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啦啦啦小巨蟹呀
七月十五,稱之為中元節
(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俗稱鬼節,佛教稱為盂蘭盆節。是中國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我們按道教和佛教說一說中元節的來歷。
道教設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各司其責。
天官為上元賜福,地官為中元赦罪,水官則下元解厄。地官所管地府,在這一天會慶賀自己誕辰,放出全部鬼魂,信眾也會設齋為祖先求冥福,請地官赦免罪過,早**堂。這是中元節成為民俗節日的主要原因。
在世俗中,人們要祭祖、上墳、點荷燈為亡者照回家之路,放饅頭給孤魂野鬼吃,祭祀先祖和鬼魂。佛教這一天稱為盂蘭盆會的日子,源自目蓮救母的故事。據說當時目連在陰間地府經歷千辛萬苦後,見到他死去的母親劉氏,發現她受一群餓鬼折磨,想用缽盆裝菜飯給她吃。
卻被餓鬼奪走。目連只好向佛祖求救,佛祖被目連的孝心感動,授予其盂蘭盆經。目連按照指示於農歷七月十五用盂蘭盆盛珍果素齋供奉母親。
捱餓的母親終於得到了食物。因此為了紀念目連的孝心,佛教徒每年都有盛大的「盂蘭盆會」,即「鬼節」。
2樓:貿永修衡水
中國共有四大鬼節,分別是三月
三、清明節、七月十
五、十月初一
但其中的農曆7月14/15日是陰間最大的節日-----鬼節,又稱盂蘭節、中元節、七月半。據說,當日閻王也會披著盛裝和鬼眾們共度佳節,並且讓我們活著的人一起為他們祝福,祝願另外一個世界的人們心想事成,快樂享受人間沒來得及享受的幸福。因此,我國許多地方界時將舉辦祭祀、參佛、淨墓、回顧、賞花、垂釣等活動以示慶祝。
中元節的來歷
3樓:仲嘉惠融綸
到了農曆七月十五,也便到了中國人過「中元節」的日子。中元節是道教的稱法,從佛教的角度去叫則是「孟蘭盆節」,又叫「鬼節」。傳言釋迦十大**之一的目連之母因生前不行善,死後在地獄受苦。
目連為救母到如來處倒懸求佛救度。釋迦要他在七月十五日,備百味飲食,供養十方僧眾,這樣可使母解脫。佛教據此興起孟蘭盆會。
中元節和清明很相似,要祭祀祖先,在唐宋時代就已經成為民間的一個節日了。節日那天,人們以麻、谷、秫縛在一起,掛在大門及中堂的天地祖先兩旁,或設果品牲禮及麻谷之類到墳上去祭奠祖先,與清明節上墳相似。李商隱有詩言中元上墳:
絳節飄搖宮國來,中元朝拜上清回。
在洪澤湖地區,中元節又稱「敬孤節」,各家各戶除了給死去的老人燒紙祭祀外,還爭著把村裡的孤老請到自家招待,向他們表示敬意。
中元敬孤的來歷是這樣的:很久以前,洪澤湖上有一個叫巫支岐的水怪,這個水怪不但在洪澤湖中興風作浪,而且經常上岸掠走村童,把他們吞食掉。大禹治水路過這裡時,曾把它抓住壓在龜山腳下。
可是,等大禹離開洪澤湖後,水怪慢慢搖掉向上的壓的石塊,從龜山腳下鑽出來,回到湖上,更加貪婪地吞食村童。人們對它恨之入骨而又毫無辦法。
村裡的一位孤老把全村老人召集起來,對他們說:「為了拯救子孫後代,我們就是自己死也也要把巫支岐除掉!」他的計劃是:
由全村老人化裝成村童,隨身藏毒藥,讓水怪吃下後把它毒死。隨後,孤老悲壯地說:「為了我們的後代,讓我們老人獻出自己的生命吧!
