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的唐朝科舉制度

2021-03-07 07:39:56 字數 4519 閱讀 5563

1樓:貞觀之風

唐代的科舉分常舉、制舉兩種。所謂常舉是

指每年分科舉行的科舉;制舉是指由皇帝臨時下詔舉行的科舉。

由於常舉和制舉選拔人才的目的不同,因此在考試內容、考生**、考試方法上有很大區別,而常舉以其長期性、固定性的優點成為了科舉中最重要的部分。

最重要的科舉內容是常舉,常舉的主要科目是:秀才、明經、進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開元禮、道舉、童子等。

秀才一科要求對有關國家的大政方略問題,作策論五篇。旨在選拔一些具有巨集觀全域性意識的高階人才,因此對考生要求非常高。

如果被推薦而來而未能得,所薦州長官甚至還要受處分,以至於後來參加考試人數非常少,唐高宗時曾被停止過,此後也處於名存實亡的狀態。

2樓:love馨依蘭

科舉在唐代的逐漸成熟

由於隋煬帝楊廣的統治極其殘暴,隋朝在只歷經了兩朝37年之後,便被蜂擁的起義浪潮所推翻。李唐王朝經過南征北討之後,建立起來。唐王朝建立之初,為了吸收中小地主階層中的知識人才,曾經一度沿用隋朝科舉制度:

「武德四年,復置秀才、進士兩科」。又「高祖武德四年四月十一日,敕諸州學士及白丁,有明經及秀才、俊士、進士明於理體,為鄉曲所稱者,委本縣考試,州長重覆,取上等人,每年十月隨物入貢。至五年十月,諸州共貢明經一百四十三人,秀才六人,俊士三十九人,進士三十人。

」由此可知,唐高祖武德四年決定恢復隋朝設定的明經、秀才、進士等科,並於武德五年即正式開科取士。武德九年(626)六月四日,李淵次子李世民發動兵變,殺其兄、弟建成、元吉,挾持李淵,迫其立已為太子,史稱「玄武門之變」。不久,李淵宣佈退位,李世民登基,史稱唐太宗。

唐太宗勵精圖志,不斷對唐朝的各項政策、制度進行改革, 在這種情況下科舉制度也逐漸成熟完善起來。_^\t~

(一)參加科舉者的主要**

由於唐代以來官學、私學教育的不斷昌盛,培養了大量具有較高文化素質的人才。例如貞觀以後,僅國學生就有8000餘人④。國學生是參加科舉的重要力量,因為他們在各級官學學習,考試合格後被送至尚書省參加科舉,因此被稱為「生徒」;自學成才繼而向地方**投牒自舉,經考試合格後同地方貢品一起被送入京參加科舉者,謂之「鄉貢」。

唐朝對「鄉貢」報考者的要求也不甚嚴格,除作* 犯科者不得 參加外,只要求商人或工人不得參加,應該說是比較開明的⑤ 「生徒、鄉貢」這二種人是科舉的主要**。

(二)科舉的主要科目及內容

唐代的科舉分常舉、制舉兩種。所謂常舉是指每年分科舉行的科舉;制舉是指由皇帝臨時下詔舉行的科舉。由於常舉和制舉選拔人才的目的不同,因此在考試內容、考生**、考試方法上有很大區別,而常舉以其長期性、固定性的優點成為了科舉中最重要的部分。

本文在這裡討論的僅是最重要的常舉。常舉的主要科目是:秀才、明經、進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開元禮、道舉、童子等。

秀才一科要求對有關國家的大政方略問題,作策論五篇。旨在選拔一些具有巨集觀全域性意識的高階人才,因此對考生要求非常高,如果被推薦而來而未能得,所薦州長官甚至還要受處分,以至於後來參加考試人數非常少,唐高宗時曾被停止過,此後也處於名存實亡的狀態。

3樓:匿名使用者

唐朝繼承並發展了這一制度。唐朝的科舉分為常科與制科兩類。常科每年舉行,制科則是皇帝臨時設定的科目。

常科的考生有生徒和鄉貢,常科名目很多,依據應舉人的條件和考試內容分為秀才、明經、進士、明法、明書、明算等科。生徒是在國子監(國子學、弘文館、崇文館)、各地學館入學考試合格的學生。鄉貢則是通過府試、州試的人,又稱舉人;考頭名的稱解元。

