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智育在幼兒教育中的可能性與必要性

2021-05-12 15:17:00 字數 6043 閱讀 7678

1樓:匿名使用者

一、早期教育的必要性 我們所說的早期教育,就是指六歲以前按照兒童的心理所給予的啟發和誘導。正像美國教育活動發展研究所執行主任薩瓦博士指出的:從出生到六歲是智力發展最快的時期;這六年似乎也是人學得最快、最容易、最愉快的時期;在這六年裡,即使沒有父母或教師的教育,幼兒在生活環境中也會進行大量的學習。

如果我們根據幼兒的興趣和能力適當地進行教育,很好地利用這六年,幼兒將學會學得更多,對未來的發展很有利。 有些人認為,早期教育就是造就神童,如果他們施行的早期教育沒有使兒童成為神童,或者他們自己的孩子不可能成為神童,便認為早期教育是無效或者是無用的。這些都是對早期教育的誤解。

事實上,早期教育只是培養出神童的必要條件,但決不是充分條件。每個正常的兒童都可接受早期教育,並收到一定效果,但成為神童畢竟是少數。除了早期教育是否得法之外,還有一個不可否認的便是天賦的差別。

天賦當然不是說天生就有知識。知識本身都是學習得,不能通過基因而遺傳的。天賦不過是指每個人生來腦的結構和機能有個體差異;有少部分人生來便是白痴,以至終生不愈,這是天賦極差;有少部分天賦超過一般人的,便是「天賦超人」。

當然,「天賦超人」的「超常兒童」,最後也可能是庸才,不成才;「天賦一般」的「正常兒童」許多倒成了「天才」這就是由於「天才」並不是「天生的」,而是由於先天、後天因素的複雜相互作用,形成了傑出的才能,作出了獨創的重大貢獻。 那麼,到底先天的遺傳因素,或者說天賦,在人的智慧形成中起多大作用呢?這個問題歷來爭論不休,極為對立,至今並無明確結論。

一位美國心理學家說:「一兩的遺傳勝過一噸的教育」,這是一個極端,遺傳決定論;**生理學家謝切諾夫說:「在極大多數情況下,人類精神上的特性,廣義說來有99.

9%是由於教育形成的」,這是另一個極端,環境決定率。實際上應該是雙重決定論。各佔多大比重?

不管各佔多多比例,這兩個方面都是可以積極地加以發展的。優生學針對的是先天的、遺傳的環節;教育學針對的是後天的、環境的環節。從現實情況來說,兒童已經降生,要強調的當然是教育,是後天的努力,是愛迪生所說的「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因此,就要強調早期教育。 人類社會的歷史文化和科學技術知識的積累,不論就量的方面,還是質的方面,都大幅度地增長,而且是以越來越快的速度增長。以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為例,從60年代到70年代的十幾年中,科學技術的新發現,新發明比過去兩千年的總和還要多。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為了適應現代化的發展,人們必須採取一些措施,如:精練和濃縮知識,揀最重要,最必須的教給後代等等,但這畢竟是有限的,關鍵還是要讓孩子的大腦與潛能得到儘可能的開發,這樣就能用較短的時間,輕鬆愉快地學到更多的知識,其重要措施之一便是要注重早期教育。

二、早期教育的可能性 現代神經解剖學和神經生理學研究,為早期教育提供了科學論證。約在懷孕的第八週,大腦

皮層就約略可辯。在懷孕第十到第十八週,是腦細胞生長的第一高峰,到第二十三週時,大腦層的六層結構均已定型。大部分腦細胞在出生前**形成。

出生時,腦重三百五十克。出生之後,腦細胞主要是增大,突起的分枝增多,但也有通過**在數目上的增長。生後第三個月出現第二高峰,一歲末腦重猛增到一千克。

目前認為,腦細胞數目的增加,約可持續到兩歲為止。兩歲末,腦細胞的突起也長得相當豐富,幾乎與成年人相近。這就表明在兩歲時,幼兒就已經具備了教育的良好的腦基礎。

有一種錯誤認識,說接受早教的天才壽命短,統計數字表明,天才並不比一般人的壽命短,有些甚至是壽命更長。有人挑選了十六世紀以來的歐美優秀人物四百名,把他們分成天文學家、哲學家、神學家、詩人和**家等二十一種型別加以研究。結果發現,他們的平均壽命,最短的是詩人(58歲),最長的是發明家(79歲)。

