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瀑布,瀑布聯句譯文

2025-04-11 22:50:22 字數 2512 閱讀 1233

瀑布怎麼寫

1樓:時光老師

瀑布寫法如下圖:

瀑布 [pù bù]

釋義:從懸崖或河床縱斷面陡坡處傾瀉下的水流。遠看如掛著的白布。

引證:《水滸傳》第一回:「瀑布斜飛,藤蘿倒掛。」

魏巍 《東方》第四部第十一章:「霍然,乙個炮彈落在近處,激起的水柱像瀑布一般劈頭蓋臉地打下來,灌到人們的脖子裡。」

近義詞:一、飛瀑 [fēi pù]

釋義:即瀑布。因其勢飛流而下,故稱。

引證:劉大白 《丁寧(二)》詩:「這是你心裡的飛瀑,琤琤瑽瑽的不滴的泉聲。」

二、山澗 [shān jiàn]

釋義:山間的水溝。

引證:劉基 《題畫梅》:「爭似 羅浮 山磵底,一枝清冷月明中。」

浩然 《豔陽天》第一一二章:「下邊是個深不見底的山澗。」

瀑布原文_翻譯及賞析

2樓:正香教育

豁開青冥顛,瀉出萬丈泉。如裁一條素,白日懸秋天。——唐代·施肩吾《瀑布》 瀑布輪陪滑 豁開青冥顛,瀉出萬丈泉。

如裁一條素,白日懸秋天。 寫景山水譯文

如青天之頂裂開乙個豁口,萬丈清泉從中瀉下來;

又如剪裁一條素絹,在麗日朗照下,從秋高氣爽的藍天上飄然下懸。

豐富的想像,巧妙的比喻,鮮明的映襯,把落差極大的高山飛瀑生動地描繪了出來。當你到江西廬山、貴州黃果樹、河南雲臺山……去觀賞那裡的瀑布時,這美麗的詩句一定會啟迪你的退想,增添你的逸興,使你驚歎大自然的造化之功亂舉而留連忘返。 施肩吾(780-861),唐憲宗元和十五年(西元820年)進士,唐睦州分水縣桐峴鄉(賢德鄉)人,字希聖,號東齋,入道後稱棲真子。

施肩吾是杭州地區第一位狀元(杭州孔子文化紀念館語),他集詩人、道學家、臺灣第乙個民間開拓者於一身的歷史人物。 施肩吾。

施肩吾(780-861),唐憲宗元和十五年(西元820年)進士,唐睦州分水縣桐峴鄉(賢德鄉)人,字希聖,號東齋,入道後稱棲真子。施肩吾是杭臘臘州地區第一位狀元(杭州孔子文化紀念館語),他集詩人、道學家、臺灣第乙個民間開拓者於一身的歷史人物。► 207篇詩文。

