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陸河路海寧
初速度為零的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比例關係
第1秒末、第2秒末、……、第n秒末的速度之比v1:v2:v3……:vn=1:2:3:……:n。
推導:at1:at2:
at3:.....:atn前1秒內、前2秒內、……、前n內的位移之比s1:s2:
s3:……sn=1:4:
9……:n2。
推導:1/2a(t1)2:1/2a(t2)2:1/2a(t3)2:......:1/2a(tn)2
第t時間內、第2t時間內、……、第nt時間內的位移之比sⅰ:sⅱ:sⅲ……:sn=1:3:5:……:(2n-1)。
推導:1/2a(t)2:1/2a(2t)2-1/2a(t)2:1/2a(3t)2-1/2a(2t)2
通過前s、前2s、前3s……、前內所需時間之比t1:t2:……:tn=1:√2:√3……:√n。
推導:由s=1/2a(t)2
t1=√2s/a
t2=√4s/a
t3=√6s/a
通過s、2s、3s、……、第ns所需之比
tⅰ:tⅱ:tⅲ……tn=1:(√2-1):(√3-√2)……:(√n-√n-1)
推導:t1:t2-t1:t3-t2:....tn-tn-1注(2)2=4(3)2=9
(x)2為平方
高中物理常用的運動學公式都是怎麼推出來的
2樓:匿名使用者
關於 x = v0 t + (1/2) a t^2
(符號 ^2 表示 平方)
這個公式的推導需要用到微積分。對於學過微積分的人而言,推導過程 就如同 1+2=3 一般容易。既然樓主提出了這個問題,所以 樓主應該還沒有學過微積分,對吧。
在高中物理階段,應該學過這樣一個基礎知識:
做 v - t 的函式圖象。則 x=t0, x =t, x軸,以及v-t曲線 四者所圍成的圖形的面積 就是位移 從 t0 到t 時間內的位移。若所圍成的圖形有一部分在x軸下方,則該部分面積取負值,而對於x軸以上部分,其面積取做正值。
對於勻變速直線運動,
v = v0 + at
做 v -- t 函式圖象, v 是y軸,t是x軸。
v --t 圖象是一條直線。
v0 是y軸上的截距,且不妨設 v0 > 0。
a 是直線的斜率。不妨假設 a > 0。
x=0, x=t, x軸,以及直線 v=v0+at 所圍成的圖形是一個 直角梯形。
梯形的高為 t
梯形的上底為 v0
梯形的下底為 v0+at
梯形的面積為 (v0 + v0 + at)*t/2 = v0t + (1/2)at^2
因此 位移 s = v0t + (1/2)at^2
---------------------------------
關於: v^2 - v0^2 = 2as
v = v0 + at
v^2 - v0^2
= (v0 + at)^2 - v0^2
= v0^2 + 2*v0*a*t + a^2 t^2 - v0^2
= 2 v0 a t + a^2 t^2
= 2a[v0 t + (1/2) at^2]
= 2as
3樓:匿名使用者
v=s/t
t=(v1-v0)/a
f=ma
v1=v0+at
4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要學了高數之後你才能理解的。
我們光講是沒辦法讓你明白的。
5樓:匿名使用者
可以推,是通過列方程組推的,有些麻煩!
高中物理。第三小題為什麼不用運動學公式?動能定理求出來的是零點四五米。運動學公式求出來是零點五米?
6樓:匿名使用者
可以用運動學公式啊,算出還是0.45啊,其實動能定理可以用運動學公式推匯出來的,兩者是一致的。
高中物理運動學公式
7樓:言雨
v=v0+at
x=v0t+1/2at^2(都有初速度,若是從靜止開始運動,則v0=0)
v^2-v0^2=2ax
自由落體運動一樣,只是初速度為零
請問誰有高中物理運動學全部公式和有些規律的推導過程
8樓:
公式有些。
9樓:麒麟也涅槃
你可以去書店買本公式總結的書
高一物理運動學4個公式3個推論是什麼?
10樓:瑞哥帶你看世界
在這裡設初始速度為v0 加速度為a 時間為t
首先v=v0+at,這裡的at就是速度變化量,加上初速度就是現在的速度了
接著總位移s=v0t+0.5at^2,這個公式有兩種思路可以證明:1.
