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西夏與北宋議和後出現了什麼局面

2021-03-03 21:48:56 字數 6384 閱讀 4293

1樓:

遼、西夏與北宋議和後客觀上維護了邊境和平,加強**溝通交流。

遼西夏與北宋這三個政權簽訂了什麼和約使之並存

2樓:擼管醬油男

內容:元昊取消帝號,由宋冊立為夏國王,北宋每年送給西夏許多**、絹和茶葉。

作用:從此,北宋和西夏維持了幾十年的和平關係,兩國的**往來十分頻繁,促進了西北邊境地區的發展。

10、北宋**和遼、西夏的和議有什麼積極意義?

答:1、結束了雙方的戰爭局面,極大地減少了人員的犧牲和百姓生命財產的損失。

2、取戰爭而代之的是宋和遼、西夏活躍的**往來。

這是標準答案 別全抄上自己做下修改

北宋 和遼、西夏,南宋和金朝的關係是怎樣的?這種關係有什麼利弊?請客觀說明。

3樓:玉女閨

北宋和遼通過澶州之戰,達成和議,簽訂澶淵之盟,遼撤兵,送給遼歲幣。

北宋和西夏先戰後和,宋夏議和,西夏向宋稱臣,送給西夏歲幣。

北宋滅亡後,由宋欽宗的弟弟趙構建立南宋,定都臨安。

南宋與金先戰後和,宋金達成和議,史稱紹興和議。宋向金稱臣,並給金歲幣,雙方以淮水至大散關一線為界。

利:通過一系列的和議,可以暫時保持社會安定,有利於經濟的發展。

弊:但是宋給各個朝代歲幣,會增加宋人民的經濟負擔。

4樓:匿名使用者

北宋與遼:遼先於北宋建國,北宋建立後於太平興國四年(979)進攻幽州城時,第一次交鋒即以太宗負傷逃走收場,後來雍熙三年(986)太宗再次三路北伐,岐溝關戰役再次失敗,從此對遼採取守勢。2023年,景德元年,遼朝大舉南下,宋廷一片慌亂,宰相寇準堅決主張宋真宗御駕親征,真宗到達澶州城,士氣鼓舞,恰巧遼大將在前線炫耀巡行,宋軍用伏努射殺之,遼軍大挫,又因孤軍深入,漸有議和意,真宗也有此意,於是雙方訂立「澶淵之盟",約為兄弟之國,宋給予遼以歲幣(對宋是負擔,當是與戰爭的耗費比起來,就少之又少了)。

之後雙方基本保持和平局面,經濟政治交往不斷,對雙方都有發展之利。北宋末,徽宗見遼衰落,欲與金合攻之,被遼擊敗,這其實反應了雙方的約定於對等式建立在實力與需要上的。

北宋與西夏:西夏建立者是元昊,之前祖上與宋關係時好時壞,其父時與宋修好有歲幣收入。由於元昊稱帝與領土要求,宋夏發生衝突,戰爭中宋失敗較多,但元昊考慮到戰爭耗費與實際利益得失,決定議和,最終訂立和約:

元昊取消帝號,宋給予歲幣。之後雙方也是保持和平相處,邊境得到開發。

南宋與金:初年,金威脅嚴重,主戰派被啟用,待局勢穩定,南宋急求和議,由於對功臣防範與苟安心理作用下,重用秦檜與金簽訂紹興和議,宋向金稱臣,給歲貢。之後在往復較量中宋始終處下風,由於金也在衰落中,宋金先後又簽訂隆興和議與嘉定和議,關係是叔侄、伯侄,歲幣有增減變化。

