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思想中利命仁在現代社會的現實意義

2021-03-07 08:25:55 字數 4987 閱讀 3919

1樓:破月——陣

命:知命,也就是不惑和知天命。這是要看清事物發展的必然性,但是仍然要儘自己所能來做一些事情,和道家的思想還是有不同的。

其現實意義在於順應自然而為理想奮鬥。是一種超道德價值。

仁:對人類的終極關懷,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人類發展的終極目標的體現。是一種道德普世價值。

禮:等級制度。但是我們不能因為等級制度而否定禮,正如不能因為亞里士多德主張奴隸制而反對亞里士多德的哲學一樣。禮是一種「正當」,也就是各安其位,做自己該做的事情。

利:中國哲學是一種人生哲學,或者說儒家「道術」,肯定帶有功利性……我不知道你這裡想說「利」還是「禮」,所以我把「利」也解釋一下吧:利,主要是墨家的東西,主張兼愛非攻的功利性;道家楊朱的「為我」也是帶有個人利益色彩。

孔子的思想主張為了愛而愛、為了禮而祭祖,反而是不帶有功利性的,更是反對崇尚個人的利的。

2樓:匿名使用者

現實中意義較大,國家提倡的就是「仁」。體現在我們現實中就是「以人為本」、「讓人活得更有尊嚴」。如溫總理就說,判斷**合格與否的唯一標準,就是群眾滿意不滿意。

3樓:匿名使用者

核心是「仁」,主張克己復禮,「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意義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対後世影響巨大,穩固了封建**統治,形成後來小農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某個側面上對2000多年封建社會穩定期積極作用。

孔子仁學思想是否包含著人類社會的某種普世價值?在當今社會還有其借鑑意義嗎? 100

4樓:快樂的夢想天使

孔子仁學思想在當今社會還具有它的借鑑意義,作為一種思想倫理體系,孔子的仁學對我國古代社會產生了持久而深遠的影響,在當今依然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

在所有儒家經典中最能反映孔子仁學思想的莫過於《論語》,其中出現「仁」的章節多達五十九處,而每次孔子對「仁」的解釋都是不一樣的。

通過對這些章節的分析,筆者認為孔子關於「仁」的論述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仁的內容,達仁的方法,仁的作用。

細分之,仁的內容是一個由個人修養到社會責任的昇華過程。其基本的內涵是孝、悌、忠、信、誠、恕、敬。這些是人的自身品格修養。

而達到仁的方法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首先在於自己必須有為仁之決心,要持之以恆。有了決心是前提。

然一人之智總會有蔽,故要與朋友以禮樂文章相切磋。

仁的作用也有兩途:個人和社會。於個人而言,仁有止惡就善修人道之作用,而對社會的作用主要表現在息亂,利於國家統治穩定,國家之富強。

概言之,「仁」三個方面的內容發端於兩點,即「仁者,人也」和「仁者,愛人」。

孔子首先把人當做人來看待,發現了「人」,這是前提,在此基礎上去「愛人」,由「親親」之愛擴充套件到家國、天下,這是「仁」的本質內容,「仁」的內容、作用及其修行方法均由此延伸而來。

擴充套件資料:

孔子的歷史評價:

1.  國內評價:

五四以後,圍繞評孔問題的爭論仍一直繼續,最後由***作了科學的總結,提出:「中國長期封建社會中,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發展過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華,是發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條件;但決不能無批判地兼收幷蓄。

必須將古代封建統治階級的一切腐朽的東西和古代優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帶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東西區別開來。」「對於中國古代文化,同樣,既不是一概排斥,也不是盲目搬用,而是批判地接收它,以利於推進中國的新文化。」並強調「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當給以總結,承繼這一份珍貴的遺產。

」闡明瞭馬克思主義者評孔的應持態度和方法。

2.  臺港

現代新儒家產生於20世紀20年代初,力圖恢復儒家思想的主導地位,重建儒家的價值系統,並以此為基礎吸納、融合、會通西學,以謀求中國文化和社會現代化的一個學術思想流派。

