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項稅額轉出情形及賬務處理

2025-04-04 11:10:36 字數 4440 閱讀 1116

1樓:股城網客服

我國增值稅實行進項稅額抵扣友殲制度,但企業購進的貨物發生非正常損失(非經營性損失),以及將購進貨物改變用途(如用於非應稅專案、集體福利或個人消費等),其抵扣的進項稅額應通過「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科目轉入有關科目,不予以抵扣。

1、貨物用於集體福利和個人消費。

借:應付職工薪酬-職工福利費。

貸:原材料。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2、貨物發生非正常損失。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失。

貸:庫存商品。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3、在產品、產成品發生非正常損失。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失。

貸:在產品。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4、納稅人適用一般計稅方法兼營簡易計稅專案、免稅專案。

借:管理費用。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擴好畢衝展資料

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十條規定,當納稅人購進的貨物或接受的應稅勞務不是用於增值稅應稅專案,而數銷是用於非應稅專案、免稅專案或用於集體福利、個人消費等情況時,其支付的進項稅就不能從銷項稅額中抵扣。

實際工作中,經常存在納稅人當期購進的貨物或應稅勞務事先並未確定將用於生產或非生產經營,但其進項稅稅額已在當期銷項稅額中進行了抵扣,當已抵扣進項稅稅額的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改變用途,用於非應稅專案、免稅專案、集體福利或個人消費等。

購進貨物發生非正常損失,在產品和產成品發生非正常損失時,應將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的進項稅稅額從當期發生的進項稅稅額中扣除,在會計處理中記入「進項稅額轉出」。

2樓:股城網客服

我國增值稅實行進項稅額抵扣友殲制度,但企業購進的貨物發生非正常損失(非經營性損失),以及將購進貨物改變用途(如用於非應稅專案、集體福利或個人消費等),其抵扣的進項稅額應通過「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科目轉入有關科目,不予以抵扣。

1、貨物用於集體福利和個人消費。

借:應付職工薪酬-職工福利費。

貸:原材料。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2、貨物發生非正常損失。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失。

貸:庫存商品。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3、在產品、產成品發生非正常損失。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失。

貸:在產品。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4、納稅人適用一般計稅方法兼營簡易計稅專案、免稅專案。

借:管理費用。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擴好畢衝展資料

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十條規定,當納稅人購進的貨物或接受的應稅勞務不是用於增值稅應稅專案,而數銷是用於非應稅專案、免稅專案或用於集體福利、個人消費等情況時,其支付的進項稅就不能從銷項稅額中抵扣。

實際工作中,經常存在納稅人當期購進的貨物或應稅勞務事先並未確定將用於生產或非生產經營,但其進項稅稅額已在當期銷項稅額中進行了抵扣,當已抵扣進項稅稅額的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改變用途,用於非應稅專案、免稅專案、集體福利或個人消費等。

購進貨物發生非正常損失,在產品和產成品發生非正常損失時,應將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的進項稅稅額從當期發生的進項稅稅額中扣除,在會計處理中記入「進項稅額轉出」。

關於進項稅額轉出的賬務處理

3樓:股城網客服

我國增值稅實行進項稅額抵扣制度,但企業購進的貨物發生非正常損失(非經營性損失),以及將購進貨物改變用途(如用於非應稅專案、集體福利或個人消費等),其抵扣的進項稅額應通過數銷「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科目轉入有關科目,不予以抵扣。

1、貨物用於集體福利和個人消費。

借:友殲應付職工薪酬-職工福利費。

貸:原材料。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2、貨物發生非正常損失。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失。

貸:庫存商品。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3、在產品、產成品發生非正常損失。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失。

貸:在產品。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4、納稅人適用一般計稅方法兼營簡易計稅專案、免稅專案。

借:管理費用。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情形及賬務處理

4樓:亦有所知

我國增值稅實行進項稅額抵扣制度,但當企業購進貨物發生非正常損失時,需要做進項稅額轉出,以下將主要介紹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情形及賬務處理。

進項稅額轉出是指將不可抵扣的進項稅額向對應的存貨成本進行轉出,比如企業購進的貨物發生非正常損失及購進貨物改變用途時,其抵扣的進項稅額應通過「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科目轉入相關科目。具體進項稅額轉出情形及相關賬務處理如下所示:

一、貨物用於集體福利和個人消費。

借:應付職工薪酬——職工福利費。

貸:原材料。

應交稅費——應交增叢脊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二、貨物發生非正常損失。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損失。

貸:庫存商品。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三、在產品、產成品發生非正常損失。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失。

貸:在產品。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四、納稅人適用一般計稅方法兼營簡易計稅專案、免稅專案。

借:管理費用。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五、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發生應進項稅額轉出。

借:固定資產。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一、進項稅額轉出借貸方表示什麼意思?

