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豆詩是何意出自於哪,分我杯羹是何意出自於哪

2021-03-03 22:58:09 字數 3410 閱讀 9233

1樓:易書科技

比喻自家人bai自殘骨肉是殘酷du

並令人慚愧zhi

的事。此典出自劉dao

義慶《世說新語·

專文學》:「屬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作詩,不成者行**。應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愧色。」

魏文帝曹丕命令他弟弟東阿王曹植在七步之內作出一首詩,假如作不出來就要把曹植殺掉。曹植應聲就作出一首詩,說:「煮豆子磨豆漿,榨豆子做豆汁。

豆稈在鍋底燃燒,豆子在鍋裡哭泣:你我本來是一條根生的,你為何熬煎我這樣急?」魏文帝聽了,臉上露出很慚愧的神色。

分我杯羹是何意?出自於哪?

2樓:易書科技

【釋義】分給我一杯肉羹。引申為分享利益。

【出處】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

楚漢之爭時,項羽本著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的想法設下鴻門宴,地點在新豐鴻門(今陝西臨潼縣東),但未能如願。過了一段時間,項羽佔據了秦都咸陽殺掉了秦降王子嬰。自稱為西楚霸王,封劉邦為漢王。

漢二年春,劉邦在平定了秦朝降將章邯、司馬欣和董翳之後,率大軍討伐項羽,被項羽打敗,父親和妻子呂后也被楚軍活捉。劉邦被項羽圍在滎陽城中,危急萬分,不得不率一小隊人馬逃逸。此後,劉邦率領從韓信手中接過的軍隊,繼續同項羽對峙。

項羽因後方被彭越的軍隊干擾,絕了軍糧,無法迅速擊潰劉邦,心裡很急。他就在軍中放置了一個高高的切菜板,將劉邦的父親按在上面,對劉邦說:「你今日要是再不退兵的話,我就把你的父親煮著吃了!

」劉邦卻回答說:「我與你項羽曾經一起擁戴過楚懷王,並且相約為兄弟,所以我的父親也等於是你的父親。你如今果真要煮著吃了我父親的話,那你就分我一杯羹吧!」

項羽聽了劉邦的話,惱火極了,真的想立刻把劉邦的父親殺掉。但他的叔父項伯勸他說:「爭天下的人著眼於大事,是決不會顧個人小家的。

你現在把劉邦的父親殺掉了,不會有什麼好處,只能增加他的仇恨。」

項羽思忖:如果我真的殺掉了劉邦的父親,一方面,對漢軍來說,劉邦是大義滅親,為大業而不顧親情,因而會更加效忠,另一方面,顯得我不夠光明正大,嚴重的可動搖軍心,萬萬不可。最後,項羽終於沒有殺掉劉邦的父親。

以羊易牛是何意?出自於哪?

3樓:易書科技

這則寓言非常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統治者的所謂「仁術」的虛偽性和欺騙性。以小易大,見牛未見羊。這就是只看到量變,而忘掉質變。

此典出自《孟子?梁惠王上》:「王坐於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

王見之,曰:『牛何之?』對曰:

『將以釁鐘。』王曰:『舍之!

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對曰:『然則廢釁鐘輿?

』曰:『何可廢也?以羊易之!

』」這段話意思是說:

齊宣王坐在大殿上,看到一個人牽著一頭牛從殿下走過。齊宣王便問道:「牽著牛到哪兒去呢?」

那人回答說:「要把它拉去宰了祭鍾。」

齊宣王道:「把它放了吧!我不忍心看它那種害怕可憐的樣子,它毫無罪過,卻要被殺死。」

那個人便問道:「難道就廢除了祭鍾這一風俗了嗎?」

齊宣王卻說:「這怎麼可以廢除呢?就用只羊去代替它吧!」

徙宅忘妻是何意·出自於哪?

4樓:易書科技

「徙宅忘妻」形容健忘者。

此典出自《孔子家語·賢君》:「哀公問於孔子曰:『寡人聞忘之甚者,徙宅而忘其妻,有諸?』孔子對曰:『此猶未甚者也;甚者,乃忘其身。』」

春秋時期,魯哀公曾經問孔子說:「我聽說有一個健忘的人,搬家時把自己的妻子都忘記了,世上真的會有如此健忘的人嗎?」孔子回答道:

「這還不算是最健忘的。最健忘的人,甚至把自己都忘記了。」

詩禮發冢是何意?出自於哪?

5樓:易書科技

【釋義】「詩禮發冢」形容滿口仁義道德而實際上卻幹盡壞事的卑劣行徑。

【出處】此典出自《莊子·外物》:「儒以詩禮發冢。」

千萬不要以為儒家學說不會把人引入歧途。你瞧,詩禮傳家的儒生,卻幹起了掘墓盜物的骯髒勾當!

