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發心

2021-03-05 09:22:14 字數 5018 閱讀 2965

1樓:匿名使用者

濟群法師 三藏十二部典藉,都是圍繞我們的心性,是在幫助我們解讀心性。如果我們不瞭解自己的心靈,不瞭解心靈的種種誤區,勢必無法正確地發心。 佛教雖然也關心世界,但關心世界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解決心性問題。

因為我們的許多煩惱,都是因為對世界的錯誤認識而引起。世界和我們的心,究竟是一還是二?在一般人的眼中,心是心,世界是世界,二者似乎沒有太大的關係。

因為我們認為心與世界為二,從而使心落入二元對立的執著中。 在我們的修行中,有兩個最大的敵人,即能執和所執。關於能執和所執,唯識宗為我們闡述得非常清楚:

遍計所執正是我們使生命從無限狀態陷入有限的開始。當我們超越遍計所執時,就能從緣起現象的當下契入空性。真理的世界因為我們的這種執著,就成了凡夫的世界。

如果我們能認識到唯識學中關於唯心的道理,直接就可以從這樣的認知中契入空性。因為一切現象都是心的顯現,和心是一體的,這是我們學習唯識必須瞭解的基本理念。 古往今來,各種宗教層出不窮,佛陀在世時就有九十六種外道。

為什麼其它宗教不能開大智慧、契入空性呢?原因就在於認識上的錯誤,因為他們把不是真理、不是空性的東西當作諸法的真實相。從究竟意義上來說,他們是在不同程度上停留在我、法二執中,執著於某一種我,或某一種法,所見到的並不是事物的本來面目。

對心性的正確認識,於修行來說至關重要。只有瞭解到這一層面,我們才能明確知道發心應該從**開始。正確的發心主要有兩種,即出離心、菩提心。

1、出離心 什麼是出離心?很多人發心出家時,迫切地想從家裡走出來,迫切到一天都等不及了,那一刻的心態就是出離心。世間的家庭離異,雙方都迫不急待地想要分手,一心只盼著越快解決越好;再或者,我們在某地呆得厭倦了,厭倦得不想再看一眼,多呆一天都是折磨,那種極其迫切希望分手或離開的心,也是出離心。

至於出到**,當然是另一回事了。這裡,只是以此說明希求出離的心態。 我們不妨反省一下,自己出家學佛、追求解脫,是否時刻保持著這份出離心?

很多人剛出家時可能會有,但時間長了,出家生活逐漸演變為另一種生活方式,不過就是換個地方過日子。這並不奇怪,從心理學上說,人有一種習慣性的麻木。對於某種狀態熟悉了,就會逐漸失去感覺。

我們平常看到死人,尤其是身邊的親人去世,馬上會提起對死亡的警覺。但那些殯儀館的工作人員,把屍體扔到電爐裡,可能和一般人燒老虎灶差不多。這種事一般人多半不敢做,把一個曾經活生生的人推進去化成灰燼,的確是件很難下手的事。

但他們每天都要面對那麼多冰冷僵硬的屍體,對死亡不會再有任何恐懼和警覺。再比如,每個病人對自己的病情都看得很重,但醫生每天要**一批批病人,病人自己認為再重要的病,在醫生眼裡也不過是千萬患者中的一例,不會引起和病人同樣的重視。這些都屬於習慣性麻木。

出家生活對我們很多人來說也是一樣。出家時間長了,很容易把寺院當作過日子的環境,只想著營造一個把日子過好的氛圍。所以,佛陀告誡比丘們要時常憶念生命在呼吸間,這樣才會對死亡保持警覺,不再貪戀安逸的生活。

如果我們真正意識到無常是那麼迫切,意識到無常就在眼前,還敢散亂、妄想、追名逐利嗎?還有時間去忙這些身外之事嗎?我們就會自覺地「如救頭燃」般精進,並時時保持對修行的緊迫感,不敢有絲毫鬆懈。

如果我們的心恆常處於一級戒備狀態,修行就很容易相應。 出離心的發起,是出家修行的基礎。那麼,究竟是要出離什麼呢?

就是對生死的出離、對世間的出離、對五欲六塵的貪著的出離。真正的出離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外在的出離,一是內在的出離。

外在的就是世間的五欲六塵,內在的就是對五欲六塵的貪著及由貪著引起的凡夫心。所以說,我們要出離的不僅僅是環境,更是自身的凡夫心。事實上,出離環境的目的,正是為了出離對環境的貪著及由此引起的凡夫心。

我們只有擺脫了凡夫心,才可能契入空性、解脫煩惱。 出離凡夫心,首先不能對世間有絲毫貪著之心,這是關鍵所在。阿含教法告訴我們,在認識上應以觀苦為第一要領。

苦是宗教出世解脫的基礎,觀人生是苦、觀一切是苦,進而認識無常、空、無我,這是發起出離心的幾個基本認知。 而在行為上,則應依戒、定、慧修行。我們無始以來養成了貪嗔痴等種種串習,每種煩惱串習都在設法主宰我們。

