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一號著陸後影像釋出,為什麼要苦等3個月才實施落火?

2025-02-08 00:40:19 字數 4738 閱讀 2384

1樓:撒的謊

主要是等三個月以後,各方面的資料都得到了或者是各方面的發展都穩定了之後,才可以實施的。

2樓:陳老師說社會生活

因為在這三個月的時間之內必須要進行不斷的觀察,而且必須要等到條件滿足。

3樓:愛唱的英侃

那是因為需要尋找到乙個最好的時機,而且也要做好萬全的準備,所以才會得這麼長時間。

天問一號的著陸方式

4樓:社會民生愛好者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從火星大氣層外緣通過軟著陸的方式降落到火星表面。我國天問一號任務火星著陸分為氣動減速、傘系減速、動力減速、懸停避障與緩速下降四個階段。

兩器分離約30分鐘後,環繞器進行公升軌,返回停泊軌道,為著陸巡視器的後續探測任務提供中繼通訊,搭建起地球和火星之間的通訊橋樑。後續,「祝融號」火星車將依次對著陸點全域性成像、自檢、駛離著陸平臺並開展巡視探測。

簡介:天問一號探測器於2022年2月24日成功進入週期為2個火星日的火星停泊軌道,隨後對火星開展了全球遙感探測,並對預選著陸區進行詳查,探測分析了火星的地形地貌、沙塵天氣等,為著陸火星做了充分的準備。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任務於2016年正式批覆立項,計劃通過一次任務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天問一號探測器由環繞器和著陸巡視器組成,於2020年7月23日由長征五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至今已飛行295天,距離地球約億千公尺。

天問一號著陸時間是什麼時候?

5樓:呼阿優

天問一號」將於2021年5月到6月擇機著陸火星,開展後續的巡視探測。

在人類對太陽系的探索歷史上,火星總是給人們帶來無限的期待與遐想。截至目前,全球共開展47次對火星的探測,其中美國22次、俄羅斯20次,但三分之二的探火任務均以失敗告終。

這足以說明探火之路險象環生。雖然「天問一號」起步較晚,但起點高、效率高、挑戰大、創新強,一步實現對火星「繞落巡」探測將再創人類深空探測的先河。

6樓:向上攀爬的

天問一號將於2021年5月到6月擇機著陸火星。

天問一號探測器要以完美角度切入火星大氣層,角度太小則無法進入大氣層,角度太大又會因為被大氣層過度加熱而燒燬。在再入、下降與著陸過程中,探測器要在不到10分鐘的時間裡,將時速從約2萬千公尺/小時降至0,實現軟著陸。

7樓:zhurenyan水瓶

「天問一號」探測器將於2021年5至6月擇機著陸火星,開展後續的巡視探測。

天問一號」任務將一步實現對火星的「繞、落、巡」,三步並作一步走,這將再創人類深空探測的先河。

天問一號」探測器以每秒公里的速度,在火星軌道上進行環繞探測,各項指標正常,儀器裝置工作正常。傳回的近火區域性**是中國首次拍攝的近景火面影象,裡面蘊含著大量科學資訊,等待著科學家們去研究和挖掘。

8樓:變美的果團

「天問一號」將於2021年五月到六月擇機著陸火星。

天問一號」由軌道器、著陸器、巡視器三個部分組成,將一步完成「繞、落、巡」三步,這將是世界上首次探索火星即完成軟著陸的任務。

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中,火星是除了金星以外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也是最近似地球的天體之一,是人類未來移民的首選地。

完成火星探測任務後,下一階段任務將是發射探測器從火星表面取樣返回地球,展望未來,地球人或許可以移民到火星生活,星際旅行將成為家常便飯,未來可期。

**還原天問一號著陸全過程,為什麼要選擇著陸火星?

9樓:h一心做

據報道,5月15日7時,18分。天網一號巡視器成功著陸於火星,這個激動人心的時刻。它標誌車中國的航天發展又更近了一步。

同時,也開啟了探索火星的歷史一步。那麼天問一號為什麼要選擇在火星著路呢?