四百人中有65人活到80歲以上,佔16%。 人的才能增長,是有其「遞減法則」的。這一法則是早期教育最重要的基礎理論。

那麼,它是怎樣的法則呢?我想,概括地說是:越是早期開始教育的孩子,其才能遞增率越高。

反過來說,如果很晚才開始教育,那麼,可以產生才能的萌芽就會枯萎。 如果如圖來表示才能增長的可能性的話,可能說它恰好是一個金字塔型。越是從接近底邊的零歲時期開始教育,其才能增長的可能性就越大。

如果在7~8歲之前全然不對孩子實施教育而放任其自流的話,那麼,這個孩子,其才能增長的可能性將近乎於零。 8歲 6歲 4歲 2歲 0歲 正如上圖所表示的那樣,8歲就完全到了頂點。對初次聽到這一理論的人們來說,也許有危言聳聽之感。

許多新實驗和新觀察所得出的結果,都證實了這一理論的可靠性。 如此看來,幼兒教育最重要的階段不是從3歲到6歲之間的教育,而是在出生後的幾個月。事實上,心理學家越來越相信,嬰兒在出生後的幾個月裡,就會萌發對知識的好奇心理。

對學前教育兒童過度重視智育,論述

2樓:匿名使用者

學前智育是學前教育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是構成學前教育學的科學體系的一部分。學前智育是由家長及幼師利用各種方法、實物為開發學前兒童的智力,使他們更加聰明,有系統、有計劃而且科學地對他們的大腦進行各種刺激,使大腦各部位的功能逐漸完善而進行的教育。兒童是人生智力發展的基礎階段,又是發展更快的時期,適當、正確的學前教育對幼兒智力及其日後的發展有很大的作用。

超常兒童的形成、發展,無一不與適當、正確的學前教育有關,尤其是智力方面的學前教育。學前教育中的家庭教育是針對0至6歲幼兒關於家庭教養以及身心發展、生活學習的基礎教育。

1.基本概述

學前教育(preschool education)是一門綜合性非常強的學科。

學前教育是就業率排名更高的專業之一,幾乎是供不應求,很多幼兒園都需要提前下「定單」。因為社會不是缺少幼兒教師,而是缺少高文化高素質的幼兒教師。這樣的教師,不僅要擁有一定的藝術實踐能力,還要擁有廣博的文化素養和識物察人的智慧,以及敏銳的科研意識以及良好的科研能力。

幼兒時期是形成性格人格發展的重要時期,因此學前教育在幼兒成長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幼師行業緊缺人才,可能很多人想立志成為一名幼師,付出自己的努力。但卻發現幼師這個專業比較難找,很多學校都沒有開設,其實幼師也稱為學前教育;學前教育不但包含了幼師,所學範圍要比幼師要廣一些。所以,這個專業的學生不一定要去作幼師;還可以去一些親子機構,早教中心發展,另外還可以自主創業。

同時男幼師也是比較稀少的,同時很多幼兒園需要男性來教學,所以男幼師可能會容易找到工作。

2.歷史起源

於2023年在布蘭肯堡創設了一所收託1~7歲兒童的教育機構,2023年命名為幼兒園(kindergarten)。福祿貝爾系統地論述了幼兒園教育的重要性、內容和方法。他認為兒童的發展是漸進的過程,教育應適合兒童的發展,教育應以兒童的自主活動為基礎。

他重視遊戲的教育價值,把遊戲作為幼兒園的主要活動,還設計了一套遊戲和教學材料。他的主要著作有:《人的教育》(1826)、《慈母遊戲和兒歌》(1843)、《幼兒園教育學》(1862)。

