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馬克思的實踐轉向
或維特根斯坦的語言轉向
以世界整體為研究物件的哲學,其所涉略的問題是多種多樣的,舉凡有關自然、社會、思維和人生領域的重大問題,幾乎沒有一個不曾歸屬哲學的研究範圍。但這些問題之間又不是無差別的「絕對同一」和「抽象同一」,在哲學的「問題域」中有一類問題是哲學需要著重加以解決的基本矛盾,一切哲學派別在本質上回避不了、必須給予直接或間接的回答,因而是各種問題中最重要的問題,他的解決規約和影響著其他哲學問題的原則、方向的解決。這就是哲學的基本問題或「最高問題」——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
在考察哲學的基本問題的時候,存在和物質、精神和思維都是作為哲學的最一般、最基本的範疇而出現的。但嚴格說來,存在和物質並不完全是同一個範疇。從哲學範疇的邏輯序列來看,存在才是具有最高普遍性的範疇。
從邏輯上說,首先要肯定世界的存在,才談得上**世界的本質是什麼的問題。存在是概括世界的最大普遍性的最抽象的範疇,又是潛在的包含一切的最具體的範疇,只是其具體性尚未確定的顯露出來,因而又常被看做是一個懸而未決的範疇。但是,當我們提出思維和存在、精神和物質的關係的問題的時候,存在同物質範疇一樣,已具有在同思維或精神的對立中被規定的規定性,它也就是被當作和物質是同一層次或同等程度的範疇來使用了。
此外,思維、精神本來是在人類產生以後出現的現象,思維精神只是適用於人類的範疇,為什麼在哲學中它們也成了同存在、物質對偶的最一般的基本範疇呢?這是因為,人們是從自己的主體地位出發來考察世界的,人既是這個世界的存在物,又是一種有意識能思維的存在物。人的存在和活動,本身就包含著自己的意識思維同外部存在的世界的關係。
同時,人們在處理自己同外部世界的關係的時候,一方面面對著一個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另一方面又往往按照自己存在和活動的特點來看待世界的存在及其本質,不僅把自己特定的思維、精神這種屬性賦予物質世界,而且把它無限的普遍化甚至實體化,使之成了超物質的創造本原,於是就產生了思維和存在、精神和物質何者是本原的問題。
哲學的基本問題是由恩格斯最先明確提出的,在《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這一著作中,他提出瞭如下著名論斷,「全部哲學,特別是近代哲學的重大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k
恩格斯的論斷是對人類幾千年的認識史、哲學史的概括和總結。他在闡釋這一問題時回顧了思維與存在關係的演變史,說明它貫穿於人類幾千年的認識史、哲學史的始終,只是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表現形式。思維與存在的關係問題的具體,首先顯示的是哲學的時代性內涵。
遠古時代是它的「萌芽形式」,表現為夢與肉體、「靈魂對外部世界的關係」,「靈魂不死的觀念」、「萬物有靈的觀念」反映的就是原始人處理思維與存在關係所達到的水準。古希臘羅馬時代是它的「樸素形式」,表現為對世界的本原、基質是「原初物質」還是理念的思考。中世紀的經院哲學也是它的一種表現形式,即神與世界的關係問題,經院哲學內部唯名論與實在論之間關於個別與一般關係的爭論是在神學外衣下對這一問題的解決。
到近代思維與存在關係的解決獲得了它的「完全形式」,即主要**「精神對自然界的關係問題」。恩格斯集中論述了近代哲學與哲學基本問題的關係。
一般認為,在西方哲學的發展史上,出現了兩次大的「轉向」,第一次是從古代哲學到近代哲學的「認識論轉向」,第二次是從近代哲學到現代哲學的「實踐轉向」和「語言轉向」。這兩次「轉向」,就其理論內涵而言,都是轉換了對「思維與存在的關係」的理解。
古代哲學,它離開對人類意識及其與世界的相互關係 的認識論反省,單純的從世界物件世界本身去尋求世界的統一性,並直接的斷言世界本身,而沒有自覺到在這種斷言中所蘊含的「思維與存在的關係的問題」。因此,哲學的「古代」含義,是指尚未自覺的提出哲學基本問題而直接地尋求和斷言世界本身的哲學理論形態。
