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獻帝到許都之後,沒有殺曹操來奪權是因為他做不到嗎?

2025-04-23 15:00:40 字數 2524 閱讀 3145

1樓:曉丹學姐

並不是因為他做不到,是因為他沒談舉局有這樣的實力,並且當時曹操掌握著所答世有的兵權,所以他根本就含讓打壓不了曹操。

2樓:黎昕科普知識小屋

他當時可以說是手無縛雞之力的人。而且沒有人願意聽他的吩咐,他就是乙個傀儡皇帝,怎麼可能會殺了曹操。

曹操將漢獻帝挾持到河南的哪個地方

3樓:星月談教育

建安元年(西元196年),曹操奉迎漢獻帝定都豫州中部的許縣(今河南省許昌市)。

憑藉「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優勢和許下屯田得到的充足糧食,從此開始邁向自己人生的巔峰,也使得許昌在全國的地位迅速提高,在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等多個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

許賀明毀昌在當時的優勢包括但不限於:

1、在地理位置上,許縣西部和西北部為低山丘陵地形,屬伏牛山。

餘脈,與西面的兩座都城——西安、洛陽自西向東連為一體,又與南陽互為犄角,形成鼎足之勢,成為宛、洛東進通道。《史記韓信列傳》槐團談到韓王信。

被封為韓王時所云:「潁川。

許縣周邊區域)北近鞏、洛,南迫宛、葉,東有淮陽。

皆天下勁兵處。」

2、在氣候條件上,許昌南部和東部都是一望無際的平原地區,又位於暖溫帶季風區,氣候溫和,光照禪備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四季分明。這種情況在以農業為主的古代中國。

顯得非常重要,也便於在附近屯田以解決人口保障帶來的糧食緊張問題。

以上內容參考:百科-許昌。

手刃董卓,迎漢獻帝到許都,曹操真是忠於漢室的人嗎?

4樓:隨遇而安

我覺得曹操是忠於漢山蔽做室的,曹操的治國能力是非常強的,在當時眾多世家大族在渣壓百姓的並或時候,只有曹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以屯田制抑制豪強哄抬糧價 ,他還有一顆強烈的愛國之心為當時的朝代做出逗衡了很大的貢獻。

5樓:黎昕科普知識小屋

我認為並不是。他表面上說自己是忠於漢室,但實際上是想要自立為王,只不過害怕百姓說他罷了。

6樓:雙子小黑嘿

當然是的,他手刃董卓並且也願意孤軍奮戰,最終迎來漢獻帝到許都。

三國時曹操為何挾獻帝遷都許昌?

7樓:幻之匿名王

挾天子以令諸侯這句話就很能概括曹操這麼做的動機了!

其實深究的話原因還是很多的。

1、許昌地處中原腹地,在當時算是比較發達的城市,而正好又在曹操的勢力範圍之內,所以作為「帝都」是非常合適的。

2、曹操早年一心維護漢室。

從十常侍之亂、董卓之亂可以看出,在早期的軍閥鬥爭中,曹操是最積極最徹底的漢室維護者……即便後來曹操的行為出現轉變,但最起碼當時曹操應該還是留存有一小部分維護漢室的心理。

3、曹操從自身的利益出發。

漢室名存實亡,但最起碼還是有一定政*治和輿*論號召力的。

古代打仗講究「師出有名」,擁護了皇帝就等於自己的勢力是正統,其餘不歸順的軍閥都是「逆賊」。而擁護漢獻帝之後,曹操確實也在形式上是代表漢室。至於劉備等勢力整天說曹操「漢賊」……其實也是為了要讓自己「師出有名」這一層原因……擁護了漢獻帝,就意味著曹操在政*治和輿*論上擁有了絕對主導權。

他討伐其他勢力可以名正言順,而其他勢力討伐他,就等於同漢室為敵。

4、穩定國家局勢。

當時天下大亂,想要稱帝的(袁術)、想要另立皇帝的(袁紹)人都有。如果獻帝身亡,那麼只會令天下形勢更加混亂,這時保住正統的皇帝就變得非常有必要!

曹操搶到了獻帝,並賦予了獻帝名義上的君主權威,穩定了當時的局勢。

如果獻帝落入其他勢力之手,對於曹操自身而言肯定是個巨大的損失。但是也可以推斷,其他勢力甚至不見得會形式上擁護獻帝,比如一心想要在自己勢力掌控下另立皇帝的袁紹,還有對待獻帝非常殘暴的李傕郭汜……

沒有實權的獻帝落入了政治能力最強的曹操之手估計也是乙個不錯的結果,起碼漢室名義上又延續了些許年。

8樓:網友

原因如下:

原首都洛陽已被董卓大肆破壞、宮殿被燒燬,不堪居用,修繕的話需費巨大;

還都洛陽的話,處在當時力量最強而又敵對的西涼一系軍閥的威脅之下,隨時有被奪回獻帝之虞;

許昌離曹操的老家不遠,加上原來就有一些行宮,既便於控制保護獻帝,又不需要花多少費用興建宮殿;

許昌有一定的地利,東、南有穎水,西有嵩山,北有黃河,地勢還算可以,有利於防禦;

許昌離當時算是同盟的關東諸侯比較近,有利於他們救援。

9樓:網友

打多了反而沒用。

其實主要就四點。

1、許昌離自己根據地兗州近,戰略位置好,許昌在東漢末年少受戰亂,城市規模及人口多、糧食儲備充足,社會比較安定。

2、洛陽城衰落,修葺起來相當費勁,而且洛陽是四戰之地,不宜在為都城,西北割據勢力李郭的威脅。

3、曹操已有挾天下稱霸之心,朝綱獨斷已暫露頭角,遷都到自己地盤確認尊天子號令諸侯的局面。

4、漢亡於曹,魏興許昌~

漢獻帝叫什麼

漢獻帝劉協 獻帝,名劉協 公元181 234年 字伯和。漢靈帝第三子,漢少帝弟。少帝被廢后,被董卓迎立為帝。董卓被王允和呂布刺死後,董卓部將李傕等攻入長安,再次挾持了獻帝。後獻帝逃出長安,落到了曹操手中。獻帝在位31年,最終被曹丕所廢,後病死,終年54歲,葬於禪陵 今河南省修武縣北小風村 東漢獻帝劉...

司馬懿跟漢獻帝關係究竟有多好,漢獻帝認識司馬懿嗎

好個鬼哦,它們兩個都不認識,漢獻帝最多認識司馬懿的爸爸 漢獻帝認識司馬懿嗎 應該不認識,作為一名傀儡,他不需要知道曹操手下成員的資訊 我沉得應該識識,司馬氏是洛陽大族,東漢建都洛陽,曹丕建立魏朝都要取得司馬氏的支援,沒有理由不認識 司馬懿為什麼要曹丕合葬.他們關係這麼好.司馬懿為什麼又要篡權那.司馬...

漢獻帝是怎樣死的

漢獻帝劉協壽終正寢。劉協 181年4月2日 234年4月21日 東漢最後一任皇帝。劉協因被董太后撫養,故稱 董侯 初封渤海王,後改封陳留王。中平六年 189年 董卓廢漢少帝劉辯,立劉協為皇帝。董卓被王允和呂布誅殺後,董卓部將李傕等攻入長安,再次挾持了他。劉協後來逃出長安。建安元年 196年 曹操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