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星碎薏
憫農chú hé rì dāng wǔ
鋤 禾 日 當 午 ,
hàn dī hé xià tǔ
汗 滴 禾 下 土 。
shuí zhī pán zhōng cān
誰 知 盤 中 餐 ,
lì lì jiē xīn kǔ
粒 粒 皆 辛 苦 。
【註釋】 1.憫:憐憫。 2.鋤禾:
用鋤頭鬆禾苗周圍土。 3.誰知盤中餐,在臺灣,香港等地寫為誰知盤中飧(sun), 國內由於飧字用的很少,是個冷僻字,當初為了讓詩歌更通俗易懂,改為餐了。
【譯文】 農民在中午的時候在田地裡除草,一滴滴的汗掉在了土地裡。又有誰能知道這飯菜的來歷,每一粒都是那麼的辛苦。
【簡析】 這首詩是寫勞動的艱辛,勞動果實來之不易。第
一、二句「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描繪出在烈日當空的正午,農民仍然在田裡勞動,這兩句詩選擇特定的場景,形象生動地寫出勞動的艱辛。有了這兩句具體的描寫,就使得第
三、四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嘆和告誡免於空洞抽象的說教,而成為有血有肉、意蘊深遠的格言。 這首詩沒有從具體人、事落筆,它所反映的不是個別人的遭遇,而是整個農民的生活和命運。詩人選擇比較典型的生活細節和人們熟知的事實,深刻揭露了不合理的社會制度。
告訴人們應該節約食物,不浪費 在表現手法上,作者採用相互對比,前後映襯的方法,不僅給人以鮮明強烈的印象,而且發人深省,將問題留給讀者自己去思考,從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李紳《憫農》二
憫農chūn zhònɡ yī lì sù ,
春 種 一 粒 粟 ,
qiū shōu wàn kē zǐ 。
秋 收 萬 顆 子 。
sì hǎi wú xián tián ,
四 海 無 閒 田 ,
nónɡ fū yóu è sǐ 。
農 夫 猶 餓 死 。
註釋1.憫:憐憫。 2.粟:(sù)穀子;慄粟。 3. 猶:還。 4:四海:泛指全國各地。
譯文春天,農民把一粒粒穀子種下,秋天就可以收到很多糧食。雖然全國各地的土地都被農民耕種,但農民還是因為糧食全被佞官奪去而餓死。
賞析這是一首揭露社會不平、同情農民疾苦的詩,著重寫舊社會農民所受的殘酷剝削。 第
一、二句「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以「春種」「秋收」,概寫農民的勞動。從「一粒粟」化為「萬顆子」,形象地寫出豐收的景象。第三句「四海無閒田」,更寫出全國的土地都已開墾,沒有一處田地閒置著。
此句與前兩句的語意互相補充,進而展現出碩果累累,遍地金黃的豐收景象。勞動人民辛勤勞動創造出如此巨大的財富,在豐收的年頭,照理該豐衣足食了吧?誰知結句卻是「農夫猶餓死」。
這真是觸目驚心!一個「猶」字,發人深思:到底是誰剝奪了勞動成果,陷農民於死地呢?