,因為是勻加速運動,中間時刻的速度即平均速度為初速度與末速度和的一半=v0+0.5at,那麼總位移s=平均速度*時間=(v0+0.5at)*t=v0t+0.
5at^2 2.你可以以時間為橫軸,速度為縱軸建立直角座標系,總位移就等於速度變化曲線與兩個座標軸圍成的區域的面積,算出來結果當然也是s=v0t+0.5at^2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某段位移中點位置的瞬時速度等於初速度vo和末速度vt平方和一半的平方根 。即vs/2=√vo²+vt²/2
2as=vt^2-v0^2這個公式學過吧?(證:s=vot+1/2at^2 ........1
vt=vo+at ..........2
所以由2可得t=(vt-vo)/a......3
把3代入1 可得vt^2-vo^2=2as)
勻加速直線運動的平均速度=(初速度+末速度)/2
最主要的就這四個了,有不懂還可以問我哈,全都一字一字打的,希望能採納,祝你學業有成!
11樓:王佩鑾
1.速度v=v0+at 2、位移x=vot+at2/2 3、速度位移公式: vt2-vo2=2ax
有用推論:
1、中間時刻速度vt/2=v平=(vt+vo)/2 4.
2.中間位置速度vs/2=[(vo2+vt2)/2]1/23.實驗用推論δs=at2 {δs為連續相鄰相等時間(t)內位移之差}
12樓:匿名使用者
應該是三個基本公式,三個推論!
公式三個:1. v=v0+at . 2. x=vot+at2/2 3 .vt2-vo2=2ax 前兩個公式含有時間,第三個沒有。
推論三個:1、中間時刻瞬時速度vt/2=v平=(vt+vo)/22.中間位置瞬時速度vs/2=[(vo2+vt2)/2]1/23.
實驗用推論δx=at2 {δs為連續相鄰相等時間(t)內位移之差}
13樓:匿名使用者
四個基本公式
1.速度公式: v=v0+at 2、位移公式: x=vot+at2/2
3、平均速度公式:v=x/t=(v0+v)/2 3、速度位移公式: vt2-vo2=2ax
三個推論:
1、中間時刻瞬時速度vt/2=v平=(vt+vo)/22.中間位置瞬時速度vs/2=[(vo2+vt2)/2]1/23.實驗用推論δx=at2 {δs為連續相鄰相等時間(t)內位移之差}
怎麼用高二導數推導高中物理運動學公式
14樓:匿名使用者
這些涉及到大學的微積分知識,高中不要求掌握.求導可以看做一種微分,但是推導物理學公式很多都需要用到積分的知識.
15樓:匿名使用者
推到這類公式時,求導只是最基礎的東西,關鍵在於積分,有時會求解微分方程。
16樓:匿名使用者
位移對時間的導數是速度,速度對時間的導數是加速度。相反的,加速度對時間的積分是速度,速度對時間的積分是位移。
因此,如果知道位移與時間的關係 x=f(t),那麼,就知道了速度、加速度與時間的關係了,即v=f'(t),a=f''(t)。比如我知道位移關於時間的函式 x=at^2/2,那麼就可以求出v=x'(t)=at,加速度a=x''(t)=a,可以由此判斷,這個運動型別是勻加速直線運動。
高中物理常用的運動學公式都是怎麼推出來的
關於 x v0 t 1 2 a t 2 符號 2 表示 平方 這個公式的推導需要用到微積分。對於學過微積分的人而言,推導過程 就如同 1 2 3 一般容易。既然樓主提出了這個問題,所以 樓主應該還沒有學過微積分,對吧。在高中物理階段,應該學過這樣一個基礎知識 做 v t 的函式圖象。則 x t0,x...
高中物理全部重點公式,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物理量 單位 公式 備註 公式的變形 速度v m s v s 路程 t 時間重力g n g mg m 質量 g 9.8n kg或者10n kg 密度 kg m3 m v m 質量 v 體積合力f合 n 方向相同 f合 f1 f2方向相反 f合 f1 f2 方向相反時,f1 f2浮力f浮 n f浮 g...
高中物理天體運動,高中物理天體運動
物理天體運動的基本公式開普勒第三定律 t2 r3 k 4 2 gm r 軌道半徑,t 週期,k 常量 與行星質量無關,取決於中心天體的質量 2.萬有引力定律 f gmm r 2 m m為兩個物體的質量,就好比求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萬有引力,m為太陽的質量,m為地球的質量 3.天體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