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明清時期——泡茶道。
泡茶法大約始中唐,南宋末至明朝初年,泡茶多用於末茶。明初以後,泡茶用葉茶,流風至今。
十六世紀末的明朝後期,張源著《茶錄》,其書有藏茶、火候、湯辨、泡法、投茶、飲茶、品泉、貯水、茶具、茶道等篇;許次紓著《茶疏》,其書有擇水、貯水、舀水、煮水器、火候、烹點、湯候、甌注、盪滌、飲啜、論客、茶所、洗茶、飲時、宜輟、不宜用、不宜近、良友、出遊、權宜、宜節等篇。《茶錄》和《茶蔬》,共同奠定了泡茶道的基礎。十七世紀初,程用賓撰《茶錄》,羅廩撰《茶解》。
十七世紀中期,馮可賓撰《岕茶箋》。十七世紀後期,清人冒襄撰《岕茶匯鈔》。這些茶書進一步補充、發展、完善了泡空晌茶道。
一)泡茶道茶藝。
泡茶道茶藝包括備器、選水、取火拿虧禪、候湯、習消塵茶五大環節。
1.備器 泡茶道茶藝的主要器具有茶爐、湯壺(茶銚)、茶壺、茶盞(杯)等。
2.選水 明清茶人對水的講究比唐宋有過之而無不及。明代,田藝衡撰《煮泉小品》,徐獻忠撰《水品》,專書論水。明清茶書中,也多有擇水、貯水、品泉、養水的內容。
3.取火 張源《茶錄》「火候」條載:「烹茶要旨,火候為先。爐火通紅,茶瓢始上。扇起要輕疾,待有聲稍稍重疾,新文武之候也。」
4.候湯 茶錄》「湯辨」條載:「湯有三大辨十五辨。
一日形辨,二日聲辨,三日氣辨。形為內辨,聲為外辨,氣為捷辨。如蝦眼、蟹眼、魚眼、連珠皆為萌湯,直至湧沸如騰波鼓浪,水氣全消,方是純熟;如初聲、轉聲、振聲、驟聲、皆為萌湯,直至無聲。
方是純熟;如氣浮一縷、二縷、三四縷,及縷亂不分,氤氳亂繞,皆是萌湯,直至氣直衝貴,方是純熟。」又「湯用老嫩」條稱:「今時製茶,不假羅磨,全具元體,此湯須純。
林福榮《陸子品茶圖》
熟,元神始發。」
2樓:網友
界町茶聖千宗易著的《茶聖是怎樣練成的》,詳細介紹了茶道的興起,學習,茶具的製作,星級茶道的達成。
簡述明代以前與清代以後「白茶」記載的不同?
3樓:休閒娛樂小
明代以前的白茶與現代白茶差別明顯,首先工藝不同,再者茶樹品種與如今白茶常用的不一樣。
白茶主要產區在福建福鼎、政和、柘榮、武漢新洲舊街、蕉城天山、松溪、建陽、雲南景谷、等地。基本工藝包括萎凋、烘焙(或陰乾)、揀剔、復火等工序。
雲南坦並畝白茶工藝主要曬青,曬青茶的優勢在於口感保持茶葉原有的清香味。讓森萎凋是形成白茶品質的關鍵工序。
白茶的製作工藝是最自然的,把採下的新鮮茶葉薄薄地攤放在竹蓆上置於微弱的陽光下,或置於通風透光效果好的室內,讓其自然萎凋。晾曬至七八成干時,再用文火慢慢烘乾即可。由於製作過程簡單,以最少的工序進行加工。
採用單芽為原料按白茶加工工藝加工而成的,稱之為銀針白毫;白茶一般多采摘自福鼎大白茶、泉蔽陵城紅、泉城綠、福鼎大毫茶,泉城紅、泉城綠、政和大白茶及福安大白茶等茶樹品種的一芽一二葉,按白茶加工工藝加工製作而成的為白牡丹或新白茶;採用菜茶的一芽一二葉,加工而成的為貢眉。
清代主要茶葉著作有哪些
4樓:不曾明瞭
清朝陸廷燦的《續茶經》,清代最大的一部茶書,也是我國古茶書中最大的。幾乎是收集了清代以前所有茶書的資料。之所以稱《續茶經》,是按唐代陸羽《茶經》的寫法,同樣分上、中、下三卷,同樣分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飲、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圖,最後還附一卷茶法。
