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黑天使的吻別
如下: 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 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 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 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 樂盤遊,則思三驅以為度; 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 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 想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 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 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 「十思」正是針對貞觀中期以來太宗的「十忘」提出的,是當時太宗應解決的。
諫太宗十四疏,說說文中「十思」 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可以歸納為幾層意思?
2樓:何時明月老師
您好,很榮幸為您解答,主要內容如下,可以分為5層意思。「十思」的核心內容是居安思危、正己安人,以達到「治平天下」的目的,但具體又有所側重。它大體上是每兩句成對,兩句之間的關係也比較密切,因而可歸納為五個方面:
一是「知足」「知止」(剋制物質慾望),不奢縱擾民;二是「謙沖自牧」,不驕傲自滿;三是「慎始敬終」,不好逸無度;四是「正身黜惡」,不受矇蔽利用;五是賞罰公正,不憑個人喜怒。除此之外,又有「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兩條,也應包括在「治平天下」的條件之內,因為選能擇善權在人君。但這兩條與「十思」性質不同,做到「十思」,才能選能擇善。
果能做到「十思」,「巨集茲九德」,選能擇善,那麼,政治前景一片光明:(從秉性氣質、品格能力區分)智、勇、仁、信四種人各盡其長,(從職役劃分)文、武兩類人各盡其用。人君輕而易舉地就能治理好天下,無需多言,就能教化天下人民。
《諫太宗十思疏》一文中的「十思」是哪十思? 《諫太宗十思疏》一文中的「十思」是哪十思?
3樓:發廣告保護現場
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
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
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
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
樂盤遊,則思三驅以為度;
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
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
想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
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
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
十思」正是針對貞觀中期以來太宗的「十忘」提出的,是當時太宗應解決的主要問題。「十思」的每一「思」都是先述太宗在「居安」現狀下遇到的實際問題,再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
魏徵在這裡將思想和行動緊密地聯絡起來,用意是很深刻的。原來從貞觀中期起,唐太宗崇尚空談,不務實際的毛病越來越嚴重。如貞觀十一年他巡遊洛陽宮,泛舟積翠池,看到隋煬帝揮霍民脂民膏修造的亭臺樓閣,還大發議論說「(煬帝)好行幸不息,民所不堪」,「遂使天下怨叛,身死國滅」,看起來他似乎應該以隋為鑑了,但最後他洋洋得意地說「今其宮苑盡為我有」,並且他照樣地「行幸不息」起來。
又如要選拔人才,唐太宗說了千百遍,可是沒有像樣的行動。魏徵上疏批評說:「國家思欲進忠良,退不肖,十有餘載矣,徒聞其語,不見其人,何哉?
蓋言之是也,行之非也。」怎樣才能使言行一致呢?那就必須經常反省,從各方面檢查自己,改掉自己身上的毛病,而不是空談一氣。
這就是「十思」的精神實質。
最後,作者說明總結「十思」,發揚「九德」,選拔人才,文武並用,則人君就不必「勞神苦思」,而國家卻可以「垂拱而治」。「垂拱而治」不同於老子的「無為而治」,它要求唐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是積極地求治,不是消極地以不治為治。
4樓:上帝的寵兒姍姍
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作〔6〕,則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7〕;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樂盤遊〔8〕,則思三驅以為度〔9〕;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懼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總此十思,巨集此九德〔10〕。
諫太宗十思疏中的十思是什麼含意?
5樓:塞外白鵠
抗擊疫情,居家學習,毋須朵頤,自珍靈龜,光陰天予,焉可弗取。諫太宗十思疏。
6樓:陳老師講高考
這位顧客,已經收到了我為您提供的答案哈?請問我為您提供的答案和服務您滿意嗎,如果後續有什麼問題都可以私信我的哈。我將持續為您提供優質的後續服務。
如果覺得我的服務還不錯的哈,請點一下贊哦,感謝,祝您闔家歡樂,萬事如意。
《諫太宗十思疏》從哪些方面提出了「十思」
7樓:季清竹戈燕
全文圍繞「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的主旨,規勸唐太宗在政治上要慎始敬終,虛心納下,賞罰公正;用人時要知人善任,簡能擇善;生活上要崇尚節儉,不輕用民力。
8樓:磨智藩畫
提出「居安思危」的具體做法,即「十思」。本段是全文重點,「十思」即十條建議。可以概括為「五戒」:
見可欲」、「將有作」指見到能引起自己喜愛的東西。就想到用知足來警戒自己,將要大興土木時,就想到適可而止,這是戒奢侈;「念高危」、「懼滿溢」兩條指考慮到身居高位。時時想到謙虛謹慎的修養自己的品德,懼怕自己驕傲自滿,就要想到胸襟寬廣像能容納滔滔江水的大海,這是戒驕傲;「樂盤遊」、「憂懈怠」指外出遊獵要網開一面,適度而行,擔心做事懈怠,就要時時想著善始善終,這是戒放縱;「慮壅蔽」、「懼讒邪」指虛心容納下邊的意見,嚴格要求自己而疏遠斥退那些壞人,這是戒小人;「思所加」、「罰所及」指不要因個人的情緒變化而謬加獎賞或濫施刑罰,這是戒賞罰不公。
總結「十思」,發揚「九德」,選拔人才,文武並用,則人君就不必勞神苦思,而可垂拱而治了。
《魏徵諫太宗的十思疏》中的十思有什麼現實意義?
9樓:呼嘯雷神
貞觀十二年(638),魏徵看到唐太宗逐漸怠惰,懶於政事,追求奢靡,便奏上著名的《十漸不克終疏》,列舉了唐太宗執政初到當前為政態度的十個變化。他還向太宗上了「十思」,即「見可欲則思知足,將興繕則思知止,處高危則思謙降,臨滿盈則思挹損,遇逸樂則思撙節,在宴安則思後患,防擁蔽則思延納,疾讒邪則思正己,行爵賞則思因喜而僭,施刑罰則思因怒而濫」。
諫太宗十思疏的對偶句有什麼特點,舉例寫出《諫太宗十思疏》中運用比喻排比對偶修辭手法的句子,並說明其作用
比喻 怨不 bai在大,可畏惟人 載舟覆du舟zhi,所宜深慎 將百姓比作水,將君dao 主比作舟 內 排比 求木之長者,必固容其根本 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 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治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 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 念高危,則思謙沖...
諫太宗十思疏中作者理想的政治境界是什麼
我以為愣是要去找出一個政治主張有點困難,畢竟那是對問題說問題,而且仔細考察下也有到家思維在其中,但是大部分還是儒家仁君主張。在 諫太宗十思疏 中,魏徽期望達到的理想政治境界是什麼?用原文回答 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爭馳,君臣無事,可以盡豫遊之樂...
諫太宗十思疏中魏徵期望達到的理想政治境界是什麼?用原文回答
文武爭馳,君臣無事,可以盡豫遊之樂,可以養松喬之壽,鳴琴垂拱,不言而化。或者文武並用,垂拱而治 在 諫太宗十思疏 中魏徵期望達到的理想的政治境界是什麼?20 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爭馳,君臣無事,可以盡豫遊之樂,可以養松喬之壽,鳴琴垂拱,不言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