實際是宋處準臣服地位,此時的關係帶來的是百姓的災難,即統治者的政策優柔後果是百姓遭受敵人侵擾與「國債」負擔的沉重。

5樓:匿名使用者

北宋和遼簽訂澶淵之盟,遼撤兵,送給遼歲幣,l遼宋之間達成和平局面,但增加了人民的負擔

北宋和西夏先戰後和,宋夏議和,西夏向宋稱臣,送給西夏歲幣。

南宋與金先戰後和,宋金達成和議,史稱紹興和議。宋向金稱臣,並給金歲幣,雙方以淮水至大散關一線為界。

6樓:匿名使用者

北宋和遼相臨敵國,西夏是北宋後期興起的敵國,後來金滅遼,接著金滅北宋,南宋開始,蒙古滅金,然後又滅南宋。元朝統一。

7樓:目以為廣

宋與遼是兄弟關係,宋是兄,遼為弟。

西夏向宋稱臣

宋給兩國歲幣

8樓:匿名使用者

五個國家一起分割槽統治,北宋滅亡後是南宋,遼,西夏和金是邊陲少數名族的統治地區。少數民族進攻中原以獲得戰爭賠款和進貢,剝削中原。

9樓:匿名使用者

宋與遼是兄弟關係,宋是兄,遼為弟。

西夏向宋稱臣

南宋向金稱臣,紹興和議,

西夏,北宋議和與遼,北宋議和的條款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10樓:匿名使用者

俯首稱臣,割地賠款,通商。

澶(chán)淵之盟是北宋與遼經過多次戰爭後所締結的一次盟約。

2023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遼蕭太后與遼聖宗親率大軍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張避敵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準的力勸,才至澶州督戰。宋軍堅守遼軍背後的城鎮,又在澶州城下射殺遼將蕭撻覽(一作凜)。

遼害怕腹背受敵,提出和議。宋真宗畏敵,歷來主張議和,先通過降遼舊將王繼忠與對方暗通關節,後派曹利用前往遼營談判,於十二月間(2023年1月)與遼訂立和約,規定宋每年送給遼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因澶州在宋朝亦稱澶淵郡,故史稱「澶淵之盟」。

宋仁宗慶曆四年(2023年),北宋與西夏達成協議。和約規定:西夏向宋稱臣並取消帝號,元昊接受宋的封號,稱夏國主;宋夏戰爭中雙方所擄掠的將校、士兵、民戶不再歸還對方;從此以後,如雙方邊境的人逃往對方領土,都不能派兵追擊,雙方互相歸還逃人;宋夏戰爭中西夏所佔領的宋朝領土以及其他邊境蕃漢居住地全部歸屬宋朝,雙方可在自己疆土上自建城堡;宋朝每年賜給西夏銀5萬兩,絹13萬匹,茶2萬斤;另外,每年還要在各種節日賜給西夏銀2.

2萬兩,絹2.3萬匹,茶1萬斤。宋仁宗同意了元昊所提出的要求,於是宋夏正式達成和議,史稱「慶曆和議」。

11樓:蘇蘇羊毛

相同的地方在於和平的代價是北宋每年都要付給兩國數目巨大的錢兩、布匹,與兩國互通有無。說白了,是花錢消災。但是這兩個條約確實帶來了北宋一定時間的和平穩定,促進經濟的發展。

12樓:阿也現世寶

都是為了保全北宋,北宋在其中都處於弱勢地位

13樓:invictus天蠍

北宋都需要支付歲幣 開放邊境**

西夏,北宋議和與遼,北宋議和的條款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14樓:範範大師

都涉及互稱兄弟的關係,北宋還要每年支付歲錢和茶葉。

對北宋來說都是很落面子的行為。

望採納。

15樓:匿名使用者

還不錯,算是現在的主流高階配置了,這樣的本一般都被叫做遊戲本,你可以看下顯示卡晶片的型號,基本上應該是650m這樣的了。

遼和西夏在建立過程中具有什麼共同之處

16樓:秋風暝

遼契丹、西夏党項封建化程序的相同點:

1、社會程序相同。

興起之初社會形態都處於奴隸社會階段,過著遊牧生活。

2、封建化的原因相同。

都是由於受到漢族地區先進農耕文化的影響。

3、採取的措施相同。

都建立政權,仿效中原王朝建立各項制度,仿照漢字創制本民族文字。

4、政治制度的特點相同。

都採取「蕃漢分治」的辦法來分別管理不同民族地區。

5、和宋朝的關係相同。

都曾和宋朝發生過大規模的戰爭,後又都與宋朝議和,接受宋的「歲幣」,議和後都維持了較長時間的和平友好局面。彼此間官方和民間經濟文化往來頻繁,進一步推動封建化程序。

北宋與遼、西夏和金的關係

17樓:南瓜蘋果

遼與北宋是兄弟關係,北宋與西夏、金是君臣關係。

遼是中原宋朝時期的東北一個少數民族政權,西夏是西北的一個政權!

