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記載江陵之戰到底是陸遜的功勞還是呂蒙的功勞?誰能回答我

2022-01-05 10:25:32 字數 3880 閱讀 7174

1樓:白衣小雪

呂蒙,這是呂蒙設計的計謀。

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東吳大都督呂蒙襲取江陵,殲滅蜀前將軍關羽的奇襲作戰。 曹操與之距離甚遠,而關雲長的踞點對東吳壯大形成不利條件,所以,擊關羽是必然之策。於是便有了後來著名的江陵之戰:

乘關羽盡全力以赴襄陽,南郡空虛之時,襲取了南郡,並生摛關羽,以至後來劉備痛失良將。

背景在建安二十二年,魯肅去世了,東吳原來的戰略決策主要是由魯肅作出的,他始終認為聯劉抗曹方為兵家上上之策。當時關羽擁兵屯踞南郡,位於東吳上游,對東吳是個極大的威脅,眾人皆知此況不能長久,但魯肅等人認為「曹公尚存,禍難始構」,故而應與關羽「宜相輔協,與之同仇,不可失也」。(見三國志/卷五十四)。

雖然取還荊州還是東吳的戰略目標之一,但由於孫權與劉備都不是曹操的對手,所以,必須要聯合起來,基於這個,取還東吳的戰略目標沒有實施。而魯肅去世後,由呂蒙代魯肅屯兵陸口,他是一個很有開拓精神的將領。在他權衡當時的戰略形勢後,向孫權提出一個新的戰略方案即:

穩曹操,擊關羽,全據長江。

歷史過程

219年八月,蜀前將軍關羽水淹魏七軍,生擒主帥左將軍于禁,乘勝圍攻敗退樊城(今湖北襄樊)的魏徵南將軍曹仁,一時威震華夏(參見樊城之戰)。 魏王曹操採納丞相司馬司馬懿、曹椽蔣濟的建議,利用劉備拒不歸還所借荊州,吳蜀聯盟出現破裂之隙,派人勸說東吳孫權抄襲關羽後方,並許諾把江南封給孫權。駐軍陸口(今湖北蒲圻西北)的東吳大將呂蒙認為,關羽素懷兼併江南的野心,是對東吳的很大威脅,建議孫權趁機消滅關羽,以解除後患。

孫權採納其計。 為隱蔽企圖,任命資望較淺的定威校尉陸遜代替稱病的呂蒙。陸遜故意用謙恭卑詞恭維關羽,使其驕傲麻痺,疏於戒備,不斷抽調兵力北攻樊城,只留少數人馬留守江陵。

219年八月,蜀前將軍關羽水淹魏七軍,生擒主帥左將軍于禁,乘勝圍攻敗退樊城(今湖北襄樊)的魏徵南將軍曹仁,一時威震華夏(參見樊城之戰)。魏王曹操採納丞相司馬司馬懿、曹椽蔣濟的建議,利用劉備拒不歸還所借荊州,吳蜀聯盟出現破裂之隙,派人勸說東吳孫權抄襲關羽後方,並許諾把江南封給孫權。駐軍陸口(今湖北蒲圻西北)的東吳大將呂蒙認為,關羽素懷兼併江南的野心,是對東吳的很大威脅,建議孫權趁機消滅關羽,以解除後患。

孫權採納其計。為隱蔽企圖,任命資望較淺的定威校尉陸遜代替稱病的呂蒙。陸遜故意用謙恭卑詞恭維關羽,使其驕傲麻痺,疏於戒備,不斷抽調兵力北攻樊城,只留少數人馬留守江陵。

219年十一月,孫權任命呂蒙為大都督,率軍隱蔽前出,進至尋陽(今湖北廣濟東北),把精銳士卒埋伏在偽裝的商船中,令將士身穿白衣,化裝成商人,募百姓搖櫓划槳,晝夜兼程,溯江急駛,直向江陵進襲,一切都進行得十分隱蔽和詭密。駐守江防的蜀軍士兵被偽裝的吳軍所騙,猝不及防,全部被俘虜,江陵城內空虛,陷入混亂。呂蒙先讓原騎都尉虞翻寫信誘降駐守公安(今湖北公安北)的蜀將傅士仁,又使傅士仁引吳軍迫降守江陵的蜀南郡太守糜芳。