襄陽好向峴亭看,人物蕭條值歲闌。為報習家多置酒,夜來風雪過江寒。——唐代·崔塗《初過漢江》 初過漢江。

唐代 : 崔塗。

襄陽好向峴亭看,人物蕭條值歲闌。

為報習家多置酒,夜來風雪過江寒。 寫景 , 敘事 , 感慨 無才不敢累明時,思向東溪守故籬。豈厭尚平婚嫁早,卻嫌陶令去官遲。

草間蛩響臨秋急,山裡蟬聲薄暮悲。寂寞柴門人不到,空林獨與白雲期。——唐代·王維《早秋山中作》 早秋山中作。

唐代 : 王維。

無才不敢累明時,思向東溪守故籬。

豈厭尚平婚嫁早,卻嫌陶令去官遲。

草間蛩響臨秋急,山裡蟬聲薄暮悲。

寂寞柴門人不到,空林獨與白雲期。 秋天 , 寫景 , 隱居 , 閒適 堵蓮紅亂風翻雨。雨翻風亂紅蓮渚。

深處宿幽禽。禽幽宿處深。淡妝秋水鑑。

鑑水秋妝淡。明月思人情。情人思月明。

宋代·張孝祥《菩薩蠻·堵蓮紅亂風翻雨》 菩薩蠻·堵蓮紅亂風翻雨。

堵蓮紅亂風翻雨。雨翻風亂紅蓮渚。深處宿幽禽。禽幽宿處深。

淡妝秋水鑑。鑑水秋妝淡。明月思人情。情人思月明。 婉約 , 寫景相思。

瀑布聯句譯文

3樓:網友

千巖萬壑不辭勞, 遠看方知出處高。

溪澗豈能留得住, 終歸大海作波濤。

翻譯:溪流不辭辛苦,穿過千巖萬壑來到山崖前,從遠處看去,可以發現這溪流的源頭在很高出;

但是小小的山溝怎麼可能留的住他呢,他最終會流入大海化成洶湧的波濤。

包含的哲理:

1、艱難曲折的生活和道路最能磨鍊人的意志和品格,增長人的知識和才幹。

2、具有高遠志向的人,決不會滿足於現狀,陶醉於已取得的成績,必定要繼續努力,決心幹出一番大事業來,方足遂願。這足以啟示和勉勵人們:要棄燕雀之小志,而效鴻鵠以高翔。

古詩《瀑布》賞析

4樓:網友

瀑布形象充分人格化,寫得有氣魄,瀑布氣象的高遠,寓有人的凌雲壯志,又含有慧眼識英雄的意味。沖決一切、氣勢磅礴的瀑布的藝術形象。

如何描寫瀑布

5樓:網友

1.那飛瀉下來的銀鏈,在陽光下閃爍,使銀鏈更明亮。而銀鏈的巨集偉,大於任何乙個飾物;而銀鏈的龐大,又大於任何乙個無形的氣牆。

2.走到瀑布跟前,只見銀白色的水流像老爺爺的白鬍子,一縷一縷地傾瀉下來。風吹過來,把水吹成輕霧灑在我臉上,涼絲絲的。

有幾道水流好像有急事,匆匆地往下衝,一不小心,撞在岩石上,水花四濺,如飛珠碎玉般晶瑩可愛。

3.空中飄雪花,一朵一朵優雅的落下,綻放出那絕世的美與溫柔。那是上帝忘了洗頭,落下的頭屑,親愛的我也忘了洗頭,可為何落下滿地的憂傷?

白色的屋頂白色的房,白色的飛鳥飛過我的年華不留聲響,站在雪中接一片雪花,看它一點一點變為透明的水珠,折射出一片慘烈的白,整個世界宛如一場奢華的禮拜。

翻譯文言文,求翻譯文言文

張衡,字來平子,是南陽郡西鄂縣人自。張衡年輕時就擅長寫文章,曾到 三輔 一帶遊學,接著進了洛陽,在太學學習,於是通曉五經,貫通六藝,雖然才華高於世人,卻並不驕傲自大。他 總是舉止穩重 神態淡泊 寧靜,不喜歡與一般的世俗之人交往。永元年間,被推舉為孝廉,卻不應薦,屢次被公府徵召,都沒有就任。此時社會長...

翻譯文言文,求翻譯文言文

無衣 詩經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 1 與子偕作!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譯文 誰說你沒有軍裝?我與你同穿一件長袍。國王發兵要打仗,趕快修整好我們的戈與矛。與你一致對敵同目標。誰說你沒有軍裝?我與你同穿那件襯...

翻譯文言文,怎樣翻譯文言文啊?

翻譯文言文有以下幾個手段 1 錄 凡是人名 地名 朝代 年號 官名 書名 物名 度量衡單位 器具 數量詞 廟號 諡號 特殊稱謂 專門術語等專有名詞,都可照原文抄錄。2 釋 這是用得最多的一種手段 運用現代漢語的雙音節詞語來解釋古文中的單音節詞語。對通假字 一詞多義 詞類的活用,用法多樣的一些虛詞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