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當熊掌踩扁企鵝
孟母斷織
【原文】
孟子之少也,既①學而歸,孟母方績②,問曰:「學何所至矣?」孟子曰:
「自若也。」孟母以刀③斷其織。孟子懼而問其故。
孟母曰:「子④之廢學,若我斷斯⑤織也。夫君子學以立名,問則廣知,是以⑥居則⑦安寧,動則遠害。
今而廢之,是不免於斯役,而無以離於禍患也。……」孟子懼,旦⑧夕⑨勤學不息,師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謂孟母知為人母之道⑩矣。
——選自《列女傳》
【註釋】
①既:已經。②績:把麻纖維披開再連續起來搓成線。這裡指織布。
③以刀:用刀。④子:古代指你。
⑤斯:這。⑥是以:因此。
⑦則:就。⑧旦:早晨。
⑨夕:泛指晚上。⑩道:法則、方法。
【譯文】
孟子小的時候,有一次放學回家,他的母親正在織布,(見他回來,)便問道:「學習怎麼樣了?」孟子(漫不經心地)回答說:
「跟過去一樣。」孟母(見他無所謂的樣子,十分惱火,)就用剪刀把織好的布剪斷。孟子見狀害怕極了,就問他母親:
「為什麼要發這樣大的火?」孟母說:「你荒廢學業,如同我剪斷這布一樣。
有德行的人學習是為了樹立名聲,問才能增長知識。所以平時能平安無事,做起事來就可以避開禍害。如果現在荒廢了學業,就不免於做下賤的勞役,而且難於避免禍患。
」孟子聽後嚇了一跳,自此,從早到晚勤學不止,把子思當做老師,終於成了天下有名的大儒。有德行的人認為孟母懂得做母親的法則。
參考資料:全程教育網
也叫斷織之誡。
斷織之誡
成語 斷織之誡
發音 duàn zhī zhī jiè
解釋 孟子的母親用割斷織布機上的紗,使機上的紗不能成布的損失來告誡中途放棄學業的兒子。後用這個故事告誡中途輟學的人。
出處 漢·劉向《列女傳·母儀傳》:「孟子之少也,既學而歸,孟母方績,問曰:『學何所至矣?
』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斷其織。
孟子懼而問其故,孟母曰:『子之學,若吾斷斯織也。』」
孟子典故——人獸不遠,僅在一心
牛山上的樹木曾經十分茂盛,由於它臨近大都市,常常被斧斤所砍伐。日養月息,雨露滋潤,不是沒有嫩枝新芽長出來,然而隨之又受到牛羊的踐踏,所以才變成現在那光禿禿的樣子。人們看到它那光禿禿的樣子,還以為它從來沒有長過成材的樹木,這難道是山的本性嗎?
對於人們來說,難道就沒有仁義之心了嗎?他們所以失去自己的良心,就有如斧頭對於樹林一樣,天天都去砍伐它,這能茂盛嗎?這些失去善心的人,白天黑夜地息養,天亮時又得到一點清明之氣,這時,他內心的好惡與人便接近了一點,然而白天的作為又把它擾亂泯滅了,內心不斷地遭到擾亂,夜晚所得的清明之氣不足以儲存,他就和禽獸相差不遠了。
別人看見他像禽獸一樣,還以為他不曾有過善的素質,這難道是人本來的情況嗎?所以,如果能得到應有的養育,沒有什麼東西不能生長,要是失去了應有的養育,那就什麼東西也會消失。所以孔子說,'把握就存在,放棄就會消失,出入沒有一定,沒有誰能知道他的去向。
'就是指人的心而說的啊
吃一塹,長一智 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2樓:歇—斯—底—裡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具有教育意義的典故,成語,俗語,諺語和名言
3樓:匿名使用者
萬事具備只欠東風 赤壁之戰 三足鼎立 作奸犯科 欲擒故縱 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 一個諸葛亮,穩做中心帳,排起八卦陣,專捉飛來將 鞠躬盡瘁 諸葛亮皺眉頭——計上心來 魯肅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塗 諸葛亮大擺空城計——化險為夷 一詩絕千古,兩表撼後世。 隆中三分策,四火天下驚。 征戰耐五將,六出祁山忙。
七擒孟獲功,名成八陣圖。蓋世無雙 如魚得水 思賢如渴 七擒七縱 龍盤虎踞 空城計 既生瑜,何生亮 集思廣益 淡泊明志 苟全性命 伏龍鳳雛 漢賊不兩立 儉以養德 妄自菲薄 任重才輕 三顧茅廬 初出茅廬 草船借箭這已經夠多了吧,希望能幫上你
有教育意義的成語故事!