糜芳獻城出迎,呂蒙遂率大軍進據江陵,從而,一舉奪回蜀長期佔據的荊州。而驕傲輕敵的關羽,對呂蒙的襲擊行動竟一無所覺。當關羽驚悉江陵失守,急忙從樊城撤軍而回時,孫權已先到達江陵,派陸遜攻佔夷陵(今湖北宜昌)、秭歸(今湖北秭歸),切斷關羽入川退路。

關羽向駐紮上庸的蜀將劉封、孟達求援,被拒絕。關羽陷於進退失據,腹背受敵的困境,遂西走麥城(今湖北當陽東南)。219年十二月,關羽率少數騎兵從麥城突圍逃竄,被吳將潘璋部司馬馬忠擒獲,斬首。

點評此戰,呂蒙採取偽裝偷渡的奇襲戰法,又攻心為上,兵不血刃,奪取江陵,一舉全殲關羽軍,堪稱獨具特色的偷渡破襲戰例,在中國戰爭史上寫下了傳奇的一筆,史稱「白衣渡江」。關羽則驕傲輕敵,疏於戒備,導致江陵要地被佔,使蜀國在戰略上處於十分不利的地位。但東吳也同樣失策,此戰雖然在戰術上毫無挑剔,但在戰略上卻是完全失策的,東吳只顧眼前利益,為逞一時之快,佔領荊州,使孫、劉聯盟破,讓曹操坐收漁利,可謂得不償失。

2樓:真理真實真相

江陵之戰是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東吳大都督呂蒙襲取江陵,殲滅蜀前將軍關羽的奇襲作戰。

東吳原來的戰略決策主要是由魯肅作出的,他始終認為聯劉抗曹方為兵家上上之策。當時關羽擁兵屯踞南郡,位於東吳上游,對東吳是個極大的威脅,眾人皆知此況不能長久,但魯肅等人認為「曹公尚存,禍難始構」,故而應與關羽「宜相輔協,與之同仇,不可失也」。雖然取還荊州還是東吳的戰略目標之一,但由於孫權與劉備都不是曹操的對手,所以,必須要聯合起來,而魯肅去世後,由呂蒙代魯肅屯兵陸口,他是一個很有開拓精神的將領。

在他權衡當時的戰略形勢後,向孫權提出一個新的戰略方案即:穩曹操,擊關羽,全據長江。

為隱蔽企圖,任命資望較淺的定威校尉陸遜代替稱病的呂蒙。陸遜故意用謙恭卑詞恭維關羽,使其驕傲麻痺,疏於戒備,不斷抽調兵力北攻樊城,只留少數人馬留守江陵。

219年十一月,孫權任命呂蒙為大都督,率軍隱蔽前出,進至尋陽(今湖北廣濟東北),把精銳士卒埋伏在偽裝的商船中,令將士身穿白衣,化裝成商人,募百姓搖櫓划槳,晝夜兼程,溯江急駛,直向江陵進襲,一切都進行得十分隱蔽和詭密。駐守江防的蜀軍士兵被偽裝的吳軍所騙,猝不及防,全部被俘虜,江陵城內空虛,陷入混亂。呂蒙先讓原騎都尉虞翻寫信誘降駐守公安(今湖北公安北)的蜀將傅士仁,又使傅士仁引吳軍迫降守江陵的蜀南郡太守糜芳。

糜芳獻城出迎,呂蒙遂率大軍進據江陵,從而,一舉奪回蜀長期佔據的荊州。而驕傲輕敵的關羽,對呂蒙的襲擊行動竟一無所覺。當關羽驚悉江陵失守,急忙從樊城撤軍而回時,孫權已先到達江陵,派陸遜攻佔夷陵(今湖北宜昌)、秭歸(今湖北秭歸),切斷關羽入川退路。

關羽向駐紮上庸的蜀將劉封、孟達求援,被拒絕。關羽陷於進退失據,腹背受敵的困境,遂西走麥城(今湖北當陽東南)。

219年十二月,關羽率少數騎兵從麥城突圍逃竄,被吳將潘璋部司馬忠擒獲,斬首。

此戰,呂蒙採取偽裝偷渡的奇襲戰法,又攻心為上,兵不血刃,奪取江陵,一舉全殲關羽軍,堪稱獨具特色的偷渡破襲戰例,在中國戰爭史上寫下了傳奇的一筆,史稱「白衣渡江」。

故而江陵之戰當然是呂蒙的功勞。

3樓:你是雲我是塵

呂蒙。此戰,呂蒙採取偽裝偷渡的奇襲戰法,又攻心為上,兵不血刃,奪取江陵,一舉全殲關羽軍,堪稱獨具特色的偷渡破襲戰例,在中國戰爭史上寫下了傳奇的一筆。

周瑜、魯肅、呂蒙、陸遜誰的能力強些 ? 30

4樓:匿名使用者

本人首推周瑜,再推魯肅,呂蒙,陸遜

為啥?我認為這是歷史環境不同的原因,造就了成就不同,能力不同

周瑜瑜長壯有姿貌。

瑜少精意於**,雖三爵之後,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故時人謠曰:「曲有誤,周郎顧

