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指哪種動物?

2025-02-09 19:55:16 字數 1254 閱讀 6668

1樓:思遊星空

這是一首詩的詩句,不是指什麼動物的。這句話的意思是,想要替皇上整頓朝綱,消除憂患,又怎麼會在乎自己孱弱又風燭殘年的身軀呢。原詩如下: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韓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

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可參考。

2樓:網友

馬,老馬識途,是個典故。可以去這個成語的出處。不過我只有80%的把握……5555……不要噴我……

3樓:網友

出自唐代詩人韓愈的《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

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賞析。首聯寫因「一封(書)」而獲罪被貶,「朝夕」而已,可知龍顏已大怒,一貶便離京城八千里之遙,何異於發配充軍?

頷聯直書「除弊事」,申述自己忠而獲罪和非罪遠謫的憤慨,韓愈之剛直膽魄可見一斑。目的明確,動機純正,後果怎樣,終亦不顧。此聯有表白,有憤慨,而表達卻頗為含蓄。

肯將衰朽惜殘年」,大有為匡正祛邪義無反顧的勇氣。

頸聯即景抒情,既悲且壯。謫貶赴任,「其後家亦譴逐,小女道死,殯之層峰驛旁山下」,可謂悲極。前瞻茫茫,雪擁藍關,馬也踟躕起來。

馬不前」抑或「人不前」呢?李白在天寶三年(744)因玄宗疏遠而上疏求去,曾作《行路難》述志,其中就有「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一聯,亦寫仕途險惡,不過,韓愈比之李白,境遇更為慘烈。韓愈仿此聯所作,有異曲同工之妙。

本聯借「秦嶺」、「藍關」之自然景色表述了自己的愁苦悲慼心緒,同時也蘊含為上表付出的慘痛代價。這兩句,一顧一瞻,顧者為長安,因雲橫秦嶺,長安已不可見,「龍顏」難以再睹;瞻者乃潮州,奈何為藍關大雪所阻,前程曲折坎坷,不敢多想,「馬」固不能「前」,「人」卻能「前」乎?英雄失路,於此可知矣!

尾聯很有「雖九死而不悔」的態度,也含有蹇叔哭師的悲切,抒英雄之志,表骨肉之情,悲痛悽楚,溢於言表。

全熔敘事、寫景、抒情為一爐,詩味濃郁,感情真切,對比鮮明,是韓詩七律中的精品。

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啥意思

4樓:取個名字而已撒

本來想為皇帝清除危害社會的事情,怎麼會顧惜我衰朽的殘年餘日呢。此兩句表明並未因受嚴譴而有絲毫氣餒, 其剛正不屈的風骨宛然如見。他堅持說自己是"欲為聖明除弊事",可見其無悔且不屈之意。

為什么你會無慾無求,為什麼你會無慾無求?

因為發現自己其實想要什麼或者想得到什麼都無法得到,然後在你努力嘗試了好久之後,發現還是無法得到的時候,就會無慾無求了。因為你感覺自己對什麼事情都不感興趣,長期處於一個穩定的狀態,所以對很多東西都沒有什麼慾望,長期是這種的感覺。嗯,因為最想擁有的東西是不可能得到的,所以對其他事情也就無慾無求了,當自己...

欲人勿聞,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為

要想人不知,除非已莫為 的確真理啊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若要人不知,最好自己根本就沒有這樣的想法 欲人勿聞 莫若勿言 欲人勿知 莫若勿為。這句話什麼意思 這句話的意思是,想要讓別人聽不到自己說的話不如自己保持沉默不說一句話,想要讓別人不知道自己的事情不如干脆不去做。出自漢枚乘的 上書諫吳王 這句話...

男子堅信為什么自制木排欲漂到北京

那你相信徒步亞馬遜麼?沒毛病,珠江水系與長江水系之間的運河 靈渠,位於桂林,由珠江經靈渠進入長江,再經京杭大運河,到達北京。我國地形北高南低,雷老兄,不知木筏的動力系統如何?大笑 北漂們,我們為什麼要在北京?既然北京的房租比上海貴,工資不如上海高,為什麼那麼多北漂去北京不去上海呢?能說說原因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