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出自《孟子·離婁上》。原文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
《十三經注疏》中在「無後為大」下面有注云:「於禮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無後為大。
」用白話文來解釋就是:一味順從,見父母有過錯而不勸說,使他們陷入不義之中,這是第一種不孝;家境貧窮,父母年老,自己卻不去當官吃俸祿來供養父母,這是第二種不孝;不娶妻生子,斷絕後代,這是第三種不孝。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一直被認為封建思想的桎梏,進而有人說儒家滅人性,孟子沒人情。云云。
因為他們把「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理解為「沒有傳宗接代是最大的不孝」,在「忠孝」為主題的封建時代,這句話就有了無上的魔力。為了不斷後,無論世家還是貧民,都無所不用其極。隨之產生的便有過繼等一系列特殊的社會現象。
所謂過繼,是指在一家人家的長久沒有子嗣的情況下,把宗族中其他家的孩子過繼到他家作為他家的子嗣;如果本族沒有,就到外族過繼。目的就是保證他家不斷後。所以,中國的家族沿綿幾十世,這個血脈鏈上,有多少次的過繼,已經很少有人知道。
而且,越是體面的家族,越是在乎有後,所以過繼產生的機率也越大。
與過繼並存的還有其他一些維持血脈流傳的方法,比如借腹生子,比如借種。這兩種情況,讀者從字面上應該可以看出其含義。而尤其要一提的是,關於借種,在中國古代的不少地區,曾經有一種集體的借種行為,是每年確定的時間確定的地點,有大量的長久無子的婦人聚集到一起,而那裡還會聚集一群準備與那些婦人交合為她們提供「種」的男人。
這在陳忠實的**《白鹿原》中就有相關的描述。可以說是極其愚昧的行為,催使這種行為的就只有一句話「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是孟子說的,記述在《孟子·離婁上》中,全文是這樣的「孟子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
君子以為猶告也。」」我們分析原文不難發現,孟子的本意並非是我們平常瞭解到的含義。我認為更中肯的解釋應該是:
「不孝的表現很多,但以不盡做後輩的本分為最。舜在取妻的時候沒有稟告健在的父母,是沒有盡做後輩的本分。但君子認為舜雖然沒有稟告但與稟告了是沒有多大的區別(因為舜取妻是在堯考察了舜的德行後決定把女兒嫁給他的,而此時,舜的父母對舜還有偏見,稟告他們並沒有什麼好處)。
」其實,孟子是一個非常開明的夫子,並非不知變通的老道學。相似的例子還有「男女授受不親」一句。其實在《孟子》裡有人問孟子,如果嫂子溺水了,小叔子該不該給予援手,孟子說當然要給予援手。
這裡就不引原文了,建議求知的讀者自己翻看原文。
那麼孟子的話為什麼會被斷章取義到這種程度!我個人以為這是道學家的故意。很明顯,《孟子》的文字不是隨便一個人可以看得明白的,能看《孟子》的人文字的理解裡應該不會差到把這麼簡單的文字都誤解的地步。
所以這種誤解是一種故意,或者說是曲解。曲解的目的自然是為了闡述「存天理,滅人慾」的道學要旨。
嗚呼!難怪有人說:「和尚是佛門的罪人,道士是道教的罪人,書生是儒家的罪人。」若問「何罪之有?」答曰:「明知故犯!」
2樓:會蓋房子的貓
《十三經注疏》中在「無後為大」下面有注云:「於禮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無後為大。」
3樓:
孟子根據古代當時社會背景談到,不孝有三件,其中以不傳子嗣為最嚴重的事:
1.若不懂得順從父母的意思,違背父母的心意,陷害父母於不義,是為一不孝。2.當父母親年老,為人子,若因家裡沒錢,無法侍奉父母親,使其過三餐
無法溫飽、生病無錢看醫,或著無功名,考秀才進士求得一官半職,為家揚名吐氣,是為二不孝。
3.孟子以為,為人子,若不娶媳婦,傳宗接代,沿襲家火,過年過節,無後代為祖先掃墓、祭拜是為三不孝。
其中第三點,又延續現代,父母親看到孩子長大,到適婚年紀,或者兒媳婦結婚多年,沒子嗣,開始著急,常會念:「孩子不孝。」這也就是為何中國人一 向重男輕女的原因嚕!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另外兩不孝是什麼?誰知道?懸20分
4樓:匿名使用者
十三經注疏》中在「無後為大」下面有注云:「於禮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無後為大。」
用白話文來解釋就是:一味順從,見父母有過錯而不勸說,使他們陷入不義之中,這是第一種不孝;家境貧窮,父母年老,自己卻不去當官吃俸祿來供養父母,這是第二種不孝;不娶妻生子,斷絕後代,這是第三種不孝。
5樓:匿名使用者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出自《孟子·離婁上》。原文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
《十三經注疏》中在「無後為大」下面有注云:「於禮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無後為大。
」 白話問解釋就是:一味順從,見父母有過錯而不勸說,使他們陷入不義之中,這是第一種不孝;家境貧窮,父母年老,自己卻不去當官吃俸祿來供養父母,這是第二種不孝;不娶妻生子,斷絕後代,這是第三種不孝 。
6樓:飄雪莎莎
《孟子 離婁篇》:「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趙岐注:「於禮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窮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
孟子根據古代當時社會背景談到,不孝有三件,其中以不傳子嗣為最嚴重的事。
趙岐補充:1.若不懂得順從父母的意思,違背父母的心意,陷害父母於不義,是為一不孝。
2.當父母親年老,為人子,若因家裡沒錢,無法侍奉父母親,使其三餐無法溫飽、生病無錢看醫,或者無功名,不能考秀才進士求得一官半職,為家揚名吐氣,是為二不孝。
3.孟子以為,為人子,若不娶媳婦,傳宗接代,沿襲家火,過年過節,無後代為祖先掃墓、祭拜是為三不孝。
其中第三點,又延續到現代,父母親看到孩子長大,到適婚年紀,或者兒女結婚多年,卻沒有子嗣,就開始著急,常常會念叨:「孩子不孝。」這也就是為何中國人一向重男輕女的原因。
7樓:
二孝.沒錢...三孝...三笑
8樓:雨落山青
看完了想想準婆婆天天催著我們兩個結婚給她抱孫子,忽然覺得挺悲哀的。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那另外兩個不孝是什麼?