說到這,我們就先來了解了解火星吧。火星是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之一。在西方稱火星為瑪爾斯,在中國的古漢語中則稱它為「熒惑」。

而且隨著人類的探索,發現火星可能具有液態水。並且火星曾經被認定為太陽系中最有可能存在地外生命的行星。火星到地球的距離大約為5500萬公里,最遠距離則超過4億公里。

而火星為什麼又會被人們稱為最有可能存在地外生命的行星呢?

首先因為火星的位置,火星與地球離太陽的距離相差不是很大。這就表明了火星可能具有與地球類似的環境和各種物質。其次火星也有自己的衛星。

地球的衛星是月亮,而火星則有兩個衛星。並且根據美國**相關的報道,火星的表面大部分地區都曾經被廣闊的海洋覆蓋。這說明了火星以前也是有水的,而水的發現,更讓人類對火星產生那濃厚的興趣。

畢竟水是生命之源,如果火星上真的有水,那麼能夠在上面生存也不一定。

最後,隨著如今地球環境的不斷惡化,可能有一天,地球將不再適合人類生存。那時,人類就不得不考慮移居到其他星球上。而火星將可能成為我們的希望,所以探索火星對於人類而言具有重大的意義。

隨著天問一號成功踏上火星,我國對火星的探索也正式踏上旅程。希望我國在火星的探索過程中,能夠有重大的突破和發現。

10樓:老龐家小

因為火星是除了地球之外的最適宜人類居住的星球,所以探索火星的意義重大。

11樓:陳老師說社會生活

因為對於火星的探索,能夠有利於我們人類未來的生存,所以才會選擇火星的。

12樓:多味王子

1.著陸地點要相對開闊平坦,以便在探測器著陸時不受到損壞;

2.「祝融」號的著陸安全必須得到保障;

3.能與地球進行正常的測控通訊;

4.著陸點光照充足。

天問一號火星捕獲過程影像釋出過嗎?

13樓:ray聊教育

天問一號火星捕獲過程影像對外發布過,在2021年5月19日,國家航天局釋出我國首次火星探測天問一號任務探測器著陸過程兩器分離和著陸後火星車拍攝的影像。

該圖由導航相機拍攝,鏡頭指向火星車尾部。圖中可見火星車太陽翼、行凳陪天線正常到位;火星表面紋理清晰,地貌資訊豐富。火星車正在開展駛離著陸平臺的準備工作,將擇機駛上火星表面,開始巡視探測。

天問一號降落信粗答息簡介。

天問一號於2021年2月到達火星附近,實施火星捕獲。2021年5月擇機實施降軌,著陸巡視器與環繞器分離,軟著陸火星表面;

火星車駛離著陸平臺,開展巡視探測等工作,對火星的表面形貌、土壤特性、物質成分、水冰、大氣、電離層、磁場等科學探測,實現中國在深空探測領域的技術跨越 。深空探測將推動空間科學、空間技術、空間應用全面發展,為服務國家發展大局和增進人類福祉作出更大貢獻。

以上內容參考 人民網——天問一號檔蠢著陸過程兩器分離和落火影像釋出。

天問一號著陸後總設計師哭了,天問一號著陸火星有何意義?

14樓:致愛麗絲星空之夜

天問一號登陸火星,意味著我國的航天科技進入了新的篇章,我國已經成為了首屈一指的航天大國,並且為我國探索火星奧秘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1、火星登入為什麼困難?

