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傳佛教的宗教特點,藏傳佛教有什麼特點

2021-04-01 10:44:23 字數 5733 閱讀 6046

1樓:匿名使用者

藏傳佛教一直被人們認為是一種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佛教形式,或者乾脆說是佛教與**土著宗教相結合的一種宗教形式。

有如下特點:

第一,在藏傳佛教中咒術佔很重要的地位。**人認為,唸咒能消災祈福。所以許多佛教修行者以獲得唸咒的這種靈驗力為修習的目的。

唸咒一般是同密教相聯絡的。**佛教也以重視密教為其特點。在佛教傳入**的初期,印度西北部烏仗那的密教大師蓮花生便進藏以密法鎮服了一些敵視佛教的勢力,在**大規模傳播密法。

由於密法中的某些形式與**本土宗教——苯教有相似之處,所以佛教密法很容易被民眾所接受,同時在印度佛教傳入**的時代,印度佛教正處於密教鼎盛時期,這樣內外兩種因素的結合,使**佛教一開始就具有濃厚的密教特色,尤其是念咒術佔有十分顯要的地位。後來雖經阿底夏、宗喀巴的改革,強調顯密的結合,但在民間信仰以及某些教派中密教與咒術仍然是佔顯要的地位。

第二,藏傳佛教中喇嘛有著特殊的地位,喇嘛是整個**佛教組織系統的核心,**的佛教徒對喇嘛往往敬若神靈。在**有佛、法、僧、喇嘛「四空」之說,將喇嘛置於與三寶相等的崇高地位。由於喇嘛在藏傳佛教中佔據極其重要的地位,致使人們把藏傳佛教稱作「喇嘛教」。

第三,藏傳佛教中有十分獨特的活佛轉世制度。活佛轉世的理論認為,人的神識在修行獲得高層次的成就後可以從自己的肉體中游離出來,然後移往另一個生命體的肉體上,人的肉體可以衰老,但神識可以從衰老的肉體轉到另一個新生的肉體上,這樣可以保證優異的神識不斷地存在下去。這種思想與苯教的靈魂觀肯定是有聯絡的。

我們在前面的章節中已經讀到,苯教認為,人死後可以藉助喪葬儀軌(主要是動物獻祭儀軌),通過獻祭動物的幫助到另一個國度去繼續生存,這種靈魂可以離開肉體繼續生存下去的信仰,給活佛轉世思想的產生提供了土壤。當然,活佛轉世思想還有著佛教本身的理論依據。佛教有「三身」說,即「法身」、「受用身」和「化身」。

根據佛教教義,只有佛陀才能具有這種變現無量隨類化身的能力。藏傳佛教既然尊喇嘛為「四寶」中一寶,那麼佛陀為了「現通說法」而變現化身,某些功德圓滿的喇嘛也能變現化身是可以被接受的。**活佛轉世制度所依據的思想認為人的神識可以以一臨終的肉體往生轉移到另一個新生的肉體上,與佛教中原有的「化身」仍有一定區別。

上述活佛制度在與**社會結構相結合過程中便產生了蘸傳佛教第四個特異點,即**喇嘛的政教合一的統治。**喇嘛被認為是觀世音的化現,而地位僅次於**的班撣被認為是阿彌陀佛的化現。人們既然認為喇嘛可以像佛陀那樣轉世化現,那麼具有非凡法力的宗喀巴晚年的兩個**可以分別轉世化現,成為歷輩**、班禪,則可以被看作是順理成章的事。

可以說,**喇嘛的政教合一制度是已經具有活佛轉世制度的**佛教進一步向社會結構滲透、控制政治權力的必然結果。

2樓:薤露陽阿

特點不可能說的完全,僅僅同漢傳佛教相比來說:

一,注重傳承;二,軌儀複雜;三,注重實踐;四,顯密雙休;五,主張即身成佛。

3樓:匿名使用者

藏傳佛教不是隻有密 祕法是不能輕易外傳的 不論顯密只要跟隨善知識學修有清淨傳承的正法就是學佛的道路 而中原地區的正法法脈經歷了太多的風霜雨露要仔細甄別

4樓:憂哉閒人

藏傳佛教(密宗)是佛法中最為圓滿,殊勝的。

5樓:莊嚴君

阿彌陀佛:請你瀏覽慈誠羅珠堪布的部落格,那裡有詳細的解答。**是:

藏傳佛教五大教派的特點

6樓:匿名使用者

寧瑪派以分散發展為主

。教徒一般是在家僧人,安家立業,娶妻生子,並不都集中在寺院。紅教僧人盤發,辮子分多股,象徵無數尊怒神。

周圍蓬鬆的頭髮,象徵無數空行母。紅教僧人身佩手鐲、戒指、耳環、牛角之類,這些都作為避邪之用。出外時手執錫杖。

錫杖頂端有三股叉,分別代表本性、自性和慈悲;叉下有三個人頭,象徵法、報、應三身。

由於寧瑪派屬早期藏傳佛教,因此,它的宗教儀式上還保留了用人的身體的某部分作為祭祀的遺風。這種遺風對藏傳佛教的其它各派都有影響。在政教合一的藏區,自五世**起,凡**發生重大事件時,都要請寧瑪派僧人來參加儀典,唸咒作法。

殘酷的法器、威嚴的法力,懾服人心,使人靈肉震顫不已!

薩迦派 當寧瑪派僧人大力弘法的時候,著名僧人款·貢卻傑布(1034-1102)在後藏仲曲河谷一片呈灰白色土質的地方,建立起一座「白宮」。款·貢卻傑布以此為基地,傳教弘法,開創了一個新的教派「薩迦派」。

薩迦,藏語意為「白土」,建築在那片白色土地上的寺也就被稱為薩迦寺。因為寺廟圍牆塗有象徵文殊、觀音和金剛手的紅、白、黑三色花紋,所以薩迦派又俗話稱為「花教」。

薩迦派的教主由款氏家族世代相傳。有血統、法統兩支傳承。

薩迦派不禁止娶妻,但規定生子後不再接近女人。

位於後藏的薩迦寺,其佛殿後的藏經庫,簡直可以說是一座智慧的儲存庫。那裡所藏一萬餘部佛經、佛典,是八思巴時期集中了衛、藏、康三地區的繕寫家用金汁、銀汁、硃砂、寶石和墨汁精工抄寫而成的。堪稱佛教中珍寶。

薩迦寺另有一部「方經」,長、寬各有一公尺,上下均用夾板保護著,全部用金汁寫成,更被視為寶中之寶。整個薩迦寺共藏佛教經藏四萬多卷,其中還包括大量的「貝葉經」。難怪充滿智慧之光的薩迦寺,有人稱它為「第二敦煌」。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薩迦派於公元2023年在四川德格貢欽寺所設立的德格印經院,這是藏區最著名的印經院。專門刊刻藏傳佛教經書、各宗派重要著述、曆法和醫學等千餘種典籍,對保護藏傳佛教文化起了重要作用。

噶當派 噶,藏語指佛語;當,指教授。噶當,意為將佛的一切語言和三藏教義,都攝在該派始祖阿底峽所傳的「三士道」次第教授之中,並據以修行。

噶當派由於教理系統化、修持規範化,因而對藏傳佛教其它各派都有重大影響。噶舉派、薩迦派的一些重要僧人都曾向噶當派學習。格魯派是直接在噶當派的基礎上建立的,有「新噶當派」之稱。

此外,藏傳佛教中一切大論的講說,也都導源於噶當派。該派著名的大、小俄師——俄·勒必喜饒和俄·羅丹喜饒所傳的因明,在藏傳佛教史上被稱為「新因明」。噶當派的桑浦寺,在大小、小俄師之後,一直到公元15世紀都是**講授因明等五部大論的重要據點,為藏傳佛教的學術發展起過重要作用。

公元十五世紀黃教(格魯派)興起後,因格魯派是在噶當派教義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此原來屬於噶當派的寺院,都逐步成了格魯派的寺院。從而噶當派也就不再單獨地存在於**社會中了。

