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佛法這麼好,知道的人,那麼少,誤解的人那麼多。
讓我們一起來認識真正的佛教,認識佛法的偉大。
佛教: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相傳與公元前6-前5世紀古印度的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王子喬達摩·悉達多所創,因父為釋迦族,成道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也就是「釋迦族的聖人」的意思。廣泛流傳於亞洲的許多國家。
東漢時自西向東傳入我國。佛教與**教、伊斯蘭教並稱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所謂佛教就是佛的教育而不是拜佛的宗教,佛教非宗教,非哲學,講佛教是宗教只是一種通俗的方便說而已,實則以般若的智慧自內證打破無明煩惱,成就菩提(覺悟)之道,佛教在歷史上曾對世界文化傳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2樓:匿名使用者
藏傳佛教的起源
前弘期中國藏傳佛教開始於西元七世紀中葉。當時**的松贊干布藏王,在他的兩個妻子,唐朝文成公主和尼泊爾毗俱底公主(藏名尺尊或赤尊公主)共同的影響下皈依了佛教。他派遣大臣端美三菩提等十六人到印度學習梵文和佛經,回來後創造了藏語文字並開始翻譯了一些佛經,到了八世紀中葉藏王赤松德贊迎請寂護大師及**蓮花戒入藏,逐漸奠定藏傳佛教的基礎,但此時仍有許多人反對。
後寂護大師返印,敦請蓮華生大士由印度入藏,傳入密宗,折服了原來盛行的苯教,佛教於是得到了弘揚。
寂護與蓮華生大士入藏之後,首先建立了桑耶寺,度僧出家,成立僧伽,並請譯師從梵文翻譯大批佛典,同時也從漢文翻譯一些佛經,據現存的登嘎爾目錄(布敦認為是赤松德贊王府所編),當時譯出的大小顯密經律論有738種(內從漢文轉譯的32種),故當時佛教流傳是很興盛的。蓮華生大師另一個重要的貢獻,是他吸取了許多**傳有的傳統與信仰的元素,加入印度佛教之中,使得佛教信仰得與在**生根,建立了獨特的藏傳佛教風格。
當時唐朝禪師摩訶衍(mahayana),藏文稱其為「和尚」(hva-san)或「大乘和尚」(mahāyāna hva-san)入藏巨集揚禪宗,後與蓮花戒辯論失敗,赤松德贊下令不得再修頓門法[1]。因為**王室刻意壓抑漢傳佛教的影響力,使得漢傳佛教無法進入**。但是在**固有的大圓滿、大手印傳承中,仍然可以看出它受到漢傳佛教影響的痕跡。
後弘期在九世紀中葉,**佛教曾一度遭到破壞,即朗達瑪滅佛,曾有一段時間(公元842-978年)佛教沉寂了。後來由西康地區再度傳入,藏傳佛教又得復甦。在朗達瑪滅佛後,因經典散失,開始有人發掘編輯舊有保留的佛經,稱為伏藏,根據前弘期舊譯經典及伏藏所建立的教派稱為寧瑪派,又稱舊派。
而在朗達瑪滅佛之後,重新由印度取回重譯的經典,稱新譯。**史上稱朗達瑪滅法之前為前弘期,之後由大譯師仁欽桑波重興的佛教為後弘期。此後印度的佛教學者,特別是遭遇變亂時期的那爛陀寺、超巖寺等的學者,(印度比哈爾邦省的佛教各大寺廟在2023年被入侵軍全部毀壞),很多人前往**取經,傳譯事業因而興盛,著名的譯師有馬爾巴等人。
十一世紀時有孟加拉佛教大師阿底峽尊者入藏(2023年),又大弘佛法,重建僧伽,傳播中觀應成派大義,同時藏族比丘仁欽桑波(寶賢)等翻譯了很多的經論。
印度傳入**的佛學,主要的稱五大部,就是『因明』,『戒律』,『俱舍』,『中觀』,『現觀莊嚴論』。藏文大藏經(包括《甘珠爾》和《丹珠爾》)近六千部中絕大多數是直接由梵文翻譯的,少數是從漢文轉譯的,因此,印度後期佛教的論著豐富儲存在藏文大藏經裡,尤其是因明、宣告、醫方明等論著數量龐大,這些譯著都非常重要。
喇嘛教傳播的另一高潮是在明神宗時代,俺答汗與索南嘉措在青海仰華寺見面殿下在蒙古傳播的種子,蒙古源流說,俺答汗的從孫切盡皇臺吉是第一位信仰喇嘛教的皇族,到十七世紀中幾乎所有蒙古人已信仰喇嘛教
