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小小新
素材是作家藝術積累中原始的、零碎的生活材料,還指並沒有意義的生活細節、生活現象等,是純客觀的東西,在形態上是自然的。素材有直接的內在的素材,也有間接的外在的素材。直接的,指作家本人目睹或親身經歷過的事實。
間接的,指作家耳聞或從文字資料中積累的事實。素材是尚未寫進作品的文學原料。要確定素材的藝術心理特性,似乎有兩條路可走:
一是鑽進正在體驗生活的作家心中,直接洞幽其素材生產的隱祕程式,但現代科技至今未能提供這類超級探測手段;二是剖析著名作家的手記。作為文學創作備忘錄,它是孕育藝術珍品胚胎。 題材,是作家藝術家在生活積累的基礎上即素材的基礎上,經過作家藝術家選擇、加工、比較、改造、發展,組織成為作品的一個內容因素的生活材料。
它打上了作家思想感情烙印,因此它是主客觀統一的觀念形態的東西,屬於精神現象範疇。
2樓:牽湘仉聰慧
查《現代漢語詞典》,對
題材和素材分別作了以下解釋:
題材:構成文學和藝術作品的材料,即作品中具體描寫的生活事件或生活現象。
素材:文學、藝術的原始材料,就是未經總括和提煉的實際生活現象。
根據上面的解釋,可以對
「題材和素材」
作這樣的分辨:
相同的是:都是用於文學或藝術的生活事件或生活現象,都是創作材料。
不同的是:
「題材」是已經經過提煉、加工,並被使用在文學或藝術作品中的材料。
「素材」是還沒有經過提煉、加工,準備加以選擇、概括、提煉並使用在文學或藝術作品中的材料。
素材與題材的區別與聯絡和區別
3樓:匿名使用者
文學造型階段的第一步是素材生產。對素材作心理美學分析,首先得說明:社會生活是以何種形態進入作家大腦而轉化為文學素材的?
客觀的社會生活不能以固有的物質實在形態進入大腦。石頭壘成的巴黎聖母院無論如何夜塞不進**家的腦門。一方面,宇宙萬物似乎都可成為作家的描寫物件;而另一方面,就物理性空間、時間角度說,比起以光年或世紀為計量單位的浩瀚天體或人類史,個體人鬧的容積或生命期都不過似滄海一粟。
但人腦卻有能力以印象或文字編碼形式,將它所承接的極度豐富的外界資訊濃縮在記憶系統,具有100億神經細胞的人腦足以儲存來自體內外的一切資訊,從無比壯觀的宇宙大**,新舊制度更替到纖若遊絲的淑女情懷,都能在作家的心靈王國找到位置。無怪雨果詠歎:「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心靈。
」這與其說是一支浪漫主義的人的頌歌,毋寧說也是以詩歌的語言猜測或暗示了,雜色紛陳、波疊不絕的社會生活是以某種心理學形態進入人腦,才內化成叩響文學之門的素材的。
素材是作家藝術積累中原始的、零碎的生活材料,還指並沒有意義的生活細節、生活現象等,是純客觀的東西,在形態上是自然的。素材有直接的內在的素材,也有間接的外在的素材。直接的,指作家本人目睹或親身經歷過的事實。
間接的,指作家耳聞或從文字資料中積累的事實。素材是尚未寫進作品的文學原料。要確定素材的藝術心理特性,似乎有兩條路可走:
一是鑽進正在體驗生活的作家心中,直接洞幽其素材生產的隱祕程式,但現代科技至今未能提供這類超級探測手段;二是剖析著名作家的手記。作為文學創作備忘錄,它是孕育藝術珍品胚胎。
契可夫手記是有助於我們進行素材的心理美學分析的珍貴資料。這位**批判現實主義大師留下的《手記(2023年——2023年)》蒐集了他在創作成熟期隨手記下的對生活的瞬間感觸,將來作品的腹稿,讀書心得以及從別人著作中摘下的精粹。契可夫手記不僅在精神風格上與其作品一樣樸質、簡潔、正直,蘊有一種深刻的人生、社會批評力度和純正的幽默,並且,從中還可以看到他的許多名作的影子。
契可夫手記確是他搞創作的素材庫。
細細品味訶夫手記,發現:素材並不象流行文論所說的是一種認識性的社會生活事實,實際上,它是一種既包含生活真實、同時又凝聚著作家對現實的感知、理解、想象與感情的心理複合體。契可夫手記內含條文約600則,其中對日常場景、事件、對話、人物肖像的實錄350則,約佔59%;社會、人生斷想150餘則,約佔25%;詼諧性文辭小品近100則,約佔16%;顯然,佔手記容量41%的生活短評和文辭小品並不是社會現實的客觀再現,而是植根於崇高道德心靈的作家所煥發的智慧之光,但它們無疑是構成契可夫的素材庫的特種部門。
