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古詩中的"月"可以理解為這麼幾種含義:它象徵聚散,以月圓比喻人的團聚,以月缺比喻人的離別,最有名的是蘇軾的《水調歌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它也意指思念親人、懷想故鄉。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已成經典、婦孺皆知。該詩的字裡行間流露出作者浪跡天涯、眷戀故土的那份深情,表達了久離故鄉的真實情感,讓讀者引起共鳴。
唐朝詩人劉方平的詠月詩以寫景為主。他在《月夜》一詩中寫道:"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鬥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詩中月色寧靜,月影偏斜、星斗移位,寂靜的庭院初聞唧唧蟲聲,清新誘人。另外,"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江花月夜》)這首詩也富有詩意,猶如聽一曲美妙的**,連同海上明月在耳畔流動。
古代詩人中最善於寫詠月詩的是李白,他畢生寫出有關月亮的詩三百多首,從少年時代的"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到後來《將盡酒》中的"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以及《月下獨酌》中"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他將自己的才華與抱負寄寓山水月色,留下了許多不朽的名篇佳句。
李白在《把酒問月》中以"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來表達"明月長在,人生如寄"的心聲。
李白的心目中,月是高尚的化身,貞潔的象徵,在詩中描繪出一幅幅優美旖旎的境界。如寫"問月"的有"秋山綠蘿月,今夕為誰明",寫"步月"的有"醉起涉溪月,鳥還人亦稀",寫"飲月"的有"琴彈鬆裡風,杯勸天上月",寫"弄月"的有"水彩弄月色,清光奈愁何",如此等等,不勝列舉。詩人在情溢於言表的同時,也用灑脫的筆力把明月寫得神韻飄逸,綽約多姿,表現出很高的美學素養。
宋代蘇軾的詠月詩對後人影響較大。他在詩中所刻劃的月,既有濃厚的感**彩,又有浪漫的奇思異想。同樣一輪明月,在不同情況下與心境中,他都有不同的展示。
如春夜裡"淡月朦朧",秋末時"清夜無塵,月色如銀",離鄉時"明月明年何處看",酒興時"對酒捲簾邀明月",失意時"明月何時有?把酒問青天",傍晚時分"思簷初掛彎彎月"等。蘇東坡詠月、惜月、愛月,見月動情,他筆下的月氣象萬千,情態各異,韻味無窮。
月亮的存在對於人間是一個宇宙之謎。月與人可親而不可近,戀人對月海誓山盟,思婦對月牽掛丈夫,遊子對月思念親人;孤獨者視月為朋友,迷茫者視月為希望,奮進者視月為信念。人們根據月亮在不同季節,不同時間出現的各種變幻,賦予月亮千種情懷,詩人為何如此鍾情於月亮?
或許,他們認為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地方可以看到同樣的月亮,覺得月亮可以超越時空,所謂"天涯共此時",就是這個道理。翻閱中國文學史,我們不難發現,無論是浪漫主義、還是現實主義的詩人,無論是婉約派還是豪放派,無論是詩還是詞,都喜歡借月寓情。然而,面對同一輪明月,抒發的感情卻大不相同:
有人嘆息世事艱難、人生苦短;有人哀鳴懷才不遇、宦海沉浮;也有人表達對理想至高無上的追求:"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古典詩詞是中華民族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之一,古人筆端的美好意境,為後人留下了心靈漫遊的廣闊天地。今天,我們讀點詠月詩,不僅是一種美的享受,也是對我國傳統文化的一種親近和回敬
2樓:匿名使用者
恬靜相思
安穩愛情
沉思惆悵
牽掛遙想
盼望愛情
獨處相守
3樓:秋水光
還有表達寂寥的如柳永的:楊柳岸,曉風殘月
4樓:匿名使用者
上面答得已經很全了,夠你消化得了。
曹操 觀滄海 所表達的意境,曹操的《觀滄海》的詩意
雄偉壯闊 氣勢磅礴的人生願望 剛剛滾滾滾滾滾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 觀滄海 這首詩,從字面看,海水 山島 草木 秋風,乃至日月星漢,全是眼前景物,這樣純寫自然景物的詩歌,在我國文學史上,曹操以前似還不曾有過。它不但通篇寫景,而且獨具一格,堪稱中國山水詩的最早佳作,特別受到文學史家的厚愛。這首...
比較有意境的網名,能表達我的心情。不要情侶網名,要符號,可以要繁體字,不過不要太多的繁體字
無味口香糖 獨家說愛 無心旳 祝願 尋禰回眸罷.邂逅 陽光 若只如初見 忘了他好嗎 stanger.陌生人 街角的 緈諨 選擇性 失憶 不如不見 box丶形鉽莮 迴應給你所有的 溫暖 不要用你們骯髒的手撫摸我 吻德太逼真。愛邇,至死亡 bu愛裝不來。又一次輪迴 東施 最後1次愛邇 多少紅塵瑣事掩蓋了...
古詩杜牧的山行 寫出它所表達的意境寫成一段內容具體的話
原詩賞析 這首詩,看來是從長途旅行圖中擷取的 山行 片斷。第三句的 晚 字透露出詩人已經趕了一天路,該找個 人家 休息了。如今正 遠上寒山 在傾斜的石徑上行進。順著石徑向高處遠遠望去,忽見 白雲生處有人家 不僅風光很美,而且趕到那裡,就可以歇腳了。第二句將 停車 提前,產生 了引人入勝的效應。天色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