進項稅額轉出貸滲州滲方表示將不能抵扣的進項稅額的金額進行轉出,分錄如下所示跡滾:

借:原材料等科目。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進項稅額轉出借方表示轉出到未交增值稅的金額,分錄如下所示: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貸: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二、進項稅額和銷項稅額區別。

進項稅額是指企業向購貨方購進貨物時,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的金額,簡單理解為買東西那一方可以抵扣的稅;而銷項稅額是指企業向客戶銷售貨物時,所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的金額,簡單理解為賣東西那一方需要繳納的稅。

增值稅抵扣:應交的稅費=銷項稅-進項稅。

進項稅額轉出的相關賬務處理怎麼做?

5樓:亦有所知

按照稅法的相關規定,如果已作抵扣的進項稅額不能抵扣,需作進項稅額轉出處理,可以通過「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科目進行核算,相關的賬務處理怎麼做?

1、貨物用於集體福利和個人消費。

借:應付職工薪酬——職工福利費。

貸:原材料。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2、貨物發生非正常損失。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失。

貸: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3、在產品、產成品發生非正常損失。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失。

貸:庫存商品——產成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4、納稅人適用一般計稅方法兼營簡易計稅專案、免稅專案。

借:管理費用。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5、固兆飢定資產、無形資產發生應進項稅額轉出。

借:固定資產。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6、取得不得抵扣進項稅額的不動產。

借:固定資產。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虛缺(進項稅額轉出)7、購貨方發生銷售折讓、中止或者退回。

借:銀行存款。

貸:長期待攤費用。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進項稅額是什麼?

進項稅額,是指納稅人購進貨物、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服務、無形資產或者不動產,支付或者負擔的增值稅額。抵扣進項稅額是指企業在生產族譽返經營過程中購進原輔材料、銷售產品發生的稅額後,在計算應繳稅額時,在銷項增值稅中應減去的進項增值稅額,簡稱進項稅。

進項稅額轉出的賬務處理

6樓:網友

「進項稅額轉出」會計分錄的做法如下:

1)發生需要轉出時:

借:庫存商品(在建工程、原材料、銷售費用) ;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轉出)。

2)月底進行結轉時:

借:應交稅法-應交增值稅(進項稅轉出);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未交增值稅)。

進項稅額不得抵扣和進項稅轉出一樣嗎

1 進項稅額不得bai抵扣,不du一定代表就要轉出zhi 是否要轉出,是看 dao進項稅額有沒內有抵扣容,主要是涉及到一個時間差導致用途改變的問題。進項稅額不得抵扣有兩種途徑,一種是直接就不併入在可抵扣的進項稅額中,也就是說直接把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不予計算即可。而另一種是進項稅額轉出處理,這個主要是...

什麼情況進項稅額轉出,什麼情況下,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企業購進的貨物發生非常損失 非經營性損失 以及將購進貨物改變用途 如用於非應稅專案 集體福利或個人消費等 其抵扣的進項稅額應通過 應交稅費 應交增值稅 進項稅額轉出 科目轉入有關科目,不予以抵扣。進項稅額轉出的計算 有關政策規定。能夠準確計算企業原抵扣進項稅額的,按原抵扣進項稅額結轉進項稅額轉出 無...

已認證的發票對方作廢,進項稅額轉出時怎樣做分錄

借 原材料 或其他應收款 貸 應交稅費 進項轉出 重新開具時 借 應交稅費 進項 借 原材料 或其他應收款 紅字 符合進項轉出的,將進項稅額轉到對應的科目,借記相關資產或費用科目,貸記應交稅費 應交增值稅 進項轉出。增值稅實行進項稅額抵扣制度,但在一些特定情況下,納稅人已經抵扣的進項稅額必須轉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