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樂觀的小潔潔
官渡之戰,田豐的策略是左右進攻,曹操救左,我則攻右,救右則攻左。袁紹人馬遠多於曹操,而曹操還要四處防守。西元200年曹操親征劉備,田豐立改變原來策略向袁紹建議立馬攻擊曹操後方,可是袁紹根本沒有聽。
戰時的消耗是平時的十倍,更容易拖垮曹操。沮授田豐不這樣做還是因為袁紹太遲疑了,而且又自大。官渡之戰時許攸建議趁曹操跟我們相持在官渡,派一支軍隊奇襲許昌。
袁紹根本不聽並講:吾當先取曹。
官渡之戰時期,袁紹四州之地,勢大於曹操,但政治上劣勢。袁紹背後沒有什麼威脅後方的勢力,而曹操南方有劉表,孫策。此時袁紹最好的策略是緩戰,以勢壓人。
分兵一部輪番駐紮黃河北岸,吸引曹操防守兵力,使曹操一方長期處於警戒狀態。連線南方劉表,孫策輪番騷擾曹操後方。同時,上表朝廷,內外聯結,爭取政治大義名分,才有可能擊破曹操。
袁紹此戰最宜持久戰,袁紹兵多糧足,地廣民豐,無後顧之憂,但不如曹操之善用兵,兵將不如曹軍之精良。反觀曹操,兵少缺糧,地窄民窮,強敵環伺。如戰事拖延,比拼消耗,縱然曹軍善戰,屢敗袁軍,然糧食不繼,終是枉然,何況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即使袁紹與曹軍速決,仍然勝機甚多,抓住乙個就能打敗曹操,可惜袁紹驕傲自大,屢出昏招,惜敗曹操。
赤壁之戰與官渡之戰情況極其類似,都應該選擇持久戰,發揮數量上的絕對優勢耗死敵軍。具體操作上應當採取司馬懿對付諸葛亮的辦法,憑強取守,以守為攻,戰術上防守,戰略上進攻。
俗話說,逢強智取,遇弱活擒。袁紹在地盤人力物力都比曹操強,且曹操據四戰之地,強敵環伺。所以,田豐,沮授主張用穩健持久的戰略取勝,避免以主力孤注一擲,和曹軍決一死戰的冒險做法。
這也是考慮到了袁軍可能在統帥能力,軍隊素質不如曹軍的問題。田豐和沮授都是看到了袁紹的優點與缺點而針對性提出的建議,袁紹的優點就是底子雄厚有錢有糧有人,缺點就是兵將的戰鬥力不如曹操,所以最好的策略就是慢慢耗。
2樓:惠華小知識
曹操沒有勝算。因為袁紹聽取了田豐建議,曹操的弱點就會被袁紹抓住,自己打不過袁紹的。
3樓:網友
還有勝算。因為當時曹操採取了夜襲烏巢的計策,這反映了曹操本身就是乙個有謀略有軍事才能的人,就算袁紹能夠聽取田峰的建議,曹操也可以採取相應的措施。
4樓:我遊戲特別
我認為是沒有了,因為畢竟當時袁紹的實力太過於強大,如果當時袁紹聽了田豐的建議,曹操可能會直接被打敗。
袁紹在官渡之戰中失敗,是因為沒有聽從田豐的建議嗎?
5樓:只可肆意的思戀
易中天品三國:官渡之戰後,袁紹不聽田豐和沮授的建議,結果慘敗。
官渡之戰袁紹失敗的原因,在官渡之戰中曹操勝利和袁紹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袁紹基礎比較好,因此戰敗後,其實還是有機會的 1 曹操在前期集中兵國擊敗劉備,這是非常高明的決策。否擊敗袁紹後再打劉備,戰爭性質就變了,就會無法徹底消滅袁紹。2 袁紹雖然在兩場決戰中損失了幾十萬人,主力盡滅,但是事態還沒到不可收拾的地方。考慮到東漢末年生產力破壞的狀況,只需要幾千人,擋住曹軍1 2月...
三國中如果袁紹聽取田豐的建議不發動官渡之戰而是養精蓄銳,能拖垮曹操嗎
首先你得弄清楚田豐的建議到底是什麼?袁紹是在公元199年的6月,開始集結十萬精兵,準備南下,曹操聽到訊息後,就開始沿黃河佈防,雙方處於準備及對峙階段。在公元200元的年初,劉備在徐州襲殺曹操任命的徐州刺史車胄,佔據徐州背叛曹操,曹操為了解除後顧之憂,親率大軍回徵徐州。訊息傳來,田豐給袁紹提出第一個建...
官渡之戰後,袁紹還有機會翻身嗎?
有的,雖然官渡之戰敗了,但是袁紹的手底下的兵還是不少的,實力還是不容小覷的。在這之後,袁紹和曹操交手了很多次,如果抓住機會的話,還是能翻身的。官渡之戰之後我認為袁紹沒有機會翻身了,因為他的身體已經垮了,已經不能夠打仗了。沒有。官渡之戰後袁紹損兵折將,元氣大傷。而曹操則進一步擴大了自己的勢力範圍,此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