即便是佔手記容量59%日常場景、事件、對話和人物肖像的實錄,也不是照相機式的機械留影,而是有感而發,亦莊亦諧,妙趣盎然,滲入了作家特有的褐色幽默和道德評判。譬如一個又高又肥的女招待留給他的印象就是「豬與白鱘魚之間的混血兒」,這當然不是一種客觀性的知覺痕跡,而是揉金了作家的想象、評判和體驗。又如「彼得魯沙的母親,已經到了做祖母的年紀了,還要塗黑眼圈」一則,頗短,只有一句話,乍看不過是對某一社會現象的客觀擷取,無一字涉及主體,但潛心回味作家的手筆,還是可從契可夫那不動聲色的字行悟出潛臺詞,這就是對粗俗女人的虛榮心的含蓄嘲諷。
他的嘲笑是幽雅的,同時也是深沉的。不加言傳,卻可意會,「不著一字,盡得風流」,這是契可夫的魅力所在。這說明大作家對生活的瞬間感觸的心理內涵確實豐富,也說明素材遠不是對社會生活事實的簡單再現,從心理美學角度來說,素材不是對認識性的知覺痕跡的單純記錄,它是作家以整個心靈擁抱生活時流露的精神分泌物,它是一種集作家的知、情、意於一身即多元心理融合的統覺經驗或印象。
題材,是作家藝術家在生活積累的基礎上即素材的基礎上,經過作家藝術家選擇、加工、比較、改造、發展,組織成為作品的一個內容因素的生活材料。它打上了作家思想感情烙印,因此它是主客觀統一的觀念形態的東西,屬於精神現象範疇。
巍巍在《我怎樣寫〈誰是最可愛的人〉》的創作體會中談過他在朝鮮戰場上所蒐集的一百多個生動感人的戰鬥故事,這就是他所積累的生活素材;而經過他的選擇和提煉,最後寫進《誰是最可愛的人》中去的「鬆骨峰戰鬥」、「馬玉祥三次撲入火窟捨身搶救朝鮮兒童」、「志願軍戰士在防空洞裡的日常生活」三個典型生活事件,就成為這篇文藝通訊的題材。可見,素材是題材的基礎,題材則由素材提煉而成。素材積累的越豐富,作家就越能夠在更廣大的範圍中,把握生活的深刻本質和它的生動表現,也就越有利於進行藝術的集中、提煉,獲得深刻、充實的題材。
傑出的作家總是十分注意積累豐富的生活素材。他們常常在生活中觀察、體驗、研究種種生活情景,人物、細節、事件,作為構成未來作品的題材的原始材料。
題材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題材,泛指文學作品所描繪的社會領域而言,即現實生活中的某一方面,如通常所說的農村題材、工業題材、軍事題材、歷史題材、現代題材等等。但不同的視角,也可有不同的理解,《喬廠長上任記》既是工業題材,又是改革題材。
廣義是就題材的性質、範圍和方面而言。狹義題材,指文學作品中用以構成藝術形象,體現主題思想的具體生活材料。我們講的是狹義題材,即作為作品構成因素的題材。
4樓:匿名使用者
素材是構成題材的基本元素,
題材和體裁的區別?
5樓:116貝貝愛
題材和體裁的區別為:指代不同、出處不同、側重點不同
一、指代不同
1、題材:文藝作品中具體描寫的生活事件和生活現象,即作者表達主題、塑造形象所運用的材料。
2、體裁:文學作品的表現形式。可以用各種標準來分類,如根據有韻無韻可分為韻文和散文。
二、出處不同
1、題材:元朝·脫脫《宋史》:臣嘗私習此賦,請試他題材。(臣下私底下經常練習此詞賦,請試煉臣下其他題材。)
2、體裁:唐·竇臮 《述書賦下》:「體裁,一舉一措,盡有憑據。」(作品的表現形式,應該每一句每一詞的運用,都應有憑有據。)
三、側重點不同
1、題材:是在生活素材的基礎上經過選擇、概括、集中、提煉而成的。
2、體裁:根據結構可分為詩歌、**、散文、戲劇等。
6樓:暴走少女
一、概念不同
1、體裁
指一切藝術作品的種類和樣式,
其藝術結構在歷史上具有某種穩定的形式,這種形式是隨著藝術反映現實的多樣性以及藝術家在作品中所提出的審美任務而產生發展起來的。
2、題材
有廣義和狹義的概念。廣義的「題材」,指的是文藝作品所反映的社會生活的某些領域、社會現象的某些方面。狹義的「題材」。
是指構成一篇或一部「敘事性」文學作品內容的一組完整的生活現象,它一般由人物、環境、情節這「三個要素」組成。
二、分類不同
1、題材
題材是詩歌的內容,例如:邊塞詩、山水田園詩、羈旅之思詩、懷古詠史詩、詠物詩、宮怨詩、愛情詩等。
