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和杜甫為什麼沒有通過科舉考試

2022-03-09 23:15:26 字數 2894 閱讀 4774

1樓:樓中玉笛暗飛聲

唐朝初年的科舉很難,而且開的時間短,也沒有像後世那麼普及,也不是文人的唯一晉升路線,而且考上了也不一定有用。

李白是屬於比較狂傲型別的,更不會去考了。當時很多文人都走的是公卿路線,即得到舉薦或者皇帝賞識,很多文人的科舉名次甚至都是託關係來的,有的可以不用科舉直接就能做官。傳說中王維就是走了岐王的門路,後來才得中狀元的。

李白後來通過獻詩賦,結識公主以及賀知章等人,有了名氣,直接就供奉翰林,伴駕左右,給皇帝做詩了。

杜甫名門之後,自幼就認識很多名人,所以一開始不怎麼著急做官,結果錯過了好時候。天寶六年,玄宗詔天下「通一藝者」到長安應試,杜甫也參加了考試。由於權相李林甫編導了一場「野無遺賢」的鬧劇,參加考試的士子全部落選。

所以也沒有通過。天寶九載冬天預獻三《大禮賦》,得到玄宗的賞識,但因為李林甫嫉賢妒能,再次失去做官的機會。

2樓:

李白生性豪放灑脫,不願意為科舉啊做官啊拘束住。杜甫考過,但是遇到了李林甫監考,杜甫那次考試人才輩出,李林甫為了不讓杜甫這些有文采的讀書人做官比他官職大,所以一個也沒批准,告訴皇帝有文采的人都被皇帝錄取在宮裡了。所以杜甫沒過。

3樓:匿名使用者

樓主你好

你想想現在的應試教育,從小學到高中,可有哪個學校開設過詩歌創作課程的嗎。

古代的科舉也是制度森嚴的,那他們那種放浪形骸的人當然不可能去死記硬背八股文章。不屑!~。考不上也是自然的事情。

4樓:匿名使用者

沒上過學,所以沒機會考試。

5樓:野磊說數學

會作詩不代表會四書五經

在詩文取士的唐朝科舉中,被譽為詩仙、詩聖的李白和杜甫為何未能考中?

6樓:駱新升談歷史

在唐朝歷史中以及後世中,李白和杜甫這兩大詩仙詩聖為歷史與世人留下了太多傳承,其詩詞歌賦更是傳世名著,不管是在唐朝時期,還是現今,他們的才能都是被認可,那麼唐朝時期為何未能科舉考中呢,源於成也詩賦,敗也詩賦。

按理說,兩位的詩賦才能是舉世認可,不應該在唐朝的科舉連進士都屢屢受挫,那到底當初在科舉中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導致兩位均未能通過科舉?

李白、杜甫的才能眾於詩賦,而科舉考究的並不是單一詩賦,而是綜合科舉唐朝科舉考試的內容讓兩位聖人也陷入無米之炊,據悉,唐朝的科舉有五大內容,而詩賦只是其一,這就導致李白與杜甫在其它內容項呈現了減分,雖然詩賦是加分,但在四減一加中,註定與進士擦肩而過。

唐朝的唐玄宗這個時代可以說對於詩文喜愛到了執狂地步,在位期間曾臨長安、洛陽宮殿均八次親自主持科舉應試者,錄取了很多有才學與詩賦的應試者。

在當時有人還認為詩賦考試乃明經多抄義條,應試者如果只是議論還無法表現自身的真才實學,隨加入了雜文兩篇,何為雜文項,指一詩一篇,也就是加分項的詩賦考試。

但如果只是出眾於詩賦,還遠遠達不到錄試的標準,其墨義、貼經、策問、經義、武舉、都能折煞大部分出眾於詩賦的應試者,其中就有李白、杜甫。

科舉制從隋朝開始,轉至唐朝詩文取士時已經歷經很多時代,科舉不斷的完善,也讓後來者越來越難登科,據悉,到唐朝時,科舉已經分為五個考查內容:

一、墨義,其題內容就是圍繞經義及註釋的問答而答題,其中包含口試回答墨義中同類的問題,這一項需要心思敏捷方可通核,難度不亞於當今的英語聽寫。

三、策問,即議論,這項考核難度巨大,其中見解含括到政治、教育、生產、管理、多項實質性的對策問題,不是一般學問者根本無法讓唐玄宗入眼,而眾於詩賦的李白與杜甫等兩人皆無法完善這項涵蓋眾多見解的議論。

