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經》全文,佛經《觀音經》的全文

2021-06-14 03:30:27 字數 5957 閱讀 3982

1樓:

全文: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

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由是菩薩威神力故。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

若有百千萬億眾生,為求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珊瑚、琥珀、珍珠等寶,入***,假使黑風吹其船舫,飄墮羅剎鬼國,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剎之難。以是因緣,名觀世音。若復有人,臨當被害,稱觀世音菩薩名者,彼所執刀杖,尋段段壞,而得解脫。

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夜叉、羅剎,欲來惱人,聞其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惡鬼,尚不能以惡眼視之,況復加害。設復有人,若有罪,若無罪,杻械、枷鎖,檢系其身,稱觀世音菩薩名者,皆悉斷壞,即得解脫。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怨賊,有一商主,將諸商人,齎持重寶,經過險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

‘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應當一心稱觀世音菩薩名號,是菩薩能以無畏施於眾生。汝等若稱名者,於此怨賊,當得解脫。

眾商人聞,俱發聲言:‘南無觀世音菩薩!’ 稱其名故,即得解脫。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威神之力,巍巍如是。若有眾生,多於淫慾,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嗔。

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痴。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饒益。是故眾生,常應心念。

佛經《觀音經》的全文

觀音心經全文

2樓:匿名使用者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可分為七部分:

一、總綱分,

二、色空分,

三、本體分,

四、妙用分,

五、果德分,

六、證知分,

七、祕密分。作此七分,層次清楚,綱舉目張,易於理解。

一、總綱分

此分總的攝持心經主要含義,即修甚深觀照法門,照見諸法皆空,出生死苦海,證無上菩提。

‘觀自在菩薩’

觀自在菩薩即觀世音菩薩。從菩薩大悲濟世,尋聲救苦來說,名觀世音;從菩薩智慧廣大,觀照無礙來說,名觀自在。從悲德與智德立此二名。

菩薩本地早已成佛,名正法明如來,為利濟眾生,現菩薩身。

觀自在的‘觀’字很重要,修心關鍵在一‘觀’字。此觀並非眼觀,而是迴光返照,觀我非空非有、寂寂無念、了了常知的本來覺性,這是修心的總訣。所以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說:

‘須臾之間,攝念觀心,薰成無上大菩提種。’又:‘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永處纏縛。

’觀心法門在初下手時,必先放下一切妄想雜念、心身世界,直下回光**自己當下的心念,這時定覺妄念忽生忽滅,賓士不停,要既不隨逐流浪,也不著意遣除,因妄念本空,原是無可遣除的。久觀純熟,妄想分別便能逐步歇落,達於空寂。

這是慧以資定,楞嚴經所謂:‘生滅既滅,寂滅現前。’這時要繼續前進,時時處處從寂定的性體上,起觀照妙用,這是定以資慧,久久便能達到定慧一如、寂照不二的地步。

所以華嚴經說:‘汝等觀是心,念念常生滅,如幻無所有,而得大果報。’

‘觀自在’便是常寂常照,了了見性,自在無礙的意思。‘菩薩’具體稱‘菩提薩埵’。菩提譯為‘覺’,‘薩埵’譯為‘有情’(指一切眾生),合稱‘覺有情’。

菩薩以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自覺覺他為行願,功行圓滿,便成為福慧具足的佛陀。

‘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

‘行’即修行。‘深般若’是對淺而言。凡夫無明障覆,般若不開;二乘人只證我空,知五蘊假合,並無實我,但不明法空,不明五蘊諸法,也是緣生性空,並無實法,所以見理不徹;至於初發心下位菩薩,觀力微薄,都是淺小智慧,不能叫深般若。

惟有像觀自在這樣八地以上的大菩薩,能以甚深智慧覺照,而證入定慧圓明,自在無礙的境界。‘時’正是寂照同時,體用不二的時候。

‘照見五蘊皆空’

‘照’即般若觀照,‘見’即親自證知。菩薩依實相般若之體,起甚深觀照般若之用時,證知五蘊身心等一切諸相,無不是運動變化,幻生幻滅,其性本空。

實相之體,猶如鏡體,五蘊諸法,比喻塵垢,般若妙智,正像鏡光,觀照功夫,則如磨鏡,鏡體本具光明,雖為塵垢所障蔽,光明不失,若用功摩擦,自然垢盡明生。楞嚴經所謂‘淨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

‘五蘊’即色、受、想、行、識。凡眼、耳、鼻、舌、身五根,色、聲、香、味、觸五塵,以及宇宙間一切物質現象,都屬色法,因為是有形色、質礙之物。‘受’即感受,是五個遍行心所中的受心所,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三種。