3樓:匿名使用者
**長期分散割據的形勢,導致不同地區自立政權間的不斷鬥爭,也促進了地區間的競爭和多方面開發。10世紀以來,農業有了較大的發展,手工業和商業開始興起,特別是在河谷地帶。阿里的定日、聶朗,後藏的拉孜、古爾莫等地,已形成商業市場;阿里的古格、北部的洛丁等地則開礦採金。
社會財富有相當的積累。據統計,僅由藏赴印留學的150餘僧人,即化費**11萬餘兩。在這些經濟區域,佛教勢力與地方領主結合為一,形成了許多各自為政的政治文化中心。
這是滋生佛教宗派的主要原因。在這個時期興建的寺廟僅衛藏地區即有200餘座,且多由地方封建領主把持。寺主與領主相兼,成為地方世俗勢力與佛教勢力結合的據點。
例如赴多康學法的諸僧中魯梅•粗赤喜饒回衛藏後當了噶瓊寺的寺主,熱西兄弟當了格傑南瑪林寺寺主,章•意希允丹當了康鬆桑康林寺寺主,巴•楚臣洛追兄弟當了桑耶寺寺主。後來魯梅又進到拉薩地區,在衛地上部的那摩修建了恰德烏寺。魯梅的**向那囊多吉旺曲修建了傑魯來廟,由此形成「向系」;翱繹曲瓊乃修建葉爾巴哇讓寺,形成「俄系」;蘭耶歇喜饒修建加賽崗寺,形成「蘭系」;主梅粗赤瓊乃修建塘波且寺,形成「唐系」。
此四系總稱「魯梅部」。
與此同時,赴多康學法的衛地僧人中,巴•楚臣洛追,在彭波修建南巴吉布寺,形成「巴部」;熱西•楚臣旺秋在墨竹修建昌沃寺,形成「熱部」;章•意希允丹在彭波修建思蘭吉莫寺,形成「章部」。這樣,魯梅、巴、熱、章四部逐漸在拉薩地區發展起來,成為藏傳佛教的骨幹力量。當然,類似情況在其它地區也存在。
4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稱為藏傳佛教,藏族稱為"桑卻登巴"意為佛教、佛法、內地俗稱喇嘛教。
公元七世紀,佛教分別由印度和我國內地傳入**地區,而後在特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實質上是印度佛教顯密二宗和漢地佛教的顯宗傳入**後吸收了**高原原始宗教苯教的某些內容而形成。
藏傳佛教分為四大教派(寧瑪派)(噶魯派)(薩迦派)(噶舉派)
**傳佛教有多少歷史?
5樓:加內沙
佛教傳入藏地的時間是在佛滅2023年到2023年之間,那個時候印度本土的佛教已經發展成「大乘密教」。所以藏傳佛教帶有濃厚的密教色彩,崇尚唸咒、火 供等等,這些都反映了印度佛教發展到末期階段的情形。當時的佛教越過喜馬拉雅山,傳到了**,故稱為「藏傳佛教」。
藏傳佛教接受的是從佛滅2023年到 2023年這段時期的佛法,所以藏傳佛教與漢傳佛教有很大的區別,跟南傳佛教則有更大的不同。
佛教傳到藏地 (佛紀1100-2023年,公元7-11世紀)漢傳佛教接受的是以「大乘」為主的佛教。大乘佛教主張行菩薩道,強調圓融、慈悲、方便,所以融合了大量的漢地文化和儒道思想,形成帶有濃厚中華色彩的漢地佛教。當大乘佛教傳到了韓國、日本,則又再多了一些當地的文化特色。
傳到了藏地的佛教也是這樣。藏地原來就有一種類似原始多神崇拜的苯教。大乘密教傳到**之後,大量吸收了當地信仰因素,形成我們現在所看到的藏傳佛教。
比 如說:藏傳佛教非常注重供**神;漢傳佛教雖然也有敬拜鬼神的儀式,但比起藏傳則要遜色多了;在南傳佛教,比庫們連鬼神都不崇拜、不合掌。又比如藏傳佛教 有龐大的神佛體系,除了諸佛、菩薩以外,還有金剛、明王、度母、空行母、祖師、**神等等,多不勝數;漢傳佛教雖然崇拜諸佛、菩薩、祖師等,但卻沒有那麼 多金剛、度母、空行母之類。
6樓:公羽清沫
藏傳佛教是在中國青海、**、內蒙古以及現在距離**較近等地區流行的一種宗教。公元7世紀佛教密宗傳入**。也稱為喇嘛教。
7樓:匿名使用者
多少歷史?無數的
多久歷史?可以追溯到八世紀中葉
如果認同藏語系佛教跟苯教有密不可分的關係那就沒有辦法上溯了
8樓:匿名使用者
現在**有多少活佛? ...一般男性活佛的下一任還是男性,女性活佛的下一任...歷史記載過男活佛可以轉世為女活佛,女活佛也可以轉世為男活佛。是特殊的情況...
