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阿肆聊科技
沒有殺母,只是對家人置之不理,司馬光論慈母敗子,慈母之所以敗子,關鍵在於愛而不教,只是過分的寵愛和溺愛。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實,號迂叟,陝州夏縣涑水鄉(今山西省夏縣)人,世稱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自稱西晉安平獻王司馬孚之後代。
藏書故實。司馬光家藏書富,居洛陽時,買脊碧田20畝,建「獨樂園」,藏文史書籍萬餘卷。又置「讀書堂」,闢精善之本5000卷,又得神宗賜書2400卷,以資著述。
善保護圖書,每年二伏至重陽間,在天氣晴朗之日,設案以曝書籍。
桌案潔淨,鋪以茵縟,然戶端坐敬叢看書。閱書時,不以空手捧書,唯恐手汗漬溼。藏書幾十年,其書仍新如手未亮野櫻觸一樣。
2樓:網友
多麼無聊的問題,雖然中國人總將才華與人品掛鉤,可實際上有才廳遲的人其實未必就人品好,但是司馬光雖談不上人品差,那也差不到這個程度,司馬光的父親並不是窮人,其父司馬池職任兵部員外郎,杭州知府等,死後被追悶碰封溫國公,贈太師,也就是說司馬池沒有做天地會總舵主之類的事件,所以並沒有犯誅九族之罪,也沒有犯過抄家斬首之最,在古代重男輕女的條件下,司馬光之母聶氏自己是無法完成死刑之罪的,既然別人都不能殺她,那她兒子又有什麼原因弒母?難道家用不夠?古代,尤其是宋代,以孝治國,假如司馬光母親確實犯了死罪,而其子親自殺死罪婦,這個兒子也恐怕會被判褫奪官位,甚至是流螞伏談刑,假如無罪而弒母,則會判剮刑的,你覺得司馬光真殺母,那他怎麼還活著,還能位列朝堂?
所以我說,這問題是扯淡;
司馬光父親是誰
3樓:秘禎勢欣豔
司馬池。司馬池(980—1041)北宋**。字和中,陝州夏縣(今屬山西)人,司馬光之父。
真宗景德二年(1005)進士,授永寧主簿。兼侍御史知雜事,更三司副使。知河中府,歷同州、杭州、虢州、晉州。
仁宗康定二年卒,年六十二。
4樓:淺藍色水晶杯
父親是司馬池
司馬池(九八〇-一〇四一),字和中,陝州夏縣(今屬山西)人,光父。真宗景德二年(一〇〇五)進士,授永寧主簿。兼侍御史知雜事,更三司副使。
知河中府,歷同州、杭州、虢州、晉州。仁宗康定二年卒,年六十二(《東都事略》卷六〇作卒年 五十 三)。事見《隆平集》卷一四,《宋史》卷二九八有傳。
5樓:危以松
馬馬池是司馬光的爸爸。
司馬光的兒子救了誰?
6樓:教育細細說
這句話的意思是:
出處:《司馬光砸缸》
原文:群兒戲於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
譯文:司馬光和一群小孩子在庭院裡面玩,乙個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耐鄭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沒,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只有司馬光拿石頭砸開了缸,水從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司馬光好學》啟示,司馬光好學的啟示
原文 司馬溫公幼時,患記問不若人,群居講習,眾兄弟既成誦,遊息矣 獨下帷絕編,迨能倍誦乃止。用力多者收功遠,其所精誦,乃終身不忘也。溫公嘗言 書不可不成誦,或在馬上,或中夜不寢時,詠其文,思其義所得多矣。譯文 司馬光幼年時,擔心自己記誦詩書以備應答的能力不如別人。大家在一起學習討論,別的兄弟已經會背...
司馬光的突出成就,司馬光偉大的成就有哪些
1 在學術 司馬光做出的最大的貢獻就是編寫出了資治通鑑。在宋神宗在位的一段期間,司馬光就反對王安石所進行的變法,並且請求去外地任職。在一零七一年,司馬光就去了西京的御史臺,從這一年開始司馬光就在洛陽就居住了十五年的時間。2 經學 在經學上,司馬光弘揚儒術,力闢佛老,對儒家經義做了許多開創性的闡釋,朱...
司馬光和王安石誰是正確的,王安石與司馬光,誰是正面人物,誰是反面人物?
北宋中期的時候,數量太多,民間土地兼併也嚴重,大量農民參軍。北宋對軍人是有特權的,慶曆年間軍隊人數已經過百萬。養這麼多人需要相當一大筆的國庫開銷。宋朝將不領兵,軍紀不明,多數宋朝士兵缺乏訓練。至治平年間,軍費 官費出現超支,只能收稅,百姓因此困苦,還發生過小規模叛亂。所以王安石的變法是必須的 具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