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和其他宗教的區別道教跟別的宗教有啥區別?

2021-03-05 09:20:31 字數 5421 閱讀 1045

1樓:樹雷大皇

你對宗教了解的還非常膚淺。

所有的宗教都在討論脫離死亡的議題 ,道教以追求「道」來達到不死,佛教追求積德來達到跳出生死的輪迴,**教則相信復活的耶穌來獲得永遠的生命。

然後你說「西方文化的源頭是希臘文明,而希臘文明**於希伯來文明」,我是不知道你的這個說法是從哪兒來的,如果是別人告訴你的,那這個人該打屁屁。西方文化的**是兩希文化,是指希臘和希伯來文化並駕齊驅的。

2樓:賀進

道教研究的是道,道是什麼,道

就是規律,道就是真理真相,道就是宇宙終極奧祕。道家研究的就是萬事萬物的客觀規律(當然也包括人),它把人擺在一個非常普通甚至是渺小的地位。它提倡的是人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前提下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去生存發展。

這就是道家

其他的諸如儒家,法家,佛家,**教什麼的,都是把人擺在萬事萬物的首要位置,力圖以主觀意志改造整個世界。宣揚主觀臆想的學說,所以他們喜歡造神,喜歡建立規則,喜歡凌駕於萬事萬物之上。

這就是二者的本質區別

3樓:煩惱即菩提

道教最高是煉神還虛、煉虛合道,也是精神的長生。

肉體長壽是副產品,而且也不是長生。

4樓:○主

肉身是不能永恆的。通常所謂的長生不死 指的是靈魂的永恆。修道就是通過修煉把意識從肉身身上 轉移到靈魂身上去。

使得肉身不再是真正的我。靈魂才是真正的我。靈魂所存在的世界遠大於且不同於肉身所存在的世界,我們稱其為:

靈界(神仙佛鬼魔世界的總稱)。 靈魂 跟肉身一樣 只是一個軀殼(不過是在靈界的軀殼罷了)。意識才是主宰。

意識在肉身身上 是活人。意識在靈魂身上 是活靈。能夠驅動萬物的是 意識,而不是靈魂。

切不可把靈魂與意識給混淆了。

5樓:非可

從歷史上看的話,應該是東方道教的教義發展,源於社會環境,,,普遍安定,人們有基本的物質保障。保證,人性追求自由,追求自我的發揮,,,,而西方據說歷史上就很艱苦,應該是眾人已經絕望,尋求解脫!

6樓:匿名使用者

是儒家的原因,儒家文化不可動搖的至尊位置,儒家講現世,現世最重要。

道教跟別的宗教有啥區別?

7樓:莫文靈雲南

儒釋道三家之別

儒家講天理、道家講論道、佛家講如法

儒家講入世、道家講出世、佛家講救世。

儒家講天命、道家講自然、佛家講解脫。

儒家如小學、道家如中學、佛家如大學--宣化上人語。

儒家如糧店、道家如藥店、佛家如百貨商店--南懷瑾先生語。

儒家求君子、道家求逍遙、佛家求自在。

儒家棄小人、道家棄造作、佛家棄煩惱。

儒家表現於禮、道家表現於真、佛家表現於戒。

儒家執於境、道家執於心、佛家心境雙亡。

三家雖別,但共同構成我們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國學

出世與入世在佛家、道家、儒家和現代人的人生觀中均有相關相近的地方,但也有區別。

1。現代人如果常說:用出世的態度或精神,來做入世的事業。

這主要是態度方面的,或者說是世界觀與人生觀。就是人生在世,確實要很好地處理出世和入出的關係,要用辨證的觀點看待這一問題,才能有正確的答案。入世,就是把現實生活中的恩怨、**、得失、利害、關係、成敗、對錯等做為行事待人的基本準則。

一個人入世太深,久而久之,當局者迷,陷入繁瑣的生活末節之中,把實際利益看得過重,注重現實,囿於成見,難以超脫出來冷靜全面的看問題,也就難有什麼大的作為。這時就需要有點出世的精神。出世,就是尊重生命、尊重客觀規律、既要全力以赴,又要順其自然,以平和的心態對人,以不苛求完美的心態對事。

站得高一點,看得遠一點,對有些東西看得淡一些。這樣才能排除私心雜念,以這種出世的精神去做入世的事業,就會事半功倍。

從另一方面看,一個人生在世上,只是一味地出世,一味地冷眼旁觀,一味地看不慣,一味地高高在上,一味地不食人間煙火,而不想去做一點實際的,入世的事情,到頭來也是「閒白了少年頭」。這正像自己揪著自己的頭髮要脫離地球一樣。都說儒家主張入世,佛家,道家主張出世,其實也不盡然。

就拿道家的莊子的思想來說吧,又何嘗不是入世呢?唯有能否定,才有大肯定,只有丟掉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才能集中精力於真正有價值的大事。他的心是冰冷的,因為他的心已是白熱化了。

