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這本書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嗎?

2023-05-31 14:45:18 字數 1813 閱讀 5623

1樓:愛靜靜愛圖圖

認為莊子想要傳達的訊息還沒被充分地傳達出來。因為還沒被充分表達出來,所以莊子被置放在中國思想版圖上的位置可能是誤置了。也正因為有可能誤置了位置,所以莊子不屬於莊子學,戰國時期宋國蒙地的那位莊周和綿延流長的莊子詮釋學史上的那位莊子,名同,卻是實異;貌合,偏又神離。

就思想型別而言,兩人並不同型,最多隻是近親的關係。

如果真有兩位莊子,一位是戰國時期確實存在過的歷史人物莊周,一位是被詮釋出來的《南華真經》此文字上的莊子,那麼,如何解釋這兩位莊子間的異同?此工作將是本書能否處理得好最根本的關鍵。筆者這樣的對照似有機會還莊子真面目,其實也是高度抽象的產物。

先別說詮釋學上「作者原意」所帶來的理論難題,即就《莊子》本身理解,也是困難重重。因為《南華真經》文字有可能不是隻有一人撰寫,此書上顯現出來的莊子從來不只一種面貌,因此,也有可能不只一位莊子。

既然歷史上存在的莊周與《莊子》一書中單一而客觀的聲調之莊子都渺不可得,筆者宣稱莊子旨義尚未充分展現,所以要重探莊子原義,這樣的論斷相當危險,好像前人的莊子研究都是多餘的一樣。事實當然不是這樣,不管是從前代學者的註解與闡釋,或是從近現代學者的研究當中,我個人都受益匪淺。在現代學術機制建立前的莊學傳統中,註釋是最重要的詮釋方式,歷代莊學名家通常借註釋以發揮莊子大義。

時序進入20世紀後,中國學界有個打造新學術的大工程,現代**形式或專書形式的莊子研究才慢慢成形。這兩個階段的莊子研究偏重面不同,但各可發明《南華》真義,筆者當然也受惠於這兩個傳統的詮釋。

近代之前的《莊子》詮釋史源遠流長,每個歷史階段提供的莊子影象不一樣,大致說來,筆者認為我們現在對莊子的理解受到早期莊學詮釋傳統的影響最大,司馬遷、向郭(向秀與郭象)與成玄英這三位莊學早期的詮釋者奠定了後世莊學的影象。現存最早期的三家之說皆足以自立,他們的論點能流傳至今,是有道理的。談玄理能談到向、郭層次,談何容易,向、郭的無言獨化之說提供了本書一種全體性的波狀相連的氣化世界觀。

談體證工夫能深入到成玄英所述重玄之境,同樣也不容易。從成玄英到陸西星,我相信這些道士對莊子工夫論的貢獻是遠比大多數名儒高僧的著作來得大的,他們常被當代學者有意無意地視為將莊子帶上了歧途,筆者不相信此種判斷。這些丹道道士以己身為鼎爐,九轉丹成,我相當尊重他們的洞見。

2樓:匿名使用者

老莊哲學主張無為,出世。是道家思想。而儒家思想主張積極入世。

莊子的著作是什麼

3樓:匿名使用者

子是我國先秦(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原系楚國公族,楚莊王後裔,後因亂遷至宋國蒙(今安徽蒙城縣),是道家學說的主要創始人。與道家始祖老子並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思想體系,被思想學術界尊為「老莊哲學」,然文采更勝老子。

魯迅先生對莊子文章的評價極高,說莊子文章「汪洋闢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漢文學史綱要》)。莊子被唐明皇封為南華真人,代表作《莊子》受封為《南華經》,並被尊崇者演繹出多種版本,名篇有《逍遙遊》、《齊物論》等,莊子主張「天人合一」和「清靜無為」。 百科。

4樓:真色人難學

莊子被唐明皇封為南華真人,代表作《莊子》受封為《南華經》,並被尊崇者演繹出多種版本,名篇有《逍遙遊》、《齊物論》等,莊子主張「天人合一」和「清靜無為」。

名篇有《逍遙遊》、《齊物論》、《養生主》等,《養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為後世傳誦。

5樓:匿名使用者

莊子 的著作《南華經》,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莊子》

像什麼不能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都是出於莊子中。

6樓:澈公主的雙眼皮

《莊子》「內篇」有七篇;「外篇」有十五篇;「雜篇」有十一篇。

儒家思想是一種宗教嗎,孔子的儒家思想到底算不算一種宗教呢?

儒家思想是一種宗教,也稱 儒教 儒教,以夏商周的五教和祭禮為本源,祖述堯舜,憲章文武,以天子為宗教領袖,以孔子為先師,以詩書禮樂易春秋中的神道設教。儒學是儒教推出的教學方法,曾經董仲舒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就是使用儒學教書育人 管理社會。儒學 儒家 儒教 這些概念相同也不同。三者都是儒教文化產物儒術...

歷史的儒家思想及主張。(提示 人物 時代 著作 主要思想及主張)

一 儒家學派 儒家學派是先秦諸子中對後世影響最為廣泛和深遠的一個學派,由春秋末孔子首創。孔子的言論經門人整理為 論語 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據。代表人物有孔子 孟子 荀子 子思等。儒家學說以 仁 為中心,提倡 祖述堯舜,憲章文武 崇尚 禮樂 仁義 倡導 忠恕 和不偏不倚的 中庸 之道。政治上主張實行...

儒家思想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儒家的主要思想是什麼?

1.仁義道德 儒家以 仁 為核心,認為人應當以仁義行事,仁義是人之本性,也是道德行為的標準。2.禮儀禮教 儒家認為禮儀禮教是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它能讓人們具有自覺意識,有效地調節人際關係。3.修身齊家 儒家強調修身齊家,認為修身養性是建立自我的基礎,而齊家則是家庭秩序的基礎。4.愛國忠君 儒家認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