儒家資本主義又稱「第三種現代化模式」或「東亞工業文明」。現代新儒家設想的以儒家文化為背景或以儒家思想為指導來實現資本主義現代化的發展道路或模式。

儒學第三期發展,現代新儒家對儒學的現今發展階段和可以展望的未來前景,及其在儒學發展史中的地位所提出的一種看法。

3.  國際評價

法國伏爾泰:東方找到一位智者。

英國李約瑟:孔子是「無冕皇帝」。

美國愛默生:孔子是哲學上的華盛頓。……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榮。

5樓:demon陌

包含。還有借鑑意義。

孔子的仁學思想關注的是生活本身。仁的內容包涵非常廣,但核心是愛人,其基本的內涵是孝、悌、忠、信、誠、恕、敬。仁字從人從二,也就是人們互存、互助、互愛的意思,故其基本涵義是指對他人的尊重和友愛。

孔子的仁學對我國古代社會產生了持久而深遠的影響,在當今依然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主要表現如下。

1、當今現代生活中的富民之策相契合,對現代政治和以德治國及現代管理思想都具有著重大的指導作用。近幾年為減輕農民的負擔,農業稅的廢除,九年制義務教育,社會低保障等富民工程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2、於個人而言,仁有止惡就善修人道之作用,而對社會的作用主要表現在息亂,利於國家統治穩定,國家之富強。

3、當前社會的人情冷漠是不容辯駁的一個事實,孔子所說的愛人是不僅要愛那些值得愛的人,也要愛那些可以被愛的人,包括罪犯,包括小人。在當今社會,愛人則是意味愛身邊的陌生人,並且當陌生人處於危難之時,敢於並樂於無私地幫助他人。

愛物則要求愛護一切的生物。愛自然,要求人類要和自然和諧相處。可被利用的資源是大自然慷慨賜予的財富,樹木,煤礦,石油,淨水,無一不是如此。

可持續發展正是將仁學推廣到愛自然層面的產物,可見孔子思想的先決性和豐富性。

6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仁學思想與生活本身有關。仁的內容很廣泛,但其核心是愛,其基本內涵是孝、悖、忠、信、誠、饒、敬。「仁」一詞指的是對他人的尊重和友誼。

孔子的仁學思想對中國古代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今天仍然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孔子仁學思想與現代生活中的富民政策是一致的,在現代政治、以德治國和現代管理思想中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近年來,為了減輕農民的負擔,取消農業稅、九年義務教育、低社會保障等專案對富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從個體上講,仁具有抑惡育人的作用,對社會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化解混亂,有利於國家統治的穩定,有利於國家的繁榮富強。

人的情感淡漠在當今社會已是不爭的事實。孔子說,人不僅要愛那些值得愛的人,還要愛那些可以被愛的人,包括罪犯,包括小人物。

在當今社會,愛一個人意味著愛身邊的陌生人,當他們處於危險中時,無私地幫助別人。愛的物件是關心所有的生物。熱愛自然需要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

可利用的資源是大自然的慷慨,樹木,煤礦,石油,清潔水的財富。可持續發展是仁愛自然的產物,體現了儒家思想的前提和豐富性。

7樓:宜都書童

孔子的仁學思想關注的是生活本身。仁的內容包涵非常廣,但核心是愛人,其基本的內涵是孝、悌、忠、信、誠、恕、敬。仁字從人從二,也就是人們互存、互助、互愛的意思,故其基本涵義是指對他人的尊重和友愛。

孔子的仁學對我國古代社會產生了持久而深遠的影響,在當今依然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主要表現如下。

1、當今現代生活中的富民之策相契合,對現代政治和以德治國及現代管理思想都具有著重大的指導作用。近幾年為減輕農民的負擔,農業稅的廢除,九年制義務教育,社會低保障等富民工程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2、於個人而言,仁有止惡就善修人道之作用,而對社會的作用主要表現在息亂,利於國家統治穩定,國家之富強。

3、當前社會的人情冷漠是不容辯駁的一個事實,孔子所說的愛人是不僅要愛那些值得愛的人,也要愛那些可以被愛的人,包括罪犯,包括小人。在當今社會,愛人則是意味愛身邊的陌生人,並且當陌生人處於危難之時,敢於並樂於無私地幫助他人。愛物則要求愛護一切的生物。

