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按照民俗習慣吃什麼?

2025-03-16 08:55:24 字數 4746 閱讀 3018

1樓:匿名使用者

夏至日太陽直射北迴歸線,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夏至這天雖然白晝最長,太陽角度最高,但並不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候。因為,接近地表的熱量,這時還在繼續積蓄,並沒有達到最多的時候。

俗話說「熱在三伏」,真正的暑熱天氣是以夏至和立秋為基點計算的。大約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我國各地的氣溫均為最高,有些地區的最高氣溫可達40度左右。

夏至日是我國最早的節日。清代之前的夏至日全國放假一天,裂梁瞎回家與親人團聚暢飲。《禮記》中也記載了自然渣閉界有關夏至節氣的明顯現象:

夏至到,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木槿榮。」說明這一時節可以開始割鹿角,蟬兒開始鳴叫,半夏、木槿兩種植物逐漸繁盛開花。從中醫理論講,夏至是陽氣最旺的時節,養生要順應夏季陽盛於外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著眼於乙個「長」字。

夏至的習俗。

夏至「忌雨」的習俗,其實就是一種氣候期盼。古時農家把夏至半個月分為頭時(前三天)、二時(中間五天)和末時(後七天),農人最怕的就是「時中下雨」和「時末打雷下雨」(《清嘉錄》)。這些帶有迷信色彩的習俗,反映了古代農民「靠天吃飯」的無奈處境,因為夏至半個月打雷下雨,多半具有梅雨特徵,對農作物生長弊多利少;而夏至半月臺票過後,正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時節,作物開始需要水分了,所以農家都盼望分龍日(即農曆五月二十日)以後,老天能及時下雨。

至今,我國許多農村還流傳著這樣的氣象諺語:「二十分龍二十一雨,石頭縫裡都是公尺。

疰夏」是一種季節性病症,主要源於天氣預報的暑熱和體質肆空的虛弱。古人預防疰夏一般也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立夏」開始,這一時段的習俗很多,比如上海人就有立夏之日吃茶葉蛋的風俗;第二階段則從夏天開始,有關「夏至防疰夏」,各地都有一些「吃」的風俗,近人胡樸安在《儀徵歲時記》中記載道:「夏至節, 人家研豌豆粉,攔蔗霜為糕,饋送親戚,雜以桃杏花紅各果品,謂食之不疰夏。

2樓:匿名使用者

有句古話:冬至餃子夏至面,到夏至這天吃麵,因為這時的小麥成熟,所以順應時節,吃麵。

夏至吃什麼風俗食物

3樓:聊轉百科

夏至可以吃的風俗食物是面。

夏至日是中國最早的節日,清代之前的夏至日全國放假一天,回家與親人團聚暢飲。如今在中國不同地區夏至有不同習俗。比如在中國西北地派兆區如陝西,夏至食粽,並取菊為灰用來防止小麥受蟲害。

而在南方,此日秤人以驗肥瘦。

農家擀麵為薄餅,烤熟,夾以青菜、豆莢、豆腐及臘肉,祭祖後食用或贈送親友。在某些地區,夏至多有未成年的外甥和外甥女到孃家吃飯的習俗。舅家必備莧菜和葫蘆做菜,俗話說吃了莧菜,不會發痧,吃了塵型租葫蘆,腿裡就有力氣,也有的到外婆家吃醃臘肉,說是吃了就不會疰夏。

夏至風俗活動

1、祭神祀祖。

夏至時值麥收,自古以來有在此時慶祝豐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災年豐。因此,夏至作為節日,納入了古代祭租啟神禮典。《周禮·春官》載:

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為清除荒年、飢餓和死亡。夏至日正是麥收之後,農人既感謝天賜豐收,又祈求獲得「秋報」。

夏至前後,有的地方舉辦隆重的「過夏麥」,系古代「夏祭」活動的遺存。

2、消夏避伏。

夏至日,婦女們即互相贈送摺扇、脂粉等什物。《酉陽雜俎·禮異》:「夏至日,進扇及粉脂囊,皆有辭。

扇」,藉以生風;「粉脂」,以之塗抹,散體熱所生濁氣,防生痱子。在朝廷,「夏至」之後,皇家則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從周代始,歷朝沿用,竟而成為制度。

夏至吃什麼風俗食物

4樓:健身達人小俊

夏至的時候吃麵條、粽子、過水麵等等。

1、麵條:是我國一種歷史悠久的食物,夏至時正逢麥子豐收,而面餘芹亂條又是熱量低、製作簡單的食物,因此人們便養成了在夏至吃麵的習慣,民間還有一句俗語是首告「冬至餃子夏至面」,這句話也印證了這個習慣。