2、體裁
1)文章體裁:記敘文、說明文、議**、應用文,詩歌、散文、**、戲劇。
2)繪畫體裁:風景畫、肖像畫、靜物畫、風俗畫、戰事畫、主題畫等。
3)雕塑體裁:肖像、動物像、風俗、歷史、花紋圖案、紀念性雕塑等。
4)舞蹈體裁:民間舞、古典舞、民族舞、技巧運動舞、節奏造型舞等。
5)電影體裁:故事片、紀錄片、新聞片、戲劇片、喜劇片、**戲劇片、藝術文獻片等。
6)**體裁:交響樂、奏鳴曲、頌歌、浪漫曲、歌曲等;建築體裁:宮殿、文化設施、住宅、廠房等。
三、範圍不同
1、題材
範圍次於體裁,指在素材基礎上提煉出來的,用以構成藝術形象、體現主題思想的一組完整的具體的生活材料,即寫進作品裡的社會生活。
2、體裁,
範圍較廣,體現時代特徵、人們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特徵。
7樓:黃葉先生
題材:構成文學和藝術作品的材料,即作品中具體描寫的生活事件或生活現象。如王建的 《雨過山村》題材是描寫山村雨後農家勞動生活的情事。
體裁:文學作品的表現形式。可以用各種標準來分類,如有韻還是無韻,可以分為詩歌和散文;根據結構可以分為詩歌、**、散文、戲劇等。
如王建的 《雨過山村》的體裁是詩歌,是唐詩中的七言絕句。
8樓:樂為人師
前者指文章的內容,後者指文章的類別。
如:王建的《雨過山村》題材是寫山村的雨,體裁是詩。
這篇文章的體裁是**,它的題材是關於校園生活的。
9樓:匿名使用者
題材就是文章的內容
體裁就是文章的形式
題材和主題有什麼區別?
10樓:阿芬
區別一、釋義不同:
題材:文藝作品中具體描寫的生活事件和生活現象,即作者表達主題、塑造形象所運用的材料。它是在生活素材的基礎上經過選擇、概括、集中、提煉而成的。
主題:也叫主題思想。文藝作品中通過具體的藝術形象表現出來的基本思想。
它是文藝作品內容的核心。題材的選擇,人物的塑造,情節、結構的安排,語言的錘鍊,都應服從表達主題的需要。作品的主題集中反映作者對所描繪的生活的認識和評價。
區別二、用法不同:
題材:即有材料的意思,即是與題目相關的材料。
主題:主即是主要,關鍵,主題也就是說一篇文章的主要內容,中心思想。
擴充套件資料一、題材的近義詞:話題 [ huà tí ]解釋:談話的中心。
引證:王西彥 《古屋》第一部七:「我們的話題依然落在那啞巴身上。」
二、主題的近義詞:主旨 [ zhǔ zhǐ ]解釋:主要的意義、用意或目的。
引證:鄒韜奮 《萍蹤寄語》五四:「有錢人家的女兒受滿義務教育後,往往不再入學校,請私人教師到家裡來教外國文學、**等等,以養成上層階級的主婦為主旨。」
誰有關於親情 友情的作文素材,初一的題材新穎
阿拉伯傳說中有兩個朋友在沙漠中旅行,在旅途中的某點他們吵架了,一個還給了另外一個一記耳光。被打的覺得受蜃,一言不語,在沙子上寫下 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巴掌。他們繼續往前走。直到到了沃野,他們就決定停下。被打巴掌的那位差點淹死,幸好被朋友救起來了。被救起後,他拿了一把小劍在石頭上刻了 今天我的好朋友...
快與慢的名言警句,快與慢議論文素材
1 人應該勞逸結合,張弛有致。古羅馬 加圖 穆里布斯的詩中對句 簡介 馬爾庫斯 波爾基烏斯 加圖 前234年 前149年 羅馬共和國時期的政治家 國務活動家 演說家,前195年的執政官。加圖的人生事業從參軍開始,他在前217年加入軍隊,參加抵抗漢尼拔入侵的第二次布匿戰爭。他也是羅馬歷史上第一個重要的...
關於自律與簡樸的作文素材,關於寫自律作文的素材
節儉就是勤勞和儉樸,指厲行節儉 反對浪費,珍惜勞動成果,用錢有節制,不鋪張浪費,自己動手製造勞動財富。諸葛亮曾說過 靜以修身,儉以美德。這不正體現出節儉對於提高自身道德的修養有著重要的作用。每一食,便念莊稼之艱難 每一衣,便思紡織之辛苦。勤儉是一種遠見,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美德!是對自己的子孫後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