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蘇冰堰
你好!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意思是:孔子說:“君子說話要謹慎,做事要勤快。” )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意思是:孔子說:“學了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人家不瞭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 )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意思是:孔子說:“在溫習舊知識時,能有新體會、新發現、就可以當老師了。” )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意思是:孔子說:“只讀書學習,而不思考問題,就會罔然無知而沒有收穫;只空想而不讀書學習,就會疑惑而不能肯定。“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意思是:孔子說:“父母在世,不遠離家鄉;如果不得已要出遠門,也必須有一定的地方。” )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意思是:孔子說:“早晨得知了道,就是當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希望對你有幫助,望採納~
2樓:青杖之筠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子曰:“**,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已者。過則勿憚改。”
3樓:筱鳶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子曰: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子曰:“由,誨女知之乎!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里仁》)
4樓:南楓話史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君子**之美,不**之惡,小人反是。
道不同,不相為謀。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5樓:每天都要可可**噠
嗚嗚嗚嗚我問問剛剛好:哦:(&&好%(%金&就&霍建華結婚i好古幣護具聚聚會
6樓:只想做你的寵兒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7樓:冒初藍
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
出自《論語》的名言警句
8樓:
不恥下問;不以向學問比自己差的或職位比自己低的人請教為可恥。《論語·公治長》:"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2、不得其死;指人不得善終。《論語·先進》:"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3、不亦樂乎;《論語·學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現在常用以表示事態發展到極頂的程度,也表示"淋漓盡致"的意思。
4、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不擔任那種職務,就不考慮那方面的事情,語出《論語·泰伯》
5、從心所欲;隨自己的心意,想怎麼樣就怎麼樣。《論語·為政》:"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6、當仁不讓;語本《論語·衛靈公》"當仁不讓於師"朱熹注:"當仁,以仁為之任也;雖師亦無所遜。言當勇往而必為也。
"後來泛用"當仁不讓"表示遇到應該做的事,就要積極主動地去做,不應該推委。
7、惡衣惡食;粗劣的衣食。《論語·里仁》:"士致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8、發憤忘食;用功學習,努力工作,忘記了吃飯。《論語·述而》:"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
子曰:"女爰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女,同"汝",你;爰,何。)後泛用以形容十分勤奮。
9、犯上作亂;犯上:觸犯長上;作亂:指造反。《論語·學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
10、割雞焉用牛刀;宰雞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做小事情不必費大力氣或大材不能不用。《論語·陽貨》:
"子之武城,聞弦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
’"也作"殺雞焉用牛刀"。
1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匠要把活兒做好,首先要使工具精良,語出《論語·衛靈公》。
12、好行小惠;惠:同"慧",聰明。原指好耍小聰明。《論語·衛靈公》:"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惠,難矣哉!"後也指愛施小恩惠。
13、後生可畏;後生;年輕人,後輩;畏:這裡指敬服。年輕人很容易超過老一輩,他們是可敬畏的。
《論語·子罕》:"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後多用此稱讚有志氣有作為的年輕人。
14、誨人不倦;誨:教導。教人時不嫌疲勞。形容教導特別耐心。《論語·述而》:"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15、惠而不費;惠:施惠,給人以好處;費,耗費。施惠於人,自己又無所耗費。《論語·堯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後來常用以形容有實利而不多費錢財。
16、家喻戶曉;家家戶戶都知道。形容人人皆知。《論語·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程注"聖人設教,非不欲人家喻而戶曉也。"
17、見義勇為;看到了爭議的事情就奮勇地去做。語本《論語·為政》:"見義不為,無勇也。"
18、舉一反三;比喻從懂得的一點,類推而知道其他的,形容善於類推,能觸類旁通。語本《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
19、理屈詞窮;利用站不住腳,無話可說。《論語·先進》:"是故惡夫佞者"朱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詞窮,而取辯於口以御人耳
。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尊親之至,莫大乎以天下養。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養,養之至也。——孟子
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情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棄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孝也。——孟子
9樓:匿名使用者
不得其死;指人不得善終
10樓:匿名使用者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11樓: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出自《論語》裡面的成語有哪些?
