多數的勞動力,秦國已經再也無力則畢進衡盯虛行大規模的建造,長城更不可能把長城建造100公尺高。

我國古代為什麼要大修長城?

6樓:聽雨觀風

自秦始皇以後,凡是統治著中原地區的朝代,幾乎都要修築長城。漢、晉、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宋、遼、金、元、明、清等十多個朝代,都不同規模地修築過長城。

從修築長城的統治民族看,除漢族之外,許多少數民族統治中國的朝代也修長城,而且比漢族統治的朝代要多。清康熙時期,雖然停止了大規模的長城修築,但後來也曾在個別地方修築了長城,可以說自春秋戰國時期開始到清代的做晌2000多年一直沒有停止過修築。

建築結構純衡鋒:

長城並不只是一道單獨的城牆,而是由城牆、敵樓、關城、墩堡、營城、衛所、鎮城烽火臺等多種防禦工事所組成的乙個完整的防禦工程體系。這一防禦工程體系,由各級軍事指揮系統層層指揮、節節控制。

冰道運石。當初,修建嘉峪關城時,需要成千上萬塊長2公尺、寬公尺、厚公尺的石條,工匠們在蒙特內哥羅將石條鑿好後,攔襲卻人抬不起,車拉不動,且山高路遠,無法運輸。大夥兒邊鑿石條邊發愁,眼看隆冬季節就要到了,石條還沒有從山裡運出一塊,若要耽誤工期,沒有工錢是小,這腦袋可就難保了。

大家正在長噓短嘆,這時,忽然山頂一聲悶雷,從白雲中飄下一幅錦綢,眾工匠趕緊接住,只見上面若隱若現有幾行字,大家看後恍然大悟,按其行事。

等到冬季到來後,眾人從山上往關城修一條路,在路面上潑水,讓其結成一條冰道,然後把石條放在冰道上滑行運輸,結果非常順利的把石條運到了嘉峪關城下,不但沒有延誤工期,反而節省了不少工期。眾工匠為了感謝上蒼的護佑,在關城附近修建廟宇,供奉神位,併成為工匠出師後必須參拜的地方。

秦始皇為什麼要修長城長城與中華民族的

秦始皇 公元前259 公元前210年9月10日 即嬴政。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政治家 戰略家 改革家 軍事家。首次完成中國統一,秦朝開國皇帝,秦莊襄王之子,13歲即王位,39歲稱皇帝,在位37年。秦始皇對中國的統一,做了許多前無古人的業績,創立皇帝制度,在 實施三公九卿制,地方廢除分封制,實行郡縣制,統...

長城在古代和現代有什麼區別?

長城在古代就是中原農耕民族為了防禦北方遊牧民族。而修建的防禦工事體系。作為工事體系,主要作用當然是用於作戰的。但長城到了清朝以後,作用開始降低也就逐步退出了歷史的舞臺,這是清朝比較好的處理了與北方遊牧民族的關係,使長城軍事開始失去。在中國歷史上,我們對建築是很有追求的,從秦王朝開始到現代社會,我們所...

六朝古都西安的古城牆在古代有什麼作用?為什麼要修古城牆

我覺的修這個古城牆多半是為了抵禦外敵,或者是為了彰顯國力的強盛,給百姓安全感。古城牆一般都是非常堅硬的,它可以阻擋敵人的攻擊,在交戰的時候具有一定的預防能力,同時也能彰顯國家的強大。古代城牆多是為了防止戰亂以及維護治安,尤其是遇到災年 古城牆承載著西安人民的歷史精神,那裡記載著許多歷史文化,可以去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