他為了深入這個世界,必須先走出這個世界,這就是道家的本色。

2。佛家談出世入世:「出世」——遁入空門、清心寡慾、萬世皆空;「入世」——步入煩世、宣揚佛法、弘揚文化。

小乘佛法講求出世,出世追求的是脫離凡世間的困擾和**,尋找寂靜清幽之所,靜心修行而達到高超的境界,出世要求修行者去除一切雜念,捨棄身外之物,物我兩忘,身外無我,我亦非我,無我無常,出世的終極目標在於渡己,即追求自身的解脫。與小乘佛法相反,大乘佛法講求入世,通過入世修行,教化大眾以求正果。小乘佛法和大乘佛法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不同呢,這主要是由於二者在人性是善是惡這個問題上的分歧所導致的,小乘佛法認為,人性本惡,只有很少的人能夠「悟」,通過離開罪惡的塵世進行修行才可以祛除惡根,成就善果,這是一種悲觀消極的態度。

大乘佛法認為,人性本善,只是世間充滿苦難,迷失了眾生的本性,可以通過渡化,勸人行善,讓眾生擺脫苦難,苦海無邊,回頭是岸,隉磐成正果。所謂一切眾生皆具佛性,皆可成佛,代表了一種樂觀積極的態度。可以說,出世在渡己,入世在渡人。

3。其他如道家、儒家等等的出世入世也和上面兩項差不多。如儒家講氣節。不以財富、權力、聲望為追求目標,而講修身、養德、濟世。這是出世觀和入世觀的統一。由他人總結體會

儒家是一種入世的精神,而道家是一種出世的精神。

儒家入世之說,什麼事情你要干預,你要參與,要認真,要投入;倡導進取的人生, 奮鬥的人生,拼搏的,競爭的生活。

道家出世,其說,要超然通達,要放下、要淡然,追求的是脫離凡世間的困擾和**,尋找寂靜清幽之所,靜心修行而達到高超的境界。

看上去矛盾的理論其實是對立並統一的。我想人們應當有積極的生活,進取的態度,可是,也同樣要用一個平常心,一個坦誠的心境。這樣,人生才能過得快樂,灑脫。

瀟灑走一回。對待事業如此,對待感情也應如此,何必呢。以出世之心,為入世之事。

上帝和佛祖的區別

概括的講:上帝是贖救有罪之人;佛祖是普度眾生。

一、**教有上帝;佛教拜多神,或無神。

一切宗教皆有信仰,就是最低階的宗教有時也十分虔誠;但重要的問題不是你有信仰,乃是你所信仰的是誰?因為你所敬拜的神不同,你的生命人格、思想、生活、受用也隨之而異。青年人實在要謹慎選擇他的宗教、比選擇職業、婚姻更重要。

佛教在敬拜上,實在夠虔誠,只可惜敬拜多神。 而且那些神皆不是神。近年來新佛教有所覺悟,只敬拜釋迦、阿彌陀佛、及觀音菩薩;可惜這叄位也不是神。

觀世音菩薩尚在修行地位,阿 陀佛不過是千億萬佛之一。佛教中最尊貴者,當推釋迦佛,但釋迦佛也不是神。他並未叫人把他當神來敬拜。

佛與眾生平等。人人皆可成佛。 按佛學說:

禽獸也可成佛。徹底說來,佛教是無神可敬拜的。結果,佛教祖師把佛像劈開燒火。

自己就是佛,自己就是宇宙間最高大的。可憐,卻不知道自己的渺小、微不足道、有多樣的軟弱、低能。**教則不然,上帝即在古時藉著眾先知,曉諭人類,雖然在各民族,深淺不同,先知所知道的有限,但在這末世,藉著他的獨生子耶穌啟示於世人。

這位宇宙間獨一的真神上帝——耶和華,不但是真理,太初的道,自有永有,而且是最高權能、智慧、仁愛、聖潔、公義、有位格的獨一真神,這才是人類所應當敬拜的。

二、**教看世界是上帝所創造,有計劃,有目的的;佛教看世界是因緣和合,四大皆空,無計劃、無目的的。

佛教看這閻浮提娑婆世界,眾苦充滿,都是由於一切眾生業感而來,果報而來,故佛教徒看不出被造之物、大自然界之美,及上帝創造之恩典。**徒則不然,以為世界萬物俱是天父上帝所創造,奇偉美麗無比,其中蘊藏財寶丰富,用之不盡,取之不竭。人苟能靈能眼開了,則無論太空宇宙之大,原子之小,處處皆可見到上帝創造之奧妙。

