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佛菩薩羅漢都是誰

2021-05-17 00:45:43 字數 4528 閱讀 1236

1樓:自性本空

佛陀,這是古代印度梵文的音譯。

佛陀,含有自己覺悟、覺悟他人、覺悟一切而無所不知無時不覺的意思,所以,又被稱為一切智人或正偏知覺。

佛陀,簡譯為佛是在我們這個世界,距今約二千五百八十九年(西元前六二三 年),生於印度迦□羅衛城的釋迦太子,成道之後,稱為釋迦牟尼。釋迦是族姓,意為能仁,牟尼是印度古代對於聖者通用的尊稱,意為寂默。這就是佛教的教主。

但是,從釋迦牟尼的言教中,使我們明白,在現有歷史的記載中,雖然只有釋迦一人是佛,可是過去久遠以前,這個世界曾經有佛出生,未來的久遠以後,這個世界仍將有佛出生,現在的十方世界,也有很多佛的存在。所以,佛教不以佛陀是獨一無二的,佛教承認過去、現在、未來,有著無量無數的佛陀,乃至相信所有的人,所有的有情眾生(動物)不論信佛與否,將來都有其成為佛陀的可能,因為佛教相信:佛陀是以覺悟的眾生,眾生是尚未覺悟的佛陀。

在境界上,凡聖雖有不同,在本質上,佛性一律平等,所以,佛教不將佛陀當唯一的甚來崇拜,也不承認另一個宇宙的創造神的存在。所以,佛教徒是無神論者。

菩薩,這也是梵文的音譯,並且是簡譯,全譯是「菩提薩□」。它的意思,菩提早覺,薩□是有情,菩薩,便是覺有情。有情是指有情愛與情性的生物,那也就是動物。

薩□是覺悟的有情,並且也能覺悟一切眾生的痛苦,同情一切眾生的痛苦,進而解救一切眾生的痛苦。所以,通俗都將樂善好施及扶困濟惡的人,稱為「菩薩心腸」。

菩薩的本義,和民間的觀念不大相同,菩薩是信佛學佛之後發願自度度人乃至捨己救人的人。所以,泥塑木雕的土地城隍牛鬼蛇神,絕對不能稱為菩薩。

菩薩是眾生成佛的必經身份,眾生要成佛,必須先發大願心,最主要的有四條,稱為四巨集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們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可見,要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菩薩,並不容易。

不過,從最初的發心發願,直到成佛為止,都可稱為菩薩,所以有凡夫菩薩與賢聖菩薩的不同。通常在佛經中所說的菩薩,都是指聖位菩薩,菩薩共分五十二個階位,只有十二個階位是聖人,那就是從初地到十地,加上等覺、妙覺。其實,妙覺菩薩就是佛,等覺菩薩是即將成佛的大菩薩。

中國人最熟悉的觀世音、大勢至、文殊、普賢、彌勒、地藏等,便是等覺位的大菩薩。

佛教的法門,照北傳系統的看法,有大乘與小乘之分,小乘是專修解脫道的,大乘是修菩薩道的。菩薩道是人天道及解脫道的相加,也就是說,解脫生死而仍不離生死,以便隨類化度有緣的眾生者,便是大乘的菩薩道。

解脫道的最高果位是阿羅漢,簡稱羅漢,羅漢是小乘聖人,小乘的最高果位有兩種:一是聲聞聖者,由於聽聞佛法,從佛的言教而修四諦法(苦、集、滅、道)及三十七菩提分而得解脫道的,那就是羅漢;一是生在無佛之世,自修十二因緣法(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而自悟解脫道,自了生死的,那便稱為緣覺或闢支迦佛。聲聞與緣覺,同屬於小乘,小乘分為聲聞乘與緣覺乘,所以又稱小乘為二乘。

這二乘是自求了生死,自求入涅盤的,他們絕對厭離人天的生死道,所以不願再來度眾生,不能稱為菩薩,也不能成佛。

如果要成佛,必須要行菩薩道,菩薩道的主要法門是六度法(佈施——財施、法施、無怖畏施,持戒——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忍辱——難忍能忍、難行能行,精進——勇往直前、百折不撓,禪定——心攝一境、不動不搖,智慧——清明朗澈、自照照人),三聚戒(無一淨戒不持,無一善法不修,無一眾生不度)。從最初發最上心——大菩提心、慈悲心、空慧心,經過三大無數劫,便可達到成佛的目的。大乘的菩薩道,只有菩薩所行,不共小乘,所以稱為一乘。