噶舉派 噶舉,藏語意為「佛語傳承」,漢譯口傳。指傳承持金剛佛親口所授密咒教義。因該派僧人穿白色僧裙和上衣,俗稱「白教」。

該派的創始人是出身富裕家庭的佛教徒瑪爾巴。其實瑪爾巴是位在家的佛學大師,從15歲起曾到拉薩、印度、尼泊爾等地習經學法。平時,瑪爾巴按印度密宗的習慣,著白色的僧裙,以後,這種白色的僧裙就成了該派世代相襲的袈裟式樣了。

噶舉派僧人中最具傳奇色彩的,是藏族民眾中婦孺皆知的米拉日巴。米拉日巴七歲時父親去世。他與母親相依為命,受盡了親戚們的欺侮,財產被瓜分一空,生活十分艱難。

他從小開始修法,其動機十分天真,想以法術來消滅欺侮他家的「壞人」。公元2023年,他三十八歲時找到了當時久負盛名的瑪爾巴。瑪爾巴經過對他六年八個月的觀察,確信他「根器」好、可以造就成才後,於是才對他口傳了全部密法。

米拉日巴按照此法修煉,終於成了可以騰空飛行、降妖除怪、神通的傳奇人物。他的故事被記載在藏族文學名著《米拉日巴傳》中,在藏區廣為流傳,經久不衰。

噶舉派是支系較多的一個教派。其支系之多,是藏傳佛教任何教派都比不上的。

格魯派 格魯,藏語意為善律或善規,因該派倡導僧人應嚴守戒律而得名。該派僧人戴黃色僧帽,俗稱黃帽派或黃教。

格魯派是十五世紀後期經過宗喀巴宗教改革後而興盛起來的教派。創始人宗喀巴,原為噶當派僧人,公元2023年到衛藏地區學經,先後跟從薩迦、噶舉、夏魯等派僧人學習,自14世紀八十年代初學習各派顯、密經論,至八十年代末,遍學藏傳佛教各派教法。他不愧為「站在所有大師肩上的」僧人,他吸收了噶當派的戒、定、慧學修並重的方法;吸收了薩迦派研究佛經學問的嚴謹;主張顯宗、密宗並重,在密宗教義修練方面將佛教所有教派的精華吸收過來。

他著書立說,授徒傳教,獨樹一派,在衛藏地區建立了很高的威望

什麼是藏傳佛教,其主要特點及民眾的宗教習慣有哪些

7樓:愛笑的善善哈

佛教有三大語系傳承,南傳上座部巴利語,藏傳佛教藏文大藏經,還有就是北傳佛教漢傳佛教!

藏傳佛教的特點有那些?

藏傳佛教是什麼樣的宗教

8樓:匿名使用者

是佛教的一個支系。

屬北傳佛教,流傳地集中在中國藏族主要聚居地區(**、青海、四川、甘肅、雲南),蒙古,尼泊爾,不丹,印度的喜馬偕爾邦、拉達克和達蘭薩拉,俄羅斯的卡爾梅克、圖瓦和布里亞特。

屬於大乘佛教,但以密宗傳承為其主要特色。

教義特徵為大小乘兼學,顯密雙修,見行並重,並吸收了苯教的某些特點。

傳承方式既有師徒傳承方式,如寧瑪派、噶舉派、噶當派;也有家族傳承方式,如薩迦派。但最具特色的還是活佛轉世制度。

"政教合一"是喇嘛教的另一大特點。

9樓:無量光無量壽

藏傳佛教初者以唐朝文成公主出使西域,隨身帶有佛經佛像,建立了寺院廟宇,即是藏族佛教文化的基礎。隨歷史原因,**佛教沒落,瑪爾巴求學印度密宗上師,及**米拉日巴成就影響、**藏王迎請印度蓮花生、阿底埉等密宗上師,宗咯巴成就影響,及歷史演變,形成具有印度民俗為特色、政教合一的**密宗佛教文化特色。

藏傳佛教有什麼特點?