吾人對於山水花鳥,**美術,在在皆可寄情欣賞.因為這一切,皆是天父上帝為人類預備的。

三、**教看人生是樂觀的;佛教看人生是痛苦煩惱的。

佛教看人生有八苦,故不願來生再做人;**教則不然,無論**、美術、科學,皆應努力研究。家庭、社會、世界,皆要努力服務。以為愈能做得多,愈能榮耀上帝。

四、**教看人與禽獸有分別;佛教看眾生平等。

佛教之所謂眾生,是指胎,卵,溼,化一切生物。佛教又謂一切眾生六道輪迴。所以不敢吃牛豬雞鴨,以為恐怕是祖宗投胎,吃到了自己的祖宗。

縱然不是祖宗投的胎,也不可吃。因為一切眾生,佛性平等,殺一眾生,來生要投為牛豬雞鴨被殺,以償還業報。故有買魚投之江河以放生,買豬牛送到廟中去養老。

**教則主張;人與獸之間是大有分別的,上帝創造萬物之時,唯有人有上帝的形象(品格).唯人有上帝的靈氣。其餘一切生物,只不過有魂,有血氣生命而已。佛教徒時常批評**教的愛狹小,只愛人,而不愛禽獸。

其實不然,應該說:佛教的愛不正確,過份注重禽獸,而了忽略愛人之特殊。

五、**教勸人信耶穌,出發點是赦罪得救;佛教勸人信佛修行,出發點是離苦得樂 佛教徒出家,或吃齋唸佛,集功德,原因都是為離苦得樂。

修修來生,或圖往生西方。出發點,並不是想到罪的問題,只想到苦的問題。此又與**教不同,**教叫人頭一件想到罪的問題,倒並不一定要離苦,甚至要甘心樂意吃苦,背十字架,在家庭中、在社會中,愛人、服事人。

六、**教有救恩;佛教講因果。

這是基佛二教最大區別,釋迦佛只是教主、導師,指示人離苦得樂,教導人自已修行之方法。他並未說:我能代替眾生擔罪,只要信我就得救。

耶穌則不然,聖經清楚地說:我的寶血,是為你們的罪流出來,使罪得赦.信的人就有永生。

七、**教的究竟是永生;佛教的歸宿是涅盤。

佛教修行之目的,是在乎八涅盤。涅盤梵音,意為寂滅,是令人很難捉摸的名詞。到底進入究竟涅盤後,還有我沒有?

我問過好多法師,回答卻是不同。有的說仍有我存在,有的說那時絕對沒有我存在了。如一滴水歸入大海,還有一滴水嗎?

有的說:一滴水固然歸入大海,其滴水之相,了無可得,但此一滴水性還是存在於眾水之中而未消滅的、甚至有兩可的回答說:存在,不存在。

存在是因為涅盤是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淨,回到法性實相。不存在是法性本來空寂。達摩說:

本來無一物的境界。**教對此問題,卻有了相當確切的回答,就是肯定說有永生。永生希臘原文乃指屬靈的生命屬上帝的生命。

此生命人在世時就能得到,假若此人真能悔改重生的話。

伊斯蘭教認為所有的人都聽從於真主,都是他的子民或說是下屬吧,而且認為動物是真主賜給人類,讓人類享用的。佛教中認為人人皆可成佛,包括動物在內的所有生命都是平等的,人類不應殘害其他生命,而應愛護他們如同愛護自己。

伊斯蘭教只有一部經典《古蘭經》,信眾可以教方便的掌握伊斯蘭教的教義;佛教有三藏十二部經,內容及其豐富,佛陀針對不同的人宣說了八萬四千法門,無論是怎樣根器的人都可以依之而得到利益。

伊斯蘭教認為只有神可以拯救人類;而佛教認為人只有依靠個人努力才能夠成就,其他的雖然重要,但最終要靠自己才行。

伊斯蘭教提到聖戰和為了教義而打到對方甚至不惜犧牲自他的生命;而佛教強調以德報怨,慈悲對待一切生命,包括自己的仇人。

還有很多很多的不同,畢竟是完全不同的宗教。

當然兩個宗教都有自己的優點,我個人還是比較傾向於佛教的觀點,但是因為學習的不夠深入,前面說的話有不對的地方還請高人指出,並懇請勿怪!

道教為何是中國固有的宗教,道教是中國的宗教嗎

道教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的道家思想 老莊思想 和方士的影響,後由張道陵於東漢時創五斗米教 天師道 形成了道教早期的重要流派。因此道教是中國本土形成的宗教思想。而類似佛教是在西漢從印度傳入我國,教 伊斯蘭教就更不用說了。不過由於佛教的思想更能起到鞏固統治階級地位的作用,而被廣泛推崇,因此道教的影響沒有佛...

道教是中國本土的宗教嗎?道教和佛教有什麼關係

我們都知道,道教是中國一隻歷史悠久,有著輝煌過去的宗教,現如今,也是在全國範圍內,有著不少的信徒。道教,當年是蜀中人士,號稱 初代天師 的張道陵,融合了多家理論之後,發明出來的宗教 道教,是板上釘釘的中國本土宗教。當然,嚴格意義上來說,道教和道家沒有太大的關係,老子,莊子這兩位被道教封成 太上老君 ...

道教才是最偉大的宗教

住口 無分貴賤 大道不名 大道不言 大道不顯 大道不爭 大道無為 大道無形 大道無體專 大道無尤 大道 不是說 屬的 不是比的 不是用的 萬法者為道 佛脫離了道 所以成佛 這是一種大道世人為了求福分 求名利 求地位 才會利用宗教佛教傳入中土後 已經與道教合為一體 就是 道教的延續這種佛教已經不是 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