通過朝庭尚書省的省試者稱為進士及第,考頭名的稱狀元,其餘分甲第和乙第。

唐朝初年,由吏部考功員外郎主持科舉考試,開元二十四年(726年),以郎官地位太輕,改由禮部侍郎主持。唐代科舉中最常見的科目是進士和明經。進士一般試帖經、雜文、策論,分別考記誦、辭章和政見時務。

明經一般試帖經、經義、策論。所以進士和明經的區別主要在於辭章和經義。當時人重進士和輕明經。

進士每年錄取名額不過三十人,加上明經也只有百人左右。

除了每年的常科考試外,還有臨時不定期由皇帝親自主持的科舉考試,叫制科。唐代制科的科目見於記載的就有百種,如博學巨集詞科、文經邦國科、達於教化科、可以理人科等。參加制科的人不僅有白身,也包括有出身和官職的人。

應試者可以由他人舉薦,也可自薦。開元以後,全國參加制科的人「多則兩千,少猶不減千人」,所以「所收百才有一」。考試以策論為主,也考經史和詩賦。

錄取後「文策高者,特賜與美官,其次與出身」。制舉以開元時期為最盛,文宗太和以後就很少舉行了。

武則天主政時,曾首創了由皇帝主持,覆核進士資格的殿試;和取武將的武科舉。但是二者在唐朝時並未有成為定例。

唐代的科舉仍然留有一定的舉察制影子。例如:士子在應試前,流行把自己的作品呈送社會名流,希望名流能向主考推薦。

除了武則天主政的一段時間外,唐代的科舉沒有糊名的習慣。考官在評卷時,考生的名聲往往是考慮因素之一。這樣做的原意跟舉察一樣,是希望可以兼顧人材在試場外的表現。

但同時這亦無可避免造成了不公平,出現士子與考官之間的利益瓜葛。到了唐末吏治敗壞時,弊病更甚。

整個唐朝的科舉取士約一萬人。唐代的宰相中,百份之八十是進士出身,可見科舉的成效。但科舉亦並非唐代**招納人材的唯一方法,門蔭入仕和雜色入流也是唐代重要的入仕途徑。

到了唐代後期,出身寒門由科舉入仕者漸多,與世族門蔭入仕者形成兩大官僚派系集團,互相傾軋,史稱「牛李黨爭」。

唐朝的新科進士僅授予的官職遠較後代進士低微。例如,唐朝秀才科上上第授正八品上官職,明經科的上上第授從八品下官職而進士、明法兩科,甲第授從九品上;乙第只能當最小的官從九品下。著名詩人王維考中狀元后當的太樂丞,就是從八品下的小官。

因此,唐朝的科舉類似於現代的基層公務員招考。

4樓:匿名使用者

那時候,人民分為士、農、工、商四等,其社會地位,士最高,因為都是作官的;農民的利益最受重視,名譽最好;工、商兩個階層最沒有社會地位,而以商人為尤。

除此之外,還有吏(衙門裡的辦事員、警察、執行刑罰的人等)、和尚、道士,加上犯過罪被流放的人(按照中國古代的法律,沒有剝奪人身自由的懲罰,監牢裡關的全是等待審判和執行的人。懲罰大致罰款、肉刑和流放等等)。在這些人中,只有士與農的子弟允許參加科舉考試,其它階層的人都不許做官。

另外,品行不好、臭名昭著的;犯了大逆不道之罪的人的直系親屬也都不能入仕。在農業社會,農民當然是絕大多數,而其它類人,常被視為社會的邊緣現象。

每年深冬,**及各州、縣的官辦學校要把學員挑出來,進行初步考試,把優秀的推舉到尚書省(類似***)應考。不從這些官辦學校畢業出來的人,叫做鄉貢。先由鄰里、鄉親保舉、推薦,地方長官驗證後,也一起送到尚書省。

地方保舉不當,不僅被錯舉的人不能予試,就連他的所有同鄉都要受到牽連,被剝奪考試的資格。到了省裡,要把名字、年齡、地址、籍貫等重要資料寫在牒子(個人履歷)上,由戶部(管理戶口的部門)核查過了,印證了推舉人的推舉,交給吏部(人事部門)的考功員外郎(專門考核下級**的功過勞苦,以定其升遷的),進行考試。