10樓:匿名使用者

藏傳佛教源於印度,但主要吸收了原始苯教一些神祇和儀式。在教義上,是大、小乘兼修而以大乘為主;大乘中顯密共修,並以無上瑜伽密為最高修行次第,形成藏密。它的特點主要有以下四個:

一:咒術性;第二:對喇叭異常的尊崇;第三:

活佛轉世思想;第四:宗教與政治相結合。

11樓:匿名使用者

藏傳佛教

和漢傳佛教都是佛教,因此,都有佛教的共同特點,如承認四法印,皈依三寶,四眾**都按律部規定受戒,發慈悲心,抑惡揚善,以正見破除三界煩惱,追求解脫苦與苦因等等。

二、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同屬大乘佛教,因此,都有大乘教的共同特點,如利益眾生為目的的菩提心,受分別解脫戒和菩薩戒,以六度修福慧資糧,成就佛陀色法二身,以無二正見破障,追求不同於小乘教的不住二邊涅盤等等。

但也有各自的不同特點和大同中的小異。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藏傳佛教是顯教菩薩乘和密教金剛乘合二為一的教派,而漢傳佛教是大乘顯教。唐代雖然譯過一些密經,但都屬下部密,而且早已絕傳。有人將淨土宗劃為密宗,但從教義上衡量,這種觀點恐怕難以成立。

藏傳佛教四部密法俱全,但藏傳佛教獨有的密法是無上密,所謂即身成佛之法也只在無上密中才有,因為下三部密宗中隨有多種成就的修法,但都沒有幻身和光明識的修法,而即生成佛卻離不開這兩種雙運成就。

二、藏傳佛教各派都以龍樹中觀見為主,雖然各派對中觀二諦義的理解方面有千差萬別,但沒有一個尊唯識見者。唯識學研究唯識學研究只是為了從反面認識中觀見,唐玄奘師出唯識宗門,故在東土弘揚法相唯識學,對唐以下的漢傳佛教影響極大;六祖《壇經》解說事理契合中觀,但後期禪家輕視經教,雖言重理,但不學經論而所得之「理」,也很難說清是什麼樣的「理」。現在的漢傳佛教大部分是淨土宗,淨土家認為:

理深解微,未世斷惑證理甚難,乘佛原力,往生淨土為易行之道,因此,不習中觀唯識之理,只誦經典、佛號求往生。由於這些原因,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在事理二諦的見解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別。

三、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由於各自所處的歷史文化、自然環境和信眾的生存條件、生活習俗不同,因此,在飲食起居、典章制度、塔殿佛像的造型風格、信仰習俗、信眾的心理素質等眾多文化內涵方面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點。

總的來說,藏傳和漢傳佛教之間雖然有以上這些不同點,但二者既然都是佛教,在根本教義方面沒有什麼不同,也就是說它們在本質上沒有什麼不同。不同點,只表現在非本質的表面現象方面。

藏傳佛教的歷史西藏傳佛教有多少歷史?

佛法這麼好,知道的人,那麼少,誤解的人那麼多。讓我們一起來認識真正的佛教,認識佛法的偉大。佛教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相傳與公元前6 前5世紀古印度的迦毗羅衛國 今尼泊爾境內 王子喬達摩 悉達多所創,因父為釋迦族,成道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也就是 釋迦族的聖人 的意思。廣泛流傳於亞洲的許多國家。東漢時自西向...

藏傳佛教與漢地佛教有何不同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有什麼不同?

藏傳佛教,使用藏語書寫的經典,是藏化的佛教!向來對小乘 大乘 密乘三乘的戒律格外重視,但由於地理環境等因素的限制,素食只為少數行者所受持。相比之下,漢傳佛教的素食觀實在很殊勝,自古以來的素食傳統,不知饒益了多少眾生。若能學習這種慈悲為懷的素食觀,則可減少現今藏傳佛教中的諸多過患。藏地許多活佛 大德的...

藏傳佛教裡如何稱呼女僧人藏傳佛教中如何稱呼普通的僧人

藏傳佛教裡女僧人一般被稱為 覺姆 覺姆簡介 覺姆 其實就是內地的 比丘尼 俗稱為尼姑。在 有很多寺廟,其中喇嘛廟居多,尼姑庵較少。要成為一個合格的覺姆一般要經歷以下過程 1 剃髮 剃髮,是佛教徒出家接受戒律的一種規定。覺姆出家入寺前,一般要在寺院找一位道行高,學問好,在寺內有一定聲望,已入殿課誦,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