同時戰功赫赫,開創東吳基業,能輔佐無兵無卒的孫策坐大一方,鑲有東吳六郡,其後擔當託孤重任,討山越,伐黃祖,更是取得了赤壁之戰的輝煌戰績,奠定三分天下的基礎

魯肅戰略眼光獨到。是東吳集團的核心路線制定人,提出孫權劉表曹操三足鼎立的東吳版隆中對,為人木訥忠實,有長者之風。雖然對關羽問題上採取了避其鋒銳,但仍不失為極好的守成之將。

對東吳的穩定期了卓越貢獻

呂蒙東吳鷹派的代表人,白衣渡江為東吳掙得荊州,摧毀了劉備併吞東吳的野心

陸遜夷陵之戰捍衛了吳國,可以說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是東吳中後期的中流砥柱。官至丞相

可惜捲入立儲之爭,被孫權逼死,無有善終

5樓:安靜的坑妹

這個還真不好說,各有各的長處。三國志裡記載的很清楚,按孫權的意思來說,這四個大都督(吳國前期)在他心中的排行是;周瑜 陸遜 呂蒙 魯肅。當然,周瑜和陸遜比起來功績不多,但你要清楚,陸遜所處的時間正是三國的動盪期間,戰爭自然也多,而周瑜死的時候三國才剛剛開始,劉備一點權勢都沒有,主要是曹操和江東自己佔領自己的領地,真正開戰是赤壁時才開始的

魯肅和呂蒙類似於一文一武的,根本就不能比,至於諸葛恪他是吳國後期的人物,在吳國後期那個極為動盪,君主敗壞的時期他是吳國的頂樑柱。

實際上這四個人各有各的長處,周瑜輔佐孫策 孫權兩位君主,為吳國打下基礎,開闢了三分天下。呂蒙收復荊州也立下汗馬功勞。魯肅雖然軍事上不行,但卻是吳國最優秀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陸遜同樣開闊疆土,也他替吳國守城池,整理國家要事與政治。

6樓:匿名使用者

1周瑜,2魯肅,3陸遜,4呂蒙

歷史是怎樣記載赤壁之戰的,歷史上一般是怎樣評價赤壁之戰的

建安十二年 曹操掃平河北,北征三郡烏桓,消滅袁紹殘餘。建安十三年元月,曹操回到鄴郡,造玄武池訓練水軍,準備南征,統一天下。建安十三年秋七月,曹操率大軍十餘萬南征劉表,八月,劉表病死,九月,曹操到新野,劉琮投降,曹操兵不血刃取得荊州。劉備敗走長阪坡,被曹操派遣的精銳騎兵追上,劉備軍主力被殲滅,劉備僥倖...

歷史上帝辛的王后到底是誰?史書有記載嗎

史書記載的帝辛妃子只有蘇妲己一人。國語 卷七晉語一 殷辛伐有蘇,有蘇氏以妲己女焉,妲己有寵,於是乎與膠鬲比而亡殷。史記 卷三 殷本紀第三 好酒淫樂,嬖於婦人。愛妲己,妲己之言是從 列女傳 卷之七 孽嬖傳 妲己之所譽貴之,妲己之所憎誅之 列女傳 卷之七 孽嬖傳 妲己配紂,惑亂是修,紂既無道,又重相謬,...

歷史上霍去病到底是怎麼死的,歷史上霍去病是怎麼死的?

霍去病到底是怎麼死的?歷史給我們留下了答案,他選擇了自我毀滅 歷史上是病死的 但是歷史總歸是歷史 人們還是為他可惜 所以很多版本就是他並未死 只是不想再戰爭況且帝王窮兵黷武 不知休養生息 應該是累死的,邊疆大小事頻發,都由他管。在河西戰役期間,漢武帝特地從京城送來一罈美酒,霍去病沒有獨自享用,而是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