雖然福祿貝爾教育理論中有唯心主義觀點,但他在實踐上和理論上推動了各國幼兒園的建立和學前教育學的研究。

3.教育相關

教育觀點

學前教育學前教育是不是學得越多越好?部分專家認為,學前教育過度往往以犧牲孩子的情感、社會性以及長遠發展為代價,得不償失,教育部門應該及早剎住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風氣。山東省幼教專家董旭花說,幼兒園應該開展哪些教學活動,《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已經作出了明確表述:

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遊戲為基本活動,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

如果按照綱要開展教學活動,幼兒園的孩子完全可以度過一段輕鬆快樂的學前時光。但記者調查瞭解到,幾乎每一家幼兒園都在「超綱」教學。記者在濟南幾家幼兒園瞭解到,凡是受家長歡迎、生源足的幼兒園都是開設課程多的幼兒園。

針對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現象,有的地方教育部門已經主動開始對幼兒教育溯本清源。青島市教育局前不久對幼教機構辦學行為進行了規範,禁止進行珠心算、早期識字及雙語等違背幼兒發展規律的教育活動。青島市教育局基教處李世霞接受採訪時認為,在幼兒園階段,能力的培養比知識技能的掌握更有利於幼兒的可持續發展。

幼兒園更應該注意對孩子良好品質和行為習慣的培養,而不是以知識學習為主。

有專家認為,接受過「超前教育」的幼兒在入小學前就掌握了小學的知識,因而導致幼兒進入小學階段後對老師講的課根本聽不進去,上課時對重複學習無法集中精神,對課程不感興趣,常常開小差、做小動作。而後容易養成課堂無法集中精神等習慣,對日後整個小學階段影響重大。

教育原則

是對0歲至入小學前兒童實施教育應遵循的基本要求。幼兒園教育工作的原則是:體、智、德、美諸方面的發展應互相滲透,有機結合;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注重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引導幼兒個性健康發展;面向全體幼兒;熱愛幼兒,堅持積極鼓勵、啟發誘導的正面教育。

合理地綜合組織各方面的教育內容,並滲透於幼兒的一日生活各項活動中,充分發揮各種教育手段的互動作用;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為幼兒提供活動和表現能力的機會與條件以遊戲為基本活動,寓教育於各項活動中。依據0歲~6歲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學前教育的原則可概括為:

(1)從胎教開始適應各年齡發展和個體發展的教育;

(2)促進學前兒童體、智、德、美的良好發展與個性的健康發展;

(3)**對學前兒童的照管與教育相結合;

(4)以興趣誘發,在遊戲中成長;

(5)創設適宜的環境,發揮其教育的功能。

怎樣實施幼兒智育

3樓:百億歐團隊

幼兒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幼兒時期孩子該如何教育?

該學什麼?這該是很多家長深刻思索的問題。孩子小時候最該培養的是能力,孩子小的時候該學習什麼?

創造力和想象力是最重要的,要知道,未來的社會是有創造力的社會。

幼兒時期,塗鴉的教育是不可或缺的!!!

什麼是塗鴉教育呢?

塗鴉教育就是以塗鴉為基礎,通過塗鴉來培養孩子的各種能力,尤其是創造力和想象力,讓孩子以後也能受用的教育。

塗鴉教育重要的是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

生命是活動的,只有通過活動才能發展」,為了使兒童的生命力和個性通過活動得到表現、滿足和發展,就必須創造適宜的環境。蒙臺梭利為「兒童之家」設定了一個良好的環境:有一個較大的花園,學生可自由進出;輕巧的桌椅,4歲兒童便能隨意搬動;教室裡放有長排矮櫃,兒童可任意取用放在裡面的各種教具。

這樣的環境設定明顯地是服務於兒童的自由活動的。

在2-9歲這個「塗鴉需求期」裡,每一個孩子都需要用塗鴉來抒發感情。所以他們需要拿著手中的塗鴉筆來塗鴉,就如同寶寶需要說話一樣。難道您會阻止寶寶自主的說話嗎?

同理,您為什麼要阻止寶寶自主的塗鴉呢?