9樓:有畫說藝術
孟子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這句話裡面的「不孝」到底有哪三種呢?
10樓:查素枝肥秋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出自《孟子·離婁上》。原文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
《十三經注疏》中在「無後為大」下面有注云:「於禮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無後為大。
」白話解釋就和上面的一樣了。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另外兩個是啥?
11樓:**
此文出自《孟子·離婁上》,原文內容為:「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
大概內容就是「不孝的事有三件,其中沒有子孫後代是最大的不孝。舜沒有稟告父母就娶妻,就因為怕沒有後代,所以君子認為他如同稟告了一樣。」
不孝有三:據漢代著名經學家趙歧《十三經注疏》中「無後為大」有注云:「於禮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
三者之中無後為大。」
即:不孝的三件事是:一、對父母的過錯「阿意曲從」,使父母陷入「不義」;二、家境貧困,父母年老,卻不願當官求俸祿以供養父母;三、不娶妻子,沒有兒子,斷絕了後代。
而自古至今在人類發展史上都有一種傳統思想,就是寄希望於後代人身上,讓前人某種思想或者意願得到延續,如果沒有孩子,那就意味著死後無人奉祀,也意味著自此生命徹底斷絕,所有就會有不努力娶妻生子導致無後,是最大的不孝。
12樓:有畫說藝術
孟子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這句話裡面的「不孝」到底有哪三種呢?
13樓:小智學學樂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那你知道另外兩個是什麼嗎?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除了無後為大之外,另外兩個「不孝」到底是什麼?
14樓:1阿笙
另外兩個不孝分別是父母有過錯卻不勸說,讓他們陷入不義之中,這是不孝。還有就是家境貧窮,自己卻不去當官用俸祿來奉養老人,這也是不孝。這些都是不孝的表現,而最嚴重的就是沒有為這個家留下後代,所以足夠能說明中國的家庭是非常注重後代的,不說古代了就說現在人們依然非常注重為自己留個後。
古代其實有很多人是愚孝的,他們為了盡孝很多時候都不指出父母的錯誤。因為那些男人們從小讀書識字學的就是要孝順父母,因此他們在對待這件事情上非常的熱衷,以至於很多時候父母即使出錯了他們也不指出,而對於反抗父母的決定更是根本不存在,我們平時看古裝劇的時候也能發現很少有人會反抗自己的父母。
即使對於婚姻,他們也不會違抗父母的話,所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這句話對他們來說也非常的重要,我覺得媒妁之言對於他們來說應該可有可無,最嚴重的應該是父母之命,所以他們不得不遵從。
古代文人最大的志向就是讀書,然後獲得功名利祿,為家人爭光並且孝順自己的父母,但也有的人是不想要當官的。有的人達到一定的境界之後就會非常厭惡官場上的事情,尤其是讀書人,因為他們不想趨炎附勢,以至於他們即使貧困的過一生也不願意再入官場,但是他們的父母也要過清貧的日子,這也是不孝的表現。
15樓:有畫說藝術
孟子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這句話裡面的「不孝」到底有哪三種呢?
16樓:職場划水小菜鳥
分別是父母有過錯卻不勸說,不用自己的俸祿來奉養老人。
17樓:職場微微
另外兩個分別是父母有錯卻不勸說愚孝;以及家境貧寒,不去當官來掙錢養老。
18樓:佳在
兩個不孝是,不去勸說父母的錯誤,不用俸祿奉養老人
19樓:
另外兩個是碌碌無為,沒有娶妻子,在古人眼裡就是不孝。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另外兩個不孝是什麼?
20樓:有畫說藝術
孟子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這句話裡面的「不孝」到底有哪三種呢?
21樓:北慕影咖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大家都聽過,那另外兩不孝指的是什麼?
22樓:王秀珍典媚
「不孝者三,一曰阿意曲叢,陷親不義;二曰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三曰不娶無後,絕其袒祀。三者之中,以無後為大。」
即父母想幹不仁不義的事,子女不加勸阻是一不孝。父母失去勞動能力,家裡又窮,子女不想辦法掙錢,是二不孝。兒子不願娶妻生子擔負起為人父為人夫的責任,不能為家庭延續後代,是最大的不孝。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是什麼意思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是出自 孟子 意思是不孝的行為有很多種,沒有做到盡後代的責任是最不孝的,而後代的責任就是應告訴父母自己娶妻生子之事。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是什麼意思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意為不孝的行為有很多種,沒有做到盡後代的責任是最不孝的。不孝有三是指 陷親不義,不求仕宦,無子絕祀。這三種不孝之中,...
古人云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那請教各位大俠,另外兩個不孝是什麼呢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出自 孟子 離婁上 原文是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 十三經注疏 中在 無後為大 下面有注云 於禮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 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 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無後為大。用白話文來解釋就是 一味順...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是指哪幾件事
現在很多人對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這句話有著錯誤的理解,大多數人認為無後為大指的是不能生兒育女傳宗接代為不孝之首,實際上並不是。我們來說說實際上古人所說的不孝有三,指的是哪三件事。一不孝為 不能事親,指的是不能孝養父母,愛護家人。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每一個人都應去孝敬我們的父母,也就是我們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