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學生愛學歷史如何讓學生對歷史感興趣

2021-03-05 09:19:33 字數 5557 閱讀 8869

1樓:匿名使用者

深入一線的初中歷史教師都很困惑:歷史課是學生最不願學的科目之一。學生認為,歷史課屬常識課——既然是常識,不學也罷。

究其原因,學生的回答無外乎兩點:一是「內容枯燥」;二是「聽天書一般,沒意思」。這兩個原因,前者是客觀的,問題在教材;後者則是主觀的,問題的關鍵在教師。

曾幾何時,學習歷史的目的似乎就是記住歷史事件的時間、地點和重大意義,記住祖宗的各項發明創造,難怪有學生感慨:歷史真枯燥,歷史真難學!還說,「背」歷史最難的是時間。

這是本末倒置,不難才怪!學歷史幹什麼?唐太宗早就告訴我們了:

以「史」為「鏡」。要讓學生在歷史課堂上「活」起來,就應注重學生結合歷史與現實進行討論、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只有當學生明確了學習歷史的意義時,他們學習內驅力才能增強,才會對歷史產生濃厚的興趣。

要讓歷史課成為學生在輕鬆愉快中獲得知識、培養能力又受思想教育的一門課,需要教師把握好上第一堂歷史課的時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在第一堂課中就要注意引導學生明白學習歷史課對自己成長的重要意義。比如講到學歷史可以使人明智,教師可以提問:

大家都知道唐太宗是我國古代的明君,你知道他明智的原因嗎?就是他注重「以史為鏡」,注重吸取前人失敗的教訓和成功的經驗,使自己很少犯前人犯過的錯誤。由此,在輕鬆的氛圍中使學生明白為什麼要學歷史,認識到學習歷史的現實作用。

歷史教學中較為普遍地存在教師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把教材知識視為真理,奉為神聖,要求學生死背史實和結論,質疑意識缺失。 基本史實和歷史結論構成歷史的陳述性知識。歷史知識具有客觀性又有主觀性,即二重性。

客觀性指史實的客觀性,主觀性是指結論的主觀性。歷史結論是教材編寫者對史實的解讀,具有時代性和主觀性。史實是雖然具有客觀性,但也不能說就是絕對的歷史真實,可能個別史實也是謬誤。

歷史結論具有時代性和主觀性,我們更需質疑。例如,列寧指出帝國主義是垂死的、腐朽的資本主義,而今帝國主義是垂而不死,很多方面我們還要學習借鑑。再如,經濟危機在舊教材中認為是資本主義特有的現象,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造成的。

而今年從美國爆發的金融危機席捲全球。在全球化的當今時代,哪個國家能逃脫經濟危機的厄運?還有,在舊教材中對國共兩黨在抗日戰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評價是否客觀、公正?

2樓:普通d一兵

上課時給學生多說有趣的歷史故事。

如何讓學生對歷史感興趣

3樓:秉燭求學

首先,要學會聽課:

1、有準備的去聽,也就是說聽課前要先預習,找出不懂的知識、發現問題,帶著知識點和問題去聽課會有解惑的快樂,也更聽得進去,容易掌握;

2、參與交流和互動,不要只是把自己擺在「聽」的旁觀者,而是「聽」的參與者,積極思考老師講的或提出的問題,能回答的時候積極回答(回答問題的好處不僅僅是表現,更多的是可以讓你注意力更集中)。

3、聽要結合寫和思考。純粹的聽很容易懈怠,能記住的點也很少,所以一定要學會快速的整理記憶。

4、如果你因為種種原因,出現了那些似懂非懂、不懂的知識,課上或者課後一定要花時間去弄懂。不然問題只會越積越多,最後就只能等著擁抱那「不三不四」的考試分數了。

其次,要學會記憶:

1、要學會整合知識點。把需要學習的資訊、掌握的知識分類,做成思維導圖或知識點卡片,會讓你的大腦、思維條理清醒,方便記憶、溫習、掌握。同時,要學會把新知識和已學知識聯絡起來,不斷糅合、完善你的知識體系。

這樣能夠促進理解,加深記憶。

2、合理用腦。所謂合理,一是要交替複習不同性質的課程,如文理交叉,歷史與地理交叉,這可使大腦皮層的不同部位輪流興奮與抑制,有利於記憶能力的增強與開發;二是在最佳時間識記,一般應安排在早晨、晚上臨睡前,具體根據自己的記憶高峰期來選擇。

3、藉助高效工具。速讀記憶是一種高效的閱讀學習方法,其訓練原理就在於啟用「腦、眼」潛能,培養形成眼腦直映式的閱讀學習方式,主要練習提升閱讀速度、注意力、記憶力、理解力、思維力等方面。掌握之後,在閱讀文章、材料的時候可以快速的提取重點,促進整理歸納分析,提高理解和記憶效率;同時很快的閱讀速度,還可以節約大量的時間,遊刃有餘的做其它事情。

