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建設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保障,當前制度建設應該包括哪些內容

2021-03-27 22:34:52 字數 5254 閱讀 8672

1樓:匿名使用者

制度,也稱規章制度,是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為了維護正常的工作、勞動、學習、生活的秩序,保證國家各項政策的順利執行和各項工作的正常開展,依照法律、法令、政策而制訂的具有法規性或指導性與約束力的應用文,是各種行政法規、章程、制度、公約的總稱。

一、加強制度建設應當進一步深化對制度功能的認識,不斷加大推進工作制度化的力度。制度的功能在於規範和約束行為,由於行為主體存在人性弱點、行為能力差異以及行為環境的不斷變化,制度規範和約束的功能指向往往側重於消解人性弱點、增強行為能力和克服客觀環境不利因素。制度建設的重要性。

制度經濟學中常常引用「分粥」的案例來說明制度的功能:在一個僧多粥少的廟裡,人們發現掌勺和尚分粥有多有少,因人而異,很不公平,於是掌勺和尚改由大家推選。但一段時間後,發現這種方法也行不通,因為誰都有私心,大家推選的掌勺和尚其實也親疏有別,難以公平。

經商量,決定輪流掌勺,一人分一頓,情況雖一時有所好轉,但時間一長,發現問題更多,因為個別和尚不僅分親疏貴賤,輪到自己時還又吃又藏。經過反覆討論,大家決定在輪流掌勺的基礎上再加上一條規矩:分粥者必須最後拿剩下的那一份。

這樣,問題最終得到了很好的解決。長期以來,我們對制度的功能和力量重視不夠,更多地強調思想教育和思想改造,雖然兩者都很重要,但卻有著明顯的侷限性。在推進位制度建設的程序中,工作中經常出現的問題要從規律上找原因,反覆出現的問題要從制度上找原因。

」堅持走科學化、規範化的道路,這是對制度及制度功能的深層次把握和運用。

二。加強制度建設應當著眼於機制的建立完善,努力實現制度在更高層面的系統整合。在若干制度構成的系統中,制度的相互作用和實際執行就構成了機制。

小平同志講「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地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同樣,好的機制能事半功倍,壞的機制卻使壞者更壞並造成惡性迴圈。壞機制的典型是「補償性反饋」。

古希臘神話裡有一個故事:西緒福斯背叛了宙斯,死後被打入地獄受懲罰。每天清晨,他都必須將一塊沉重的巨石從平地搬到山頂上去。

每當他自以為已經搬到山頂時,石頭就突然順著山坡滾下去。這樣西緒福斯必須重新回頭搬動石頭,艱難地挪步爬上山去。對這個故事加以引申,我們可以發現,西緒福斯把這個石頭搬得越高,石頭就會掉得越低,他就必須花費更大的力氣才能完成任務,這就是「補償性反饋」。

這個例子從反面說明了建立良性機制的重要性。過去,我們也在研究制度、制定制度,但常常由於沒有從完善機制的角度對制度進行系統研究,使制度不僅難以發揮預期的作用,甚至在一定條件下還會發生相反的運作。

三。加強制度建設應當注重發揮制度的整體功效,著力構建科學的制度體系。在一個更為巨集觀的背景中考察就會發現,要充分發揮制度的功能,還需要構建一個閉合的、關聯的、科學的制度系統,這個制度系統中各部分既各有分工、互不衝突又相互聯絡、協調配合,共同發揮作用,缺少任何一部分都會造成結構、功能和功效的缺失。

如領導班子領導幹部工作制度就需要日常辦公制度、財務管理工作制度等加以配合執行;行政執法工作制度就需要幹部紀律工作制度、紀檢監察工作制度等制度來加以約束。作為一個整體,全域性的各項制度之間應當協調一致,如果各部門的制度互相不能夠協調一致,遵守制度的人就會感到無所適從,建立完整統一的制度體系,應當將各個部門制定的內容相似的制度進行統一設定。