2、粽子:在我國西北地區,許多人們都有在夏至時候吃粽子的習慣,人們會用糯公尺、紅棗等物製成粽子,在夏至的時候食用這種粽子,人們認為食用這種粽子有告別屬陽的夏季的意思。

3、過水麵: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兩面,我國山東地區的人們有在夏至的時候吃涼麵的習慣,這時候人們往往會用麥秸編織乙個精緻的小工具,再利用這個小工具在滋補的湯水中撈麵吃。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的第10個節氣。於公曆6月21-22日交節。夏至是太陽北行的轉折點,夏至這天過後太陽將走「回頭路」,太陽光直射點開始從北迴歸線向南移動。

對於我國位於北迴歸線,以北的地區來說,夏至日過後,正午太陽高度開始逐日降低;對於我國位於北迴歸線豎檔以南的地區來說,夏至日過後,正午太陽高度經過南返的太陽直射後才開始逐日降低。

夏至吃什麼風俗食物

5樓: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每年公曆6月21日左右,是一年中白天最長的一天,各地均有不同的習俗。以下是一些夏至的傳統食物和習俗:吃圓糊醮:

在中國南方,夏至有吃圓糊醮的風俗,稱為「做夏」,人們會在這一天煮湯圓來慶祝,還會用麥粉調糊糊,攤成薄餅烤熟,夾上蛋、肉、魚、豆腐等餡,配上番茄汁作為湯料一起食用。吃麵:在中國北方,夏至有吃麵的風俗,稱為「數伏」,人們會在這一天吃麵條、拉麵、煎餅等麵食,寓拍局兆意著迎接即將到來的伏天。

吃餛飩:在中國北方,夏至有吃餛飩的風俗,稱為「冬至餛飩夏至面」,人們認為在襲租夏至吃餛飩可以保佑冬天不凍耳朵。吃湯麵:

在中國南方,夏至有吃湯麵的風俗,稱為「過水麵」,人們會在這一天煮麵條,然後用冷水過濾,再加上調料食用,寓意著清涼解暑。吃餃子:在中國北方,夏至有吃餃子的風俗,稱為「吃頭伏餃子」,人們會在這一天吃餃子,以臘梁慶祝夏季的到來,並祈求來年的好運。

吃粽子:在中國南方,夏至有吃粽子的風俗,稱為「吃夏至粽」,人們會在這一天吃粽子,以慶祝夏季的到來,並寓意著避暑消熱。此外,在夏至這一天,人們還會食用葛粉、蘆薈、茶水、薄荷湯等食物來避暑消熱。

夏至吃什麼風俗食物

6樓:戴蒙崗居

青麥蠶,也叫青麥團,是上海郊縣和江蘇啟東、海門一帶立夏節令食品。將還沒成熟的青麥穗揉碎,把帶殼的麥粒放入鍋裡炒熟,去掉殼,放進石磨磨成粉,與糖一起製成寸長像一條條蠶寶寶的條狀食物,所以叫麥蠶。

立夏吃腳骨筍是寧波特有的習俗。腳骨筍實際上就是山上的烏筍。它細細長長的,形似腳骨,烹煮的時候切成三四釐公尺長的段,不讓巨集剖開,據說立夏吃了腳骨筍,一年腳骨都健康。

與無錫民間立夏食俗相似,蘇州地區有立夏見三新的說法。三新是指櫻桃、麥子和青梅,人們先用三新祭祖,然後再自己吃。

浙江農村地區立夏要吃七家粥。七家粥是用左鄰右舍各家彙集起來的公尺,加入各色豆友枯子和紅糖煮成一大鍋粥,再大家一起分食。

立夏這天好滑洞,閩南家家戶戶用新鮮的蝦子、青菜、豬肉和油麵一起煮成蝦面供全家食用。

夏至飲食食俗吃什麼

7樓:健身達人小俊

根據傳統的夏至食俗,在夏至的時候可以選擇麵食、狗肉、餛飩、圓糊醮等食物。

麵食:提起夏至,標誌性的食物就是麵條。我國的傳統習俗中一直流傳著「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說法。因此,很多地方在夏至日的這一天選擇使用麵條。

狗肉:在我國的廣西玉林一帶,保留著夏至日吃狗的習慣,甚桐豎至有吃了夏至狗,西風繞道走」的俗語。這是因為,在玉春輪枝林有著食狗祛邪補身的說法。

這個習慣在當地人看來,只是夏至日的乙個風俗,但是吃狗肉的行為在很多人眼中是極為殘忍的,使得這一風俗一直爭議不斷。

餛飩:在夏至日的時候吃餛飩,是江蘇無錫、常州等地的風俗。在夏至日這一天,將莧菜包進餛飩中使用,寄託著防止生病的期許,使得在當地一直流傳著一句「夏至吃餛飩,熱天不疰夏」。

圓糊醮:在浙江紹興,有一句「夏至吃了圓糊醮,踩得石頭咕咕叫」的諺語,說的就是在古代的夏扒敏至日這一天,農戶會將醮坨用竹籤穿好,插在水田的缺口流水處,並燃香祭祀,但小孩則會跑到水田中,摘取醮坨食用。後來這一風俗也被保留了下來。

夏至吃什麼,夏至時節各地飲食習俗?