我們必須通過戒的力量來阻止它,不讓煩惱有可乘之機。所謂定,即通過某個特定境界將心安住其上,比如修數息觀、不淨觀,將心安住在數息或觀想不淨的境界上,使煩惱妄想不再產生作用。然後再修習無常觀、無我觀引發無漏智慧,將煩惱執著徹底剷除。

所以說,發起出離心之後必須懂得怎樣保持,並使它的力量不斷壯大,直至最終獲得成就。否則的話,即使發起了出離心,不久也會被凡夫心取而代之。當我們發起猛利的出離心時,凡夫心會暫時避一避。

但只要我們稍稍鬆懈,它立刻會捲土重來。我深深體會到,修行必須像勇士般精進,否則很難有重大突破。當然,用心上的勇猛精進並不是非常強烈的作意。

雖然開始時需要強烈的作意,但更主要的是指不鬆懈。如果長時間過份猛烈地作意,不但容易疲倦,還會落入作意的誤區中。所以關鍵在於懂得怎麼用心,否則用錯了力,勇猛精進也會出問題的,所謂欲速則不達。

發起出離心的最終目標是解脫生死,依八正道而成就。在現代社會,修行的確比較困難,因為整個社會的**太多,出家人的事務也太多。對於多數人來說,開始修行時很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所以對環境的要求非常嚴格。

過去的出家人多半隱逸于山林,過著純粹的出家生活,除了需要極少一點資養色身的衣食外,主要精力都用於修道。相比之下,我們今天的修行環境確實很嚴峻,修習解脫道的難度要大得多。 所以,今天的修行可能要採用一些比較猛利的方法。

換句話說,就是時間短、見效快,立馬就能截斷眾流。在佛教的修行中,確實就有這樣的方法,可以讓我們在較短時間內上路。而且在上路之後,立刻使我們保持在無念、無住、無所得的狀態中。

在今天,我們有必要尋找這些比較猛利的用心方便,修行才能更有把握。如果像古人那樣,必須坐上十年、二十年才有些起色,今天的人肯定修不起來。因為我們沒有這樣的環境,我們在修行中取得的一點點進步,往往還抵不上環境對我們造成的傷害。

儘管不少人每天會拿出兩小時或更多時間來念佛、修行,但其餘的十幾個小時往往還是在念貪嗔痴。我們用作意培養起來的正念之力還非常弱,根本抵擋不住生命無始以來的串習。這就是很多人雖然也在修行,但煩惱習氣依然如故的原因所在。

如果修行是建立在凡夫心的層面,出現這樣的現象再正常不過。因為我們現在培養起來的正念是建立在意識層面,想以此抵擋無始以來形成的煩惱妄念,雙方力量如此懸殊,怎麼可能取勝呢?就像以嬰兒和壯漢搏鬥一般,結果是不言而喻的。

認識到修行的心行規律,我們也就很容易理解,為什麼很多人的修行都無法達到預期效果。 菩提心 出離心只是修行的基礎,進而還要發起菩提心。出離心的發展有兩種情況:

一是強烈的個人出離,只追求個人涅槃,屬於趣寂聲聞;一是從出離心發起,然後回小向大,發起菩提心。出離心是對世間貪著的出離,正是菩提 心建立的基礎。而菩提心所具有的無住、無所得的特徵,與出離心也是相應的。

兩者的區別是在於能否推己及人,由個人解脫進而希望利益眾生,共證菩提。 菩提心的發起具備兩個內涵:一方面是廣泛利益眾生,一方面是追求無上佛果。

兩者是否存在先後的順序呢?在發心過程中,我們究竟應以利益眾生為先,還是以成佛為先呢?是為了成佛才去度眾生,還是為了度眾生才成佛呢?

在這個問題上有一些不同的觀點。 對於大多數學佛者來說,可能首先想到的是「我要成佛」,然後為了成就佛果才去利益眾生。:也就是說,度眾生是為了「我」的成佛。

所以,菩薩在利益眾生的過程中,不是將自己視為眾生的恩人,而是將眾生視為自己的恩人。這是因為唯有利他才能使我們成就慈悲品質和菩提資糧。《普賢行願品》告訴我們:

「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智慧水饒益眾生,方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明確指出了佛菩薩和眾生的關係,以眾生作為成就慈悲的重要增上緣。 即使我們具備佛菩薩一樣的慈悲品質,也必須通過廣泛利益眾生才能成熟。

而且必須是純粹的利他心,只有當心發到這個份上時,才能引發我們內在的慈悲品質。如果其中夾雜有凡夫心,只能成為調動慈悲心的前奏,甚至有可能「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真正要啟動菩提心的話,還必須將心發到一定的量上,這個訓練可能要通過百次、千次、萬次、乃至千萬次的重複。