有一次,一個道貌岸然的大儒帶著小儒去盜墓。小儒掘開墳墓,緊張地忙碌著,大儒站在旁邊望風,以高高在上的口氣對小儒說:「東方已經發白,天快亮了。

你做得怎麼樣了啊?」小儒回答道:「我還沒有解開死人的裙子短衣呢。

瞧,他的嘴裡含著珠玉!」大儒說:「《詩經》中本來就說:

『麥苗兒青青啊,生長在山坡上。你這個貴人,活著的時候那麼吝嗇,不肯救濟窮人,死後含著珍貴的珠玉幹什麼!』喂,師弟,趕快抓住他的鬢髮,揪住他的鬍鬚,用錘子輕輕地敲打他的下巴,慢慢地撬開他的兩頰,千萬不要碰壞他嘴裡的珠玉!」

詩瓢是何意·出自於哪?

6樓:易書科技

「詩瓢」比喻作詩的一片苦心。

此典出自宋代計有功《唐詩紀事》卷五十:「(唐球)為詩拈稿版為圓,納之大權瓢中。」

唐朝有一個詩人,叫唐球。他住在蜀地,是一個不受禮教拘束的人。他寫好詩後,就將詩稿揉成紙團,裝進一隻大瓢裡。

日積月累,大瓢裡便裝了許多篇詩稿。他臨死前,將瓢投入江中,說:「如果這些詩文不沉沒,那麼得到它的人就會了解我的一番苦心。

」後來,這些詩篇果然被人得到了,認識他的人都說:「這是隱士唐球的詩瓢。」

飛短流長是何意?出自於哪?

7樓:易書科技

【釋義】散佈謠言,無中生有地說人壞話。

【出處】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封三娘》。

從前,在一個官宦人家,有一個叫範十一孃的美貌姑娘。有一次,她帶了婢女去逛廟會,正遊玩時,忽然感覺到有人注視著她。她回頭一看,見一位和自己年齡相仿的漂亮女子正對她微笑。

那女子問題:「姐姐莫非是範十一娘嗎?」

範十一娘說:「是的。你是誰?」

那女子上前拉著範十一孃的手說:「我叫封三娘,就住在附近,早就聽到過你的名字,今天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十一娘又問道:「你怎麼一個人來逛廟會,連個陪伴的人也沒有?」

三娘說:「我父母早已去世,家中只有一個老奶媽相伴。今天她要看家,所以我只有自己來了。」

分手時,兩人依依不捨,十一娘邀請她到自己家去。三娘推辭道:「姐姐家是朱門富戶,我家貧寒,我到你家去,恐你家人會嫌棄。」

十一娘忙說:「不會的,父母愛我如掌上明珠,我喜歡的人,他們也會喜歡的。」

三娘想了想說:「那好吧,我回去和奶媽說一聲,過幾天我就到你家去看你。」

十一娘回到家裡,日夜思念封三娘,等了好幾天,也不見她來。重陽節那天,十一娘強打起精神到園中散步。丫環在園牆邊放了一張躺椅,讓她躺在上面觀賞園中景緻。

十一娘剛在椅子坐下,抬頭髮現有人攀著牆頭往這邊看,仔細一看,正是自己日思夜想的封三娘,不由得大喜,急忙讓丫環把她接進園中。

十一娘責怪道:「你怎麼不講信用?我想你都想病了。」

三娘流著淚說:「我也想你呀!只因我倆家境貧富懸殊,恐人家知道我倆交往,造謠生事,飛短流長,不堪忍受,才遲遲不敢來的呀!」

瞭如指掌是何意出自於哪,飛短流長是何意出自於哪

釋義 了 來 瞭解,明白。指自掌 指手掌bai裡的東 西。對情du況瞭解得就zhi像瞭解手裡的東dao西一樣,形容對事物或人的瞭解非常清楚。出處 春秋 孔丘 論語 八佾 古時候的帝王都習慣建始祖廟,在廟裡,按照始祖的等級名分依次排列順序,設定靈位。每逢有大的活動 節日之時,帝王們便進廟祭祖,以求保佑...

為人說項是何意 出自於哪,急人之困是何意 出自於哪?

為人說項 用以表示為人揚譽或說情。此典出自唐代楊敬之 贈項 版斯 詩 平生不解權藏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唐代有一個詩人叫項斯,字子遷,江東人。他在會昌四年中進士,任過丹徒縣尉。未及第時,他雖然詩寫得不錯,人品也好,但名聲卻不太大,幾乎不為人所知。有一次,他帶著詩稿去拜訪當時的名士楊敬之。楊敬之曾讀過...

更令明號是何意出自於哪,炳燭之明是何意出自於哪

更令明copy號 用來說明賢明君主應重新bai申明號令,以取信du於民。此典出自 韓非子?外儲zhi說左上 dao 更令明號而信之。楚厲王為了在有緊急事情時以便動員百姓行動,便設警鼓。只要國家有了緊急情況需要百姓行動時,便以擊鼓為號。一次,楚厲王喝醉了酒便擊起鼓來,頓時全城百姓大驚。左右的人急忙告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