四。加強制度建設應當要不斷提高制度建設的質量和水平。制度建設關鍵是要管用、可行。

制度都是人訂的,人是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制度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要根據組織或團體的發展而不斷修訂,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針對一些容易出現問題的環節和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建立健全科學合理、具體實在、切實可行的制度。如果一項制度的出臺得到了全體組織成員的支援,這樣的制度肯定不能出臺,因為這樣的制度,肯定直接或間接地犧牲了組織結構中某一方的利益;如果都反對,這樣的制度也不能強制推行,因為不僅法不治眾,更重要的是會造成組織結構不同利益群體的失衡,這和組織成員都贊成所產生的問題是一致的。但凡好的制度,肯定是有一部分人反對,有一部分人贊成。

好的制度,肯定是考慮到了組織成員以及組織關聯成員的方方面面的利益,並經過嚴謹周詳的論證才能出臺。因此,制度應該儘可能全面,同時組織中每一業務環節、服務環節、管理環節以及利益可能波及到細小方面都要有制度的身影,如果制度與制度之間矛盾交叉,更會導致有關部分無法執行,該制度效力的減弱,進而導致整個組織制度效用的減弱。制定制度與修改不合時宜的制度可採取幹部職工論證、橫向交流論證、研討論證等方式,建立科學的制度體系,通過制度保障被大多數人接受,建立制度激勵機制。

對於已經不能適應目前管理需要的制度,要及時地進行修訂,將不符合形勢發展需要的規定予以廢止,重新制定、完善適合管理需要的、統一的制度。

如何加強生態文明的制度建設答案

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2樓:匿名使用者

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主要包括決策制度、評價制度、管理制度、考核制度等內容。

1、生態文明決策制度。

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從全域性高度通盤考慮,搞好頂層設計和整體部署。要針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問題和突出問題,加強頂層設計和整體部署。

並要統籌各方力量形成合力,協調解決跨部門跨地區的重大事項,把生態文明建設要求全面貫穿和深刻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

2、生態文明評價制度。

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

把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資源節約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生態文明制度、生態文化、生態人居等內容作為重點納入到目標體系中。

探索建立有利於促進綠色低碳迴圈發展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探索建立體現自然資源生態環境價值的資源環境統計制度,探索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

3、生態文明管理制度。

建立空間規劃體系,劃定生產、生活、生態空間開發管制界限,落實用途管制。健全能源、水、土地節約集約使用制度。健全國家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體制,統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所有者職責。

完善自然資源監管體制,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職責。統一監管所有汙染物排放,實行企業汙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推進行業性和區域性特徵汙染物總量控制,使汙染減排與行業優化調整、區域環境質量改善緊密銜接。

完善環境標準體系,實施更加嚴格的排放標準和環境質量標準。

著力推進重點流域水汙染治理和重點區域大氣汙染治理,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採取更加嚴格的措施,使這些地區環境質量率先改善。

依法依規強化環境影響評價,開展政策環評、戰略環評、規劃環評,建立健全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和建設專案環境影響評價的聯動機制。

按照誰受益誰補償原則,建立開發與保護地區之間、上下游地區之間、生態受益與生態保護地區之間的生態補償機制,研究設立國家生態補償專項資金,實行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

健全生物多樣性保護制度,對野生動植物、生物物種、生物安全、外來物種、遺傳資源等生物多樣性進行統一監管。建立國家公園體制。

實行以獎促保,把良好的生態系統儘可能保護起來、休養生息,優先保護水質良好的湖泊。加快自然資源及其產品**改革,全面反映市場供求關係、資源稀缺程度、生態環境損害成本和修復效益,促進生態環境外部成本內部化。

繼續深化綠色信貸、綠色**政策,全面推行企業環境行為評級。加強行政執法與司法部門銜接,推動環境公益訴訟,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在高環境風險行業全面推行環境汙染強制責任保險。

擴大環境資訊公開範圍,保障公眾的環境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健全聽證制度,對涉及群眾利益的規劃、決策和專案,充分聽取群眾意見。鼓勵公眾檢舉揭發環境違法行為。開展環保公益活動,培育和引導環保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

4、生態文明考核制度。

將反映生態文明建設水平和環境保護成效的指標納入地方領導幹部政績考核評價體系,大幅提高生態環境指標考核權重。在限制開發區域和禁止開發區域,主要考核生態環保指標。嚴格領導幹部責任追究,對領導幹部實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

