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方式的廣而非
老子的思想主張,大都儲存在《老子》一書中。《老子》共81章,分上下兩篇,共5000多字。因為它所講的是道與德的問題,後來人們又稱它為《老子道德經》。
現在我們所見到的《老子》一書,並不是老子的原著,因有戰國時人增益的文字,但其中的主要思想卻是屬於老子的。 《老子》一書,文詞簡短,艱深難懂,因此後人作了許多註解。最通行的有西漢時道學家河上公(姓名不詳)注,三國時魏國哲學家王弼注,還有清朝時魏源的《老子本義》,等等。
下面我們就通過《老子》這本書,來了解老子的哲學和政治思想。 「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源。老子是我國第一個力圖從自然本身來解釋世界,而不求助於超自然的主宰——天帝的意志的哲學家。
在老子之前,人們以為宇宙間的萬物都有神在統治著,最高的神就是天,又稱天帝。這種觀念,到了社會大變革的春秋時期才開始了變化。老子就是較早的從哲學方面有意識地、明確地否認天帝的思想家。
他在《周易》的基礎上,進一步闡明「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源。老子「道論」的中心思想是: 「道即自然,自然即道」。
他說,「道」是萬物之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 「有,名萬物之母。」(《第一章》)這就是說,作為宇宙的本源就是道,它是永遠存在的。
道的執行是自由的、必然的,即按其自身的規律而執行。天地萬物都是由它產生的,它是宇宙的母體。 老子認為,道產生了天地,德是道的效能,天地生養著萬物,萬物各成其形,各備其用。
所以萬物沒有不尊道而貴德的。道的尊崇,德的貴重,不是有誰給它爵位,而是自然而然的。所以道產生天地,德畜養萬物,長育萬物,成熟萬物,覆蓋萬物。
2樓:山山老師
全文:道可道,非常道。名非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德經反映了老子什麼思想
3樓:匿名使用者
,《道德經》是老子思想的集大成;指出宇宙本源於「道」恆於德,道於德就是老子最精闢的觀點,獨標「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宗天人合一的思想,教導人中智者修身,齊家,治天下。因而,歷代帝王,聖賢,大智隱士各取所需,而釋道闡微。
人們信仰老子,崇拜老子;《道德經》就成為主要的理論模式。治理國家的興衰,修養處世;按照老子的思想,最高的境界莫過於追求形神俱妙,體合於「道」。即就是黃帝軒轅,太子真武等的修持思想暗合老子《道德經》,皆成聖人,或神仙。
同時代的儒學聖人,孔子驚呼:「老子其猶龍耶」?聖人者神仙也,秦漢以後,深山妙窟,更是代不乏人。
一 道是萬物的本原
二 以道為尊的宇宙生成論
三 無為而治是國家興隆的旗幟
四 重生,貴生與守一的煉養方法
五 歸根覆命是事物的最終歸宿
4樓:山丘佬
道德經代表老子的什麼思想
5樓:匿名使用者
道就是萬事萬物的自然規律,德就是按照這個規律去做,不要偏離它,才是最正確的。【不為】的真正意思是不要偏離,不是什麼也不做。
6樓:墨漬
道,是老子對自然界的理解。德,是老子對社會關係的理解。
7樓:碧波
政治:無為而治
修身:清心寡慾
道德經》請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老子的什麼思想
8樓:魯北野叟
央央息纗xx5s2 :你好。
老子的思想和《道德經》:五千言的《道德經》,文約義豐,其中所包含的辯證思想十分豐富,老子的辯證法綜合了「陰陽對立」和「對立統一」的觀念,並加以發展和創造,形成了辯證的宇宙觀,與社會觀相結合,就產生了老子著名的學說,即【無為而治】的政治學說。
老子的哲學系統 ,由宇宙論而人生論,再由人生論而政治論,【道】是最高範疇,也使宇宙萬物的本體,含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其社會政治觀體現為【無為而治】。
無為、無我、無慾、居下、清虛、自然、大智若愚、就是老子的哲學思想。
老子著有《道德經》反映了老子什麼思想
9樓:束昀欣
老子的思想是大道「無為」,人道應法天道,所以為無為以至無不為,老子得到主要就是自然而然,遵守規律,不妄為。還有就是辯證的關係,老子強調守弱處下,像水一樣,但不是懦弱,弱與強是可以轉化的,關鍵把握度。 老子認為一切事物都遵循這樣的規律(道):
事物本身的內部不是單一的、靜止的,而是相對複雜和變化的。事物本身即是陰陽的統一體。 相互對立的事物會互相轉化,即是陰陽轉化。
老子認為宇宙萬物來自虛無,也走向虛無。
老子道德經第一章詳解?