澶淵之盟後,宋遼達成和議,宋每年給遼歲幣,約為兄弟之國,誰的國君年齡大,誰就為兄;在官方來往的國書中這樣稱呼;宋與西夏達成和議後,宋給西夏歲幣,西夏向宋稱臣;

在遼末年,金崛起,與宋結盟相約攻遼,在雙方完成滅遼後,金毀約揮軍南下攻宋,雙方聯盟破裂,宋金即轉為對抗。

遼人強盛的時期征服了女真,但是沒落的時候卻反而被女真給滅亡了,女真建立了金,金朝追趕遼人的時候順便征服了北方的遊牧民族,北方遊牧裡出了一個鐵木真,整合了遊牧民之後聯合南宋把金朝給滅了。

擴充套件資料

宋朝的政治體制大體沿襲唐朝的政治制度,但宰相不再由三省長官擔任,而是另以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為宰相。又增設參知政事為副相,通稱執政,與宰相合稱「宰執」。宋朝的相權大幅萎縮,僅負責行政職能。

中書門下與樞密院合稱二府,掌文武大權。

又設鹽鐵、戶部、度支三司,主管財政大權,號稱計省。這樣三司、宰執、樞密使三權互相制衡,因此削弱了相權,加強了皇權。宋朝還在御史臺之外增設諫院和置諫官,這些都是監察機構,負責**等事宜。

經過這番改革,而皇帝便可以總攬大權。

北宋**採用分化事權的方式,將宰相職位由多人擔任,同時還設定了樞密使、參知政事、三司使,來分割宰相的軍、政、財權,使皇帝掌握的權力超過了歷朝歷代。

宋朝還實行官銜與實際職務分離的官吏任用制度,即「官、職、差遣」制度。官即官名,如尚書,侍郎之類,只是一種虛銜,作為敘級、定薪俸之用;職亦稱貼職,是授予一部分文官的榮譽銜,並無實際職掌,如學士、直閣之類;

差遣才是**所擔任的實際職務,故亦稱職事官,樞密使、三司使等,屬於此類。一般**則在所擔任的職務之前,冠以「判、知、權、管勾、提舉」等字眼,如判寺事、知州、提舉常平等,以示差遣。這樣做的目的也是為了**集權。

18樓:牙牙的弟弟

北宋、遼、西夏、金都是同一時期存在的政權,這四個政權都在混戰,北宋和遼最後都被金所滅,北宋滅亡之後又成了南宋、金、遼、西夏混戰。

1、北宋

北宋(960—2023年)是中國歷史上繼五代十國之後的朝代,傳九位皇帝,享國167年。與南宋合稱宋朝,又稱兩宋,因皇室姓趙,也稱趙宋。

顯德七年(960年),後周諸將發動陳橋兵變,擁立趙匡胤為帝,建立宋朝,定都東京開封府(河南開封) ,改元建隆。後通過杯酒釋兵權,將兵權與財政權集中於**,避免了中晚唐藩鎮割據的亂象。

但也導致宋朝與遼國、西夏、金國的戰爭中失利。靖康元年(2023年)發生靖康之難,次年被金國滅亡。

2、遼遼朝(公元907年—公元2023年)是中國歷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朝代,共傳九帝,享國二百一十九年。

公元907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成為契丹部落聯盟首領,公元916年始建年號,國號「契丹」,定都上京臨潢府(今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羅城) 。

947年,遼太宗率軍南下中原,攻佔汴京(今河南開封),耶律德光於汴京登基稱帝,改國號為遼,改年號為「大同」。

983年復更名「大契丹」。2023年遼聖宗遷都中京大定府(今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2023年遼道宗耶律洪基復國號「遼」。公元2023年被金國所滅 。

3、西夏

西夏(2023年—2023年)是中國歷史上由党項人在中國西北部建立的一個政權,歷經十帝,享國一百八十九年。

西夏的祖先党項族原居四川松潘高原,唐朝時遷居陝北。因平亂有功被唐帝封為夏州節度使,先後臣服於唐朝、五代諸朝與宋朝。

夏州政權被北宋併吞後,由於李繼遷不願投降而再次立國,並且取得遼帝的冊封。李繼遷採取連遼抵宋的方式,陸續佔領蘭州與河西走廊地區。

宋寶元元年(1038)李元昊稱帝建國,即夏景宗,西夏正式建國。西夏,本名是大夏,簡稱夏,又自稱邦泥定國或白高大夏國、西朝。因其在西方,宋人稱之為西夏。

西夏在宋夏戰爭與遼夏戰爭中大致獲勝,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夏景宗去世後,大權掌握在皇帝的太后與母黨手中,史稱母黨**時期。