12樓:夜璇宸
言必有中、來者可追、不恥下問、舉一反
三、空空如也、上智下愚、不知所措、言而有信、各不相謀
一、言必有中 [ yán bì yǒu zhòng ]
【解釋】:中:正對上。指一說話就能說到點子上。
【出自】:春秋 孔子《論語·先進》:“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譯文】:夫子要麼就不說話,一說話就能說到點子上。
二、來者可追 [ lái zhě kě zhuī ]
【解釋】:可追:可以補救。過去的事已無法挽回,但是未來的事還來得及趕上。
【出自】:春秋 孔子《論語·微子》:“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譯文】:過去的不能挽回彌補,但是未來的事還來得及趕上
三、不恥下問 [ bù chǐ xià wèn ]
【解釋】:樂於向學問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學習,而不覺得不好意思。
【出自】:春秋 孔子《論語·公冶長》:“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譯文】:他聰敏勤勉而愛好學習,又謙虛下問
四、既往不咎 [ jì wǎng bù jiù ]
【解釋】:咎:責怪。原指已經做完或做過的事,就不必再責怪了。現指對以往的過錯不再責備。
【出自】:春秋 孔子《論語·八佾》:“成事不說,逐事不諫,既往不咎。”
【譯文】:成功不高興,驅逐事件不勸諫,既往不咎
五、舉一反三 [ jǔ yī fǎn sān ]
【解釋】:反:類推。比喻從一件事情類推而知道其他許多事情。
【出自】:春秋 孔子《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譯文】:如果他不能舉一反三,就先不要往下進行了。
六、空空如也 [ kōng kōng rú yě ]
【解釋】:空空:誠懇,虛心。原形容誠懇、虛心的樣子。現形容一無所有。
【出自】:春秋 孔子《論語·子罕》:“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
【譯文】:有農夫問到我,一無所有的意思。
七、上智下愚 [ shàng zhì xià yú ]
【解釋】:智:聰明;愚:笨。最聰明的人和最愚笨的人。孔子認為他們都是先天決定,不可改變。
【出自】:戰國 孔子《論語·陽貨》:“子曰:‘唯上知與下愚不移。’”
【譯文】:孔子說,只有最聰明的人和最愚笨的人不能夠改變。
八、不知所措 [ bù zhī suǒ cuò ]
【解釋】:措:安置,處理。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形容處境為難或心神慌亂。
【出自】:春秋 孔子《論語·子路》:“**無所措手足。”
【譯文】:所以人民沒有心神慌亂
九、言而有信 [ yán ér yǒu xìn ]
【解釋】:說話靠得住,有信用。
【出自】:春秋 孔子《論語·學而》:“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譯文】:同朋友交往,說話誠實恪守信用
十、各不相謀 [ gè bù xiāng móu ]
【解釋】:謀:商量,計義。各自按照自己的意思辦事,不互相商量。
【出自】:春秋 孔子《論語·衛靈公》:“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
【譯文】:孔子說:‘道不相同,不能相互商量
出自《史記孔子世家中》《論語》的句子
子曰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子曰 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不記得出自於哪了 史記孔子世家中的成語有哪些,求解答!史記孔子世家中的成語有哪些 史記孔子世家中的問題 就是一根骨頭,大的要用一輛車才能裝的下。下面是那一段的譯文。吳國討伐越國,攻下了會稽...
論語中有那些成語 格言 警句,出自論語中的成語和格言警句有哪些?
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一樣,只要你願意擠,總還是會有的。魯迅 不恥下問 見賢思齊 溫故知新 子曰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吾嘗終日不食,終日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 文 也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不憤不啟,不徘不發 ...
論語中有關治國的格言,出自論語中的成語和格言警句有哪些?
1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論語 為政篇 翻譯 以道德教化來治理政事,就會像北極星那樣,自己居於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會環繞在它的周圍。2 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 為政篇 翻譯 用法制禁令去引導百姓,使用刑法來約束他們,老百姓只是求得免於犯罪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