考試的科目和評卷標準

科舉本來是分科考試選舉的意思,後來到宋神宗以後,經王安石倡議,才漸漸歸一了。唐朝科舉考試,學生按所選專業特長不同,分科報考,分為秀才、明經、開元禮、三傳、史科、進士、童子科和明法、算學、書學等類。

考試方法有帖經,就是默寫**;大義,就是背誦或默寫先儒對經典的註釋;策,是依據經典或考量時政,對具體問題提出解答;論,是對歷史事件和人物的評價;以及詩、雜文、賦等。十歲以下應考的稱為童子科,只考朗誦。

秀才考五道方略對策,按照文字通順與否和道理講得好壞評分。行文通順,道理透徹的為上上第,其次為上中、上下和中上第,這四等為及格,其它為不及格。明經先要默寫**,然後背誦經典註釋,再回答時事政治三道題,也是頭四等為及格。

考歷史的叫史科,考的內容主要是《史記》、《前、後漢書》和《三國志》。口試對文辭的註釋一百條,然後問對策三條。口試對百分之七十,對策答好兩條的就算及格了。

十歲以下的孩子應童子科,以朗誦為主,考一部經典,再加上《孝經》和《論語》。

唐朝初年,秀才科等級最高。貞觀年間,有一個州被推舉應考秀才科的,沒有一人及格,太宗大怒,處罰了州長,並廢除了秀才科的考試。後來時有時無,到了玄宗天寶年以後,就名存實亡了。

從此,知識分子仕進,就以進士與明經兩科為主,而最看重進士。進士考試的科目、方法縷有更改:開始是先考五道對策,然後默寫大經一種。

經和策全通,為甲第;對策答好四道,默寫**對了百分之四十以上,為乙第。繼而要求進士先寫兩篇雜文,文辭通順、熟悉格律,才考對策。到玄宗天寶年間,要求進士先考**,然後做詩、文和賦,全通過了,再考五道對策,對策全好,才算是及格。

後來時而要考官書文章、時而要考**、經義,最後定為:第一場考詩和賦;第二場考論議;第三場考對策;第四場考**。後世批評唐朝以詩取士,就是這裡來的。

學歷與資格

在唐代,最高一級的考試是由禮部侍郎主持的省試,一般在長安舉行,中唐以後,也有時分別在長安和洛陽兩地舉行。凡是被舉送參加省試的考生,可稱「舉人」。省試被錄取稱「及第」,第一名稱「狀元」。

在唐代,考中進士只是有了出身,即具備了做官的資格,要經過史部選試合格,才被授予官職。

唐朝**的等級叫做品位,共有九品,稱為「流內」。

在這九品之下,還有所謂的「流外官」,主要是所謂的「吏」,既辦事員。一到三品中又分「正」、「從」,「正」在「從」之上。四品到九品,除去分「正」、「從」,還各分「上」、「下」,如五品中就有四階,分別為「正五品上」、「正五品下」、「從五品上」和「從五品下」。

總計起來,共為三十階,用來區分貴賤、高下、輕重和優劣。

科舉制度帶來了什麼影響,科舉制度的影響有什麼

科舉制度傳入西方 科舉制度在中國擁有1300多年的歷史,可謂是深入人心不僅如此,它還傳到了朝鮮 日本 越南等國家,對東方文明的民展作出了卓越貢獻。但是可能還有許多人不知道,科舉制度也傳到了西方,並且產生了重大影響。現在西方各國普遍實行的文官制度就脫胎於中國的科舉制度。在推行現代文官考試製度之前,西方...

科舉制度什么時候廢除的,科舉制度什麼時候廢除的?

1 科舉制度在1904年被徹底廢止。1904年清廷頒佈 奏定學堂章程 此時,科舉考試已改八股為策論,但尚未廢除。因科舉為利祿所在,人們趨之若鶩,新式學校難以發展,因此清廷詔準袁世凱 張之洞所奏,將育人 取才合於學校一途。2 簡介 科舉制,又稱科舉 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由於採用...

科舉制度創立的意義

樓主你好,下面的答案希望你滿意 科舉制度的創立是 集權的需要,是選士制度發展的必然結果。隋朝統一中國後,為了加強 集權,鞏固統一,首先加強官制與官制密切相關的選士制度的改革。這是因為 1 要加強 集權,必須把選用人才的大權集中在 的手裡 2 要鞏固統治,必須最大限度地網羅和籠絡知識分子,為他們提供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