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heart徐大仙
現代人沒學過傳統文化,甚至還不明白道德到底是什麼,把道德觀當成糟粕,自然道德倫理淪喪,對他們來說,他們不知道不明白的就是糟粕,很多人仍然和清代時一樣麻木,只是側重點不同而已
2樓:哲學和社會科學探索者
觀點偏頗。來
人類道德發展的源總趨勢是進步、昇華bai
和完du善;儘管在特定歷史時期zhi可能出dao現滑坡、惡化和敗壞。
1、從簡單到縝密;
2、從愚昧到科學;
3、從盲從到自覺。
從整體上看,現代人的道德好於古代人的道德,或者說現代人的道德比古代人的道德好。
3樓:cvc豬豬
道德並bai沒有淪喪,道德通俗地du說就是規則而zhi已。
時代變化dao,人類的生產生活專方式不斷變化。道德的作用就屬是維持陌生人或熟人之間好的合作,這樣國家、文明才能更好的發展。
相應的,人與人之間有了平等的概念,就需要新的道德去維持這種平等。(古代的道德與現在的有很大差別,你想想這和社會結構的變化有什麼關係。)
總之,道德是為了促進人們的合作。淪喪?只是和主觀(自己)的道德觀有差別罷了
個人意見,歡迎**?
哲學,毛中特,近現代史,法基思修和當代世界政治經濟
4樓:
馬原學科的試題總分值為24分,其中單選題題號1-4,4道4分,分佈在認識論、唯物史觀、政經和科社四個板塊;多選題題號17-21,5道10分,分佈在唯物論、辯證法、唯物史觀、政經四個板塊;分析題一道,題號34題,重點考查辯證法,10分。總體上講,辯證法內容再一次佔據試卷,而認識論依舊是遭受冷遇。
毛中特學科的試題總分值為24分,其中單選題題號5-8,4道4分,分佈在第四章、第五章、第八章、第九章;多選題題號22-26,5道10分,分佈在第六章、第八章的經濟、政治、文化,並考查時政性考點經濟新常態;分析題一道,題號35題,考點集中在第八章經濟中的基本經濟制度,10分。
史綱學科的試題總分值為20分,其中單選題題號9-12,4道4分,分佈在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板塊;多選題題號27-29,3道6分,考查了適逢爆發120週年的甲午中日戰爭、「舊政協」和***撥亂反正;分析題一道,題號36題,考查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箇中隱匿的要點是五四運動,難度極高,10分。
思修學科的試題總分值為16分,其中單選題題號13、14,2道2分,分佈在第二章、第三章;多選題題號30、31,2道4分,分佈在第七章、第六章;分析題一道,題號37題,出乎意料地整道題都考查依法治國,10分。
時政學科的試題總分值為16分,其中單選題題號15、16,2道2分,國內為偏題,考查總體****觀,國際為難題,需要理解;多選題題號32、33,2道2分,國內考查抗戰勝利紀念日,國際考查apec反腐宣言;分析題一道,題號38題,非常容易,考查和平發展道路,10分。
具體情況根據考試題情況為準
大一思修期末重點考什麼
5樓:匿名使用者
關於哲學是什麼的問題,張世英首先認為,思考普遍性問題是哲學的開始,即把世界(包括人在內)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的這樣一種最大最高的普遍性問題,正是哲學研究的物件.當然,即使是最大最高的普遍性也是與具體的、個別的事物和現象相聯絡的,即哲學是與人們的現實生活相聯絡的.有了對這種普遍性問題的驚異、好奇,就意味著哲學問題的提出和哲學的產生.
據此,張世英應用德國現代著名哲學家海德格爾等人的研究成果,考察了哲學史上對哲學的界定,指出關於哲學是什麼的問題在西方哲學史上約有三個不同階段的回答
思修**,題目《人生哲學》2000字?