研究表明,在「塗鴉需求期」中充分得到塗鴉表達的幼兒在生活中更具有競爭力,塗鴉鍛鍊了幼兒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使其更能勝任創新型任務的完成。

既然每個寶寶都要經歷塗鴉期和塗鴉需求期,即使不以成為藝術家為目的,抓住這個關鍵期去對寶寶進行塗鴉教育,成為所有幼兒教育不可或缺的必經之路。

什麼是塗鴉環境和氛圍?

傳統的幼兒塗鴉教材是作為美術教育教學的一部分,被過早的賦予了技法的傳授,在形式和內容上都帶有了**的影子。因而不僅不能很好的發揮孩子的想象力創造力,甚至起到了抑制作用。

我們倡導的塗鴉教育是能夠讓孩子盡情展現內心世界和發揮創造和想象的塗鴉教育。因而我們要設計的塗鴉遊戲教程與傳統塗鴉教材既有聯絡又有區別。聯絡是它們都具有一定的圖畫元素,使孩子能夠產生畫畫的興趣;區別在於傳統塗鴉是以例畫和範畫的形式給予幼兒一定的形象進行模仿,我們要設計的塗鴉教材是旨在創造一個「有準備的環境」,在這個環境裡通過一系列塗鴉脫敏遊戲充分的激發孩子動手塗鴉的興趣,實現「易動筆、愛動筆、敢動筆」的塗鴉態度,營造「大家一起來塗鴉」和「在故事和**中塗鴉」的氛圍,徹底擺脫模仿**的桎梏,在遊戲中鍛鍊孩子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畫出自己的心裡「畫」,利於其內心世界的充分表達和良好人格的逐漸形成。

創造環境,給寶寶一個寬鬆自由的塗鴉氛圍。

作為寶寶的父母和老師,我們該如何教育呢?

也許您會說:「我的寶寶是在胡亂塗,一點不像那些真的物體,所以我老是想去指點,給他範畫,讓寶寶畫得像一些。」可是,您明明懂得,我們應該順應寶寶的身心發展,不要做揠苗助長的事情,為什麼在寶寶的塗鴉這件事情上,卻糊塗了呢?

之前我們說過,孩子在2-9歲會把事物按照他們感覺和認識到的樣子來畫,而不是按照親眼看到的樣子來畫。這是寶寶這個時期身心發展規律決定的。所以我們不僅應干涉他們的塗鴉方式,反而要順應孩子的方式,來科學合理的引導他們,以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這就是塗鴉教育。

正確的塗鴉教育是:以激發寶寶們的想象力創造力為目標,為寶寶們創設一個自由塗鴉的環境。以孩子最易於接受的遊戲方式,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在遊戲中提升孩子的創造力和想象力,讓孩子畫出心中的話。

希望廣大家長能夠深刻思考!

如何幼兒教育,幼兒時期該如何教育才是最好的?

這是一個超級大的話題!不過,說白了,就是教育孩子懂道理什麼的,你可以用點早教產品嗎,比如奇智奇才的幼教動畫什麼的,加上手工啊,挺好 幼兒時期該如何教育才是最好的?幼兒時期的教育順其自然,最好多帶孩子接觸大自然,帶孩子和小朋友一起玩耍,教給孩子一些社交禮儀和應該遵守的規則等。讓他從心理上接受並感覺舒服...

孩子幼兒教育領域的app都如何選擇呢

你可以選擇樂源優品的啊,更適合孩子吧,海量資源,寓教於樂 朋友誰能說下,幼兒教育領域的app如何選擇啊?你可以同時選擇三個,然後再仔細的做比較 選樂源優品的多了,海量資源,拒絕各類假冒劣質產品,望採納 幼兒教育領域的app哪個好,如何選擇啊?這個你最好可以來找我,我是專門負責學前教育的,比如幼師口袋...

如何理解《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的教師角色中對觀察兒童的論述

幼兒園,舊稱蒙養園 幼稚園,為一種學前教育,用於對幼兒集中進行保育和教育,通常接納三至六週歲的幼兒。幼兒園的任務為解除家庭在培養兒童時所受時間 空間 環境的制約,讓幼兒身體 智力和心情得以健康發展。可以說幼兒園是小朋友的快樂天地,可以幫助孩子健康快樂地度過童年時光,不僅學到知識,而且可以從小接觸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