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的論語加意思,學習論語有什麼用?

2025-02-04 09:35:36 字數 1728 閱讀 7246

學習論語有什麼用?

1樓:生活達人小桃子

學習《論語》有什麼用?《論語》的作用可大了。舉個例子,當年趙匡胤能建立宋政權,就是因為他的軍師趙普心中的半部論語,因此這個典故也被喚作半部論語治天下。

論語》是我國儒家思想的精髓之作,它的用途簡而言之就是孔子的九字思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論語的用途之一:修身。

修身的目的就是把自己打造成一位品德高尚的君子。因而這裡面就包含著先學後實踐的道理。同時學習又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所以,論語的開篇就講述了「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懂得了學習,進而又要學會自我反省「吾日三省吾身」。論語中的這條反省、醒悟、反思的學習態度可謂一條亙古不變的真理。

孔子主張在學習中領會如何做一位君子。

論語中的「里仁為美,擇不處仁」,這其實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原型思想,教我們如何去修身。還有教我們如何為人處世,「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量小非君子」「實事就是」等等非常多的人生哲理。

論語的用途之二:齊家治國。

很多人都懂得「言傳身教」對乙個人的影響十分重要,孟母三遷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證明。譬如,現在的家庭教育也是如此,父母都愛學習,孩子自然也愛學習;父母愛看手機,孩子自然也玩手機。很多父母處處不理解孩子的行為,總是披頭痛罵,使得家庭關係越來越糟糕。

究根結底,還是自己的修養不夠,沒有學會做乙個君子。論語中講到約束別人,必先約束自己才行。

治國也是如此。從前有乙個楚國的宰相叫詹何,楚王尋問他如何治國,詹何說修身就夠了。楚王很生氣,說治國與修身有啥關係。

詹何解釋道上行下效國家一定能夠長治久安。管理乙個家或是國家,其目的就是約束別人向好的方向發展,所以,約束好別人,還得自己先修身。因此,學習《論語》很重要!

論語的用途之三:平天下。

所謂的「平天下」,發展至現今而言並非單指儒家天下太平的終極目標,他的廣義也衍生出為人處世能夠做到遊刃有餘,不管在什麼場合都能夠舒展自己。論語中的「仁者無畏」思想就是平天下或者出席各種場合的浩然正氣。

那位鼎鼎大名鑿壁借光的匡衡也曾評價論語是這樣一部偉大著作:統天地之心,著善惡之歸,明吉凶之分,通人道之正。所以,學習論語對我們的幫助非常大。

論語中有關學習的句子

2樓:林傑

論語中關於學習的句子如下: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靈公》。

2、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

3、子曰:「有教無類。」—論語·衛靈公》。

4、言必信,行必果。源槐——《論語·子路》。

5、敏而好學,不恥下洞蠢問。——論語·公冶長》。

6、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論語·衛靈公》。

7、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8、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

9、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衛靈公》。

10、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1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泰伯》。

12、既來之,則安之。——論語·季氏》。

13、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論語·子罕》。

14、子曰:「當仁,不讓於師。」—論語·衛靈公》。

15、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學而》。

16、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子罕》。

17、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雹顫友·子罕》。

論語中的學習名言要三句,摘抄《論語》中有關學習的名言。(至少3個)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紐曲形亞劑駁喊傑身上日飛娃屍片座動一八一我義炎女否駁不一又 摘抄 論語 中有關學習的名言。至少3個 子曰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譯文 孔子說 複習舊知識時,又能領悟到新的東西,才可以做導師啊。子曰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現在學習論語還有價值嗎,《論語》對今天的我們,是否還有學習,擇取的價值?

我們現在讀 論語 還有什麼意義?學習 論語 到底有沒有價值?總有人會問到這樣的問題。讀了這本書對自己的考試有用嗎?對自己找工作有用嗎?這個答案是肯定的,學習 論語 肯定是有它的價值,不然也就不可能作為基礎教材了。它的價值存在於體系之中。首先它是一個知識體系。這本書包含了許多大量密集的文化知識,且含量...

論語中關於學習態度的句子

檢視全部2個回答 我來答有 獎勵寫回答有獎勵 檢視全部2個回答 得到860 lv.92017 09 02 不恥下問 三人行必有我師 學而不厭 敏而好學 用於學習態度 學而時習之 溫故而知新 默而識之 用於學習方法 人不知而不慍,三人行必有我師 用於思想修養 1.子曰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譯 孔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