人天道是為生到人間天上而修的善法,小乘道雖不貪戀人天道,也不否定人天道的價值,小乘的解脫道乃是人天善法的昇華超拔,人天善法也是菩薩一乘道的根基。因此人乘及天乘的善法——五戒及十善,乃是二乘與一乘的共通善法,故稱人天善法為五乘(人、天、聲聞、緣覺、菩薩)的共法。

小乘或二乘的解脫道,也是菩薩道的共通法門,菩薩不修解脫道,那便不是菩薩道而僅屬於人天道,所以小乘的解脫道稱為三乘(聲聞、緣覺、菩薩)的共法。

唯有菩薩道,才是大乘或一乘的不共法。

為了便於記憶,現將五乘區別列表如下:

一、凡夫

一世 間 法

⑴人乘、⑵天乘

五乘共法—修五戒十善

二、聖人

二出世間法

⑶聲聞乘——四諦十二因緣

⑷緣覺乘——三十七菩提分

三乘共法—修 ——成佛之道

三世出世間法

⑸菩薩乘

一乘不共法—修六度三聚戒

從這一表上,我們便可知道菩薩道,雖稱一乘法,但卻是三乘共法與五乘共法的匯歸於一乘;小乘雖稱三乘共法,但卻是五乘共法的昇華;五乘共法雖冠以五乘二字,其實僅是人乘及天乘階段的善法而已。(按以「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統攝一切佛法,開顯由人而成佛的正道,乃是太虛大師的創見。)

人天乘是世間法,依舊是生死法,仍有生死的漏洞而不能航出生死的苦海,所以又稱世間法為有漏法;小乘雖是自了漢,但卻已是不受生死的出世聖者,故而出世間法又被稱為無漏法。

菩薩,有凡夫有聖人,菩薩共分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的五十加兩個階位,十地以前的四十個階位,全是凡夫,從初地以上的十二個階位,才是聖人,表中所列的菩薩,是指聖位說的,因為佛典中通常稱的菩薩,如不標明地前菩薩,也多是指的地上聖位菩薩。

小乘聖者不求成佛,但求入於涅盤,涅盤的境界,從本質上說,大小乘是一樣的,不過小乘入於涅盤之後便安住於涅盤了,不再度眾生了,大乘的涅盤是雖入涅盤而不即住於涅盤,並以生死也是涅盤的同一體性,所以稱為「生死即涅盤」,所以稱為「無住處涅盤」,這是大乘聖者的境界。

小乘涅盤,是由斷了我執——煩惱障而得,所以小乘的羅漢,若從解脫道的境界上說,相當於大乘的第七地或第八地菩薩。菩薩道的聖者,是由斷了法執——所知障及我執——煩惱障的各一分,而親證真如法性的一分,進入初地階位;從斷煩惱障的程度上說,羅漢同於七地或八地菩薩,從斷所知障的程度上說,羅漢僅相當於菩薩的第七信位。因為,斷煩惱障(我空)即解脫生死,斷所知障(法空)即不離生死,解脫生死即入涅盤,不離生死即度眾生,解脫是慧業,度生是福業,福慧雙修是菩薩業,福慧圓滿便是成佛。

因此,若從度生的福業上說,羅漢僅同於初發心菩薩的第七個階位,距離初地菩薩尚有三十三個階位,在整個成佛之道的全程之中,初地菩薩已經走了三分之一(第一無數劫已滿),八地菩薩已經走了三分之二(第二無數劫已滿),十信菩薩尚在即將進入三大無數劫的預備階段哩!

因此,如果羅漢要想成佛,必須回小乘向大乘,從第七信位上慢慢修起來。但是羅漢入了涅盤之後,短時間內很難回小向大,所以修了小乘道,幾乎就跟佛道絕了緣,於是,有的大乘經論,竟將小乘與外道相提並論而大肆貶斥。其實,如照法華經的觀點,真的阿羅漢,必定能夠回小向大,法華會上的諸大比丘比丘尼,也多是從小乘入大乘的阿羅漢。

回小向大也有兩種人:一種是一向修的小乘道,如果再從羅漢位上回入大乘,便得從大乘的七信位上起修大乘法;一種是曾經修過大乘法,後來退入小乘道的羅漢位後再進大乘道,那就要連帶他們先前修過的大乘位加起來算了,比如舍利弗在往昔生中,已曾修道第七住的大乘位,後來退入小乘,證到羅漢果後再來進入大乘一樣。大致說來,如果先曾修習大乘法,退失之後再入大乘法,一念迴心向上,即可進入初住位,或曾經已有深厚的大乘基礎,退失之後再入大乘,一念迴心,即可證入初地以上的菩薩聖位了。