」老人們一致贊成,沒有一個退縮。
七月十五日這天,全村老人化裝成童男童女來到洪澤湖邊玩耍,水怪看見後,躍出水面,一下子把他們掠到水裡吞食了。很快,藥性發作,水怪疼痛不已,難以忍受,直在湖中打滾翻騰,最後終於被毒藥毒死,葬身湖底。
老人們用自己的生命換取了洪澤湖的太平,拯救了無數幼小的生命,得到了人們的尊敬,後人為了紀念這些富於犧牲精神的老人,就把七月十五定為敬孤節。每到這一天,人們不但為先逝的老人燒紙祭祀,而且爭著把村裡活著的老人請到自已家過節,以實際行動對老人表示特別的敬重,這一良俗至今保留。
4樓:匿名使用者
鬼月與中元節
農曆七月是民間俗稱的
鬼月;鬼月時,在陰間的孤魂野鬼會被放出來,而在陽間的人們則會舉辦一些祭拜的活動來款待他們,讓他們盡情享受這難得的「假期」。尤其是農曆 7/15日,也就是「中元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準備豐富的祭品,燒香焚紙,好好的祭拜這些從陰間來的好兄弟。
中元節的由來
中元節是道教的說法,中國古代以
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稱上元、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賜福日,中元為地官赦罪日,下元為水官解厄日。所以會在中元時普渡孤魂野鬼。
這一天同時也是佛 教 的 盂 蘭 盆 節 ,盂 蘭 盆 節 的由來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目蓮救母」的故事:
目蓮是佛祖的**,他的母親因為生性貪婪惡毒,死後被打入輪迴中的餓鬼道,永不得超生。目蓮為了解救母親,就在農曆 7/15時廣造「盂蘭盆會」,讓地獄裡的孤魂野鬼享用盆裡的食物,為母親贖罪,使母親能夠超渡。後來每到7/15這一天,佛家們就會做「盂蘭盆會」,以五果供奉佛、僧,解救在陰間受苦的祖先。
中元節的習俗
(一)普渡
普渡時家家門前都會擺設祭品於供桌,屋簷下掛紙燈,用來照路,使孤魂野鬼能找到供養他們的地方。普渡通常以寺廟為中心,附近居民將祭品拿到寺廟來祭拜。
(二)放水燈
是港口邊特有的活動,目的是普渡水中的孤魂野鬼,因為靠海邊,常會有人戲水溺斃或船員出船遭遇不幸的情形,所以除了陸地上的孤魂野鬼,也照顧水中的。臺灣以基隆中元祭的放水燈活動最有名,每年中元節都吸引大批民眾前往參觀。
(三)搶孤
臺灣某些地方盛行在中元時舉行「搶孤」的活動,孤棚是由在四根柱子所構成,上面塗滿牛油,參賽者分成四隊,從四個方向爬上孤棚,在孤棚的頂端,四邊都有祭品在上面,先搶到的隊伍獲勝。這項活動在頭城中元已成為最重要的活動,並吸引許多觀光客前往參觀。
東西方有名的鬼電影與鬼主角
各位同學
這些鬼電影你看過幾部呢?讓你印象最深刻的電影是哪一部?為什麼?
電影排行榜 影片摘要
第一名《**師》的魔鬼
第二名《靈異第六感》布魯斯威利
第三名《七夜怪談》的貞子
第四名《半夜鬼**》的佛萊迪
第五名《十三號星期五》的傑森
第六名《驚聲尖叫》三部曲的鬼面具**
第七名《鬼娃新娘》的恰吉
第八名《厄夜叢林》的女巫
第九名《倩女幽魂》的聶小倩
東西方有名的電影鬼與特色
● 港臺電影鬼
女鬼代表:聶小倩、雪春
男鬼代表:殭屍、開心鬼
不男不女鬼代表:樹妖姥姥
特色:女鬼多半身世可憐、長得像仙女;其它性別的鬼,除了開心鬼,多半不是好東西。
● 日本電影鬼
女鬼代表:貞子
娃娃鬼代表:花子
動物鬼代表:九命怪貓
特色:女鬼都留長髮、有的會**色誘男生,最新嚇人本領就是會爬動。
● 好萊塢電影鬼
好鬼代表:小精靈、冤死鬼
壞鬼代表:附身鬼、娃娃鬼、電視鬼、魔鬼
不好不壞鬼代表:吸血鬼
特色:一個好萊塢養百樣鬼,好恐布、好可愛好笑、好帥、好三八的統統有
5樓:求小宸舒誠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有些地方俗稱「鬼節」、「施孤」,又稱亡人節、七月半。
「鬼節」,俗稱「七月半」(有些地區為十三或十四)。俗傳去世的祖先七月初被閻王釋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習俗。送祖時,紙錢冥財燒得很多,以便「祖先享用」。
同時,在寫有享用人姓名的紙封中裝入錢紙,祭祀時焚燒,稱「燒包」。年內過世者燒新包,多大操大辦,過世一年以上者燒老包。
無論貧富都要備下酒菜、紙錢祭奠亡人,以示對死去的先人的懷念。中元節一般是七天,又有新亡人和老亡人之分。三年內死的稱新亡人,三年前死的稱老亡人。
迷信說新老亡人這段時間要回家看看,還說新老亡人回來的時間並不相同,新亡人先回,老亡人後回。因此要分別祭奠。燒紙錢的時間選晚上夜深人靜,先用石灰在院子裡灑幾個圈兒,說是把紙錢燒在圈兒裡孤魂野鬼不敢來搶,然後一堆一堆地燒,燒時嘴裡還要不住地念叨:
「某某來領錢。」最後還要在圈外燒一堆,說是燒給孤魂野鬼的。亡人們回去的這一天,無論貧富都要做一餐好飯菜敬亡人,又叫「送亡人」。
6樓:匿名使用者
中元節源於早期的「七月半」農作豐收秋嘗祭祖,「七月半」的產生可以追溯到遠古的農事豐收時祭,以及與之相關的祖靈崇拜。
古時人們對於農事的豐收,常寄託於神靈的庇佑。漢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四祭》中雲:「古者歲四祭。
四祭者,因四時之所生孰,而祭其先祖父母也。故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嘗,冬曰蒸。」奉祀先祖在春夏秋冬皆有,但「秋嘗」在其中十分重要。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人們舉行向祖先亡靈獻祭的儀式,把時令佳品先供神享,然後自己品嚐這些勞動的果實,並祈祝來年的好收成。
從歷史文獻記載來看,秋嘗祭祖的活動,先秦時代已有之;起初,「秋嘗」的日期並不確定,後來逐漸固定在七月十四/十五前後,一般是立秋後第一個月圓的望日,秋氣新來的陰盛之時。