愛自然,要求人類要和自然和諧相處。可被利用的資源是大自然慷慨賜予的財富,樹木,煤礦,石油,淨水,無一不是如此。可持續發展正是將仁學推廣到愛自然層面的產物,可見孔子思想的先決性和豐富性。

8樓:愛佳佳的恐龍

孔子思想更注重生活,而非形而上學的思考梁漱溟先生就東西文化的差異指出,歐洲從希臘時就關注認識宇宙萬物的問題,而中國人關注的則是生活本身。在我看來,孔子思想對於生活本身的重視,使得儒家思想能夠流傳兩千多年,同時又在中國人的生活經驗的更新中不斷得到修正。

現在,儘管大多數人不一定閱讀四書五經,但在生活中卻潛移默化地保留了儒家的原則。西方人總是把人當作認知物件,試圖從形而上學和生物學的角度認識人,探索人在實際存在背後的「本質」,並把人分解剖析,形成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強調人的個體性。-孔子的仁強調自身修養和愛人,有助於再建人類道德瓦爾特看到了孔子學說在全球化程序中的可借鑑之處。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諸侯紛爭,禮崩樂壞,天下無道,出現嚴重的道德危機。為仁由己,而由人乎!」正因為這樣,孔子感嘆:

「若聖與仁,則吾豈敢!但《論語》所說的天和天命不同於**教的天和上帝,更不包含**教中所信仰的宗教教義。

9樓:樓蘭佛爺

孔子思想更注重生活,而非形而上學的思考梁漱溟先生就東西文化的差異指出,歐洲從希臘時就關注認識宇宙萬物的問題,而中國人關注的則是生活本身。在我看來,孔子思想對於生活本身的重視,使得儒家思想能夠流傳兩千多年,同時又在中國人的生活經驗的更新中不斷得到修正。

現在,儘管大多數人不一定閱讀四書五經,但在生活中卻潛移默化地保留了儒家的原則。西方人總是把人當作認知物件,試圖從形而上學和生物學的角度認識人,探索人在實際存在背後的「本質」,並把人分解剖析,形成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強調人的個體性。-孔子的仁強調自身修養和愛人,有助於再建人類道德瓦爾特看到了孔子學說在全球化程序中的可借鑑之處。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諸侯紛爭,禮崩樂壞,天下無道,出現嚴重的道德危機。為仁由己,而由人乎!」正因為這樣,孔子感嘆:

「若聖與仁,則吾豈敢!但《論語》所說的天和天命不同於**教的天和上帝,更不包含**教中所信仰的宗教教義。

孔子簡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人(今山東曲阜),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夏邑)  。孔子是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倡導仁、義、禮、智、信,是儒家學派創始人。

孔子曾受業於老子,帶領部分**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相傳他有**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後,其**及其再傳**把孔子及其**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

孔子思想的核心內容是什麼,孔子思想的核心內容是什麼

你們知道孔子思想的核心內容是什麼嗎 本指人與人之間要相互親愛。孔子言 仁 包括恭 寛 信 敏 惠 智 勇 忠 恕 孝 弟等內容。而以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和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達而達人 為實行的方法。老子思想核心內容是什麼 無為。我的回答過於簡略,禁止發表。但最核心思想就是這兩個字。孔子的思想核心...

孔子美學思想的核心是什麼,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麼?

孔子美學思抄想的核心是美和善襲的統一,即高尚的內容和完美的形式的統一,而又把善放在首位。在他心目中,文學藝術首先應在內容上符合崇高的政治倫理要求,不然形式再好也有欠缺。孔子把善放在美之上,並沒有放鬆對美的講求。他多次講過 言而無文,行之不遠。文,猶質也 質,猶文也。顏淵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

老子的思想和孔子的思想的區別老子思想與孔子思想的主要區別

孔子主張入世,老子主張出世。政治主張方面,老子就主張小國寡民,與孔子大相徑庭。儒家和道家之爭,在於儒家主張有為,道家主張無為,一個 無 字,劃清了儒道兩家的界限。而在道家學派中,雖然老子和莊子都主張無為,但老子和莊子並不是一個 道 正如孔孟之別一樣,老子和莊子也不完全一樣。儘管後人並稱他們為 老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