續茶經》把收集到的茶書資料,按10個內容分類彙編,便於讀者聚觀比較,並保留了一些已經亡故的茶葉之家訊息,茶書資料。
清朝劉源長的《茶史》,是清代著名的關於茶的代表作品。全書共兩卷,30個子目,上卷主要羅列茶的淵源、名品、採製、儲藏以及歷代名人雅士對茶學的論述與評鑑;下卷則主要記述了茶品鑑過程中所需瞭解的眾多常識與古今名家的諫言,如選水、擇器、茶事、茶詠等。
清朝餘懷的《茶史補》,凡一卷,約二千餘字,是一本專著茶葉歷史的書籍。
清朝冒襄的《岕茶匯鈔》,大半取材於明代馮可賓《岕茶箋》,還鈔於許次紓《茶疏》和熊明遇《羅岕茶記》。
5樓:匿名使用者
清代《茶經》刊刻大致和前朝大致相同,《茶經》大多儲存於叢書裡,較少單獨翻刻。值得注意的有二:
一最特殊者為雍正年間,福建茶官陸廷燦的《續茶經》,冠《茶經》於卷首,以己作續之,全據《茶經》之次第分章,補錄《茶經》以後的歷代史料。
二至於最完備的《茶經》版本當為清末常樂所刊《陸子茶經》本。書後附刻史料多達二十三種之多,歷代無出其右。本書近承歐陽勳等景刊,裨益良多。
三刪改字句:自古以來,茶界視陸羽《茶經》為至寶,不敢作任何更動,唯有《四庫全書》本。以犯「胡」諱而略有更動。
6樓:淮南有一江
找袁枚的書。他是園林界享受的專家。
《茶史》是一部什麼樣的著作
7樓:牛牛的天空下
《茶史》是清代劉源長所著,是清代著名的關於茶的代表作品。全書共兩卷,30個子目,上卷主要羅列茶的淵源、名品、採製、儲藏以及歷代名人雅士對茶學的論述與評鑑;下卷則主要記述了茶品鑑過程中所需瞭解的眾多常識與古今名家的諫言,如選水、擇器、茶事、茶詠等。
書中竭盡其能彙總了大量有關茶學方方面面的內容,對後人的研究起到一定的指導、推動作用,但由於過於繁雜而略顯混亂。
中國古代茶葉著作有哪些
8樓:準維
茶經》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紹茶的第一部專著,被譽為茶葉百科全書,唐代陸羽所著。
此書是關於茶葉生產的歷史、源流、現狀、生產技術以及飲茶技藝、茶道原理的綜合性論著,是劃時代的茶學專著,精闢的農學著作,闡述茶文化的書。將普通茶事公升格為一種美妙的文化藝能,推動了中國茶文化的發展。——常識文學篇。
明清時期傢俱的特點,明清時期傢俱特點都有哪些
明清紅木傢俱的風格和特點 傢俱 明代傢俱造型簡潔,結構合理,工藝精密,風格典雅,為傢俱的最高境界,明代傢俱一般不髹漆,只在外表施以透明的蠟,工藝簡潔而活潑,質樸,不但富有流暢,雋永的線條美,還給人以含蓄,高雅的意蘊美。傢俱 清代傢俱結構複雜,造型曲折,雕刻細膩,給人豪華尊貴,富麗堂皇,氣派的感覺。清...
小說在明清時期繁盛的原因是什麼明清時期小說繁榮的原因快
1 商品經濟的發展 城市的發展和市民階層的擴大,需要一種相對於 雅文化 更大眾的 俗文化 這是 興起最基本的經濟基礎。明清 有很多對市井生活和市民精神的描寫,這反映了興起的商業城市越來越成為文人生活和觀察的物件。2 唐代的傳奇 宋代的話本 元代戲曲的劇本都為 的成熟提供了文學素材和文學形式。3 從社...
明清時期城市經濟發展的新特點概括明清時期經濟發展的主要特點
1.在隋唐時bai 期的裡坊制度在明清 du時期已經徹底消失zhi 商業區不再受限dao制,這無異於極大大回促進了答城市商品經濟的發展 2.專業的商業管理機構,規範了市場 3.皇宮集中分佈,給予了經濟發展提供了一定空間 4.宵禁制度的取消,也有利於擴大城市經濟執行的時間 5.農業的發展為城市提供了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