10樓:
簡單說一下道德經第一章:道可以用
理論的方法講述,道非常深邃……。(名同明)明分一般明,不完明為無明。洞察,邏輯推理至透徹叫非常明。
無明如天亮初始晨光熹微狀模糊,有明可認識萬物之萬道,有明而道見,萬道遂生。無慾(立場)而有明,可看清事物的內在奧妙本質。有欲使人變得無明,只能看見事物的囫圇或區域性。
有欲與無慾二種心態觀察同一事物,形成了有明和無明二種差異。兩者同稱為深奧。其中道理深奧玄妙。
所以說明是認識萬物萬道本質的工具,只要進入明,道就不難理解了。……道德經為一問一答經記錄而成,非非常嚴謹刻意的著作,老子善於以物喻事、喻人、喻道。是邏輯推理,並非真的天地玄虛,就怪有欲者大肆曲解。
第十章可見老子不認同(道)。老子涵谷關心情沉重,第二十章隱約可見聲淚俱下,處境不比屈原好!哪有心思傳(道)。
老子的哲學思想同是儒、墨、道之師,儒勝,墨敗,道不入流,儒另立門戶,儒眾,老子被淹蓋只剩下一個頭。不能不說是中華文明的一大遺憾!
老子的道德經的第一章是什麼意思
11樓:金湖三河兄弟
老子道德經第一章釋義
《道德經》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 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可道非常道〕道,可說,又不應常說,因為道不同可見的實物有模有樣,它有說不清道不名的地方,道有的地方說不清道不名說就不方便,多說是自找麻煩,因為說不明白多說無益,因為說不明白多說是在添雲裡霧裡的困惑,不可理解偏要一解再解只能是東繞西繞的亂撲騰,只能是狗咬風子瞎嚼嚼,不知意中的多說對他人無益。
〔名可名非常名〕道的內容有說不清道不名的地方,道的名可名又不宜常名,因為道中有玄在,道中有弄不明白的玄在,道里有迷在,道不同於勤勞節約孝敬父母那樣意義明顯,道雖大雖重要因意義不大明白就實用程度不高,不可常用。
〔無名天地之始〕道有不可名狀處,這不可名狀的道是萬物最初,最初的道是混沌的是虛無的,是說不清道不明的。
〔有名萬物之母〕可以說明白的道是生萬物的道,它是一是太極是生陰陽的。
〔故常無慾觀其妙〕最初的道是玄著的,它象人無慾無求時的樣子,人無慾無求時就可洞見些最初的道沒樣子沒起色不見意只是渾濁不明,只是有明堂又不知其名堂,只是一個奇妙樣。
〔常有欲以觀其竅〕最初的道人探不明,人不知它的動向所為,對此人也可以帶著自己的慾望去理解這個道,這道是渾沌的,它能生天地,人想什麼說不明就能印證什麼,這是理解最初的道的一訣竅,今時有全息理論,最初的道也是全息的,人信什麼在資訊層面上就有什麼,人想什麼就有什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最初的道和生萬物的道是一個道,它們同出一處,在先後上可分其名。
〔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同稱的道是不同的道又是一個道,這是道的玄妙之處,它一而二,二而一,它是一又可分為二,它是二又是一,今天看來老子已感受到道中有對立的又統一,眾妙之門是說這既對立又統一的現象在萬事萬物中普遍存在。
老子道德經第一章是天啟之語,人的天性來自天地之性,它象百鳥和鳴,它象河中的成陣的魚為遊得自在而自然地歸類並分了大小產生秩序,人情思舒暢時就有宇宙大律傳導,也有天地之意授與。
12樓:可愛的zzz聖
「道可道,非常道」,這一句,現在比較流行的解釋是:道如果可以說出來,它就不是一般的道了.這樣解釋的人認為,老子開篇就提出了他的思想核心——道.
