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董邵南遊河北序主要寫了什麼
1樓:山海軒
從文章的題目看,韓愈的《送董邵南遊河北序》應是為送董邵南遊河北作的送別贈序,但細思之,又有不同情味。
其一,當時的河北是藩鎮割據的地方,韓愈堅決主張削藩平鎮,實現唐王朝的統一。因而在他看來,若有人跑到河北去投靠藩鎮,那就是「從賊」,必須鳴鼓而攻之。
其二,韓愈為了實現唐王朝的統一,很希望朝廷能夠招攬人才,但在這一點上朝廷使他大失所望。所以他在許多詩文中,都替自己與他人抒發過懷才不遇的感慨。他有一篇《嗟哉董生行》的詩,也是為董邵南寫的,詩中小序有這樣的語句:
縣人董生邵南隱居行義於其中,刺史不能薦,天子不聞名聲,爵祿不及門。」全詩在讚揚董生「隱居行義」的同時,也對「刺史不能薦」表示遺憾。這位董生隱居了一段時間,大約不安於「天子不聞名聲,爵祿不及門」的現狀,終於主動出山了,選擇了去河北投靠藩鎮。
對於董生的「鬱郁不得志」,韓愈自然是抱有一定的同情的。
在董生臨行之前,韓愈要送一篇序文給他。但這樣的序文是很難措辭的。贊成他去嗎?
固然如此,因對他有一定的同情,但若贊成,則違背了韓愈自己的政治主張;阻止他去嗎?說明那是「從賊」,那就是變成了「留行」,而不是送別,也不合「贈序」的要求,更何況對於「懷抱利器」的董生去求發展(藩鎮名義上還是唐王朝的一部分)提出反對意見,畢竟是說不通的,作者畢竟對董生懷有一定的同情。由此看來,這篇「贈序」實在是難以下筆了。
文章一上來就先讚美河北「多感慨悲歌之士」;接著即敘述董生「懷抱利器」而「不得志於有司」,因而要到河北去,「吾知其必有合也」,這很有點為董生預賀的味道。再加上一句:「董生勉乎哉!
彷彿是說:你就要找到出路了,努力爭取吧!除此外,作者還深入一層:
像你這樣懷才不遇的人,只要是「慕義強仁」的人都會愛惜的,何況那些「仁義出乎其性」的「燕趙之士」呢?又將河北讚美一通,為董生賀。意思彷彿是:
你的出路的確找對了! 這其實都是些反話,所謂的「心否而詞唯」。
**求指導:請摘錄《送董邵南序》
2樓:扈苑傑
吾知其必有合也。——為安慰、勉勵而加以肯定,言不由衷。
吾惡知其今不異於古所云邪?——反問中顯示出擔態兆心,委婉地提醒。
掘激為我吊望諸君之墓,判閉襪而觀於其市。——用心良苦,本意是想讓董生從中受到啟發。
為我謝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用意深刻,是作者向董生致意,同時也希望燕趙才智之士同為朝廷效力,鞏固國家統一。
走進文言文全文答案,走進文言文答案
你可以去百科上輸入每篇文章的題目 都有的 別找答案了 走進文言文答案 5 楊修啖酪 1 1 用食物贈送2 吃3 寫4 依次 輪到 2 1 把它用來給眾人看2 眾人不能理解這題字3 還有什麼好懷疑的 3 合 字可分解為 一人口 六,七年級 走進文言文 答案 我也要呀!快點呀!急需 走進文言文黠鼠答案 ...
文言文擒賊的答案,文言文擒賊的答案
伺 s 窺伺。但 只。既 之後。可譯為 周離去之後 伺 等待。但 僅,只。既 已經。以後 擒賊譯文和閱讀答案答案 擒賊 文言文翻譯 原文 周氏夫婦,以漁為生,日出沒風波。一日,二豪賊相謂曰 伺周之市,但留其婦時,吾可攫其金也。於是窺周出。周既去,二豪賊持刀近船。周畜一犬,見之,狂吠。婦聞聲而出。二賊...
求文言文答案,《少年奇志》文言文的答案
1.答 d 這裡的私詰就是私下去追問的意思。2.答 d 結合上下文意思就可以知道,顰蹙就是皺眉頭的意思,沒有什麼著急的意思。3.答 a 肆 店鋪。作色 變了臉色。4.答 b 但 只是。昏耄 年老糊塗。5.答 c 受 受到。誑惑 欺騙迷惑。斯 此。6.答 b 道士自己飲酒 喝茶正酣 這裡與原文之意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