具體學習可以參考《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訓練軟體》。

學習思維導圖,思維導圖是一種將放射性思考具體化的方法,也是高效整理,促進理解和記憶的方法。不僅在記憶上可以讓你大腦裡的資料系統化、影象化,還可以幫助你思維分析問題,統籌規劃。不過,要學好思維導圖,做到靈活運用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需要花費很多時間的。

前面說的「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訓練軟體」中也有關於思維導圖的練習和方法講解,可以參考。

最後,要學會總結:

一是要總結考試成績,通過總結學會正確地看待分數。只有正確看待分數,才不會被分數矇住你的雙眼,而專注於學習的過程,專注於蘊藏在分數背後的祕密。二是要總結考試得失,從中找出成敗原因,這是考後總結的中心任務。

學習當然貴在努力過程,但分數畢竟是知識和技能水平的象徵之一,努力過程是否合理也常常會在分數上體現出來。三是要總結、整理錯題,收集錯題,做出對應的一些解題思路(不解要知道這題怎麼解,還有知道這一型別的題要怎麼解)。四是要通過總結,確定下階段的努力方向。

4樓:百度使用者

初一的學生思維方式,學習方法還停留在小學階段,

5樓:晏桂枝黎嬋

說到學習歷史,我一直是對歷史有著濃厚的興趣。個人感覺自己對於歷史的興趣也許很大有一部分是天賦。但是說道培養對於歷史的興趣,個人感覺對於歷史缺乏興趣的人最好找一個突破點。

簡而言之,歷史學也分很多方面,有經濟史,文化史,戰爭史,政治史,人物史,思想史等等很多方面,而每一個方面下面還有很多細分。首先需要找到自己喜歡哪個方面的歷史,如果發現特別感興趣的方面,先不要在乎考試靠什麼的問題,先撿自己感興趣的方面學習,閱讀,各個時期的歷史是相互聯絡,相互通融的,先建立起對於一種歷史細分門類的興趣,再慢慢發展對於整個學科的興趣。

比如像我本人,初中時就對戰爭史很有興趣,雖然當時考試不考,但是戰爭史的研究讓我對歷史有了極為濃厚的興趣,拓寬了歷史知識面,瞭解了中外各個歷史時期的基本社會經濟架構,後來高中時歷史成為自己很有優勢的一門課。直到高考,歷史都一直很好。

如何讓學生喜歡上歷史課

6樓:匿名使用者

一、把歷史當故事講,口才要生動有趣就好了。

二、學生的價值觀尚未完全成形,因此難免有愛屋及烏之狀。當老師和學生相處得宜,自然學生願意聽課了。

這裡說的「得宜」不見得是打成一片,要張弛有度。「遠之則怨,近之則不遜」,這個度你要自己把握好。

如何讓學生愛上歷史課學習

7樓:仲夏夢之夜辰

那就要看你善於不善於講故事了,歷史其實就是一件事加一件事堆起來而已!

什麼樣的歷史課學生才喜歡?

8樓:匿名使用者

——**我的歷史教學觀龍泉七中裴勝娟關健詞:教活歷史學習興趣學習習慣自主學習摘要: 「歷史」,光從字眼來理解,就給人以神祕、遙遠、深不可測的印象,這也恰好印證了這一學科的複雜性和可塑性。

每次看著新踏入校門的初一學生對歷史是那樣的充滿興趣和期待,就覺得教這個學科是多麼榮幸、而又任重道遠。可是隨著教學的開展,一些學生的熱情開始大不如前,透出的眼神也從曾經的光彩明亮變成了暗淡木然。不得不說這是教學的莫大失敗。

所以我在思考,到底什麼樣的歷史課才是學生喜歡的,或者說能夠讓學生不那麼快就陷入乏味枯燥之中。我認為老師除了要用心,耐心地研究教材,研究學生,研究教法以外,也要積極適應當今教育改革,嘗試著讓學生參與到歷史課堂中來。

正文:作為老師,學生喜歡上你的課就是最大的快樂,但這並不是一件易事。而對於歷史學科來說更是難上加難。

教過歷史的老師都知道這是一門非常龐雜的學科,即使你已經教了很多年,你仍然會發現以前的備課中有很多不足,仍然有很多知識需要學習和更新。更何況我們面對的學生和社會要求也在不斷的發生變化。但是我認為不管時代怎樣變遷,學生髮生怎樣的變化,只要我們所上的課是學生喜歡的,那就是成功的。

不過怎樣教好這門課,怎樣讓學生喜歡歷史學科,是一個很值得大家去思考和研究的問題。雖然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自己也進行了不少嘗試和努力,但離我們的預期還有一定的差距。我認為要讓學生喜歡上歷史課還要從以下兩點多花功夫:

第一,在教學中教師要教活歷史,使歷史課堂充滿情趣,充滿活力,而不是一些死板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推砌。第二,在教學中老師要懂得去放手,給學生思維的空間,自主學習的機會。當然要做到這兩點,並不是一件易事。