4樓:匿名使用者
1守株待兔
相傳在戰國時代宋國,有一個農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過剛剛吃飽穿暖;一遇災荒,可就要忍飢挨餓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懶,膽子又特小,幹什麼都是又懶又怕,總想碰到送上門來的意外之財。
奇蹟終於發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裡耕地,周圍有人在打獵。吆喝之聲四處起伏,受驚的小野獸沒命的奔跑。突然, 有一隻兔子,不偏不倚,一頭撞死在他田邊的樹根上。
當天,他美美地飽餐了一頓。
從此,他便不再種地。一天到晚,守著那神奇的樹根,等著奇蹟的出現。
成語「守株待兔」,比喻亡想不勞而得,或死守狹隘的經驗,不知變通。
2掩耳盜鈴
春秋時侯,晉國貴族智伯滅掉了範氏。有人趁機跑到範氏家裡想偷點東西,看見院子裡吊著一口大鐘。鍾是用上等青銅鑄成的,造型和圖案都很精美。
小偷心裡高興極了,想把這口精美的大鐘揹回自已家去。可是鍾又大又重,怎麼也挪不動。他想來想去,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把鐘敲碎,然後再分別搬回家。
小偷找來一把大大錘,拼命朝鐘砸去,咣的一聲巨響,把他嚇了一大跳。小偷著慌,心想這下糟了,這種聲不就等於是告訴人們我正在這裡偷鍾嗎?他心裡一急,身子一下子撲到了鐘上,張開雙臂想捂住鐘聲,可鐘聲又怎麼捂得住呢!
鐘聲依然悠悠地傳向遠方。
他越聽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雙手,使勁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鐘聲變小了,聽不見了!」小偷高興起來,「妙極了!
把耳朵捂住不住就聽不進鐘聲了嗎!」他立刻找來兩個布團,把耳朵塞住,心想,這下誰也聽不見鐘聲了。於是就放手砸起鍾來,一下一下,鐘聲響亮地傳到很遠的地方。
人們聽到鐘聲蜂擁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故事出自《呂氏春秋·自知》「掩耳盜鐘」被說成「掩耳盜鈴」,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飾行為
3鑿壁偷光
西漢時候,有個農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時候很想讀書,可是因為家裡窮,沒錢上學。後來,他跟一個親戚學認字,才有了看書的能力。
匡衡買不起書,只好借書來讀。那個時候,書是非常貴重的,有書的人不肯輕易借給別人。匡衡就在農忙的時節,給有錢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錢,只求人家借書給他看。
過了幾年,匡衡長大了,成了家裡的主要勞動力。他一天到晚在地裡幹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時候,才有工夫看一點書,所以一卷書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夠讀完。匡衡很著急,心裡想:
白天種莊稼,沒有時間看書,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時間來看書。可是匡衡家裡很窮,買不起點燈的油,怎麼辦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讀過的書。揹著揹著,突然看到東邊的牆壁上透過來一線亮光。他嚯地站起來,走到牆壁邊一看,啊!
原來從壁縫裡透過來的是鄰居的燈光。於是,匡衡想了一個辦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牆縫挖大了一些。
這樣,透過來的光亮也大了,他就湊著透進來的燈光,讀起書來。
匡衡就是這樣刻苦地學習,後來成了一個很有學問的人
4不寒而慄
漢武帝時,有一個人名叫義縱,因為受到太后的恩寵,做了上黨郡某縣令。上任以後,公務辦得很出色,案子處理上敢作敢為,不論是有錢有勢的豪紳,還是平民,只要犯了法,義縱秉公審辦,皇上很讚賞他,調他做河內郡都尉。一到任,他立即把禍害一方的豪門大族滿門抄斬,一時間,河內郡的治安和社會風氣大有好轉,有人不慎把東西失落在道路上,也沒有人搶走據為已有。
義縱調到南陽任太守時,一個做惡多端的豪強地主寧成,正在南陽居住。寧成為了討好義縱,每次迎送都裝出謙恭的樣子。但是,義縱對他的惡行早有所聞,到南陽後立即調查,很快就查清他的罪行,把他關押起來。
後來,漢武帝又任命義縱做定襄太守。當時定襄的社會治安歷史學家混亂。義縱到任以後,把押在獄中的沒有加開具的二百多名重犯,以及為重犯開脫罪責進行賄賂的二百多名門客親屬,一律嚴加追究,拘捕治罪,一天之內處死的就有四百多名。
從此以後,定襄的人一聽到義縱的名字就「不寒而慄」--天氣不冷卻渾身發抖。
5邯鄲學步
相傳在兩千年前,燕國壽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知道姓啥叫啥,就叫他壽陵少年吧!