近代哲學,它之所以被稱為「認識論轉向」,是因為它以反省人類意識及其與世界的相互關係為出發點,在「思維與存在的關係」尋求二者的同一性。在這種認識論反省中,「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被「清楚的提了出來」,並使之「獲得了完全的意義」。具體的說,近代哲學主要是提出和研究了客觀世界與意識內容、意識內容與意識形式、物件意識與自我意識、外延邏輯與內涵邏輯、知性思維與辯證思維、分析判斷與綜合判斷、思維規律與存在規律、理論理性與實踐理性等一系列關於「思維與存在關係的問題」。
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的德國古典哲學,又把這種「認識論轉向」發展為對「思維與存在的關係問題」的邏輯學反思,即以概念辯證運動的形式去描述思維和存在的規律層面的統一。因此,哲學的「近代」含義,是指自覺的提出哲學基本問題並從而尋求思維規律與存在規律統一的哲學理論形態。
現代哲學,它之所以被稱為「實踐轉向」和「語言轉向」,是因為它超越了近代認識論轉向的主觀與客觀的二元對立,從思維與存在統一的現實基礎(實踐)或文化中介(語言)出發,去回答和解決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馬克思的「實踐轉向」,以人的現實的存在方式——實踐活動及其歷史發展——為基礎去解決思維與存在、人與世界之間的關係問題;現代西方哲學的「語言轉向」,則是以人類歷史文化的「水庫」——語言——為出發點去反省思維與存在、人與世界之間的關係問題。具體的說,現代哲學主要是在「語言轉向」中探索了語言的社會性與個體性、語言的邏輯性與人文性、語言的歷史性與共時性、語言的人類性與民族性、語言的確定性與模糊性等矛盾,從而在語言文化的層面上凸現了傳統與現實、共性與個性、事實與價值、多樣與統
一、自由與必然等哲學所關注的理論問題。因此,哲學的現代含義,是指以人的歷史性存在為中介去回答和解決哲學基本問題的哲學理論形態。它與傳統哲學(包括古代哲學和近代哲學)的根本區別,在於傳統哲學總是以「超歷史」 的方式去解決哲學問題,而現代哲學則是以「歷史的」方式去提出和回答哲學問題。
在哲學的「古代」、「近代」和「現代的理論形態的歷史轉換中,實現了哲學的提問方式和理論內涵的歷史性發展。古代哲學提出「萬物的同一性」問題,這既意味著人類試圖以某種最深層的統一性的存在來確定人類生活意義的最高支撐點,又意味著人類尚未達到從思維與存在的關係去反省人類生活的意義。因此,這種哲學實質是表徵著人類從自在走向自為的過程。
近代哲學提出「意識的同一性」問題,這既意味著人類以反省的認識去尋求人類生活的意義,又意味著人類是以超歷史的即抽象的觀念去看待存在的意義。這種哲學表徵著人類受「抽象」統治的自我意識。現代哲學提出「實踐的統一性」以及科學、語言、文化等的統一性問題,這既意味著人類從歷史的即現實的觀念去看待存在的意義,也意味著人類在多元文化中的意義的衝突與危機。
這種哲學表徵著人類的理論理性與實踐理性相融合的意識。
總之,哲學要從總體上研究人和世界的關係,要給人以智慧,教導人們善於處理自己和駕奴自己同外部世界的關係,首先就必須考察思維和存在、精神和物質的關係問題,並對這個問題作出明確回答。哲學的其它問題的哲學的理論體系的建立,都是以對這個問題的考察和回答為起點、為中心的。
2樓:匿名使用者
如果是結合《德意志意識形態》的話,那就是以往哲學家關注的是怎樣解釋世界(理論),而以馬克思為代表的當代的哲學則更看重怎樣改造世界(實踐)。
另:嚴格來說,當代西方哲學與馬克思這條哲學路線並不相同,馬克思只是對未來哲學的路向做了一個**和標識,實際上當代西方哲學仍然停留在理論活動中(甚至是語言、科學研究),但重視生活實踐、融合原本對立的主客體關係、取消彼岸融入此岸,堅持現象本質統一的觀點與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的**不無相似之處。