8樓:清見事宜

古有「三伏」之說,據《陰陽書》記載:「從夏至後第三庚為初伏」,也就是說,夏至標誌著炎熱的開始。在飲食上,各地也有不同的飲舉睜食習俗來慶祝夏至的到來,比如陝西在夏至日一般會吃粽子,此外你們還了解哪個地方夏至時節的飲食習俗呢?

粽子在大部分地區是端午節特有的食物,但是對於陝西人來說,夏至節氣吃粽子也是從古至今的習俗。夏至當天,陝西人會在鄰里間贈送粽子來吃,還有人正鄭歲會專門做黃公尺涼粽子來迎接夏至。

冬至餃子夏至面」,好吃的北京人在夏至這天講究吃麵。按照老北京的風俗習慣,每年一到夏至節氣就可以大啖生菜、涼麵了,因為這個時候氣候炎熱,吃些生冷之物可以降火開胃,又不至於因寒涼而損害健康。夏至這天,北京各家麵館人氣很旺。

無論麵館的四川涼麵、擔擔麵、紅燒肉面還是炸醬麵等等,各種麵條都很「暢銷」。

浙江紹興一帶有俗語「夏至吃了圓糊醮,踩得石頭咕咕叫」,當地有夏至吃圓糊醮的習慣,類似老北京的糊塌子,這是用麥粉、切碎的蔬菜攪拌成麵糊,攤成薄餅後食用,當地人認為吃了圓糊醮,身體會變得強壯,這也表達了人們對強身健體的追求。為什麼夏至吃圓糊醮?因為以前很多的農戶會將做好的醮坨用竹籤穿好,插在水田的缺口流水的地方,並且燃燒香以此祭祀,祈求可以豐收。

因此浙江紹興流傳下來夏至吃圓糊醮的習慣。

廣西的玉林等地區的人非常喜歡在夏至吃狗肉。當地人對夏至吃狗何以如此熱衷?當地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稱夏至這天吃狗肉能祛邪補身,抵叢瞎御瘟疫等。

吃了夏至狗,西風繞道走」,大意是人只要在夏至日這天吃了狗肉 ,其身體就能抵抗西風惡雨的入侵,少感冒,身體好。正是基於這一良好願望,成就了「夏至狗肉」這一獨特的民間飲食文化。

以上就是我瞭解的4個地方在夏至日的飲食習俗了,小夥伴們,你們家鄉在夏至這一天會吃什麼呢?

9樓:來自齊雲山夭桃濃李的美羊羊

據說 冬至餃子夏至面,很多人會吃麵條。

適合冬至夏至食用的菜,冬至吃餃子夏至吃什麼 冬至餃子夏至面

很高興告訴你!夏至,古時又稱 夏節 夏至節 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個節氣,夏至是怎麼樣產生的呢?我們要注意些什麼呢?夏至其實是指太陽到達黃經90度時,時間為每年公曆6月21日或22日,此時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因此夏至這天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雖然夏至日白晝最長,太陽角度最高,但...

介紹一下節氣夏至比如吃什麼習俗

命主 夏至日照最長之終極。夏至三庚即數伏。北京入伏有 頭伏餃子 二伏面 三伏烙餅攤雞蛋。還有 冬至餃子 夏至面 夏至的面,多是涼麵,用 井拔涼水 過面,黃瓜絲,雞蛋打滷 芝麻醬。別有一番情趣。夏至這天山東各地普遍要吃涼麵條,俗稱過水麵,有 冬至餃子夏至面 的諺語。平陰一帶,夏至日祭祀祖先。夏至吃狗肉...

小滿吃什麼傳統食物小滿有什麼民俗

傳統食物 苦菜據說當年王寶釧為了活命曾在寒窯吃了18年苦菜。舊社會農民每年春天青黃不接之時,要靠苦苦菜充飢。苦苦菜,帶苦嘗,雖逆口,勝空腸。當年紅軍長征途中,曾以苦苦菜充飢,渡過了一個個難關,江西蘇區有歌謠唱 苦苦菜,花兒黃,又當野菜又當糧,紅軍吃了上戰場,英勇殺敵打勝仗。民俗 1 祭車神 祭車神是...