誰能告訴我藏傳佛教的歷史。
9樓:匿名使用者
藏傳佛教歷史——前弘期
初傳神話
28代贊普拉託託日年贊時,天降神物,神物有:一肘量**寶塔、《百拜懺悔經》、《寶篋經》和六字大明心咒。
松贊干布
佛教大規模地傳入**應該從松贊干布建立吐蕃王朝時開始。佛教從兩個方向傳入,漢地和印度。當時的**松贊干布藏王,在他的兩個妻子,唐文成公主和尼泊爾毗俱胝,藏名尺尊公主共同的影響下皈依了佛教。
他派遣大臣端美三菩提等十六人到印度學習梵文和佛經,回來後創造了藏語文字並開始翻譯了一些佛經,並制定法律明令人民要虔信佛教,佛教開始在吐蕃傳播起來。
赤松德贊
赤松德贊對佛教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作用。首先,迎印度僧人寂護和蓮花生入藏。寂護和蓮華生入藏之後,首先建立了桑耶寺,在桑耶寺建成後,赤松德贊特地派人到印度請來12位僧人,為7位吐蕃貴族青年剃度授戒。
這7人出家是**佛教史上極為重要的一件大事,是藏人出家之始,他們在藏文史籍中被尊稱為「七覺士」。並請譯師從梵文翻譯大批佛典,同時也從漢文翻譯一些佛經。因此,佛教三寶——佛、法、僧終於齊備。
此時譯經事業開始興盛。這段時期共編著了四部目錄:旁塘目錄、丹噶目錄、青浦目錄。
赤松德贊之後的3位贊普也都大力扶植佛教,僧侶免於賦稅和體力勞動;王宮內設定供奉佛、法、僧「三寶」的道場,讓僧人蔘與國政。
赤祖德贊
赤祖德贊(又名赤熱巴堅)再次對佛教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有一個事件可以表現他對佛教的態度:當僧人講經時,赤祖德贊坐在中間,頭髮編成兩辮束以長絲帶伸展在僧人座位上,然後讓僧人坐上去,以此表示他對僧人的尊敬。
赤祖德贊興佛主要措施有:興建烏香多寺、制定七戶供僧的規定(規定每7戶平民負責供養1位僧人的生活)、釐定文字(**歷史上第二次釐定文字)、統一譯例(頒佈了釐定新詞術語的法令、規定譯例三條)。這個時期出現了很多著名譯師,以「三老」(比盧遮那、丹瑪孜芒、迦溼彌羅·阿難陀)、「三中」(涅·般若鳩摩羅、款·魯易旺波、瑪·仁欽卻)和「三少」(噶瓦·拜則、焦若·魯益堅贊、尚·意希德)。
由於松贊干布、赤松德贊、赤祖德讚的突出貢獻,歷史上稱這三代贊普為「祖孫三王」。
朗達瑪滅佛
但在九世紀中葉,**佛教曾一度遭到破壞,即所謂朗達瑪滅法,曾有一段時間(842-978)佛教沉寂了。 稱為「黑暗時代」。赤祖德讚的興佛措施和把王朝軍政大權交給佛教僧人的做法,引起貴族們的不滿。
貴族們謀害了赤祖德贊,擁立朗達瑪為贊普後,了大規模的禁佛運動。桑耶寺等著名寺院都被封閉,大昭寺改為屠宰場,釋迦牟尼等身像被埋藏起來。因為是文成公主把釋迦牟尼佛像從內地帶來並使吐蕃有了佛教,故文成公主被禁佛者說成是魔鬼的轉世。
僧人被勒令改信苯教,不願從命而又戒殺生的僧人被強迫操起弓箭,帶著獵狗去山上打獵。佛教寺廟內的壁畫被塗抹掉後,又在上面畫僧人飲酒作樂的畫。許多佛像被拖出寺院釘上釘子扔入河中,大量佛經被燒燬或扔到水中。
這次禁佛運動對佛教的打擊是非常沉重的,以致**宗教史籍把朗達瑪以後的近百年間稱為「滅法期」或「黑暗時代」。 有些外表在家的白衣俗人,而實際在家修習密咒金剛乘法的人士,是當時的藏王和大臣們所不知道的。由於當時沒有顯現出家相。
而未遭到**的人,還是為數不少的。一切智耶桑哲哇也說:『那時毗奈耶教法雖是遭到摧殘,但是大密咒金剛乘法這一方面,直到而今是從未衰沒的。
