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節的由來,關於鬼節的來歷

2021-05-04 08:01:28 字數 4395 閱讀 5610

1樓:山海軒

由來道教節日能與傳統民書相應,主要基於同一宇宙觀:即天、地、水三界,被神格化為天官、地官、水官所統轄的三界府署,民間通稱的"三界公",便是以三官泛指三界眾神。中國東漢末年,天師道便已綜合前道教期的宇宙觀,首過即需上"三官手書",分別投於天、地、水中,表示向三官懺悔罪過,以祈求平安。

經歷六朝時期的發展後,三會日與三元思想結合,唐代官方的提倡,上元、中元、下元、等三元日定型化,成為祈求玄元皇帝(太上老君、老子)的三元節日,皇帝率百官參與節日儀式。唐、宋以後,已成為民俗節日。

正月十五漢族稱上元佳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漢族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漢族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

漢人於中元節放河燈,道士建醮祈禱,乃是漢族傳統民俗,佛教與道教對這個節日的意義各有不同的解釋,道教強調孝道;佛教則著重於為那些從陰間放出來的無主孤魂做「普渡」。

道家全年的盛會分三次(合稱為"三元"),認為"三元"就是天官、地官及水官"三官"的別稱,正月十

五、七月十五以及十月十五各為三官大帝的誕辰。根據五雜俎的記載:"道經以正月十五日為上元,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十月十五日為下元。

"正月十五日稱為"上元",主要是舉行賜福的儀式;七月十五日稱為"中元",用以赦免亡魂的罪(中元法事是為亡魂赦罪,但是絕對不能完全解除罪孽,只是減輕了一些,希望他們早日安息。);十月十五日稱為"下元",則是為有過失的人解除厄運。道教《太上三官經》雲:

"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一切眾生皆是天、地、水官統攝"。中元節時,道教宮觀如地安門火神廟、西便門外白雲觀為了祈禱"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照例舉辦"祈福吉祥道場"。因為懼厲的心理,民眾於日常生活中複合儒、佛、道三教,成為農曆7月15日的中元節,民間則稱農曆7月為"鬼月"。

佛教傳入後,佛教徒根據印度一種佛教儀式追薦祖先,佛教也在這一天,舉行超渡法會,稱為"屋蘭瑪納"(印度話ullambana)也就是"孟蘭會"。孟蘭盆的意義是倒懸,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掛在樹頭上的蝙蝠,懸掛著、苦不堪言。為了使眾生免於倒懸之苦,便需要誦經,布絕食物給孤魂野鬼。

此舉正好和中國的鬼月祭拜不謀而合,因而中元節和孟蘭會便同時流傳下來。

2樓:華立小蝦米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個節日: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公曆的四月五日,但其節期很長,有十日前八日後及十日前十日後兩種說法,這近二十天內均屬清明節。

3樓:4k暗影虎者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

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4樓:匿名使用者

清明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是中國重要的「時年八節」(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曆4月5號前後,節期很長,有10日前8日後及10日前10日後兩種說法,這近20天內均屬清明節。要談清明節,需從一個節日——寒食節說起。

寒食節,又稱熱食節,禁菸節,冷節,它的日期又距冬至108天,也就是距清明節不過一天或兩天,這個節日的主要節俗是禁火,不許生火煮食,只能食備好的熱食,冷食,故而得名。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清明節」的得名還源於中國農曆24節氣中的清明節氣。

冬至後第108天就是清明節氣。清明節氣共有15天。作為節氣的清明,時間在春分之後。

這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氣清朗,四野明淨,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用「清明」稱這個時期,是再恰當不過的一個詞。地球公轉一週為黃經360度,當地球到達黃經零度時定為春分,而後每執行15度有一個節氣,共有二十四節氣。

因此,節氣在陽曆上的日期是固定的,由於閏年的原因,所以會相差兩天。

中國傳統節日介紹圖農曆是反映物候變化、指導農時的陰陽曆,它還結合了陰曆,即以月相29.5天為週期(一次滿月到下一次滿月的時間間隔)。因為陰曆紀月推算節氣所在具體時間需要準確的天文知識和數學知識,所以,以前的歷書所載各個節氣發生的時間是要由國家頒佈的(如立春精確到年月日時分秒),而且,不同的時代推算的規則有所不同,《清史稿·時憲志》就用很長的篇幅和很多圖形公式來說明當時的推算方法。

一般所講農曆中節氣的設定規律往往只是確定月首為節氣,月中為中氣,兩個節氣間隔是15天是唯一可以供人推算的依據,節氣歌也是一般人掌握節氣規律的必學知識。稍微複雜一點的推算是習慣上以上一年的冬至(一年中太陽最低的時候)過了105天就是寒食,106天就是清明;按陽曆計算就簡單多了、可以固定在4月5日或4日(以當年二月平或29日而差異)。從天文角度說,4月5日或6日視太陽(視太陽就是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到達黃經15度的時候。

 在古人的觀念裡,108是代表完滿、吉祥、久遠、高深的大數,把清明放在冬至後第108天,是有很深的含義。清明的得名,不僅緣於萬物此時的生長清潔明淨,也緣於這一時期的太陽也是清新的太陽,流轉於這一時期天地之間的陽氣,也是清新的陽氣。

5樓:匿名使用者

大家知不知道清明節的來歷呀?如果想的話就認認真真地聽吧!關於清明節有這樣一個傳說:

相傳春秋戰國時期,晉獻公的妃子為了讓自己的兒子重耳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重耳為了自身的安全逃出城外,重耳最後只有幾個忠心耿耿的大臣。一次重耳餓暈了,大臣裡有一個叫介子推的忠臣,從自己身上割下一塊肉,用火烤後給重耳吃,重耳的病好了。

後來重耳做了君主,想要介子推來任命封官,介子推不肯來逃進了綿山上。 重耳為了讓介子推做大官,放火燒山讓介子推自己出來,大火燒了三天三夜才熄。並沒有看見介子推出來,進山一看,介子推和他母親抱著一棵樹已死去,樹上有個洞,裡面的衣服上寫著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做鬼終不見,強似伴……後來重耳把綿山改為介山,每年四月五日定為清明節。聽了這個傳說,大家應該都知道清明節的來歷吧!

6樓:飛翔

清明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節」(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曆4月5號前後,節期很長,有10日前8日後及10日前10日後兩種說法,這近20天內均屬清明節。要談清明節,需從一個已失傳的節日——寒食節[1]說起。

寒食節,又稱熱食節,禁菸節,冷節,它的日期又距冬至108天,也就是距清明節不過一天或兩天,這個節日的主要節俗是禁火,不許生火煮食,只能食備好的熱食,冷食,故而得名。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清明節」的得名還源於中國農曆24節氣中的清明節氣。

冬至後第108天就是清明節氣。清明節氣共有15天。作為節氣的清明,時間在春分之後。

這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氣清朗,四野明淨,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用「清明」稱這個時期,是再恰當不過的一個詞。地球公轉一週為黃經360度,當地球到達黃經零度時定為春分,而後每執行15度有一個節氣,共有二十四節氣。

因此,節氣在陽曆上的日期是固定的,由於閏年的原因,所以會相差兩天。

7樓:匿名使用者

清明節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108天。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曆書》:

「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

關於鬼節的來歷 10

8樓:啦啦啦小巨蟹呀

七月十五,稱之為中元節

(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俗稱鬼節,佛教稱為盂蘭盆節。是中國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我們按道教和佛教說一說中元節的來歷。

道教設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各司其責。

天官為上元賜福,地官為中元赦罪,水官則下元解厄。地官所管地府,在這一天會慶賀自己誕辰,放出全部鬼魂,信眾也會設齋為祖先求冥福,請地官赦免罪過,早**堂。這是中元節成為民俗節日的主要原因。

在世俗中,人們要祭祖、上墳、點荷燈為亡者照回家之路,放饅頭給孤魂野鬼吃,祭祀先祖和鬼魂。佛教這一天稱為盂蘭盆會的日子,源自目蓮救母的故事。據說當時目連在陰間地府經歷千辛萬苦後,見到他死去的母親劉氏,發現她受一群餓鬼折磨,想用缽盆裝菜飯給她吃。

卻被餓鬼奪走。目連只好向佛祖求救,佛祖被目連的孝心感動,授予其盂蘭盆經。目連按照指示於農歷七月十五用盂蘭盆盛珍果素齋供奉母親。

捱餓的母親終於得到了食物。因此為了紀念目連的孝心,佛教徒每年都有盛大的「盂蘭盆會」,即「鬼節」。

9樓:貿永修衡水

中國共有四大鬼節,分別是三月

三、清明節、七月十

五、十月初一

但其中的農曆7月14/15日是陰間最大的節日-----鬼節,又稱盂蘭節、中元節、七月半。據說,當日閻王也會披著盛裝和鬼眾們共度佳節,並且讓我們活著的人一起為他們祝福,祝願另外一個世界的人們心想事成,快樂享受人間沒來得及享受的幸福。因此,我國許多地方界時將舉辦祭祀、參佛、淨墓、回顧、賞花、垂釣等活動以示慶祝。

關於鬼節的來歷,關於鬼節的來歷

七月十五,稱之為中元節 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 俗稱鬼節,佛教稱為盂蘭盆節。是中國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我們按道教和佛教說一說中元節的來歷。道教設三官,即天官 地官 水官,各司其責。天官為上元賜福,地官為中元赦罪,水官則下元解厄。地官所管地府,在這一天會慶賀自己誕辰,放出全部鬼魂,...

中國農曆七月十三的日子是鬼節,它的由來是什麼

相傳,每年從七月一日起閻王就下令大開地獄之門,讓那些終年受苦受難禁錮在地獄的冤魂厲鬼走出地獄,獲得短期的遊蕩,享受人間血食,所以人們稱七月為鬼月,這個月人們認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每年農曆七月十四 十五日為盂蘭節,又稱中元節 七月半或鬼節,過去人們在這天晚上除拜祭自己的祖先外,還準備一...

桂花的來歷,關於桂花有哪些傳說,桂花的由來歷史

我國桂花樹栽培歷史達2500年以上。自漢代至魏晉南北朝時期,桂花成為名貴的花卉與貢品,併成為美好事物的象徵。漢武帝初修上林苑,群臣皆獻名果異樹奇花兩千餘種,其中有桂十株。公元前111年,武帝破南越,接著在上林苑中興建扶荔宮,廣植奇花異木,其中有桂一百株。當時栽種的植物,如甘蕉 密香 指甲花 龍眼 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