建立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對造成生態環境損害的責任者嚴格實行賠償制度,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樓:匿名使用者

新華網北京2月23日電 《決定》強調,「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我國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主要包括決策制度、評價制度、管理制度、考核制度等內容。

生態文明決策制度。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從全域性高度通盤考慮,搞好頂層設計和整體部署。要針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問題和突出問題,加強頂層設計和整體部署,統籌各方力量形成合力,協調解決跨部門跨地區的重大事項,把生態文明建設要求全面貫穿和深刻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

生態文明評價制度。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把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資源節約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生態文明制度、生態文化、生態人居等內容作為重點納入到目標體系中,探索建立有利於促進綠色低碳迴圈發展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探索建立體現自然資源生態環境價值的資源環境統計制度,探索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

生態文明管理制度。建立空間規劃體系,劃定生產、生活、生態空間開發管制界限,落實用途管制。健全能源、水、土地節約集約使用制度。

健全國家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體制,統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所有者職責。完善自然資源監管體制,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職責。統一監管所有汙染物排放,實行企業汙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推進行業性和區域性特徵汙染物總量控制,使汙染減排與行業優化調整、區域環境質量改善緊密銜接。

完善環境標準體系,實施更加嚴格的排放標準和環境質量標準。著力推進重點流域水汙染治理和重點區域大氣汙染治理,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採取更加嚴格的措施,使這些地區環境質量率先改善。依法依規強化環境影響評價,開展政策環評、戰略環評、規劃環評,建立健全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和建設專案環境影響評價的聯動機制。

按照誰受益誰補償原則,建立開發與保護地區之間、上下游地區之間、生態受益與生態保護地區之間的生態補償機制,研究設立國家生態補償專項資金,實行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健全生物多樣性保護制度,對野生動植物、生物物種、生物安全、外來物種、遺傳資源等生物多樣性進行統一監管。建立國家公園體制。

實行以獎促保,把良好的生態系統儘可能保護起來、休養生息,優先保護水質良好的湖泊。加快自然資源及其產品**改革,全面反映市場供求關係、資源稀缺程度、生態環境損害成本和修復效益,促進生態環境外部成本內部化。繼續深化綠色信貸、綠色**政策,全面推行企業環境行為評級。

加強行政執法與司法部門銜接,推動環境公益訴訟,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在高環境風險行業全面推行環境汙染強制責任保險。擴大環境資訊公開範圍,保障公眾的環境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健全聽證制度,對涉及群眾利益的規劃、決策和專案,充分聽取群眾意見。鼓勵公眾檢舉揭發環境違法行為。開展環保公益活動,培育和引導環保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

生態文明考核制度。將反映生態文明建設水平和環境保護成效的指標納入地方領導幹部政績考核評價體系,大幅提高生態環境指標考核權重。在限制開發區域和禁止開發區域,主要考核生態環保指標。

嚴格領導幹部責任追究,對領導幹部實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建立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對造成生態環境損害的責任者嚴格實行賠償制度,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如何實現綠色發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答案 c 答案解析 試題分析 a 因不可再生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區別在於能否短期內從自然界得到補充,加大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如開發太陽能,它是可再生能源,可減少化石能源的利用,減少了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等物質的排放,符合社會可持續發展理念,故a正確 b 二氧化碳氣體是產生溫室效應的主要氣體,推廣碳捕集和儲...

怎樣理解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義

一 建設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必然要求。從人類發展史看,人類文明已經歷了原始文明 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原始文明也叫漁獵文明。人類從動物界分化出來以後,經歷了數百萬年的原始社會。原始人的物資生產能力非常低下,人類的生產活動遠遠沒有超出自然環境的容量,與生態環境保持著原始共生的關係。農業文明...

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意義我國建設生態文明的重大意義。

我國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特別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戰略意義.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重要舉措,有利於搶佔 制高點,掌握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話語權,為我國現代化建設營造良好的國際氛圍.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對破解我國發展中所付出的資源 環境代價過大,發展不平衡 不協調的矛盾突出,城鄉差別 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