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小石潭記譯文
從小土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著竹林,聽到了水聲,好像身上帶的玉佩、玉環相碰發出的清脆聲音,(我的)心情高興起來。砍倒竹子,開闢出一條道路(走過去),下面看見一個小潭,潭水特別清涼。整塊石頭作為潭底,靠近岸邊,有一圈從潭底周圍突出水面的石頭,成為坻、嶼、、巖各種不同的形狀。
青蔥的樹,翠綠的莖蔓,遮蓋交結,搖動下垂,參差不齊,隨風飄動。
潭中的魚大約有一百來條,好像都在空中游動,周圍什麼也沒有似的。陽光直照到水底,石上有魚的影子,靜止不動;又忽然向遠處遊走,往來很快,好像和遊人一同歡樂。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小溪曲曲折折,忽明忽暗,忽隱忽現。溪岸的形狀像犬牙那樣交錯不齊,不知道它的源泉在**。
坐在小石潭上,四面被竹子和樹木圍繞著,寂靜寥落,空無一人,不覺心神淒涼,寒氣透骨,令人感到悲哀。因為這裡的環境太悽清,不可以久留,就題字離去。
同遊的人有吳武陵、龔古、我的弟弟宗玄。跟著來的有姓崔的兩個少年,一個叫恕己,一個叫奉壹。
2樓:匿名使用者
一、文學常識
本文選自《柳河東集》。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是《永州八記》中的一篇。
二、語音
1、清洌liè 2、為坻chí 3、佁yǐ然 4、俶chǜ爾遠逝 5、翕xī忽
6、參差cēn 7、犬牙差cī互 8、悄qiǎo愴幽邃suì
三、一詞多義
1、(從)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由,從 隸而從者:跟從
2、(清)水尤清洌:清澈 以其境過清:悽清
3、(可)潭中魚可百許頭:大約 不可久居:可以,能夠
4、(差)參差披拂:長短不一 其岸勢犬牙差互:交錯
5、(以)以其境過清:因為 卷石底以出:而
6、(為)全石以為底:做 為坻,為嶼:成為
四、重點詞語解釋
1、水尤清洌:清涼
2、可百許頭:大約有一百來條。可,約。許,表示對數量的估計。
3、佁然不動:呆呆的一動不動。佁然,愣住的樣子。
4、俶爾遠逝:忽然。
5、斗折蛇行:鬥折,像北斗星那樣曲折。蛇行,像蛇爬行那樣彎曲。
6、其岸勢犬牙差互。其,代溪流 勢,形狀
7、悄愴幽邃:邃,深
8、寂寥:寂靜寥落。
9、明滅可見 明滅:或現或隱
五、理解性默寫
1、描寫游魚靜態的句子: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
2、描寫游魚動態的句子: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3、描寫潭上多姿的樹蔓的語句: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六、重點語句翻譯
1、皆若空遊無所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什麼憑藉也沒有。
2、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陽光直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石上。
3、斗折蛇行:(泉水)曲曲折折,(望過去)一段看得見,一段又看不見。
4、悽神寒骨,悄愴幽邃:感到心神淒涼,寒氣透骨,寂靜極了,幽深極了。
5、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堪為巖。
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過來露出水面,成為坻、嶼、堪,巖各種不同的形狀。
6、其岸勢犬牙差互 *那石岸的形狀像狗的牙齒那樣相互交錯。
7、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覆蓋著,纏繞著,搖動著,連綴著,參差不齊,隨風飄蕩。
8、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
*隔著竹林,(就能)聽到流水聲,好像人身上佩帶的佩環相碰擊發出的聲音,心中為之一樂。
一、 基礎知識
(一)文學常識本文選自《藝文類聚》。作者吳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學家。
(二)文言詞語
1. 詞類活用【湍】急流。【奔】飛奔的馬。【軒邈】往高處和遠處伸展。軒,高。邈,遠。
2.通假字***通「囀」,鳥叫聲。【反】通「返」。【見】通「現」,露出。
3.常規詞語【風煙】煙霧。 【共色】一樣的顏色。 【從流】隨著江流。
從,順,隨。 【縹(piǎo)碧】青白色。 【無礙】毫無障礙。
【甚箭】比箭還快。 【夾岸】兩岸。 【寒樹】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樹。
形容樹綠而密。 【負勢】憑依高峻的山勢。負,依憑。
【競上】爭著向上。競,爭。 【直指】筆直地向上,直插雲天。
【千百】形容很多。 【泠泠(líng)】形容水聲激越。 【作響】發出聲響。
【相鳴】互相和鳴。 【成韻】形容聲音和諧動聽。韻,和諧的聲音。
【千轉】長久不斷地叫。千,表示多。【絕】停止。
【鳶 (yuān)飛戾(lì)天】鳶飛到天上,這裡比喻極力追求功名的人。鳶,一種凶猛的鳥。戾,至。
【息心】平息熱衷功名之心。 【經綸】籌劃,治理。 【柯(kē)】樹木的枝幹。
【蔽】遮蔽。 【猶】像。 【交映】互相掩映。
二、 閱讀**
1. 表明富春山天朗氣清的壯麗背景(全貌)的句子是什麼?風煙俱盡,天山共色。
2. 既寫出江流宛轉,小舟隨波逐流的情形,更表現了作者陶醉於美好大自然的閒適隨意心情的句子是什麼? 從流飄蕩,任意東西。3. 總寫所感,統領全文的語句是什麼?