這位壽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論長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經常無緣無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飯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見什麼學什麼,學一樣丟一樣,雖然花樣翻新,卻始終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該是什麼模樣。
家裡的人勸他改一改這個毛病,他以為是家裡人管得太多。親戚、鄰居們,說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聽不進去。日久天長,他竟懷疑自己該不該這樣走路,越看越覺得自己走路的姿勢太笨,太醜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幾個人說說笑笑,只聽得有人說邯鄲人走路姿勢那叫美。他一聽,對上了心病,急忙走上前去,想打聽個明白。不料想,那幾個人看見他,一陣大笑之後揚長而去。
邯鄲人走路的姿勢究竟怎樣美呢?他怎麼也想象不出來。這成了他的心病。終於有一天,他瞞著家人,跑到遙遠的邯鄲學走路去了。
一到邯鄲,他感到處處新鮮,簡直令人眼花繚亂。看到小孩走路,他覺得活潑、美,學;看見老人走路,他覺得穩重,學;看到婦女走路,搖擺多姿,學。就這樣,不過半月光景,他連走路也不會了,路費也花光了,只好爬著回去了。
故事出自《莊子·秋水》。成語「邯鄲學步」,比喻生搬硬套,機械地模仿別人,不但學不到別人的長處,反而會把自己的優點和本領也丟掉
典故和成語,諺語和俗語怎麼區分
5樓:nice山東草原狼
一、典故---1、典制和掌故;2、詩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來歷的詞語.3 泛指具有教育意義且大眾耳熟能詳的公認的人物,事件.成語是語言中經過長期使用、錘鍊而形成的固定短語.
它是比詞的含義更豐富而語法功能又相當於詞的語言單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內涵,簡短精闢易記易用.並常常附帶有感**彩,包括貶義和褒義.
二、成語多數為4個字,也有3字的以及4字以上的成語,有的成語甚至是分成兩部分,中間有逗號隔開。
三、諺語是民間集體創造、廣為流傳、言簡意賅並較為定性的藝術語句,是民眾的豐富智慧和普遍經驗的規律性總結.恰當地運用諺語可使語言活潑風趣,增強文章的表現力.如「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裡」,諺語反映的內容涉及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四、俗語是漢語語彙裡為群眾所創造,並在群眾口語中流傳,具有口語性和通俗性的語言單位,是通俗並廣泛流行的定型的語句,簡練而形象化,大多數是勞動人民創造的可以是1.民間流傳的說法.2.
通俗流行並已定型的語句.3.方言土語4.
指當地的習慣稱呼.
急求些成語,諺語,或則典故急求有關心的成語,或者俗語,詞語也行!謝謝
讓禮一寸,得禮一尺 成語釋義 比喻以禮相讓,事雖微而獲益必大。成語出處 語出 太平御覽 卷四二四引三國魏曹操 禮讓令 里諺曰 讓禮一寸,得禮一尺。斯合經之要矣。先生回來,面如青紙,查顏觀色,輕問祥由.不問也罷,這一問到如千里黃河,滔滔不決.兩家鄰居,左邊一家挨道,翻蓋新房時往前移了地基,右邊鄰居勢必...
關於狗的成語諺語,關於雪的諺語或成語
狗急跳牆 雞鳴bai狗盜 du 雞零狗碎 偷雞摸狗 狗頭軍zhi師 阿貓阿dao狗 關門打狗 人模狗回樣 狼心答狗肺 掛羊頭,賣狗肉 狗皮膏藥 狐朋狗友 狗屁不通 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咬人狗兒不露齒 雞飛狗跳 狗口裡吐不出象牙 驢鳴狗吠 打落水狗 狗拿耗子 賣狗懸羊 土雞瓦狗 打狗看主 嫁狗隨狗 雞...
關於學習的成語或諺語
刺股懸梁 形容刻苦學習。獨佔鰲頭 鰲頭 宮殿門前臺階上的鰲魚浮雕,科舉進內士發榜時狀元站此容迎榜。科舉時代指點狀元。比喻佔首位或第一名。篤學好古 篤學 專心好學。指專心致至地學習古代曲籍。斷織勸學 原指東漢時樂羊子妻借切斷織機上的線,來諷喻丈夫不可中途廢學。後比喻勸勉學習。鈍學累功 鈍 遲鈍,笨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