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當代西方哲學的關係800字,急急急!!!! 5
3樓:掌心溫差
馬克思發現和克服舊哲學的矛盾和弊端,本身有一個不斷認識和實踐的過程.《2023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在總體上沒有超出康德道德哲學和費爾巴哈人本主義哲學的思想邏輯,明顯帶有黑格爾"三段論"歷史邏輯及意識哲學的痕跡,只是馬克思思想轉變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這時他還沒有能夠對傳統哲學的形而上學思辨唯心主義方法進行徹底而系統的批判,他對傳統哲學思維方法的清算和新哲學思維方法的確立
西方哲學為什麼要向非理性哲學轉向
4樓:安全深圳
現代西方哲學非理性主義轉向
一、西方哲學非理性主義轉向的主要表現
1、在本體論上,現代非理性主義主要表現為尋求某種非理性來取**性的中心地位,以之作為世界的本體,並把它建構和發展為對抗理性主義的一種「主義」。
2、在認識論上,現代非理性主義普遍否認真理的客觀性,反對理性主義依靠抽象的邏輯推理和二元對立的知性思維來把握世界,認為只有依靠體驗、直覺、情感等非理性的認識方法,才能認識世界。
3、在人性論問題上,現代非理性主義反對把人抽象化、理性化,主張非理性的因素才是人性的本質,把非理性看成是人進行自我選擇、自我生成以及實現人的絕對自由的根本動力。
4、在價值觀上,現代非理性主義拒斥絕對主義的價值理想,反叛傳統的價值觀念和價值秩序,試圖戳穿理性主義的虛妄性,顛覆既有的倫理道德,張揚反傳統的價值觀,並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相對主義的價值信念,甚至走向虛無主義。
5、在歷史觀上,現代非理性主義往往否定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性,認為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並不是由理性完全支配下的單一機械的過程,而是受人的主觀願望和各種非理性因素制約的無內在秩序可尋的過程。
二、西方哲學非理性義主義轉向的影響及評價
1、現代非理性主義對於傳統理性主義的反叛,凸顯了非理性在人類思想文化中的不可忽視的地位,為人類實現對自己人性完整性和豐富性的認識提供了可貴的參照系。
2、西方現代非理性主義的出現,不僅促使人們以一種新的眼光去了解和看待非理性,也使人們去重新反思理性,並因此產生對理性理解的修正、調整和改變。
3、在肯定現代非理性主義所具有的積極意義的同時,我們也應當看到,現代非理性主義對理性主義的反叛也存在著一些不容迴避的重大問題。
當代西方哲學之轉向是什麼結合《德意志意識形態》給
馬克思的實踐轉向 或維特根斯坦的語言轉向 以世界整體為研究物件的哲學,其所涉略的問題是多種多樣的,舉凡有關自然 社會 思維和人生領域的重大問題,幾乎沒有一個不曾歸屬哲學的研究範圍.但這些問題之間又不是無差別的 絕對同一 和 抽象同一 在哲學的 問題域 中有一類問題是哲學需要著重加以解決的基本矛盾,一...
《西方哲學史》的作者,《西方哲學簡史》和《西方哲學史》 哪本比較適合初學者看?
撒穆爾 伊諾克 斯通普夫寫的。本書自1966年初版以來,歷經七次修訂,成為英語世界最暢銷的哲學史入門教材。它緊跟當代哲學和哲學史研究的最新發展,是一部既植根傳統又向當代開放的哲學史,堪稱當代西方哲學史的主流和典範之作。作者以長短適當的篇幅,把西方兩千多年的哲學思想作了一個清晰的展示。它兼採國內外書寫...
西方哲學智慧
1.康德認為事物本身是不能認識的,在我們和事情本體之間有層邏輯的鏡片版.所以我們看到的權都是經過 導致 效果 cause effect 後的個人理解.事物本身的概念是認識不到的,那麼我們就不能知道是怎麼的.答案 否 不矛盾2.康德把所有理智分成2份 理論和實際也就是說可認識的和不可認識的.自由是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