下面我就這兩方面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和實際情況**一下我的看法和觀點。

第一:仔細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可以利用的一切資源。

第二:靈活教學,採用多種教學措施和手段。

第三:歷史與現實結實,使歷史課充滿現實意義,拉近與學生的距離。

學史以為鑑,學習歷史是為了更好地服務於現實生活,在教學中我們要善於去發現,去利用這樣的空間。比如我們講《商鞅變法》這一課時,聯絡中國當今改革,使學生認識到改革是一個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推動力。我們在學習《孝文帝改革》時,與今天的少數民族聯絡起來,有利於學生理解民族融合。

我在講隋唐盛世時都讓學生去總結這種盛世局面出現的原因,也結合現代說說我們該怎麼做。其實我們現有教材中的大部分課程都有可以拓展和聯絡現實的地方。關健是看老師如何去引導和理解。

如果長期以往的堅持下來,學生就自然會明白學習歷史的意義到底在**,也就不會再把歷史當作是過去了的陳年往事來學習了。貼近社會,貼近現實,貼近人生,貼近學生,這樣的歷史課才會更具有生命力。

第一:從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的培養開始。

從初一開始,要特別注意學生習慣的培養。這裡的習慣我認為應該分為課堂紀律方面的習慣和學習歷史課程的學習習慣。從紀律上一定要嚴格要求學生,從坐姿到狀態,到動嘴、動手、動腦,老師都要進行教育。

當然最重要的是學習習慣的培養,比如閱讀的習慣,

歷史課程的特點就是知識涵蓋量大,縱貫古今中外。所以閱讀能力是學習歷史最基本的能力。

教師要幫助學生對課本知識進行解讀,培養學生掌握行之有效的閱讀方法。

在這一基礎習慣形成以後,要注意學生記筆記的要求和訓練。在閱讀的基礎上對知識點進行標註,分解,必要的時候做補充。這些習慣的養成需要老師耐心地輔導,訓練。

其次,培養歷史思維的習慣在教學中也極其重要,老師應從初一開始教給學生這些思維方法。比如評價歷史人物或事件時要讓學生明白任何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都應放在特定的歷史時空下思考,才能客觀地認識和評價。脫離了時代,認識評判一個歷史人物或一個歷史事件,是不準確的,也是不公平的。

只有走進特定的歷史時空,才能真切地認識一個歷史人物為何有這樣或那樣的選擇,亦或有這樣那樣的觀點。

就學習方法而言,老師要教給學生學習歷史的基本規律和方法,政治史,經濟史,應該從哪些方面學習,人物該怎樣評價?怎樣學習重大歷史事件?某一型別的課用什麼方式更容易弄清知識,比如列**的方式,按時間列舉大事的方式,類似事件對比的方式等等。

在每中不同型別課時的學習中不僅要讓學生了解某一歷史知識,還要讓學生掌握學習它的基本方法和規律。只有當學生形成了一定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以後的教和學才能越變越輕鬆。當學生已經掌握了對歷史學習的基本規律和方法以後,學生的自主學習也才有可能實現,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第二:嘗試讓學生自主學習。

師的講授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小學和初中學生的認知水平還停留在感性階段。我們要讓學生喜歡歷史課,除了就教學方面用心以外,還要從教師自身做起。加強自身師德修養,以人格魅力感化學生。

教無定法,一樣的課題、一樣的課堂,不同的老師,影響力絕對不一樣。總之,作為一名老師,學生喜歡你,喜歡你的課堂,從而喜歡你所教的學科,並通過學習對他們的人生產生重要影響,不正是我們作為老師畢生所追求的嗎?

如何讓學生真正對學習感興趣,如何讓學生對學習感興趣

對教材感興趣。每一學科都有每科的學習趣味。語文是個奼紫嫣紅,風光旖旎的百花園,是座異彩奪目 奇麗無比的聚寶庫,告訴學生讓他們在學習中去吮吸人類用智慧釀造出來的蜜汁,領受到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首先要有興趣,其次讓他愛上這門課 如何讓學生對學習感興趣?學習興趣不是天生的,它是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形成的。1 ...

如何讓學生學會閱讀,如何讓小學生學會閱讀

再定期安排時間讓學生交流點評精彩的文段,一定要讀在學生的前面,激起他們的回興趣激發答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良好的閱讀習慣慢慢也就形成了。在引導的同時教師要注重細節,我讀到了一篇好文章 學生為什麼不喜歡閱讀。比如對班上要求大家訂閱的報刊。讓他們明白課外閱讀是身心的愉悅和洗禮,產生強烈的閱讀...

如何讓學生對學習感興趣

學習興趣不是天生的,它是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形成的。1 在學習中獲得成就 滿足感。掌握一個科學高效的學習方法是關鍵,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方法不得當,學習嚴重受挫,就會越來越沒興趣,甚至產生討厭的情緒。學習掌握速讀記憶的能力,通過訓練,實現閱讀提速 整體感知 理解記憶 注意力集中的提高。同時極大的縮短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