6樓:shirely小雪
哲學與人生**哲學家帕斯卡爾曾有一句名言:「對於人 沒有什麼比他自己的狀態更為重要的了。」這也許可以說是哲學智慧關照,人生與關照自我具有內在同一性的又一證明。
因而對人生進行哲學思考,首先必須對自我的人生存在進行哲學思考,於是,我們把人生哲學的旨歸指向自我的生存與發展的現實境遇。 如果我們不滿足於僅僅是生活著,那麼,我們就必須學會思考人生。正如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那樣,世界上也不存在兩個完全相同的自我。
所以,每一個自我在自己人生歷程的過程中無疑會顯示其不同的個性風采。這似乎是對哲學思考所要求的普遍性原則的一個否定。但哲學的理性與智慧卻可以捨棄這其中的個性而抽取其共性的東西進行思考,這其中一個基本的結論就是,我們可以從邏輯上把自我人生作「認識自我—實現自我—超越自我」這樣一個三階段的劃分,而哲學對人生問題的思考則貫穿於其中。
1.認識自我 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提出過一個著名的命題「認識你自己」,他的後繼者柏拉圖進一步發揮道:「我們知道許多外部世界的知識,但我們卻很難認識自己。
」 所以,千百年來,幾乎所有的思想家們都在**人類自身,企圖認識自己。就在人類的理性邁過了無數溝壑,走過了無數夜路中的迷途之後,終於認識到自己是人,並在高舉起大寫的「人」的理性旗幟時,「斯芬克斯之迷」彷彿被破譯了。然而,人類理性馬上便又發覺,「斯芬克斯之迷」並未真正破譯,而是在跨過了俄狄浦斯的悲劇之後以另一種形式提出這個迷。
於是,「人是什麼」便又重新困惑著人類。實現自我 古希臘的一座聖廟,一進門的門柱上赫然寫著這樣一句警世之言:「發現你自己!
」 當今社會,資訊的充斥使人們失去了必要的思考能力,太平盛世的浮華使人心變得越來越浮躁。白日裡為各自的名利奮鬥,夜晚被各種娛樂生活引誘,越來越多的人失去了自我,找不到自我,甚至沒有時間靜下心來想想「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自我意識的覺醒在腦海蕩不起一點漣漪。時代的變化太快,走著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了,跟著感覺跑吧!
「不經思考的生活,不是真正的生活」,現在,資訊時代的大潮正把社會推向一個「自我迷失」的時代。 看看你的周圍人,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找不到北了。電視電影看多了,在生活裡就像是在表演;夠檔次的人見多了,也會在圈子裡裝裝優雅做做秀,把自己扮得很清高;語言技巧學多了,說了一籮筐話卻沒有一點真實的感覺。
很多人現在說話做事是在模仿別人中生活,而不是在做自己。
7樓:西西的姐哦
在孟子看來,要想成為聖人就必須「保養本心」、善養「浩
然之氣」。孟子說這種「浩然之氣」「至大至剛」,能夠「塞於天地之間」,聽起來似乎充滿故弄玄虛的神祕色彩,實則仍以保養本性和加強仁義道德修養為旨歸。紛繁世間,酒色財氣,人生總是充滿了慾望和**,要想學做聖人就必須擺脫這些干擾。
孟子認為,人們的差別不在於富貴貧賤,而在於能否保持高尚的道德,即做「仁人」。君子「以德服人」,「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
抵禦外在物慾干擾,保養良好天性,既需要好的環境,更需要個人持之以恆的努力。因此,孟子更強調個人的立志和堅持,強調君子必須「窮不失義,達不離道」。
8樓:都子成
人生哲學這個2000字的**,你可以從什麼是人生,我們的一生的目的是什麼為出發點進行論述
思修哲學家與漁夫的故事的深刻理解
9樓:孟瑜莉
一位哲學家搭乘一個漁夫的小船過河。行船之際,這位哲學家向漁夫問道:「你懂數學嗎?
