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滄海文言文,文言文《觀滄海》譯文及註釋

2025-04-09 02:50:28 字數 1598 閱讀 1631

文言文《觀滄海》譯文及註釋

1樓:漢匠文化

導語:《觀滄海》選自《樂府詩集》,《觀滄海》是後人加的,原文是《步出夏門行》中的第一章。這首詩是在建安十二年(西元207年)曹操北征烏桓得勝回師途中,行軍到海邊,途經碣石山,登山觀海,一時興起所作。

下面是其原文及註釋,歡迎閱讀:

觀滄海

兩漢:曹操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譯文

東行登上碣石山,來觀賞那蒼茫的海。

海水多麼寬闊浩蕩,山島高高地挺立在海邊。

樹木和百草叢生,十分繁茂,秋風吹動樹木發出悲涼的聲音,海中湧著巨大的海浪。

太陽和月亮的執行,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發出的。。

銀河星光燦爛,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產生出來的。

我很高興,就用這首詩歌來表達自己內心的志向。

註釋

臨:登上,有遊覽的意思。

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河北昌黎碣石山。西元207年秋天,曹操徵烏桓得勝回師時經過唯團此地。

滄:通「蒼」,青綠色。

海:渤海。何:多麼。

澹 澹(dàn dàn):水波搖動的樣子。

竦 峙(sǒng zhì):聳立。竦 ,通聳,高。悄譽。

蕭瑟:樹木被秋風吹的聲音。

洪波:洶湧澎指運橘湃的波浪。

日月:太陽和月亮。

若:如同。好像是。

星漢:銀河,天河。

幸:慶幸。甚:極點。

至:非常,幸甚至哉,歌以詠志:太值得慶幸了!就用詩歌來表達心志吧。

觀滄海原文及翻譯簡短

2樓:知識之窗

《觀滄海》翻譯全文:

東行登上高高的碣石山,來觀賞蒼茫的大海。海水多麼寬闊浩蕩,海中山島羅列,高聳挺立。周圍樹木蔥蘢,花草豐茂。

蕭瑟的風聲傳來洞友,草納納槐木動搖,海中翻湧著巨大的海浪。太陽和月亮公升起降落,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發茄做出的。

銀河裡的燦爛群星,也好像是從大海的懷抱裡湧現出來的。啊,慶幸得很!就用詩歌來表達內心的志向吧。

觀滄海原文: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觀滄海賞析

曹操這首《觀滄海》準確生動地描繪出海洋的形象,單純而又飽滿,豐富而不瑣細,好像一幅粗線條的炭筆畫一樣。尤其可貴的是,這首詩不僅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時也賦予它以性格。

句句寫景,又是句句抒情。既表現了大海,也表現了詩人自己。詩人不滿足於對海洋做形似的摹擬,而是通過形象,力求表現海洋那種孕大含深、動盪不安的性格。

這樣才更真實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語文文言文翻譯,文言文翻譯技巧

錢穆甫擔任如埠的縣令,適逢當地爆發蝗蟲引起的旱災,而泰興的縣令卻欺騙郡的長官說 當地沒有蝗蟲。不久,蝗蟲成災,郡長官責問他,泰興的管縣無話可說,說當地的蝗蟲,大概是從如埠飛來的。於是下公文給如埠的官縣要求捕捉蝗蟲,不能讓它侵害鄰近的地區。錢穆甫拿到公文,就在對方公文的末了寫了首詩恢復他 蝗蟲原本是天...

翻譯文言文,文言文翻譯的方法

龔遂字少卿,山陽郡南平陽縣人.因為通曉儒學做了官,官至昌邑國王的郎中令,侍奉國王劉賀.劉賀行為舉止大多不合正道,龔遂為人忠厚,剛毅有節操,一方面對昌邑王進行規諫,一方面也批評昌邑王左右大臣,引經據義,痛陳禍福,有時甚至到了落淚的地步,正言直諫沒有絲毫懈怠.當面指責國王的過錯,以至昌邑王掩耳起身離開,...

指鹿為馬文言文,指鹿為馬文言文及譯文

八月己亥,趙高欲為亂,恐群臣不聽,乃先設驗,持鹿獻於二世,曰 馬也。二世笑曰 丞相誤邪?謂鹿為馬。問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馬以阿順趙高,或言鹿。高因陰中諸言鹿者以法。後群臣皆畏高。為了看看誰對他服從 翻譯 八月己亥日,趙高想作亂,恐怕群臣不聽他的,於是他先做試探,牽著一頭鹿獻給二世,說 這是馬。二世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