‘想’即想像,是想心所。‘行’即造作,是思心所。‘識’即了別,是八識心王。

這四者都是心。此色、心二法,皆是因緣所生,也即各種條件和合而有,並無自性,所謂緣生性空,故曰‘五蘊皆空’。五蘊之性雖空,但體即真空,譬如波相雖幻,但體即是水,水與波是不一不異。

這裡的‘照見’如渡船,‘五蘊’如大海,‘皆空’如彼岸。即依此般若渡船,渡過生死苦海,到達涅盤彼岸。金剛經說: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見諸相非相’即‘照見五蘊皆空’。如果照見五蘊皆空,那麼自性大光明寶藏,便全體現前了。

‘度一切苦厄’

身心痛苦不安,叫苦厄。般若不開,苦厄未除,不能叫度。苦厄歸根屬於心,度心只有仗甚深般若。

照見五蘊本空,心便得解脫自在。凡夫不明苦厄的根源,不知五蘊的實質,更不知慧照的妙用,所以長劫沉淪於煩惱此岸。

若能照見事事物物一切諸法,自性本空,就能破除我、法二種執著,不被見思、塵沙、無明種種粗細煩惱所纏縛,而能解脫分段、變易兩種生死,出離世間、出世間的一切苦厄,所以說度一切苦厄。

二、色空分

此分說明五蘊諸法,與真如空性,無二無別。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這裡所說的‘色不異空’等四句,正是對立統一規律,在佛教哲理上的反映。

三、本體分

此分說明本來之體性,實無生滅、垢淨、增減等相,無相之相,正是當人的本來面目。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菩薩又告舍利子:此五蘊諸法的真空實相亦即本覺理體,是本來無生,故亦無滅;本來不垢,故亦不淨;在凡不減,在聖不增。此六字,正顯示人人本具的絕對心體。

此心體離一切虛妄對待諸法——人我、是非、順逆、得失、美醜、憎愛。分別既息,則無分別之妙智,昭然現前,非空非有,無實無虛,法爾如是,所以叫本覺,或本體。

四、妙用分

此分由體起用,空一切相。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

文中有許多名相,先作一下解釋。‘五蘊’的蘊是積聚的意思,亦叫五陰,‘陰’是能遮蔽真性的意思。前已講述。

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名十二處。‘根’是能生的意思,能生六識;‘塵’是染汙的意思,能染汙真性。

‘十二處’的‘處’即方所,就是說根在內,塵在外,眼對色,耳對聲,各有一定方所,也叫十二入,‘入’是說根塵互相涉入。‘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即十八界。

‘界’是說各成界限。六根為內界,六塵為外界,六識為中界,六根、六塵、六識和合成十八界。此蘊、處、界三者,通常稱為三科。

主要為了破凡夫我執,根據對色、心所迷執的偏重,而有開合的不同。

文中‘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是簡略之詞,其內容即十二因緣,以前者為因,後者為緣,即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所以叫十二因緣。

‘無明’是過去世的無始煩惱;‘行’是依煩惱所作的行業;這二者是過去因。‘識’是受胎的業識;‘名色’是在胎中尚未成形,識心叫名,胚胎叫色;‘六入’即有了六根,就將出胎;‘觸’是

二、三歲時,不識苦樂,而能接觸外境;‘受’是

六、七歲時,能感受苦樂,這五者是現在果。

‘愛’是十

四、十五歲時,生起強盛愛慾;‘取’是到處求取;‘有’是有種種新業。這三者是現在因。‘生’是隨業受生;‘老死’是有生必有死。

這二者是未來果。所以這十二因緣,包含著三世因果的道理,總不離惑、業、苦三道。凡夫是順生死流,即從無明緣行,行緣識,順次相緣,以至老死,是流轉門。

緣覺從十二因緣悟道,知生死根本在無明,故首先滅去它。‘滅’就是盡的意思,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乃至老死亦滅,便是還滅門。緣覺觀察十二因緣流轉,還滅二門,了脫生死,而證辟支佛果。

(闢支譯為緣覺或獨覺。)

‘四諦’即苦、集、滅、道四種真理。就是說生死苦果,是由惑、業集合而生,所以說‘苦、集’;寂滅樂果,是由修道斷惑所得,所以說‘滅、道’。‘苦、集’是世間因果;‘滅、道’是出世間因果。