」漁夫回答:「不懂。」哲學家又問:
「你懂得物理嗎?」漁夫回答:「不懂。
」哲學家再問:「你懂化學嗎?」漁夫回答「不懂。
」哲學家嘆道:「真遺憾!這樣你就等於失去了一半的生命。
」這時,水面上颳起一陣狂風,把小船掀翻了。漁夫和哲學家都掉進了水裡。漁夫向哲學家喊道:
「先生,你會游泳嗎?」哲學家回答說:「不會。
」漁夫非常遺憾地說:「那你就要失去整個生命了!」
體現的哲學道理:哲學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哲學的目的在於指導實踐。
思修論述題:馬克思哲學對人的本質的理解,以及對自己的啟示。複製的別來了。
10樓:但是有嗎
一般地講,一種哲學思想要想能夠參與到歷史的創造中去,它必須對這樣一個問題做出自己的回答,那就是:人是什麼?因為如果不回答這個問題,一種思想就沒法說服人,沒法促發人們的行動,一種思想如果沒有影響人們的行為,它就不能現實地改造歷史。
然而,人是什麼?幾千年來,人們給予這個問題各種答案,並且只要人類的未來是無限的,這個問題的回答方式就是無限的。所以,一種哲學思想必須從理論上對這個問題予以說明,或者至少是做出自己的假設。
而從實際歷史上看,以往所有的哲學思想所做的往往都是後者,那就是把人的某一方面抽象出來說成是「人的本質」。
「人的本質」的思維方式開始於本質主義方**,本質主義方**是從古希臘時期開始的思維方法,為了認識和把握世界,人們必須找到事物的「共相」,一種使事物具有某種共同性並使該類事物為其所是的要素。柏拉圖的「洞穴比喻」為後來**教關於「人的本質」的思考留下了線索,那裡把人鎖在山洞裡的鐐銬成了後來**世界裡的「原罪」,而那位掙脫鐐銬,走出山洞,幾乎被太陽的理性之光刺瞎眼睛的哲人,成了受苦受難的「救主」。起初的**徒——「宗教人」在原罪與救贖之間尋得了生活的意義,能夠妥善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教會對天堂美好生活的描述,使人產生企盼以平衡其苦難,給人以慰藉以緩和其傷悲,用虔誠的信仰來補償平凡乏味的辛勞,借永恆的觀念來消解人生短暫的感慨。但是隨著「人的本質」——「宗教人」作為宗教哲學的出發點,以及僧侶階層作為人與上帝的中介而出現,嚴格的宗教等級制度逐漸得以形成,原本為幫助人們獲得救贖的宗教成了壓在人們頭上的枷鎖。在西方,人們在宗教的教權壓迫下的煎熬直到費爾巴哈在哲學領域完成了對宗教的批判,宗教統治的合法性才在理論上予以破除,但在實際生活中,宗教在人們心理上的而影響還將會延續很長時間。
馬克思哲學師承於黑格爾,這是公認的事實。在黑格爾那裡,他把「自我意識」作為「人的本質」,並以此為前提,經過嚴密而複雜的辯證運動,進而構造了恢巨集而博大的哲學體系。但是這個體系最終還是沒有逃脫它的宿命,體系中革命的因素敗倒在保守勢力面前,黑格爾本人最後也因此成了當時德國**的「衛道士」。
而在東方,確切說在中國,「人之初,性本善」作為對「人的本質」問題的回答,起初也是本著教化育民的精神,要求人們以善待人,和睦相處。但隨著由它發展出來的三綱五常成為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從而為皇權的正當性辯護的時候,又成了禁錮人的思想,壓迫人們的手段。
綜上所述,我把「人的本質」問題歸結為必要的惡。一方面是它的必要性,是說任何哲學體系中都應該有它的位置,我們不能把它完全清除出去,但是它的位置絕不應該在出發點和前提上。另一方面,任何以「人的本質」作為出發點和前提的哲學思考,不管其初衷怎樣,最終都會發展成為意識形態,被統治集團借用以維護自身的統治和既得利益。
為什麼古代人沒有現代人好看,現代人沒有古代人好看,是這樣的嗎?
第一 古代人的活動範圍較小,除了幾次大的人口融合外,基本生活在自己的地域。第二 營養問題。可以肯定的是建國後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的人口在身高 體質 壽命各方面都有很大提高,外貌變好看了也是毋庸置疑的。第三 古代人結婚都是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很多人在結婚之前都沒見過。長什麼樣都不知道,你要說讓優...
為什麼古代人比現代人笨,現代人為什麼比古代人「笨」
古時科技落後,社會比較簡單,人們的思維自然比較單純!生物都是進化過來的,現代人是站在古代人的肩膀上學習知識的,所以不版能絕對的說古代人權比現代人笨。在古代也出過超級大能,好多現代人還比不過古代的一些人的智慧。隨著科技的進步,從農耕文明到現在,工業文明,再到現在的資訊化社會,人的思想認識有了天翻地覆的...
為什麼現代人越來越言而無信,為什麼現代人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
不要擔心這個問題。只要你是言而有信的,你就照樣走向成功!有的時候,是我們自己態度不夠認真,引起了別人的誤解。有的時候,是我們自己太弱小,沒有引起別人的足夠重視。也有的時候,真是別人有更重要的事情,耽誤了我們的事情。也有的時候,是我們提出的是讓人為難的請求,是程式複雜的請求,是超出對方自身能力的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