奇山異水,天下獨絕。4. 作者是怎樣有層次的描繪「異水」的?運用了什麼修辭方法?
先寫「緩流」,突出澄澈(游魚細石);再寫「急湍」,突出凶猛(急湍、猛浪)。運用了誇張、比喻的修辭方法。
5. 作者是怎樣表現「奇山」的?① 整體形象奇。「夾岸高山,皆生寒樹。
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② 生長狀態奇。
兩岸峭壁,皆生寒樹,層巒疊嶂,③ 自然聲音奇。
從聽覺寫泉音、鳥鳴、蟬嘶、猿叫,生機盎然的大自然交響曲
6. 流露出對追求利祿之徒的蔑視,含蓄傳達出愛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隱的高潔志趣的句子是什麼? 這句對寫「奇山異水」有什麼關係?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有這樣的「奇山異水」,必然有人的足跡,有人的觸景之情,這句是遊覽者自然生髮的感情。同時這句又是側面著筆,通過襯托手法,強化了山水誘人的力量,突出了「奇山異水」。
7. 結尾「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似是多餘,對此你有何看法?
不多餘。一是起了反覆渲染的作用。寫樹木遮空,晝夜不分,既照應前面對寒樹的描寫,又給山水增加奇色異彩。
二是使結構更加嚴謹完美。全文猶如作者放出的千里之線,這裡又收回手中,承接文章開頭四句,清幽淡雅,餘音繚繞。
三、 拓展延伸
1. 由「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你想到了哪兩篇文言文中的話?寫出相應語句、作品和作者。
「潭中魚可白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柳宗元《小石潭記》)
「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酈道元《三峽》)
2. 由「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你聯想到生活中的什麼現象?
富貴人雖然自有他們的享受,但是未必沒有煩惱;而遁跡山林的人固然有種種不便,但其快樂是無法比擬的。
關於讀書的文言文
3樓:nm牛虻
關於讀書的文言文有:
1、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 —— 南宋·朱熹《讀書之要》
譯文:讀書的方法就是要慢慢來、一點一點進行。多讀幾遍,遇到問題多思考。
2、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髮方悔讀書遲。——唐·顏真卿《勸學詩》
譯文:年輕的時候不知道努力學習,到老了才後悔讀書太遲。
3、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王肅傳》
譯文:讀書上百遍,書意自然領會。
4、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唐·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譯文:博覽群書,把書讀透,這樣落實到筆下,運用起來就會得心應手。
5、書到用時方恨少。——明·佚名《增廣賢文》
譯文:等到真正用到知識的時候才後悔自己學的知識太少了。
6、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南宋·朱熹《訓學齋規》
譯文:讀書要專心一致,必定要三者到位。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春秋·孔子**及其再傳其**《論語·雍也》
譯文:懂得學習的人比不上喜愛學習的人;喜愛學習的人比不上以此為樂的人。
4樓:匿名使用者
勸學荀子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師說韓愈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
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雲者,則群聚而笑之。
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
」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餘。餘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送東陽馬生序》 全文
原文:餘幼時即嗜學。家貧,無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觀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錄畢,走送了,不敢銷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餘,餘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
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餘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
故餘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餘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餘則縕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豔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餘之勤且艱苦此。
今諸生學於太學,縣官日有稟銷之供,父母歲有裘葛之遺,無凍餒之患矣;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無奔走之勞矣;有司業、博士為之師,未有問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書皆集於此,不必若餘之手錄,假諸人而後見也。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餘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
東陽馬生君則在太學已二年,流輩甚稱其賢。餘朝京師,生以鄉人子謁餘。撰長書以為贄,辭甚暢達。
與之論辨,言和而色夷。自謂少時用心於學甚勞。是可謂善學者矣。
其將歸見其親也,餘故道為學之難以告之。
關於文言文的書有哪些關於勤奮讀書的文言文有哪些?
三國演義 二十四史 孫子兵法 鬼谷子 易經 推背圖 史記 三國志 資治通鑑 詩經 莊子 列子 淮南子 呂氏春秋 韓非子 夢溪筆談 東坡全集 郁離子 全唐詩 全宋詞 搜神記 梧桐雨 牆頭馬上 漢宮秋 陳摶高臥 西廂記 柳毅傳書 謝天香 金線池 救風塵 竇娥冤 蝴蝶夢 魯齋郎 拜月亭 倩女離魂 牡丹亭 ...
關於「禮「的文言文 翻譯,關於「禮「的文言文 翻譯!
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紛爭辯訟,非禮不決.君臣 上下 父子 兄弟,非禮不定.宦學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涖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成不莊.禮記 禮者,人道之極也.荀子 禮論篇第十九 關於 禮 的文言文 翻譯!原文 曲禮 曰 毋不敬,儼若思,安定辭。安民哉!...
關於交友的故事文言文,關於友誼的文言文故事
關於友誼的文言文故事 俞伯牙摔琴謝知音 伯牙誦雲 憶昔去年春,江邊曾會君。今日重來訪,不見知音人。但見一篔土,慘然傷我心!傷心傷心復傷心,不忍淚珠紛。來歡去何苦,江畔起愁雲。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義,歷盡天涯無足語,此曲終兮不復彈,三尺瑤琴為君死!伯牙於衣夾間取出解手刀,割斷琴絃,雙手舉琴,向祭石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