四、經義,如果說策問考一個人這一生經歷的知識去概括,那麼經義就是讓你回到原點,這一項考究的是圍繞書義理而的議論,考究的不再是個人的思想,是與朝廷指定的「聖賢書」是遵。

五、武舉,這個淺言略過,為何,因為唐朝只考舉重、騎射、步射、馬槍之類等技術,作為國力強盛的唐朝,幾乎都有相應訓練方式過這考核,不是專考武狀元,並非過於嚴謹。

那麼回到正題,既然唐朝重視詩賦並且偏於文學,為何李白與杜甫偏偏未能登科,從上述幾個原因可以分析得出。

其一,盛世唐朝人才輩出,如果只是單方面優秀,已經達不到早期科舉入門的門檻,所以,競爭激烈導致落科。

其二,唐朝雖然看重詩文取士,但更看重考生對於儒家經典的熟悉度,而不是單一詩賦,而在經學的領域中李白和杜甫兩人均涉獵不深。

其三,作為皇朝,科舉是為了選拔人才,讓國家更加穩固,考究的是綜合,而非讓詩人去把持朝綱,詩賦可以言志,但家事國事,並不是言志就能去表達去宣洩的。

唐朝進士科雖然以文取士,但考究政治和人事因素才是科舉的錄取標準,也幸得當初李白與杜甫未能登科,不然哪有時間去創作名詩佳篇,也就沒有後來的詩仙、詩聖了。

7樓:沐巖爸爸

就憑李白的:「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考一百次都考不上。

8樓:匿名使用者

考試不考詩歌,古代的科舉考試考的不會是詩歌,詩歌寫得好,不一定文章就好。

9樓:bat誰主沉浮

李白和杜甫之所以未能考中,是因為唐朝科舉不只考詩歌,也考策論和時政,這些需要嚴謹的思維。

10樓:雪月森林

因為不是詩寫得好就可以。科舉考的不僅僅是詩,還要考其他的科目,所以他們沒考中正常。

李昂,李白,杜甫參加過科舉考試嗎?

11樓:匿名使用者

我只知道李白有去參會加考試,高中狀元,可卻被人陷害。整日借酒消愁,後來一個異國使者代他們的國王來中原,給了一封信,可寫的卻是他們自己國家的文字。然而當時全朝上下沒有一個人認得。

使者開始貶低唐朝皇帝和唐朝全朝,說他們沒有人才。後來不知道哪個官說李白可能會,於是皇帝就派人去酒坊找李白。李白是找來了,可是他不肯說,硬要那兩個陷害他的人,一個給他脫鞋,一個給他扇風。

沒辦法,唐朝皇帝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只好滿足李白的要求。接著李白果真認得異國文字,而且隻字不漏地說出來,兩個一個當場嚇死,一個跪地求饒。

為什麼白居易的名氣沒有李白,杜甫和蘇軾大

很多人都說白居易沒有李白 杜甫和蘇軾的名氣大,其實李白杜甫 白居易 蘇軾來說根本就不是一個時代的人,不是一個時代的人是沒有辦法相比較的,也沒有什麼白居易的名氣沒有李白 杜甫 蘇軾大的問題,李白杜甫屬於盛唐,在盛唐李白 杜甫的名氣是很高的,而白居易屬於中晚唐,而蘇軾屬於宋朝,在晚唐時期,白居易可能是沒...

李白與杜甫的關係,杜甫和李白是什麼關係

朋友忘年交 年齡差距太大啊 杜甫和李白是什麼關係 朋友天寶三年 公元744年 杜甫身在洛陽。同年三月,李白離開朝廷,四月途經洛陽,兩位詩人相見。爾後同往開封 商丘遊歷,次年他們又同遊山東,賦詩作歌 親同手足。請問李白與杜甫是什麼關係?兩者之間有心心相惜的友誼。李白 杜甫初遇於天寶三載 744年 夏天...

李白為什麼不參加科舉,商人的兒子李白 為什麼不參加科舉考試

李白為什麼不參加科舉考試?李白為什麼不參加科舉?李白為什麼不參加科舉考試?李白為什麼不參加科舉 回答非常抱歉,系統剛剛恢復,給您造成不便了。科舉制是中國古代政治文明的一大創舉,科舉制起自於隋,大行於唐,且唐代文人從政做官的途徑主要有兩條 一是依靠門第。這是封建社會保障士族利益 鞏固貴族統治的一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