知‘苦’便應斷‘集’,慕‘滅’便應修‘道’。

小乘**聞佛聲教,悟‘四諦’理,斷見思惑(簡單說來,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與疑,叫見惑;貪、嗔、痴、慢叫思惑),而出三界分段生死,即阿羅漢(意為殺賊、應供、不生)。

今菩薩以般若觀照,一切皆空。在真空實相中,不但凡夫所執之蘊、觸、界,皆不可得,即緣覺所觀的十二因緣法,聲聞所觀的四諦法,亦皆不可得;乃至菩薩六度萬行,其能證的智慧與所得的理體,亦皆說無,即都不可執著,都歸於空。若執著有智有得,仍不離法執、法見,仍有掛礙而非究竟。

所以金剛經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又說: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即不應住著於一切法,而生清淨心。總之,自凡夫以至菩薩,自五蘊以及智與得,都不可取著,因諸法本空,無所得故。

這正說明,此經是大乘法門,不僅破凡夫我執之病,並破二乘法執之病,乃至無智亦無得。修行到這一境界,寂照現前,了知本無生死可斷,亦無涅盤可證,我法二空,一切無著,便證入大自在之境了。

**所說:‘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此中‘無無明’及‘無老死’,是空去流轉門,就是空生死,亦即我空;‘亦無無明盡’以及‘亦無老死盡’是空去還滅門,就是空涅盤,亦即法空。又**說了許多‘無’字。

此‘無’字是自性空、無所得的意思,如果作有無之‘無’解,便成斷滅了。

五、果德分

此分證果。以上明體、起用、空相,而證解脫之果德。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掛礙為因,恐怖為果;顛倒為因,夢想為果。菩薩依靠般若覺照,諸法空淨,心無掛礙,遠離顛倒,惑業究竟淨盡,功德究竟圓滿,名究竟涅盤。

這是菩薩證涅盤斷德,斷盡一切妄惑。不但菩薩,佛亦依於般若,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得無上正等正覺——果超九界叫無上,不偏叫正,生佛同具叫等,遍知一切叫正覺。這是諸佛證菩提智德。

可見般若是十方諸佛共由之路。

六、證知分

此分說明由證果而明白了知。

‘故知般若波羅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這裡‘故知’的‘知’字,是證知,有親見實相之妙!一切諸佛及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都從此自性所出,所以稱般若為咒,即以密咒來表達此真空實相。

般若無所不包,所以叫大;神妙莫測,所以叫神;無所不照;所以叫明;無可比擬,所以叫無上;無與倫比,又畢竟平等,所以叫無等等。‘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二句,是說以智慧覺照,能轉化、滅除一切惑、業、苦果,是真實不虛的,這與‘度一切苦厄’一句前後呼應。

七、祕密分

此分是以密咒表不思議心地。

‘故說般若波羅密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以上是顯說般若,這是密說般若,以咒總結全文。因心地微妙,不可用言語來表達,故以咒表達之。咒是佛菩薩的真言密語,所以一向不翻,如果至心持誦,便能滅罪生福,速成佛道。

總之,般若觀照是**門,是諸佛之母,若能當下迴光返照,於一切法不取不捨,無住而生淨心,離相而證實相,自可度一切苦厄,得真實受用。

經全文譯文三字經全文譯文

人生下來,本性都是善良的,彼此相差不多。大家性情都近於善,只是由於後來所受社會的習染不同才有了千差萬別。如果從小不進行教育,孩子善良的本性就會發生改變。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教導孩子要專心致志,持之以恆。古時候,孟子的母親,為了使兒子有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曾三次選擇鄰居而搬家。一次,兒子逃學回來,孟...

《道德經》全文,道德經 全文及譯文

第一章道可道 可以語言交流的道 非常道 非真正意義上的道 名可名 可以明確定義的名 非常名 非真正意義上的名 無名天地之始 天地在開始時並無名稱 有名萬物之母 名只是為了萬物的歸屬 故常無慾以觀其妙 因此常用無意識以發現其奧妙 常有欲以觀其徼 常用有意識以歸屬其範圍 兩者同出異名 兩種思維模式同出自...

金剛經全文解釋,金剛經全文解釋白話

金剛經 解難 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世界 的本質 本相 真象 不是我們眼中所看到的有形有色,形色萬千的世界,而是無形無相的真如實相 空 這才是我們眼中的所看到的有形有色,形色萬千的世界的本質 本相 真象 是名世界。其它的以此類推。金剛經 所講的 空 釋義 釋迦摩尼佛祖為救拔 解脫一切眾生的苦難不惜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