西夏因為皇黨與母黨的對峙而內亂,北宋趁機多次伐夏。西夏抵禦成功並擊潰宋軍,但是橫山的喪失讓防線出現破洞。

金朝崛起並滅遼、北宋後,西夏改臣服金朝,獲得不少土地。兩國建立金夏同盟而大致和平。夏仁宗期間發生天災與任得敬分國事件,但經過改革後,到天盛年間出現盛世。

然而漠北的大蒙古國崛起,六次入侵西夏後拆散金夏同盟,讓西夏與金朝自相殘殺。西夏內部也多次發生弒君、內亂之事,經濟也因戰爭而趨於崩潰。最後於西夏保義二年(1227)亡於蒙古。

4、金王朝,共傳十帝,享國一百二十年。

女真原為遼朝臣屬,天慶四年(2023年),金太祖完顏旻統一女真諸部後起兵反遼。於翌年在上京會寧府(今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建都立國,國號大金,建元「收國」。

並於2023年滅遼朝,兩年後再滅北宋。貞元元年(2023年),海陵王完顏亮遷都中都大興府(今北京)。金世宗、金章宗統治時期,金朝政治文化達到巔峰,金章宗在位後期由盛轉衰。

金宣宗繼位後,內部政治腐敗、民不聊生,外受大蒙古國南侵,被迫遷都汴京開封府(今河南開封)。女真貴族大肆佔領華北田地,使得雙方的衝突加劇,漢族紛紛揭竿而起。2023年,金朝在南宋和蒙古南北夾擊下覆亡。

擴充套件資料:

自唐朝滅亡開始,直到元朝建立,中國本土(包括華北和華南)從未被一個統一政權所控制。當時除宋、遼、金的對峙外,中國本土還存在著西夏與大理等國。

與「宋遼金元」相關的朝代並稱還有宋遼金夏(即元朝建立前宋朝和與它對峙的主要少數民族政權)、宋元(中國歷史上商業、文化發達的兩個時期)等。

首先是宋,遼並立。宋在南,遼在北,形成對峙。後來金崛起,以極快的速度滅掉遼(2023年),後又南下,靖康二年(1126)佔領宋朝都城汴梁,俘虜宋徽宗和欽宗。

北宋滅亡。趙構在南方的臨安(今杭州)建立南宋,金宋在淮河一線又形成對峙態勢。蒙古和宋於2023年聯合滅掉金,然後2023年忽必烈建立元朝,並於2023年滅南宋,統一全國。

北宋和遼西夏為什麼要議和

都是遊牧文化和農耕文化之間的妥協。遊牧文化生產力不足,不能自給自足,需要對外掠奪,更具侵略性。農耕文化生產力發達,擁有城市和大量不動產,所以保護已有資源是第一位的,導致形成一攻一守的態勢。遊牧民族戰鬥力強,但是沒有充足的後勤保障和先進的攻城技術,另外國內各部族之間矛盾重重,所以利在速戰速決,一旦進入...

簡述遼,宋,西夏的關係,北宋與遼,西夏的關係是?

民族政權並立的原因 兩宋都沒有完成中國大一統的任務,而是出現了遼 宋 夏 金 蒙古幾個政權並立的局面。幾個少數民族政權與漢族政權相比,雖然在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方面處於封建社會以前落後狀態,但是這些少數民族由於自身內部統一併建立政權,在政治 軍事 經濟的綜合國力方面,與漢族政權形成均勢,因而造成了幾個...

遼西夏與北宋並立對我國曆史有什麼貢獻

促使宋仁宗產生危機感,才有了范仲淹主導的慶曆新政的改革.而且還形成一段時間的盛世呢!產生了一步偉大的 天龍八部 最主要的是給暮氣沉沉的漢民族注入了新鮮的血液 加快了民族融合的腳步,為日後元明的一統打下基礎,遼西夏與北宋並立,對歷史發展有何影響 如何看待遼 西夏和北宋的並立?請談談你的看法?遼 西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