當然,羅漢回小向大,只是福業不夠大乘的聖位,他們的慧業——解脫功用,決不會也連帶著退入凡位的。

佛是佛陀的簡稱,佛陀的果位是菩薩道的究竟位,所以也可將佛陀稱為究竟菩薩;佛陀的果位也是解脫道的究竟位,故又可將佛陀稱為究竟阿羅漢,阿羅漢有應受人天供養而作人天福田的意思,因此,應供也是佛陀的十大德號之一。佛陀是自覺覺他覺滿或無上正遍知覺的意思;菩薩是覺有情——自覺覺他或正遍知覺的意思;小乘的聲聞緣覺,也都有正覺或自覺的意思;人天凡夫便是未得正覺的痴呆漢了!現在且將五乘以其所得菩提(覺)的程度別列表如下:

覺的差別

一、有漏界

1、人天凡夫——不覺——輪迴生死

2、小乘聖者——正覺——自度生死

二、無漏界

3、菩薩聖者——正遍知覺——自度度他

4、佛陀——無上正遍知覺——功德圓滿

另有一點,在中國傳說中有關羅漢的生活形態,必須加以澄清。中國的佛教徒們,由於發現中國的佛教史上,曾有寒山、拾得、豐幹、布袋和尚等的傀異奇特;南泉斬貓、歸宗斷蛇等的大用現前;或有弄船江上,或有弔影崖島,或有混跡市廛,或有張弓舞叉,或有學女人而戲拜,或有取肥肉而大嚼——禪宗的不存規則的超佛越祖的作風。因此而往往把懶惰骯髒不修邊幅不守律儀的出家人,稱為羅漢型,視為羅漢化現,中國的佛教繪畫及雕塑中,也就把羅漢的聖像,表現得儀態乖張,衣履不整,或者是暴牙裂嘴,面目可憎。

事實上,我們從小乘經律中所見到的羅漢生活,乃是最重律儀的,只有六群比丘(僧中的搗蛋鬼),才會像中國傳說中的羅漢那樣。這種歪曲觀念如不糾正,實在是對羅漢的大侮辱。

相反地,中國人心目中的菩薩,倒是垂眉低目,瓔珞披戴,莊嚴萬狀的。其實呀!菩薩的報身固然是莊嚴的天人相,菩薩的化身為了隨類應化,也隨機攝化,往往化成各色各類的身分。

所以,中國人說的羅漢型,實在說成化身的菩薩比較妥當。羅漢必是出家的僧尼,僧尼是佛法的住持者,也是佛法的表徵者,羅漢不可隨隨便便,否則即有礙佛教的聲譽;菩薩沒有固定的身分,目的是開化眾生,並不要求 眾生知道他是菩薩,菩薩固可以示現福德莊嚴的天人相,如有必要,往往也化身為外道屠夫乃至魔王,縱然如此,也不致於損及佛法的聲譽。

2樓:彌陀村長

簡言之,諸佛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菩薩

3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說白了,就是你 我 他.一切眾生都是未來佛.

我的看法

4樓:匿名使用者

菩薩是女的。 羅漢是和尚, 眾佛 是 男男**。

佛,菩薩,羅漢怎麼區別

佛與菩薩有什麼區別呢?佛,菩薩,羅漢的區別 1 在佛教中的地位不同 1 佛 地位高於菩薩 羅漢。是修行所能達到的第一等果位。從羅漢修煉到菩薩,之後再從菩薩修煉到佛。成佛是所有佛教修行者的最高目標。2 菩薩 地位低於佛,高於羅漢。是修行所能達到的第二等果位。菩薩已經悟透了 五蘊皆空 因為 有情 尚未到...

菩薩羅漢佛祖,誰最無情

bai 1 羅漢 覺悟但無情du,注重個人zhi修持和覺悟,能夠參破dao五蘊 看破生死 脫離內煩惱苦容海 自證菩提 得入小乘果位。無情 者,乃不能覺他,證入菩提後腳底摸油溜了,去享受他們的 極樂世界 不再理會我們這些尚在紅塵中掙扎的凡夫 2 菩薩 覺悟尚有情 自己覺悟了,又發心救人。自立立他,自覺...

佛,菩薩,羅漢,尊者之間的區別是什麼

區別在於 1.修行目標不同 2.修行方法不同 3.發心不同 4.證悟程度不同 佛法可分為聲聞菩提,緣覺菩提與佛菩提。實為唯一佛乘。阿羅漢 簡稱羅漢 是聲聞菩提修行四個果位中之最高果位 其餘三個分別為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 聲聞菩提與緣覺菩提的修行者不求明心見性,不求成佛,其修行目標是入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