而「七月半」被稱為「中元節」,則是源於東漢之後道教的說法。道教諸神中有天官、地官、水官,合稱「三官大帝」,他們是天帝派駐人間的代表,分別在「三元日」為天帝檢校人間功罪以定賞罰:天官為正月十五上元賜福,地官為七月十五中元赦罪,水官則為十月十五下元解厄。
地官所管為地府,所檢的重點自然是諸路鬼眾了。所以中元之日,眾鬼都要離開冥界,接受考校,有主的鬼回家去,沒主的就遊蕩人間,徘徊在各處找東西吃。在統治者推崇道教的唐代,道教的中元節開始興盛,並且逐漸將「中元」固定為節名。
鬼節的來歷故事
7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節日源於早期的「七月半」農作豐收秋嘗祭祖,「七月半」的產生可以追溯到上古的祖先崇拜與農事豐收時祭。古時人們對於農事的豐收,常寄託於神靈的庇佑。
奉祀先祖在春夏秋冬皆有,但初秋的「秋嘗」在其中十分重要。秋天是收穫的季節,人們舉行向祖先亡靈獻祭的儀式,把時令佳品先供神享,然後自己品嚐這些勞動的果實,並祈祝來年的好收成。
「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時代民間的祭祖節,而被稱為「中元節」,則是源於東漢後道教的說法。道教有「三元說」,「天官上元賜福,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厄,「中元」之名由此而來。
七月十四/十五祭祖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以及海外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均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祭祖大節。
鬼節的 來歷是什麼 ?
8樓:清茶半盞
來歷:中元(七月十五)本是民間祭祖的日子,後定為地宮聖誕,而地宮掌管地獄之門,這一天地宮開啟地獄之門,也是地獄開門之日,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圓,因此又是鬼節,是中國三大冥節中最重要的一個,設有道場,放饅頭給孤魂野鬼吃,這一天要祭祖、上墳、點荷燈為亡者照回家之路。道觀舉行盛**會祈福吉祥道場,內容是為死者的靈魂超度。
佛教這一天是盂蘭盆會的日子,內容也是為亡靈超度,盂蘭本意是解放倒懸,來自目蓮救母的故事。
簡介:中元節,俗稱鬼節、施孤、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也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中元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
農曆正月十五日漢族稱上元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漢族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漢族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中元節在農曆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區在七月十四日。
中元節原是小秋,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節,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時行禮如儀。七月十五上墳掃墓,祭拜祖先。
海外華人華僑在清明、中元、冬至和年兜這四節會寄批銀,否則便會被人認為是對祖宗不敬,對長輩不孝,對妻子不負責任的不成器之下等人。
傳說中元節當天陰曹地府將放出全部鬼魂,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活動。凡有新喪的人家,例要上新墳,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成為中國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
鬼節的由來,關於鬼節的來歷
由來道教節日能與傳統民書相應,主要基於同一宇宙觀 即天 地 水三界,被神格化為天官 地官 水官所統轄的三界府署,民間通稱的 三界公 便是以三官泛指三界眾神。中國東漢末年,天師道便已綜合前道教期的宇宙觀,首過即需上 三官手書 分別投於天 地 水中,表示向三官懺悔罪過,以祈求平安。經歷六朝時期的發展後,...
春節的來歷,關於春節的來歷簡介
春節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來自農業,古時人們把谷的生長週期稱為 年 說文 禾部 年,谷熟也 在夏商時代產生了夏曆,以月亮圓缺的週期為月,一年劃分為十二個月,每月以不見月亮的那天為朔,正月朔日的子時稱為歲首,即一年的開始,也叫年,年的名稱是從周朝開始的,至了西漢才正式固定下來,一直延續到今天。春節,中...
關於清明節的來歷。關於清明節的來歷
清明節氣是干支曆法中表示季節變遷的二十四個特定節令之一,這一時節,吐故納新 生氣旺盛 氣溫升高,萬物皆潔齊,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 春遊 與行清 墓祭 的好時段。清明節俗豐富,歸納起來是兩大節令傳統 一是禮敬祖先,慎終追遠 二是踏青郊遊 親近自然。清明節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節氣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