我不同意這樣的解釋.我認為這裡面的三個「道」字統統是「說」的意思.這句話的意思是:
我現在要說一些可以說的東西,這不是平常說的東西.我認為,老子在開篇並沒有提出他的思想核心——道.
當然,我的這個解釋,還有一個漏洞,就是在老子那個時代,「道」字有沒有「說」的意思.關於這個,我無從考證.如果有「說」的意思,那麼我的這個解釋多半就是正確的了,如果沒有「說」的意思,那麼我的這個解釋就不對了.
可是,不光我的這個解釋不對,連現在流行的解釋也不對,因為它也把第二個「道」字解釋成「說」的意思了.如果在老子那個時代「道」沒有「說」的意思,那麼這一句就可以解釋為:道是可以遵循的,它不是我們平常見的道路的道.
「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說:給需要起名字的東西起名字,但是這不平常物體的名字.老子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我要先給我要說的這個特殊的東西起個名字.
為什麼要先起名字呢?因為你要建立一門從來沒有的學說,你就先得給你要講的東西起名字.比方說,你要建立幾何學,那麼你就得先給一些東西起名字,例如角、垂直、平行線,不然你就無法敘述.
所以開篇這一句,老子就象一個說書的先生一樣,告訴大家:我現在要說一些不平常的東西,我要先給我要說的東西起名字.
13樓:劉俊傑
(道是所有客觀規律、真理、能量、氣場的代名詞,她無形無相、無聲無息、其大無外其小無內、不增不減、永恆存在,通過進入形體的形式表現出來。)道是可以用語言來表達描述的,出自不同的人口中的道不見得就是指同一個道;時間、地點以及所傾訴的物件、所涉及到的三者只要有一個不同,即便是出自同一人之口說出同樣的話也未必見得就是指代同一事物。
這是因為人類誕生以前就有天地萬物,人類出現以後、為了方便學習記憶和交流、給事物取的名字而已。有時候我們說出不同的名字代指同一個事物;有時候我們說出同一個名字代不同的事物原因就在這兒。
一個人如果私心雜念越少、心愈平靜、思慮越純正、思想越集中、越容易發現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私心雜念越多、心愈浮躁、思慮就不純正、思想越難以集中,想問題就不會透徹、往往容易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造成當局者迷,讓人產生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之困惑。
觀察事物的心境心態、思維角度和思想境界不同,得出的結論往往不同。
不同的人對同一事物的看法會有所不同,將不同的看法進行二次分析,就會導致不同的言行,所有發生的結果都必然有其原因,真正有智慧的人看得懂事物發展的趨勢、也分析的出來事物產生種各結果的原因所在。
「上善若水」這字,出自於老子的《道德經》第八章第一句,「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它的字
出自 老子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尹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意思大概是 上善之人,像水一樣柔順,滋養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有功於萬物而又甘心屈尊於萬物之下。正因為這樣,有道德的人,效法水的柔性,溫良謙讓,廣泛施恩卻不奢望報答...
吃貨為後小說第一章,小說第一章一般寫什麼內容
第一 來章 一般都寫自一些引子或者介紹的吧。也可以直接寫正文,不過要注意對下面章節的鋪墊,多埋一些伏筆,這樣可以使 更有吸引力。如果lz要寫 的話也可以去看看別的大大的 明確一下思路 加油哇 求男主角很懶散但是很強的 第一章開始就很強 最好是強的 的內種 販罪 by三天兩覺 這本書的男主角很符合你的...
初一數學第一章,有什麼公式,各位幫幫我
樓主是初中麼,那看看這個有沒有幫助 1 過兩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 2 兩點之間線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補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餘角相等 5 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和已知直線垂直 6 直線外一點與直線上各點連線的所有線段中,垂線段最短 7 平行公理 經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這條直線平行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