我們要每天這麼想、這麼做,通過不斷的心靈模擬和訓練來強化它。一旦心行到位,慈悲心就會完全啟動,那時我們確實就和佛菩薩無二無別了。 但若是我們始終本著這樣一種心態,只是將度眾生作為成佛的方便,那麼慈悲心還是很難圓滿。

因為我們的目標在於「我要成佛」,有這個『我」在,很難保證在度化眾生時是純粹的利他心,甚而還會有利用眾生之嫌。 所以我覺得這種說法有利有弊+有科的方面在於+』當我們度化眾生時,可以明確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利益眾生令因為』我要成佛」就必須利他。而弊端則在於,未能真正對眾生生起「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只是像生病必須吃藥一樣,將利他當作成佛的途徑和手段。

如果始終停留在這樣—種心態上,慈悲心的純度肯定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另一種觀點則是,「為利有情願成佛」。修行不是以成佛為目的,只是為了更好地度化眾生。

就像同學們來到研究所進修,目的不是為了取得一個文憑,而是為了將來更好地度化眾生。 只有我們一切都是為了眾·生,不夾雜絲毫其它成分,這種發心才能達到佛菩薩發心的標準,我們也才可能將生命中和佛菩薩一樣的品質充分調動起來。當我們這樣發心時,佛菩薩的品質在我們的生命中已經產生作用,我們和佛菩薩當下就無二無別了。

這也就是《華嚴經獅講的「初發心即成正覺」,也就是說,修行的開始和最終的結果在本質上是無二無別的。 在《華嚴經·初發心功德品》中,對於菩薩初發心功德有詳細的闡述。由此我們可以瞭解到,發心發到位時,功德之大簡直超越了我們的想象。

這是因為菩提心就是成佛之心。 那麼,如何發起菩提心呢?或許有人會覺得很抽象,事實上,它有很多具體的操作方法。

發菩提心的內涵是什麼?就是我要度眾生、我要成佛。這種「我要成佛」的心理指向,和「我要吃飯」的心理狀態是一樣的,只是所緣的物件不同。

當然,其中還有程度和純度的差別。比如「我要吃飯」,有可吃可不吃和非常想吃的區別。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種心行和「我要成佛」的心行也是相通的。

問題在於,我們想吃飯時會很著急,想成佛時卻並沒有那麼迫切。因為日常生活中的發心和「我要成佛」的話,畢竟還是不一樣。我們想要吃飯的話,馬上就可以吃飯。

但我想要成佛的話,怎麼才能成就呢?相對來說會顯得比較難;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正是因為我們不能真正認識到成佛的意義。

所以,我們發,b時還要有一個所緣的境,也就是佛果的功德。《華嚴經》等很多經論裡,都有大量**來說明佛果的功德。只有當我們認識到佛果功德的殊勝,認識到人生的意義就在於成就佛果,才有可能發起強烈的菩提心。

在我看來,整個大乘經典闡述的修行方式,從菩薩的願力到菩薩戒,及大乘華嚴、般若的見地,所有這一切都是圍繞菩提心的成就而。只有通過發菩提願、持菩薩戒、行菩薩道,才能使菩提心開花並最終結果。所以說,菩提心既是修行中的一個著力點,也是最終要成就的結果。

《認識菩提心》

植髮術後一般如何護理才正確,植髮後進行正確的護理要怎麼做

按照醫生的術後醫囑進行護理就沒問題,關鍵就是術後七天特別要注意,之後一個月慢慢就好了。植髮後進行正確的護理要怎麼做 植髮後幾小時,種植區會有小血痂 一般手術後第5天就可以清理了 自己在家用3 的生理鹽水噴灑之後,人工小心的剝離,或者到醫院去做清洗。首先是飲食方面,術後可以多吃一些促進頭髮生長的食品,...

如何發力及正確的擊球姿勢

用外旋擊球 正手平抽 1 理解這個 鞭打 動作,其實就是一個加速動作的過程,是一個從靜止 慢速 加速 最高速 放鬆的過程。幾乎所有的羽毛球技術的發力核心都是這個過程。2 提起鞭子 羽毛球技術中的舉拍 鞭子向上揚起 羽毛球拍向後擺 鞭子從上向下抽打 羽毛球拍從後向前甩動 鞭子的前端擊中陀螺 羽毛球拍擊...

如何正確的快走,如何正確走路?

快走不是一個有著固定速度作為判斷標準的運動。快走是一種努力的儘量快的步行,再快些你會感覺走起來不舒服,改成慢跑肢體會更適應。這樣的情況就是標準的快走了。找到自己的標準的快走的速度後,稍微加快速度導致肢體的動作有些誇張,或者稍微減慢速度,讓自己休息一下都是許可的。快走沒有一個固定的速度,是因為人的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