「猶餓死」三字極為深刻地揭露了社會不平,凝聚著詩人強烈的憤慨和真摯的同情。編輯本段李紳《憫農》三
憫農lǒng shàng fú lí ér ,
壟 上 扶犁兒 ,
shǒu zhòng fù cháng jī 。
手 種 腹長 飢 。
chuāng xià zhī suō nǚ ,
窗 下 織 梭 女 ,
shǒu zhī shēn wú yī 。
手 織 身 無 衣 。
wǒ yuàn yān zhào shū ,
我 願 燕 趙 姝 ,
huà wéi mó nǚ zī 。
化 為 嫫 女 姿 。
yí xiào bù zhí qián ,
一 笑 不 值 錢 ,
zì rán jiā ɡuó féi 。
自 然 家 國 肥 。
2樓:小可愛呆呆
春天種下一粒種子,
秋天能收穫萬顆糧食。
四面八方沒有空閒的土地,
農民還得一個個餓死。
《憫農》其一譯文
3樓:金果
白話譯文
其一春天播種下一粒種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穫很多的糧食。
天下沒有一塊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種田的農夫餓死。
《憫農二首》是唐代詩人李紳的組詩作品。
憫農二首
其一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第一首詩一開頭,就以「一粒粟」化為「萬顆子」具體而形象地描繪了豐收,用「種」和「收」讚美了農民的勞動。第三句再推而廣之,展現出四海之內,荒地變良田,這和前兩句聯起來,便構成了到處碩果累累,遍地「**」的生動景象。
「引滿」是為了更有力的「發」,這三句詩人用層層遞進的筆法,表現出勞動人民的巨大貢獻和無窮的創造力,這就使下文的反結變得更為凝重,更為沉痛。「農夫猶餓死」,它不僅使前後的內容連貫起來了,也把問題突出出來了。
勤勞的農民以他們的雙手獲得了豐收,而他們自己還是兩手空空,慘遭餓死。詩迫使人們不得不帶著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誰製造了這人間的悲劇」這一問題。
詩人把這一切放在幕後,讓讀者去尋找,去思索。要把這兩方綜合起來,那就正如馬克思所說的:「勞動替富者生產了驚人作品(奇蹟),然而,勞動替勞動者生產了赤貧。
勞動生產了宮殿,但是替勞動者生產了洞窟。勞動生產了美,但是給勞動者生產了畸形。」
4樓:蠟筆咬金
《憫農》是唐代詩人李紳的作品,其中「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千古名句。李紳將《憫農》分成兩首,其一和其二。讓我們來逐首分析吧。
其一,「春天種下一粟,到了秋天就能收穫很多糧食。」這寫的是農民春天播種,秋天收穫,描寫的是春種秋收,側重於時間和季節的更替。「四海之內都沒有一塊沒有播種的土地了,可是農民們卻依舊兩手空空。
」其一重點在於寫春種秋收,寫農民耕作的辛勤,最後兩句,作者揭露了不合理的制度,引發人們的思考。
其二,寫的是農民種田的情景,側重於農民種地的辛苦和勞累。「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描寫的是在豔陽高照的時候,農民在土地上耕作的情景,汗水滴在土壤裡,成為禾苗生長的肥料,這一句和「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描寫了種田的辛苦和不易,寫出了農民勞動的艱辛和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
通過這兩句,引出最後的兩句名言「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想必這句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句話了,「誰知道我們盤中的餐食呢,每一粒都是經歷千辛萬苦才收穫的。」從小時候開始,被教育節約糧食的時候就是用的這句話。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農民伯伯辛苦勞作,我們才能有糧食吃,因此我們需要節約每一粒糧食,不浪費一點一滴。節約是中華的傳統美德,我們每個人都應當節約糧食。
這兩首詩充分體現了作者對農民的同情,和對社會現實的剖析,這兩首詩都是很經典的描寫農民的詩,其中包含了使人的無奈和憤懣,也體現了詩人對後世的警告與勸誡。
5樓:易芷瑤
憫農(唐)李紳
鋤 禾 日 當 午,
汗 滴 禾 下 土。
誰 知 盤 中 餐,
粒 粒 皆 辛 苦。
[註釋] 1.憫:憐憫。
2.鋤禾:用鋤頭鬆禾苗周圍土。
【翻譯】 農民在中午的時候在田地裡除草,一滴滴的汗掉在了土地裡。又有誰能知道這飯菜的來歷,每一粒都是那麼的辛苦。
[簡析] 這首詩是寫勞動的艱辛,勞動果實來之不易。第
一、二句「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描繪出在烈日當空的正午,農民仍然在田裡勞動,這兩句詩選擇特定的場景,形象生動地寫出勞動的艱辛。有了這兩句具體的描寫,就使得第