密宗之修持者,亦只有白衣之居士,於各自家中,或清淨山邊,修講生圓次第,所以能令密乘律儀傳統,得以不斷。 其他共同佛法言之:則所有三代藏王時所翻譯一切之經續,以善於儲存之故,因此大部分,尚能流傳至今。
藏傳佛教的歷史——後弘期
朗達瑪滅佛一百年之後,佛教後來由原西康地區和衛藏地區再度傳入,**佛教又得復甦。朗達瑪滅佛之前佛教在**的傳播稱為藏傳佛教的「前弘期」,之後稱為「後弘期」。藏傳佛教後弘期根據佛教傳入路線的不同,分為上路弘傳和下路弘傳。
上路弘傳
上路弘傳指從衛藏地區傳入的佛教。對佛教的發展做出了貢獻的著名僧人有:拉喇嘛意希沃、降秋沃、仁欽桑波(958-1055)、阿底峽(982-1054)。
仁欽桑波翻譯了17部經、33部論、108部怛特羅,建寺108座。 阿底峽寫作《菩提道燈論》,對藏傳佛教理論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其**仲敦巴創立噶當派。
同時他還是觀音、度母信仰的推動者。
下路弘傳
下路弘傳指有阿里地區傳入的佛教。主要人物有:索南堅贊、賽尊、洛敦·多吉旺秋、卓彌譯師釋迦意希。
支派的形成
這樣,佛教逐漸在吐蕃復興,並發展成獨具高原民族特色的藏傳佛教,而且從11世紀開始陸續形成各種支派,到15世紀初格魯派的形成,藏傳佛教的派別分支才最終定型。主要有寧瑪派、噶當派、薩迦派、噶舉派等前期四大派和後期的格魯派等。格魯派興起後,噶當派則併入格魯派而不單獨存在。
藏傳佛教的派別差異既不像印度的小乘十八派是由於其遵行的戒律不同而分派,也有異於印度的大乘因其主張的教義不同而分派。其派別差異是因不同師承、不同修持教授、所據不同經典和對經典的不同理解等佛教內部因素和不同地域、不同施主等教外因素而形成眾多派別。這是藏傳佛教的又一特點。
藏傳佛教的宗教特點,藏傳佛教有什麼特點
藏傳佛教一直被人們認為是一種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佛教形式,或者乾脆說是佛教與 土著宗教相結合的一種宗教形式。有如下特點 第一,在藏傳佛教中咒術佔很重要的地位。人認為,唸咒能消災祈福。所以許多佛教修行者以獲得唸咒的這種靈驗力為修習的目的。唸咒一般是同密教相聯絡的。佛教也以重視密教為其特點。在佛教傳入 的...
藏傳佛教與漢地佛教有何不同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有什麼不同?
藏傳佛教,使用藏語書寫的經典,是藏化的佛教!向來對小乘 大乘 密乘三乘的戒律格外重視,但由於地理環境等因素的限制,素食只為少數行者所受持。相比之下,漢傳佛教的素食觀實在很殊勝,自古以來的素食傳統,不知饒益了多少眾生。若能學習這種慈悲為懷的素食觀,則可減少現今藏傳佛教中的諸多過患。藏地許多活佛 大德的...
全球藏傳佛教信眾的有多少人,中國的藏傳佛教信徒有幾億?密教
藏傳佛教,據我所知,遍佈於中國 地區,根據網路傳說,中國有大約百分之18的人口信佛,世界佛教徒人口為7億,藏地人口 含非佛教徒 300餘萬。全球藏傳佛教信眾,具體人數很難做出權威的統計,因為這是寄到很多組織,也涉及到很多別派,所以具體人數是無法統計的,但是通過聯合國的權威數字顯示,大個的人數將近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