很多人認為我國可以成功登陸月球,那麼登陸火星並沒有什麼難的。恰恰相反,登陸火星的難度要比登陸月球難上好幾個數量級,首先月球距離地球很近,我們是可以直接遙控的,但是火星距離地球太遠了,我們的訊號有延時,這樣就導致無法直接遙控登陸器來登入,在登陸器登入的時候只能靠自行判斷,所以說火星登陸異常困難。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我們人類一共進行了20次登陸器,登陸只有十次成功,並且成功的登陸器中也有很多隻執行了十幾秒便失聯了。

所以我們中國可以一次登陸成功,證明了我國的航天科技技術已經十分強大了。

2、懸停避障:

那麼既然火星上的大氣層十分稀薄,我國的登陸器是如何做到成功登陸的呢?這是因為我國的天問一號有著乙個巨大的超音速傘,由於火星的空氣稀薄所以說我們是沒有辦法使用減速傘的,這就要求我國使用反作用力來迫使,天問一號將速度降至零。我國的天問一號有一項美國所不具備的技術叫做懸停避障,在降落途中將會有兩次懸停避障來分析地面的著陸點,也正是這項技術讓我國的火星探測器一次登陸成功。

3、為什麼還沒有影像傳回?

很多天文愛好者都很著急,為什麼我們的火星探測器依舊沒有傳回影象資訊?其實不必著急,我國的航天科技有乙個特點就是宣傳小於工作量,也就是說我國並不善於把自己鎖實現的成就誇大其詞,而是比較謙虛,我國的科學家會先針對發回的影象進行分析比對,並且在科學驗證結束之後才會發給我們。而且火星到地球的距離非常遠,即使是光速也要三分鐘的距離,有可能珍貴的影像還在傳輸當中。

15樓:網友

天衛1號著陸火星意味著中國的科學事業又更進了一步,在火星上第1次留下了中國衛星的痕跡。

16樓:網友

這意味著我國的科技水平在國際上也有了相當高的地位,在火星上留下了中國衛星的痕跡,這是具有歷史意義的。

17樓:浩海永寧

這意味著我國在火星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記,而且在航天方面前進了一大步,具有著跨時代的意義,實現了星際的跨越。

18樓:小豆子子梓

這意味著我國成為第3個在火星留下印記的國家,也意味著我國的航天技術獲得了突破性的進展,我國在國際上的地位也會提高,會更有話語權。

19樓:行樂

意味著我國對外開放的研究更加的可以進一步研究了。而且技術也更加的厲害。

20樓:佳音

這意味著我們國家的航天技術越來越成熟,有可能躍居世界前列,這是中國的驕傲,也是中國人民的驕傲。

天問一號攜「祝融號」火星車成功著陸,背後有哪些重大意義?

祝融號成功著陸火星表面,標誌著我國已經掌握無人干預條件下的探測器自主著陸行星技術,為我國開展後續深空探測積累了豐富經驗。另外探測器也將開展火星地質研究,對我國瞭解火星的形成與演變,火星大氣環境,火星移民可行性提供了直接證據。代表了我國航天技術的突飛猛進,我國成為了第二個登上火星的國家,站在了世界的前...

2月10日,天問一號成功進入火星軌道,你對火星有哪些想象?

火星 mars 是太陽系中由內及外的第四顆行星,也是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第二小的類地行星,直徑約為地球的 質量為地球的 火星自轉軸傾角 自轉週期均與地球相近,但繞太陽公轉週期是地球的兩倍。由於地表廣泛分佈赤鐵礦 氧化鐵 火星在視覺上呈現為橘紅色。其地表沙丘 礫石遍佈且沒有穩定的液態水 大氣以二氧化碳為...

毅力號為何比天問一號後發先至

是兩者的任務並不一樣。中國此次將用一次發射同時完成環繞 著陸 巡視三種探測目標,環繞就是軌道繞火星進行探測,著陸是軟著陸於火星表面進行固定位置的地面探測,巡視就是火星車在火星表面進行不固定位置的巡視探測,天問一號和毅力號都是在年月被火星引力捕獲,不依靠自身動力自動進入環火星大橢圓軌道中。但是天問一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