三、四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嘆和告誡免於空洞抽象的說教,而成為有血有肉、意蘊深遠的格言。
這首詩沒有從具體人、事落筆,它所反映的不是個別人的遭遇,而是整個農民的生活和命運。詩人選擇比較典型的生活細節和人們熟知的事實,深刻揭露了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告訴人們應該節約事物,不浪費
在表現手法上,作者採用相互對比,前後映襯的方法,不僅給人以鮮明強烈的印象,而且發人深省,將問題留給讀者自己去思考,從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作者簡介:李紳(772-846),字公垂,泣州無錫(今江蘇無錫)人。唐代詩人
6樓:與你相知
春天播種下一粒種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穫很多的糧食。
天下沒有一塊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種田的農夫餓死。
《憫農二首》是唐代詩人李紳的組詩作品。
憫農二首
其一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7樓:文俊洋
春天播下一粒種子,秋天收穫了萬科糧食萬科就是很多的意思四海就是四面八方,沒有閒田農夫就是種田種菜的那農夫,還是有農夫餓死了。
8樓:改英華
詩句是: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農夫春天種了很多種子,秋天收,收穫了很多糧食,但那些老百姓吃了,所以農夫就快死了。
9樓:鹹魚大寶貝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不僅表達了糧食的來之不易,也表達了農民們每一年種糧食的辛苦與勞累,詩人想表達的是農民們在稻田上揮灑汗水,以及號召人們珍惜糧食,絕不浪費的精神
10樓:中國加油
春天種一粒種子,秋天收穫許多莊稼。天下沒有一塊不跟做的田,但卻有被餓死的農夫。
11樓:蘑菇菇
表達了詩人辛苦創作,希望大家能看到他背後的努力,珍惜作品的這一深層意境,表層意思是農民伯伯辛勤勞作,告誡大家要珍惜糧食。
12樓:來自東山歡喜的呂蒙
春天播下一粒種子,秋天可以收十分多,天下到處是田,可能有農民餓死。
13樓:走太偏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14樓:之珈藍福
描繪了農民終於辛勤勞動卻捱餓,表達了詩人對農民真摯的同情心。
15樓:
春天播種下一粒種子,等到秋天就可以收穫
16樓:弓長解說
註釋】 1.憫:憐憫。 2.鋤禾:
用鋤頭鬆禾苗周圍土。 3.誰知盤中餐,在臺灣,香港等地寫為誰知盤中飧(sun), 國內由於飧字用的很少,是個冷僻字,當初為了讓詩歌更通俗易懂,改為餐了。
【譯文】 農民在中午的時候在田地裡除草,一滴滴的汗掉在了土地裡。又有誰能知道這飯菜的來歷,每一粒都是那麼的辛苦。
17樓:吮苛形騁酵吩
加油,奧力絡!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18樓:淺暮雪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19樓:小理星愛你
四分析學化學電池可春節春節軍械庫吃我就司法審查的
20樓:在留雲亭打羽毛球的蝴蝶蘭
來吧!
憫農其一的古詩的意思,憫農古詩的意思
憫農其一古詩的意思是春天播種下一粒種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穫很多的糧食。天下沒有一塊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種田的農夫餓死。憫農二首 是唐代詩人李紳的組詩作品。這組詩深刻地反映了中國封建時代農民的生存狀態。第一首詩具體而形象地描繪了到處碩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農民辛勤勞動獲得豐收卻兩手空空 慘遭餓死的現實...
《憫農》古詩的中心思想,《憫農》古詩
憫農 詩共有兩首,主要刻畫農民勞作的辛苦,表現詩人對農民的深切同情。第一首著重批評勞動者不得食的不公平現象 第二首,著重勸戒世人珍惜糧食,珍惜農民的勞動。出自 憫農二首 是唐代詩人李紳的組詩作品。組詩選取了比較典型的生活細節和人們熟知的事實,集中地刻畫了當時社會的矛盾。全詩風格簡樸厚重,語言通俗質樸...
憫農這首詩說了什麼道理,讀了憫農這首古詩我們知道要什麼的道理
這首詩是寫勞動的艱辛,勞動果實來之不易,告訴我們應該節約食物,不浪費。憫農 這首詩給人們帶來了深刻的啟示。這首詩說明古代社會制度的不合理,但是從另外的角度也說明了付出和收穫的關係。春種秋收這是社會發展的規律,付出多少才能有多少的收穫。這既是自然規律,也是人生存發展的社會規律。想要讓自己的人生與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